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一品驸马爷-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谢则安只能应道:“对!”
    赵崇昭愤愤不平:“所以三郎你的推测绝对是对的,我就知道赵旻那家伙有狼子野心!”
    谢则安说:“殿下放心,方先生马上要回来了,当初在西疆时方先生还曾亲自出使西夏,靠嘴巴把西夏军逼退了。要是齐王那边真有什么异动,方先生肯定能发现。”
    赵崇昭喜欢方宝定这样的人物,听谢则安这么一说,乖乖点头说:“那我再等几天,等方先生回来了我再问他。”
    谢则安和赵崇昭一块去把还在外头把风的东宫近卫喊回来,一起回了宫。
    国舅站在道房外喂了一会儿他的飞奴,低垂着头叹了口气。
    “可怜我的珣儿啊……”
    他一生擅长观人测事,却不能对任何事横加干涉,一旦干涉了,乱事必起。他胆子小,不想承担扰乱时运带来的后果,偶尔多说一两句已是越了界,再多的,他从不敢提。
    当然国舅府又迎来了另一个意外客人:赵英。
    赵英轻装简从,与国舅相见后也没客套,撩袍坐下,说道:“许久没和国舅下棋了。”
    国舅沉默片刻,执棋落子。
    一局了,赵英说:“听说今天崇昭和三郎来见你了。”
    国舅说:“是,他们来了,翻墙进来的,还打起了我飞奴的主意,想抓去烤来吃。”
    赵英说:“没想到三郎连这个都和临均那么像,当初你和临均一见面就吵,不就是因为他烤了你的飞奴吗?”
    国舅说:“这娃儿和临均不一样。”他顿了顿,补充了一句,“和我们所有人都不一样。”
    赵英一震。
    这样的评价,他从来没在国舅口里听过。
    赵英说:“国舅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不知国舅知不知道临均还活着?”
    国舅说:“知道。”他看着棋局,目光仿佛凝在上头一样,“知道又如何?有时候回来了还不如不回来。”
    赵英皱起眉头。
    国舅又重复了一遍:“今天那个娃儿和别人都不一样,”他抬起头看着赵英,“你要是不想换太子了,就对他好一点。他看着冷情凉薄,事实上却是最蠢的那一类人,你对他一点点好,他会搭上一辈子。”
    赵英想着谢则安平日里的飞扬跳脱,实在看不出谢则安和“冷情凉薄”有什么关系,也看不出谢则安和“最蠢”有什么关系。可赵英知道国舅看人从不出错,所以暗暗把国舅的话记在心里。他向国舅保证:“珣儿回来后我会再为她找个好夫家。”
    国舅面上没什么表情。
    齐王那边的事他虽不说,赵英却肯定看得出来,偏偏赵英明明看了出来,却还是眼睁睁看着他的女儿嫁过去。他女儿虽是国舅之女,他这个国舅却无权无势,齐王又犯了谋逆之罪,再嫁能找什么好人家?
    赵英就是狠心。
    就是想逼他站出来、想逼他开口……
    当然,他也够狠心。
    自始至终他都没站出来,更没开口。
    半斤不必骂八两。

☆、第八十章

方宝定不久后就带着杨珣回到京城。
    此时齐王世子赵旻放出的流言已传开了,国舅府外围着不少闲汉,三三两两地聚在一块指指点点。
    杨珣坐在马车里,她撩起车帘看了看那熟悉的府邸,鼻头一酸,神色却更为坚定。
    杨珣放下车帘,正色对坐在另一侧的方宝定说:“方大人,劳烦你带我入宫面圣。”
    方宝定心中有些钦服。
    这杨珣实在是个奇女子,明知齐王那边是龙潭虎穴却还是嫁了进去,冷静沉着地寻找齐王造反的证据。在被亲随背叛之后独自脱身,一路隐藏形迹来到官船上向他求助。
    看着那平静的目光,方宝定竟无法把“可怜”两个字摆到她身上。
    别说她一个十五六岁的弱质女流,就算是堂堂八尺男儿,又有几个人能做到这样的事?
    只是男儿忍一时之辱,将来飞黄腾达就能吐气扬眉;女子错付终生,却总逃不开流言蜚语的中伤。
    方宝定说:“杨姑娘不先歇息一晚吗?”
    杨珣说:“不必了,面圣之后有的是机会可以歇息。”她忍不住再一次撩起车帘看向车外的国舅府,口中淡道,“有一些事必须去证明一次。”
    方宝定一怔,问道:“杨姑娘想证明什么?”
    杨珣定定地回望片刻,放下车帘,眼睫微垂:“人定胜天。”
    普普通通的一句话,却让方宝定心中大震。
    杨珣却抬起头直视方宝定饱含震诧的双眼:“方大人的名字我以前也听说过,你曾是西疆百姓心中的青天,曾经孤身入敌营劝退西夏军,曾经做过那么多为人称道的事,就连我们这些闺阁女子都对你敬慕有加。”
    方宝定沉默下来。
    杨珣说:“方大人曾经是热血满腔的人,如今虽然敛了锋芒,血却丝毫不曾变冷,否则也不会到齐王封地走一遭。可有一个人,他沉湎于愤懑和懊悔中许多年,一直不愿走出来,不管是祸乱频起还是好友身死都无动于衷。即使一生几乎都活在自责和后悔之中,他依然不愿改变。他不愿做的事,我去做;他不敢改变的事,我去改变。我要证明给他看,哪怕是一介女流也能改变所谓的命数。事在人为,人定胜天。”
    方宝定不由追问:“你说的人是……”
    杨珣转开头,缓声说:“我父亲。”
    方宝定一下子想到了这些年国舅的清静无为。
    他入京后韬光养晦,为的是等待适合自己一展身手的好时机。从杨珣的话听来,国舅爷竟真的是心如止水,打心里相信“人难胜天”,所以才不愿插手任何俗事。
    想到杨珣嫁给齐王世子后做的事,方宝定悚然而惊。
    莫非国舅早就知晓齐王要造反的事,却还是眼睁睁看着杨珣嫁过去?
    这未免太荒谬了!
    换作是他,管它什么天命不天命,先把自己家里人护好再说!
    方宝定看着杨珣沉静的神色,心底微微叹惋。
    方宝定没太多时间悲秋伤春,他马不停蹄地领着杨珣入宫面圣。
    赵英见到面色冷静的杨珣时微微惊异,一时间无法将她和小时候抱着他腿撒娇的娇气女娃重叠在一起。
    眨眼间已过了那么多年。
    赵英停顿片刻,询问起杨珣独自归来的原因。
    很快地,杨珣告发齐王造反的消息不胫而走。
    杨珣首告有功,赵英许她与赵旻和离,回国舅府居住。
    赵崇昭听到消息时吃了一惊,第一时间去谢府找谢则安。谢则安正在给谢小妹和晏宁公主讲猴子被压在五指山下受罚,饥时与他铁丸子吃,渴时与他钢汁喝,足足困了五百年。
    谢小妹两眼泪汪汪:“五百年是多久呀?比我们的一辈子还要久吗?哥哥我不喜欢这个故事!他们都是坏蛋!”
    赵崇昭正好听到这句,忍不住插嘴:“什么五百年?什么坏蛋?”
    晏宁公主原本正想得入神,听到赵崇昭的声音后猛地回过神来,问道:“哥哥怎么来了?”
    赵崇昭想着杨珣那边的事已成定局,早说晚说都一样,于是蛮横地挤到谢则安身边说:“你们在说什么?我也要听!听完了我再说!”
    晏宁公主皱起眉头:“我们女儿家听的故事,哥哥你不能听。”
    赵崇昭不肯罢休:“三郎也在呢!”
    晏宁公主语塞。
    谢则安对上赵崇昭“求知若渴”的目光,感觉自己的嗓子隐隐发疼。他灵机一动,对晏宁公主说:“晏宁你不是整理了一份文稿吗?拿来给殿下看看就好。”
    赵崇昭兴奋不已:“宁儿你快给我瞧瞧。”
    晏宁公主先和赵崇昭约法三章:“哥哥你不能把它弄坏了,更不能把它弄丢了。”
    赵崇昭把文稿往袖袋里一揣,高高兴兴地说:“宁儿放心,我保证不弄坏也不弄丢!”
    赵崇昭这才和谢则安说起自己听来的事。
    谢则安和晏宁公主都很平静,得知杨珣在方宝定船上时晏宁公主就隐约猜到这样的发展。女告父、妻告夫向来少见,晏宁公主却很笃定杨珣会这么做。
    晏宁公主和杨珣见过几次面,对杨珣的心性非常了解。
    这和谢则安的打算不一样,但箭已经搭在弦上,根本不是他能阻止的。
    晏宁公主说他口里说着男女理应平等,实际上骨子里还是个大男人主义的人,要不然怎么轮到女子出头他就觉得不应该。
    谢则安只能闭上嘴不说话。
    赵英的意思谢则安算是明白了,他只要表个态就好,重要的事情还轮不到他掺和。
    赵崇昭如今被赵英带在身边学着处理政务,在谢则安这边待了一会儿就赶回宫中。
    谢则安被岳父和老婆一起取消了搅风搅雨的资格,只好乖乖窝在家里哄妹子。
    虽然不能插手了,谢则安前面做的准备却没白费。
    谢谦这段时间被谢则安那句“不一定是恭王的茶”折磨得不轻,连睡觉都睡不踏实。
    杨珣告齐王谋反的消息一出,谢谦面色如土。谋反可是死罪!要是知道“背后人”这么不靠谱,谢谦万万不可能为他们卖命!
    可恨齐王父子在信中说“明面上不好太亲近”,他才没把恭王的冷脸当一回事,以为自己真的在为恭王效命。
    没想到居然是这两个蠢货!
    为父的大造兵器,为子的处处压太子一头,傻子才看不出他们的用心!
    想到自己平时边和齐王世子打交道边嘲笑他们的明目张胆,谢谦暗恨不已。
    原来他才是傻子!彻头彻尾的傻子!
    谢谦顾不得那么多,整理好往来书信忙不迭地入宫求见赵英。
    赵英原本觉得多看谢谦一眼都烦,但想到这件事推杨珣出去难免太为难一个女儿家了,谢谦肯送上来当枪杆也不错。
    赵英改变主意让谢谦入内。
    谢谦把所有事都招了,希望赵英能看在他主动告发的份上饶他一命。
    赵英先让谢谦签下和离书,再让人把他收押起来。
    本来朝中众人听到杨珣“妻告父”,都对这件事持观望状态。结果谢谦突然站了出来,其他人顿时没了沉默的理由:谢谦再傻,也不会无缘无故把这种死罪揽上身啊!
    看来齐王那边确实有谋逆之心!
    文人的联想力最为强大,一瞬间将齐王父子的种种表现都翻出来逐个逐个评议过去,最后连齐王世子走路步子迈得大都特意指出说那是“虎狼之姿”,不得不查。
    赵崇昭被赵英带到身边看折子。
    翻完大半奏折后,赵崇昭双目圆瞪:“他们都看得这么清楚,以前为什么不说啊?”
    赵英听到这话后很满意。
    赵崇昭心思单纯直接,对很多事却有种天生的敏锐,总能一下子抓住关键所在。
    就像狮子老虎生来就会捕猎一样。
    赵英说:“很多人都是这样,什么都知道,但是不敢说也不敢做,或者不能做
    不能说。你想要做什么,首先要找到敢第一个站出来的人。有了起头的人,其他人自然会跟着去做。”
    赵崇昭点点头。
    他面上绷得紧紧地,心里却激动不已,这还是赵英头一次这么耐心地教他东西!虽然他听不太明白,但他统统一字不漏地记在心里了,准备回头和谢则安好好讨论讨论。
    赵英把姚鼎言和徐君诚的折子挑了出来,递给赵崇昭:“这两份你可以拿回去好好看看。”
    正是这两个人起了头,才有了后面那些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应和声。
    赵崇昭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