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混在1275-第2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阿里海牙才停下脚步望向了他。

    “出了何事?你的部属呢。”听到平章的问话,那人像是想到了什么似的解开裤腰带,从里面拿出一卷纸来。

    屋里的光线很暗,阿里海牙接过来走到了窗边,这上面都是些口供记录,他一张张地翻看着,越看越是疑惑,不是没有消息,而是消息太多了,看上去不知道真假,几乎每个人说的都像是在编故事。

    “他们都自称是亲眼所见,可属下们拼尽了全力也查不到任何实物,为此惊动了宋人,一路追杀之下,只余了属下一人逃了回来,其余的不是死了就是被抓了。”不知道是不是想起了逃亡的日子,那人说得泣不成声,阿里海牙抬起头来,这又是个麻烦。

    “你是说这些消息都查证不到?宋人如果有,会将他们藏得一点风声都不露,使了银钱也不行?”阿里海牙有些不相信,别说宋人了,他这鄂州城中的那些大小官吏,只要舍得钱财,相信大部分人都能买通,

    那人似乎愣了一下,回想了半天最后还是摇了摇头,他们一行人真的是什么法子都用过了,建康城中几乎一处没落下,这么大的事物,如果真的存在,绝对逃不过这样的搜寻。

    “带他下去清洗清洗,好生歇息,此事不得对任何人露出口风。”见问不出什么了,阿里海牙摆摆手让亲兵将他带了下去,这样的结果,他这里都通不过,送去大都又有什么用呢?

    按照这人的描述,他们用的法子已经是能想出来最好的了,就算自己去做也不过如此,那些被绑架的百姓不可能全都说假话,有些口供也能相互映证,这就说明他们的确看到了实物,描述上或许会有些夸张?又或者那事物并不在建康城中?阿里海牙在心中暗暗地揣测着。

    回家里转了一圈,刘禹第二天又赶到了琼崖市,提着一大堆头疼脑热的药丸就上了路,这一回很正常,苏微没有惊讶,只是心里有些失望。

    将手里的东西连同说明交给郎中,他就同姜才出了城,沿着城外的田垄一路走过去,地里的稻子已经长出了青苗,东一团西一团的没有章法,他不懂农事,不知道是古人的成法还是人的问题。

    “城里粮草够吗?”。看到青苗,刘禹便随口问道。

    “人数不多还行,再多就不够了,这里的人口少,田地也少,每年自产都不足用,还得靠外面调拔。”姜才看了看他们前面是码头的方向,不明白为什么要去那里。

    堪称简陋的码头上没什么人,港口里也没有什么船,一条长长的木制栈桥孤独地架在海水中,刘禹往海峡看去,和上次来的时候差不多,有一些船只行驶其间,不过都是向着陆地的那一边。

    “像上回那种大食的商船,平日里见得多吗?”。刘禹看着空荡荡的港口问了句。

    “不多,还未到时候。”姜才摇摇头。

    “喔?怎么说。”刘禹好奇地问道。

    “某问过,说是舶风还未起,再过一两个月,那里的大小船只就会穿梭往来,热闹非凡。”姜才指了指海峡的方向。

    舶风是什么?姜才自己也不甚清楚,刘禹作为后世的大学生大致能猜到了一些,多半是指的季风和洋流吧,当然这也没什么,知道大致到来的时间就好了。

    接下来,他向姜才透露了自己的想法,掌控眼前这条海峡,理由嘛,财计这一条就足够了,姜才到现在也没有行招募之举,一是岛上人口少了收,耕作都不太够,二来就是钱粮没有着落。

    “琼州巡检司有些小船,不过杯水车薪,想要封锁这么长的海峡,力有不逮啊。”姜才并没有什么异议,既然是通过朝廷所设,那就是正经的差遣,怎么做都有理。

    “这方面我去同少保说,他掌着海司,琼州水师也算得他麾下,应该会有办法,你试着去陆上招招,看看有没有愿意的,流民、走投无路的农人、渔民皆可,钱粮不必担心。”

    刘禹有句话没说出来,既然元人都开始招募海盗了,他为何不可?这种事是此消彼涨的,让张瑄去牵线,先行下手,这种亡命徒,有些事情让他们去做更为便利。

    “那崖贼呢?”姜才见他一直提的都是海面上,不禁开口问道,剿匪才是他的正经职事,他心里还是不太愿意长时间呆在这个岛上。

    “攻心为主吧,夷人也有生熟之分,多利用他们,你手里控制着盐、铁等物,诱之以利,再动之以势,都是穷苦人,冥顽不灵者重点打击,安份守已的也要一视同仁,不要一味地欺压他们,那样与鞑子有何区别?”

    姜才点点头,道理他是懂的,只是没有刘禹说得这么清晰,有了思路,下面的事情就好办了,两人见事情谈得差不多了,正欲准备一起返回,就见一个骑兵飞驰而至。

    “妇人?”听了亲兵的禀报,姜才有些诧异,夷人装束的妇人找自己?会有什么事。

    。。。

第七十章 织女() 
热门推荐:、 、 、 、 、 、 、

    大都城中街的一处商铺外,几个伙计正在清扫着街面,这处铺子一看就是新开,门窗散发着新鲜的桐油味道,墙面被刷得粉白,大门高处的牌匾被红布扎花缠绕,上面写着三个鎏金大字“海昌盛”。

    一身长衫,不像掌柜倒像是个帐房先生的李十一立在匾下,拱手招呼着上门的邻里和同行们,两个时辰站下来,他的脸都笑得快要僵了,可见到来人,仍是挤出了一个热情的面孔,这副作派谁也不敢怀疑他不是生意人。

    铺子所处的这条街是大都城里最繁华的地界,元人的皇宫遥摇可见,前面不远就是各种官衙,能在这么重要的地段上租到一间铺面,自然少不了解家这块招牌,就连东家的名字也挂在了刚刚升任副千户的解呈贵头上。

    当然,里面的伙计和掌柜都是李十一的手下所扮,身份则是解家的家仆,户籍挂在了易县,在银钱的打点下,一切做得可谓天衣无缝,绝对经得起盘查。

    不过以解家目前的家势,被怀疑的可能性几乎没有,谁不知道解家忠于王事,到现在家中长男还被宋人关押着,庶孙二郎千里迢迢冒死归来,还带回了至关重要的消息,被大汗亲自赐予了银虎符并官升一级,与袭了千户的兄长也不过仅差了半级而已。

    站在鞑子的都城里,李十一恍如作梦一般,脚下的土地是大宋三百年来念念不忘的,谁知道自己会以这种形式踏足,虽然并不是光复,可他还是激动地彻夜难眠。

    在大都城中设点是他自己的决定,解呈贵听到他的计划吓得目瞪口呆,直呼“佩服”,这话确有几分出自真心,这可是鞑子最紧要的地方,一旦出了事只有死路一条,让他对于自己的合作对象又有新的认识。

    现在只不过是进了城,能做什么,要怎么做都还不好说,李十一当初想得也很简单,既然是鞑子的都城,那肯定是消息最快最多的地方,只要扎下了根便不愁没有收获。一想到这里,他觉得自己的笑容也真实了一些,口中的应酬话说得更加流畅了。

    作为东家,解呈贵在店中接待着一些必须他出面的贵客,都是与解家有些交情的朝中官员,边应酬他的心里却没有多少喜悦之情。

    凭着宋人给他的情报,不仅在大汗那里露了个脸,还拿到了象征荣誉的银虎符,这个事物就连他兄长也不曾有,可那也只是个荣誉,为了不让他压过兄长,只升了个副千户,还是个虚衔,怎不叫他窝火。

    走出宫门的那一瞬间,他的心也彻底地凉了,这个身份如果不改变,他这一辈子都出不了头,做得再出色,朝廷也好家里也好都不会再有实质的东西给他,凭什么?就因为自己是个庶子!

    宋人大概就是看中了这一点,才敢肆无忌惮地托自己的名义开了这个铺子,丝毫不担心自己会去告发。解呈贵发现,他根本就生不出告发的心思,这是他唯一的出路了。

    原本要对付自己的大父和兄长,他多少还有些顾忌,可是现在,他的热切之心已经难以抑制,只要为了达到目地,宋人要他做什么,他都不会再犹豫。

    “诸位稍坐,某去去就来。”解呈贵笑着招呼了一起,就起身告了个罪,走到了门外,站在李十一的身边同他一块儿迎客,李十一仿佛知道了他的心思,两人心照不宣的对视一眼,都是笑嘻嘻地。

    琼山县衙看上去比州府要好上一些,至少显得不那么破败,县丞是个本地人,据说已经当了超过十年,没有晋升的原因是他自己不想换地方。

    “人呢?”姜才看着空无一人的大堂问了句。

    “在里厢,她说有要事,只说与城中主官,属下不得已才去禀报了招抚。”县丞的话夹杂着当地土音,刘禹听得也不甚明白,只能大致地猜出意思。

    姜才点点头示意他去将人带出来,大堂上只余了他们二人,刘禹背着手四处张望,这里也不知道多久没升过堂了,到处都积着灰尘,墙角还有蛛网,壁上的画也七创八孔,斑驳得厉害。

    没过一会儿,堂下传来一阵脚步声,其间还有一个轻微的铃声,有节奏地跳动着,就像是后世的风铃。刘禹好奇地转过身来,随着他们的走近,渐渐地看清了来人的模样。

    县丞身后是一个身量不高的妇人,低着头,深色皮肤,穿着铜灰色的短袖上衣,和露出小腿的直筒裙,胸前挂着银色的项圈,脚倮上缠着一串铜铃,正是典型的夷人打扮。

    “你是何人,来找某有何事?会说官话吗。”姜才打量着这个妇人,眼神中有些戒备,虽然他有把握接下她的暴起发难,可堂上还有刘禹在,因此他不动声色地挪了几步,将刘禹挡在了身后。

    “请问你是主官吗?奴只找城中主官说话。”妇人抬起头说道,刘禹有些诧异,她的汉话不仅字正腔圆还带着明显的江浙口音,再看看她的样子,尽管肤色与当地的妇人相近,可那张脸却像是江南人氏。

    “放肆!这是本州安抚,掌着一州三军之地,本岛之上无人能出其右,你个小小女子,竟敢。。。。。。”县丞在一旁轻叱道。

    “算了,现在你可说了么?”姜才打断了他的话,口气中隐隐有些不耐。

    谁知道那个妇人看了县丞和后面的刘禹一眼,仍是一言不发,姜才摆摆手让县丞退了出去,刘禹正想着跟着下去,却被姜才一把给拉住了。

    “这位是朝廷使者,位还在某之上,你有何话,只管直言便是,休得再故弄玄虚。”姜才上前两步带着不容置疑的口吻说道。

    刘禹饶有兴致地看着她的神色变幻,长年的劳作让她看上去有些老,手上看得出起了茧子,抬起头时,在那清沏的眼睛里,刘禹没有看到畏惧,而是一种淡然。

    “奴原本是宋人,因故流落至此,被山中的夷人收留,才能苟活至今。前来是受了寨中首领所托,希望上官高抬贵手,能允许我等下山互市,不瞒上官,山中已经没有了盐米。”

    “然后呢?”姜才不置可否地问道,妇人说的并不是什么机密要事,而是要求,那么作为交换,必然还有下文,刘禹也想知道,她会说出什么来。

    “好叫上官知晓,奴那寨中并无人从贼,一直也是顺从官府,缴租纳税,崖贼起事后,曾遣人来相邀,被首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