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混在1275-第12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无论是哪种人,脸上都充满了希望,那是淮东最缺乏的,他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的普通人,对于战争的热忱,他们没有乡土之念,没有亲人要守护,凭的究竟是什么信念?

    也有比较熟悉的,那就是位于后营最里头的伤兵营,在这里叫“野战医院”,与通营的红色不一样,这里是白色的世界,白色的营账、白色的被面、白色的纱布、白色的地面、就连来来往往的医者,也会在制服外头,罩一身白衣,同样的营地,在淮东也有一座,印象最深的就是对于清洁的要求,雇佣了不少妇人,恨不能一天洗上八遍,在那样的环境里养伤,心情都会好上不少,伤势恢复也要快些,那些繁琐的制度,他曾经好奇过,如今才发现,这里才是源头。

    踏上北伐的征程以来,云帆还从来没有在营地里躺过这么长时间,不用早起操练了,也不用安排前哨、后路了,没有行军计划了,也没有作战要求了,听不到熟悉的号子声,前几天他连觉都睡不着,好容易能睡着觉了吧,冷不丁地被人一吵,原来是到了新的物资,那些熟悉的事物,让他心痒难耐,恨不能立刻便披挂上阵。

    “不成,你这伤,起码得半个月功夫才能痊愈。”

    在这里,什么职务都不好使,琼州出来的那帮妇人丫头自不必说,后来招进来的慢慢也体会到了,战士在前头拼命,她们同样不畏矢石,每每从死人堆里把人扒出来,不知道救下多少条性命,有了这一层在,伤员们天生就要矮一头,再加上人家都是女子,有力气也使不出,声音大一点的,人家直接给怼回来,丢了面子事小,下回换药别想再温柔了,一准给还回去,如此这般几回下来,军中便流行起一句话,“另得罪吴老四,莫得罪他娘子”,传闻被他看中的,就是其中某个医师,据说之所以会看对眼,是因为某日某女卸掉一条人腿,血淋淋地提在手里,面不改色地大吃大嚼,彪悍的形象顿时深入男心,可谓一见钟情,在军中传为佳话,成没成得先不说,至少没有明确地拒绝,这在琼州就算是有门儿了,当然也不排除人家是畏惧他的凶狠,不敢说出口。

    哪怕是闻名的英雄军,这些医护也没留什么情面,云帆的要求被拒绝,想要找自家媳妇儿走个后门,结果人去了巡诊,一时没有回来。

    “云军使,嫂子在也是不成的,主君亲自吩咐过了,前厢第一军哪怕是伤愈了也不得归队,全数充做护卫之用,由主君亲自掌握。”

    见他有几分沮丧,又安慰道:“你们现在总共不到五百人,上去了也不过是个指挥,能干什么使的,还是留下来吧,有你们第一军在,咱们也能安心不是?”

    这就没法子了,主君肯定是好心,想为他们第一军留下种子,将来人员一扩充,以现有的人员,搭一个军甚至一个厢都没什么问题,只是一想到即将要与鞑子决战,就让人心痒难耐,恨不能马上好起来,哪怕是摇旗呐喊敲敲边鼓也成啊。

    做为军中首席医师,赵三娘子负责的不光是伤员的医治,还有全军的防疫和诊治,其中也包括了一群特殊的人物。

    俘虏。

    当然一般性的俘虏是不会随军的,至少也得有些名气,具体就是武将千户以上,文臣州府的总管以上,这种人在元人那里都是精英阶层,自然不会太多,从半岛打到大都城下,统共也就两三百,一多半都是半岛上的战果,进入河北之后,几乎没怎么添新人,反而还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病死了几个,眼下还有三百不到。

    既然是俘虏,活着总比死了强,每隔一段日子,也会组织一次巡诊,主要是后营里的辅兵,自然也包括了他们,否则万一来一流行病,就会祸及全军。

    这回生病的里头,包括了阿里海牙这个最大的头子,当然这并不是劳动赵三娘子的理由,在她眼里,病患没什么等级之分,只有难度之别,阿里海牙患得不是外伤,他腹痛。

    “赵师,他还有救么?”

    廉希宪不无担忧地问道,甚至用上了敬称,要说哪个宋人人在俘虏中最有威信,这位年纪不大的小娘子绝对是一个,即使脸上冷冰冰地,治起病来从不含糊。

    赵三娘子收回手,又在他的腹部按了按,心里有了几分数。

    “可能是痈症,若是要确诊,需得做个超声,取过来怕是来不及,抬去医院吧,我让人准备手术室,一到就可以开刀。”

    “开刀?”

    廉希宪听得心惊,顾不得仪态,连连哀求:“赵师手下留情,他只是吃坏了肚子,就算没得救了,留个全尸也算是一份功德,何必要让他尸骨不全呢?”

    几个军士挡在她身前,手上的火枪平端着,目光充满了警惕,以免出什么意外,听他这么说,赵三娘子还没开口,他们先是轻蔑地一笑。

    “蛮夷就是蛮夷,赵师何等人物,那是天上的菩萨,活人无数,岂会做那样的事。”

    “他当分尸呢,就你们这种尸骨,埋土里都嫌脏,谁耐烦动刀子?”

    赵三娘子也没有解释的打算,命人抬了送去医院,好不容易碰上一个教学型的手术案例,她高兴还来不及呢,哪舍得让他死。

    “一会都看仔细了,别怕,当初我就是这么学的,对于,去中军找一下,有一种录影的机子,就你了,让吴老四送来,跟他说,咱们要使一回,主君那里我去说。”

    “哎。”

    被她指到的女医师面色通红,一溜烟跑了。

第五章 决战(五)() 
榆河,发源于西山山脉中段,流经昌平、怀柔、直到通州汇入潞水,是大都城北一带的主要水系,两军相隔不到五十里,饮用的是同一江水,只不过北伐军位于上游,若是放点什么毒药,会让人防不胜防。

    榆河一侧的榆河关,并不是那种传统的关隘,只是一个不大的镇子,也是距离昌平县城最近一处驻点,不过两百来户人家,自战事开始后就逃得差不多了,元人主力向昌平方向集结之后,余下的也被清理一空,他们就没有对面的百姓那么幸运了,只能打包家中稍稍值钱的家伙什,成群结队地踏上离家之路。

    李大椿的手底下还有八千多人,从昌平一路退下来,好容易在这个镇子上扎住脚,李庭又给他补充了两千左右,凑足一个万人队,至于他本人,带着四万多步骑驻扎在稍后一点的太平庄,相距不到五里地,以骑兵相互联系,从大都城过来的主力大军陆续到达后,依山傍水,布置在西山、玉泉山、石径山、瓮山、以及榆河、易荆水之间的广大地区,也包括了忽必烈的中军大营。

    “人马的饮用只能用镇子里的井水,河水只可做洗浴,不得入口,把树都砍了,墙垒还要再筑高些,壕沟挖深些,掘开河岸,把水引进来,下头插上签子,宽度不够,至少得一丈有余,不能让人一跨就过来。。。。。。”

    李大椿站在镇子外头的濠沟边上,阴沉着脸踩踩脚下的泥土,濠沟里面站满了人,一多半是他手底下的军士,还有一些是当地的百姓,被强征为民夫,他们已经干了三天,总算在镇子的正面挖出一条大半人身一步左右宽度的沟渠,照他的吩咐,沟里将会从榆河引水灌满,起到护城河的作用,濠沟后头是一堵一人高的胸墙,烧砖是来不及了,只能用传统的夹板夯土砌成,正好可以用上沟里挖出来的泯土,在他不懈地努力下,三天的功夫,胸墙的建筑已经颇有些形状,墙后用木头搭起架子,上面可以站人,镇子的四周每隔上几十步便搭起一座哨楼,高十余步,做为最优先建成的事物,为军心的稳定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些日子以来,他的心里时常会浮现出那天的战事,宋人并不是不可战胜的,虽然会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但是随后出现的铁鸟摧毁了他们的信心,弓箭射不到,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人被屠杀,没有人经得起这样的打击,再加上宋人的援军抵达,到手的战果就这样飞了,一多半的人丢在了昌平城下,逃回来的人胆战心惊,惶惶不可终日,宋人停止追击,说明对方的人数并不多,可他们也丧失了再战的勇气,李大椿发了疯一般地督促手下,总觉得沟不够深,墙不够高,便是这种恐惧扎根心中的表现。

    镇子周围所有的树木被一砍而光,后方还有源源不断的木料和石块被送上来,整个大都城周边都在进行疯狂的砍伐,就连用于宫殿扩建的木料也不例外,这场被后世史书称为“华北生态浩劫”的灾难持续了不只三天,到最后,西山、玉泉山等名胜全都变成了光秃秃的石头山,几十万人都在伐木、采石,将这方圆几百里变成一个巨大的工场,唯一不曾参予的就是那些骑兵。

    从后方到前方的道路已经被深深的车辙印所覆盖,为了赶时间,再也没有什么路面、田地或是荒野,到处都是运载木头和石料的大车,运到各个营地之后,再由色目人带着工匠加工成各种器械,从挡车到投石机等等,不一而足。

    而再靠后一些的大都城,每天都会有大量的粮食送出城,以供应军中的需求,巨大的供应量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无论是大户还是权贵的积蓄都是有限的,撑不起这么大的规模,可是在忽必烈的心中,显然还不够。

    “每一个人都有义务为国家奉献一切,看看我们的对手是怎么做的,他们甚至送上了自己的女人。”

    忽必烈语气冰冷、寒意从每一个听者的心底升起。

    “把京郊所有的牧场都关掉,无论它属于谁,马场也不例外,若是失败了,这一切只会便宜宋人,还不如吃进肚子里。”

    “告诉阿合马,我给予他一切权力,无论是什么样的权贵,无论立下多大的功勋,或是哪个贵胄之后,都必须上缴一千石以上的粮食,交不出就拿牲畜来抵,牲畜不够,就把他们的坐骑、战马牵来宰掉,让朕的军士大吃一顿,也算他们为国尽忠了。”

    在中军大帐里交待几句,他就带着侍卫亲军去往各个营地,五十多万人的营地,自然不会聚在一起,而是沿着水源地和几个要点分别驻扎,按照战场的宽度逐次推进,这么大的正面,当然是越宽越好,可是当他转了一圈才发现,宋人竟然从几个方向堵住了去路,正在一点一点地挤压他的战略空间。

    “大汗,我军北面的白浮山、石槽镇一带已经发现敌踪,相距不到三十里。”

    李庭忧心仲仲地禀报,忽必烈皱着眉头,就算没有舆图,离着京城这么近的地形,又怎么可能想像不到。

    “你的意思是说,从桑干水到双塔镇、新店镇、再到昌平县城、再到石槽镇,全都出现了宋人的踪迹,告诉朕,他们究竟有多少人?”

    “按照已经发现的旗号,不少于五万人。”

    “也就是说,无论是你的当面之敌,还是远处的这些敌人,都不会超过一万人?”

    “末将也有此意。”

    忽必烈从马上向远处眺望,明明知道三十里外根本看不出什么异样,他还是隐隐感到了某种威胁。

    “李庭,告诉朕,他们的补给线长达万里之遥,是如何撑起五万以上人马之用的?”

    “大汗是想以轻骑袭扰,甚至是截断宋人的补给?”

    “你觉得可行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