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末卫公子-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便是还需要两个多月了……那加上那些外地偏远郎中,也实在差不多!嘿,有钱果然还办事,没想到,京城也有人愿意过来……”卫宁暗自踌躇了一下,却没有见丝毫不爽,这让旁边卫五松了口气。
    安邑一地没经过多少战火,此刻却又远比山东之地还要繁华许多了,行脚客商络绎不绝。甚至其中还有不少士族子弟,卫宁等人三十来骑绝尘飞奔,旁如无人,看他们气势滔滔的模样人人皆避开让出道来,反倒是卫宁一时在那斟酌,未曾发现本来因为窄小而拥挤的道路已经被他们弄得鸡飞狗跳……
    倒是有几个地方富家贵族子弟看卫宁当先白袍白马,一副拉风模样,心里大为不爽,但卫宁众人气势滔滔,而旁边人等多是神色恭敬,没有升起丝毫不满,显然卫宁在安邑颇有声望。这些普通纨绔子弟,也不敢上前寻衅。
    倒是有一俊秀公子,见卫宁弄得大道上人人竞相躲避,脸色大为恼怒,回顾自家身旁也有二十来人,琢磨着甚至想冲上去教训那个驰马纵横的家伙一二。
    倘若卫宁知道,心里一定大乐,依照自己的身份在河东该是纨绔第一人,在这一亩三分地,他便是土霸王,尤其现在还有个奉旨欺民的兰陵侯金子招牌,要是有人欺负到他的头上,该给这紧绷的日子多添几分趣事……
    很可惜,他的愿望并没有实现。
    “唉!公子!此人万万不可招惹!您此次受了老爷叮嘱,前去拜访卫家……你可知他是何人?”倒是那俊秀公子旁边有一中年长者,见自家少爷蠢蠢欲动,心里大苦,慌忙出声阻道。
    “他是何人?”那少年显然才出家门不久,微微一愣,回头问道。
    “他便是卫家嫡子,兰陵侯卫宁,卫仲道啊!”那中年人颇为头痛,当即出声道。
    “那个目中无人,肆意纵马的纨绔子弟便是河东卫宁?”那少年闻言,很显然神色一变,默然将眼光放回那白色孱弱的身影之上,眼神炯炯,若有所思。
    “险些忘了,可知父亲命人招我回去有何要事?”卫宁本在思考未来医馆已经护卫的组建事宜,这才想起卫五来传,蓦然出声向他问道。
    卫五本见卫宁在马上斟酌,心里倒是心惊胆战,深怕他一个不小心跌落下马,好在骕骦平稳,速度也并不是很快,一直稳妥平健,可苦了卫五心里随着骕骦马背一上一下,忐忑不安。
    “好像是朝中有人来……似乎专门为公子而来!”骤然听到卫宁问话,卫五才慌忙回道。
    “朝中有人来?莫非是灵……当今圣上传诰?”卫宁一愣,脸色微变,慌忙急问道。
    “不似宫中来人,反倒是哪个官宦世家……来者是一中年文士,随行护卫不少,小人也不是非常清楚,只知家主对待来人甚是客气……”卫五摇了摇头又道。
    “哦?卫家虽然在全大汉的版图上,并不是排在多前面,但能让老爹这么客气,必然身份不低……算来算去,也可能只有几个三公之家了……”卫宁半晌仔细斟酌了一些,倒是越发疑惑,“不是世家大族,便是高官名爵,那此刻都该致力注意西北羌战事,怎么会有闲暇将注意放到我河东卫家身上?而且还是偏偏找我?不对啊,这山东才平,该没有什么大事才对吧?”
    “算了!还是先回府中再说!”卫宁头脑越发混乱,也不做他想,便一夹马腹,骕骦速度再提了一分。   
第一百四十五章 辟召长史
    见过兰陵侯!”蓝衫儒服,腰缠玉带,脸角微显生硬丝毫冷峻神色,嘴角挂起一丝笑容,反倒一副温润和善模样。
    就这一身装扮,便不似普通之人,卫宁看着这个中年男子对着自己行礼,一时有些慌乱,急忙扶住他拱起的双手,“先生不需如此!小子虽有名爵,但也是弱冠……却不知道先生所来何意?”
    大将军何进。
    卫宁来时想过杨家,想过袁家,偏偏就没有想到会是那个外戚之首,出身屠夫的何进……
    “呵呵,在下虽幸蒙大将军信任,辟召为府中僚属,年过四十,但却不过一刀笔小吏,卫侯少年封侯,身份殊荣,这礼数,万万不可废却!”那中年文士微微一笑,还是躬身将礼行。
    卫宁看了看旁边面无表情的老父,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处置,倒是那中年文士出声道,“在下此来,便是为了提大将军传书相召卫侯耳!”
    “卫侯虽然年少,但在张角为祸之时,挺身而出,不让八尺男儿。奇计定山南,破贼于鼓掌之中,早让大将军赞叹不已。而我家那不成器的堂弟,也幸蒙卫侯照料,若非如此,又如何能够建此奇功?”见卫宁神色微变,那中年儒士淡然一笑不等卫宁出声,当即又看了看卫父高声道,“大将军早念公子大才,特托在下礼聘公子为府中长史!不知卫公与卫侯意下如何?”
    汉代三公之位,多有开府辟召幕僚的传统。当代士子。为官朝堂大多有三种方法。
    一为,地方保举,或为孝廉,或为茂才,得到这样地称号,一般可先为地方官员,有家世渊源者,攒下点政绩便可为郎官。跻身朝堂之上。
    二为。宫廷郎官。这样的身份便是皇帝近侍,随奉上朝,学习政务处理,这多是帝室为培养自己下代继承人的班底的一种手段。同样,若非家世雄厚的子弟也无法得到这样的殊荣,比如袁绍,曹操。荀攸等人便曾经在宫中任过郎官。
    三便是,为三公府中幕僚,后得提拔,自然便胜任了朝堂官吏。这却是近乎于门下学生的身份了,这也多是豪门望族,积攒人脉的手段。
    但事实上,对于天下万千士子,比之地方保举孝廉茂才。后两者若非才学名声。家世渊源两者兼有者,几乎是根本无法入选。
    在东汉末年,这些东西渐渐模糊不清。袁绍等家世深厚之人,几乎三样都给占全。而同时,在汉末这些本来是朝堂高官才有地开府权利,也渐渐地被下面之人明目张胆地采用,也渐渐被士族默认。地方刺史,郡守等人皆可辟召幕僚。
    大将军之位,虽不在三公,但却等同三公,自然也有招聘幕僚的权利。一府长史,这职位只在本公之下,相当于参谋长,统帅司令部的位置,权柄不可谓不大。尤其……中年文士口中的府中长史,更是大将军的开府!若论起来,这不算官职的官职,品级也远远高出其他人太多!
    不单单是卫宁,便是卫家老爹也不可思议的睁大了眼球。
    卫宁未及冠几乎已经是天下共知地事情,偏偏是这样一个少年,不仅被灵帝圣旨钦封侯爵,如今,大将军居然还用这样一个位高权重的位置来辟召他这个黄口孺子。
    “先……先生,这等玩笑,万万不可擅开啊!”卫宁看见自己老爹也不可思议的模样,当即长吁了口气,急声道。
    那文士笑了笑,只盯着卫家两父子不发言语。
    “唉!虚名累人啊!虚名累人啊!等等……?刚才他提到堂弟?堂弟?”卫宁心里大苦,蓦然想起了刚才他话中之语,这才惊愕的抬起头来,“先生……是杨氏子弟?”
    “杨奉正是在下族弟!”中年儒士点了点头,含笑道。
    既然牵扯到了杨奉,卫宁脑子当即冷静了下来,“那先生此行到底是为大将军而来,还是为杨将军而来!”
    “两者皆有之!”让卫宁错愕的是,此人毫不掩饰自己的本意,大方的承认道,“我那堂弟在族中,才干不显,偏偏在遇见卫侯之后得建如此奇功!自然,卫侯才华,也是让我杨氏上下赞叹不已!”
    “那这与大将军辟召我入长史何干?”卫宁想了想,又冷静的问道,似乎脑中已经有了一些若有若无地轮廓。
    “奸宦相逼,地方豪强虎视眈眈,两相狼狈为奸,卫侯得蒙封侯,乃河东望族之后,该是明白这兰陵侯一爵分量才对!”那文士微微一笑,顾左右而言他,一语双关道,“卫侯少时便得如此勋荣,为何不再登高位?少年之时,正当扬名立万,
    史!”
    “想必卫公也不想再独居河东一隅吧?却不知卫公意下如何?”末了,那文士忽而躬身对着卫父行了一礼,高声道。
    这话说得有够赤裸裸了。便是卫父在旁一直默然无语,却也身体微微一抖,半晌,看了卫宁一眼,又回复平静模样,淡然道,“我儿如今年长,这卫家家主迟早便是宁儿做主!”
    很显然,这摆明了就是让自己拿主意,卫宁闻言,心里苦笑不已,“这就算是开始考验我地判断能力了么?怎么能拿这么大的事情来让我处理!老爹啊,你什么时候这么大胆了?”
    卫宁分别看了那文士和自家老爹一眼,又埋下头来,习惯性的便伸手向腰间葫芦探去,却想起有外人来,不便如此肆意妄为,就放下心里那点心思,转而伸出手指放到齿间,眉头紧锁。
    那杨姓文士好似没有半点焦急,依旧笑吟吟地看着卫宁,只等他的答复。
    对于他们弘农杨氏来说,河东卫家的名头虽然响亮,尤其最近出了卫宁这样一个风头正劲的人物,但对于他们这个家族来说,依旧不算什么。
    作为一个世家,有什么东西比让他们跻身中央权利顶层还要有吸引力呢?他不急,在他看来,不管是卫宁,还是卫父定然不会放弃这个机会!
    可前提,卫家必然要紧紧跟随杨氏的脚步,才能得到这样的回报!
    但事实上,他自以为卫宁在为承担风险而仔细斟酌,却不知道,此刻卫宁脑海中根本没有对他所说之意的半点踌躇,反倒是另外一些骇人听闻的事情。
    “如果进京的话,帮助何进铲除张让等人?能否趁着这六年时间彻底的击垮董卓使得他无法拥有实力进军洛阳?又或者……”
    从那中年文士的话中,卫宁已经明白他们的意思。黄巾平定,皇甫嵩,朱隽等老臣保卫大汉疆土功劳盖世,而宦官又因为出了封谞之事,一直饱受大臣攻軒,实力极度削弱,加上董卓为首的豪强也因为广宗兵败,而也只能偃旗息鼓。这两方迫切需要一个新的突破口,打破现在窘境。
    西北羌叛乱正是他们的借口,一方面董卓打退韩遂,北宫伯玉的进攻,但因为他小动作,故意深入敌后,而败退回军,使得这场叛乱始终无法扑灭。借着这个机会,前次作为风头最劲的杨奉,自然便成了这些人下手的目标。作为朝臣的代表,又有大胜的名头,若将他放到台前,内有宦官作梗,外有董卓等豪强联手,杨奉倘若大败,必然让朝臣一党自乱阵脚。
    卫宁前段时间闯下的智谋之士名头,却在这时候被那些朝堂大臣盯上,作为汉灵帝转移豪强目标的第一人,隐隐然身为地方士族的代表。
    这一次,倘若他应征入京,自然,矛盾又将再度转移到他的身上。无论是杨奉出征,有他参谋,还是在京师参政,必然阴谋不少。
    卫宁这该是作为一个代替品来出现。同样,卫宁还有另外一种猜测……他们或许是想反借这一次机会,彻底解决西北豪强林立的局面!
    风险永远都与收获结伴。
    倘若入京争斗,成功,卫家则正式跻身中央权利,又可以趁着后来天下大乱的殷始,解决根本问题,不谈大汉现在摇摇欲坠,倘若卫宁加把气力,或许还可以多挺上一段时间。而失败,不提这些政客心狠手辣,关键时刻,必定会放弃于他。毕竟他只是一个被迫当作跳上台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