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末卫公子-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如同往日里,徐晃巡查营盘。顺便引亲随出营观望敌阵形势,一封自雍州而来的书告,却激起了他这一月来压抑不住的火气。
    杨奉重伤。对于徐晃这个最早跟随他的人来说,这样的消息无疑是晴天霹雳。
    三国不变地主题,在忠义二字。无论这忠义是虚情还是假意,总而言之,对于徐晃来说,杨奉的提携之恩。当然是时时铭记。论起并州军上下。对杨奉的忠心,徐晃当是当仁不让。
    杨奉中计受伤,七万大军只余三万被迫回归,这样的消息怎能不让徐晃心火俱焚?
    “传我军令军集结!一炷香时间,迟则,杀无赦!”徐晃脸色一片晦暗不明,狠声传下军令,头也不回兀自回营而去。那里有他的武器。兵甲,这理所当然,便是他发泄怒火的伙伴。面对徐晃那一脸阴郁,人人惊惧而去。很显然。这些跟随徐晃日久的亲卫,很清楚的知道,这军令中带有了多少血腥气味。而这样严苛地命令,也是异常少见。
    所有人隐隐觉得,这似乎是一场自来渑池后从未有过地总攻大战开始的预兆……
    徐晃似乎已经失去了冷静。倘若让徐荣知道。那必然是拍案欣喜。很可惜,徐荣不知道。也不需要在去知道了。
    董卓的一纸调令比徐晃收到杨奉的消息还要早上两日,和徐晃的较劲却让这个西凉少有主帅大将也难得的提起了浓厚的兴趣,可在此时此刻,却也不得不尊上谕而退兵了。
    有种惋惜,却更憧憬未来相见的大战。
    当然,即便退兵,徐荣这样一个人物,也理所当然地要奉送上一份大礼。
    无巧不成书,在一方主将失去冷静,而旨意总攻,而另一方主将担忧敌军追击的同时,布下一层阻敌杀局。
    很难说,这到底会是如何的一场结果。
    却说曹操追击董卓先行一步,沿路疾驰奔走不停,整整数十里,几乎十步之间,便有或多或少的几具尸首。可想,在这一路惨绝人寰地迁徙之路上,最终倒下的,会有多少?
    身为上位者,曹操已经开始学会漠视这些贫民的生死,而只能成为一串串毫无生命的数字。成王者,一将功成万骨枯,曹操是枭雄,心中自然不当有半点所谓的优柔寡断。反将这些惨绝人寰地画面,当作激励士气地突破口,军心同体,更见高亢。
    按照曹操的计算,董卓应该是在四日之前迁徙百姓往洛阳而走。纵然董卓威逼,百姓不成纪律,加上妇孺老弱,数百万地人口,四日内也必然走不了多远。
    而现在董卓最有可能在的地方,便应该是……曹阳。
    遥望西面,曹操眯了眯眼睛,再过不远,便是一座小山,据手下回报,此山名为乌山,周围密林丛丛,地势崎岖难行,又有洛水在山南。山占地不大,不过区区十数里开外罢了。
    曹操本是多疑,但观一路上尸首明显多了许多,沿路还颇有粮草,金玉细软掉落,很明显便是一副疾走匆匆而留下的痕迹。当下心里却是大喜,也不顾其他,兀自喝令大军向前疾走。
    好似回应他的胆识一般,两万大军一条长龙而过,并没有遇见什么伏兵,心里暗自松了口气,却对卫宁的谨慎有些不屑起来。
    “这般险峻地势,倘若引一军伏与暗处,放我前军过处,从中军掩杀而来,首尾不能相顾,我必难逃!卫宁太过小心,空放如此战机!”曹操冷笑连连,扬鞭而走,“沿路财帛粮草散乱,董卓必然还未走远!正当趁他军民混杂毫无阵势,一举奇袭而破之!”
    想到此处,曹操不禁又大声喝令帐下脚步加快了几分。
    尤有夏侯兄弟,曹氏兄弟,李典,乐进这些他一开始的铁杆班底,更是热血沸腾。
    事实上,在轻而易举渡过乌山这块险峻地势的同时,就连曹操也不曾发觉,他两万大军已经渐渐开始散乱起来。精锐之兵冲在前头,而一些新募士卒缺乏训练,却是娓娓落后。
    正行之间,曹操眼眶一缩,正看前方一幕黑压压的人群潮流,其中衣衫粗布眼色复杂,时不时有人跌落在地,而又有军士举刀而下,挥洒鲜血淋淋。
    胸口忍不住一阵狂跳,曹操大喜,拔剑在手,高声做呼道,“董贼便在前方!众将听令,随我冲杀!务必救会陛下!”
    “杀回应的,却不是他身后那已经阵型散乱的嫡系,反而是满山遍野蓦然升腾起的董字军旗。
    曹操脸色霎时一白,林中闪出一团火红,更是让他胸口一悚。束发金冠,方天画戟,百花战袍,猛绝天下的盖世杀意。胯下火马长嘶,仿佛讥讽的嘲笑。吕布面色阴沉,扬戟冷笑大声而喝,“果然不出李儒所料!曹孟德,何往也!?”
    曹操虽脸色一变,却很快冷静下来,没有了那转瞬即逝的恐慌,举鞭怒声大骂,“逆贼!劫持天子,流徙百姓,我曹操当报躯除贼!”
    “昔义父待你不薄,却敢背主行凶!还敢妄言!”吕布挥马大喝,扬起画戟迎面而来,恰似一条匹练踏红莲,飞若流星。
    “吕布休要逞凶!”曹操身旁夏侯大怒,飞马挺枪而上,迎着吕布硬撼上前。
    枪戟相交,吕布心里一惊,前次虎牢关有典韦,张飞,黄忠这些孽障也就罢了,没想到曹操手下出来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物,也有这样的武力。
    夏侯却也是有苦难言,吕布的武力当然在他之上,可曹操身在背后,却也不得不抖擞精神死死挡下。
    三五回合,吕布犹有余力,而夏侯出尽全力,却难有所成。
    曹操军后,夏侯渊按耐不住,也欲上前助战,却又在这时,北面又有一军喊杀而出,来将正是李催。
    曹操心下一沉,慌忙喝令夏侯渊上前挡住。
    堪堪两军厮杀一起,而正南处,却又杀出一军,正是郭汜。曹操这时再坐不住了,又令曹仁上前,挡住来军。
    却在这时,夏侯一人与吕布已经战过二十来合,已见左至右离,而浑身上下平添了几处戟伤。曹操大惊失色,正回头看时,身后早已无兵无将可用。
    “哈哈!哪里逃!”吕布荡戟一晃,终于震得夏侯双臂发麻,吐血飞马而退。
    如此大好战机,吕布怎会放过。扬臂舞戟,瞠目大喝一声,好似要将虎牢关留下的耻辱痕迹用这一战,敌军的鲜血来洗刷一般,“全军听令,随我杀啊!生擒曹操者,重赏!”
    “喏   
第二百三十章 败
    惊觉孤军深入为时已晚,曹操身边唯有夏侯,夏侯渊两兄弟和曹仁而已。所带之兵更因为疾驰奔走,不过寥寥数千接近万人而已,虽然大军后面,还有曹洪,李典,乐进三将正催促士卒加紧赶路,但如今夏侯战败而回,夏侯渊,曹仁又领军挡住李催郭汜,吕布挥军掩杀上前。
    三角已崩其一,夏侯渊和曹仁本就兵少,身心疲惫,骤然中伏带来的恐慌虽然没有太过打击到曹操,但他麾下卖命的士卒却不过是一个个普通的凡人。
    在吕布冲杀上前的同时,另外两方,也堪堪抵挡不住,已经成溃军之势。
    并州铁骑虽在虎牢受挫,但那征战带来的肃杀精悍,又如何能得小觑?
    饶是曹操麾下一干将校死命挡住,匆匆布下的防线,却脆弱得犹如白纸一张,轻易便被撕裂开去。
    乱军中,曹操眼看吕布奋勇向前,那一团火红格外耀眼,心下终于泛起惊恐交加,拨马受着一干亲兵便向回逃。
    吕布哪肯放过,奋力舞动画戟抡开一片片士卒吐血翻飞,拍马便上前欲追,哪知夏侯渊和曹仁两将心忧曹操,而自己这边也已经成溃势,悍然弃了李催郭汜,挥兵而来挡住吕布不得上前。
    尤有夏侯领了一干残部死命挡在当道使得追兵不得近前。虽保得曹操短暂地逃命之机……但却更加剧了麾下将校的伤亡。战心已失,而溃逃之众愈多。
    终究,如此形势难当虎狼之师。只不过几柱香的时间,饶是在拼命,也无力回天。并州铁骑踏过曹家军马,一举冲散开去,吕布也不顾追杀其余溃逃兵马,兀自领军一马当先,喝令全军向曹操追赶而去。
    却说曹操领军回逃,掩面而走。而后面追兵来得紧急,后军忽而杀出一将,众人大恐,借火光看清。却是乐进,李典二将。
    “主公何在?!乐进在此!”乐进早得了溃兵消息,当下心里五内俱焚,领军骤然加速上前,这才堪堪接上曹操。
    曹操大喜。慌忙上前,“文谦来得正是时!”
    “主公可先行,此处有末将先行挡住!后面还有曹洪将军领剩余将校而来!”李典看清曹操满脸尘灰,心里松了一口气,与乐进举枪抱拳行了一礼,喝令全军上前。
    曹操点了点头,一扬马鞭,领了一干溃散亲兵便向东而去。
    于路行了几里。恰是曹洪领了剩余三千步卒而来,曹操一阵唏嘘,心里黯淡中却终究恢复了少许底气。却忽闻后面又来一彪人马,曹洪勒马挺刀上前。看清时却是乐进李典杀退吕布追兵复回,而其中还夹杂着数百惨淡伤兵,让曹操等人松了口气却是夏侯兄弟并曹仁三将也在其中。
    且看三人满身甲胄破裂,浑身污血,分不清到底是自己还是敌军所留。那满脸乌黑灰尘扑扑。很是一副惨淡模样。
    曹操环顾自家兄弟如此悲惨模样,不禁仰天闭目长叹。捶胸顿足懊恼道,“若我听卫侯之言,安能有今日之败……!”
    “主公还请约束兵马稍退,吕布虽暂退,然其还有余力,倘若再行追击,我军难挡!不如且与卫太守合兵一处再做计较不迟!”乐进勒马靠近曹操,抹了一把脸上血渍,这才焦急宽慰道。
    曹操一咬牙齿,点头道,“文谦所说有理!且前军变后军,先入乌山再做计较!”
    “喏!”众将整顿心情,高声得令。
    一晚厮杀,大军匆匆回逃,正到乌山脚下已是二更时分,曹操见众人疲惫不堪,便下令埋锅造饭,以做修养片刻。却待清点伤亡时,两万兵马,先行领军上前一万人马,竟只得两千余众留下,李典乐进断后与吕布,李郭厮杀又折去两千来人。
    一战懒腰斩断一半,只让曹操悔得肠子都要青了。
    且待白饭半熟,曹操环顾四周隐觉得此处山地崎岖坎坷,杀气弥漫,心里不知不觉有些气躁。环顾众军卒或躺倒在地,或依石休憩,兵甲在旁,马不及鞍,心里更是蓦而一惊。
    正待要上前训斥时,他那不祥得预感却成终究成了真实。
    曹操的预感是相当可怕的,每当美好愿望将要成真的同时,必定伴随而来的是覆灭般的恐怖灾难。是的,或许应该就是这样诡异的原因而让他养成了那种变态地疑心。
    当然,这也不过只是卫宁恶意的遐想,在他的脑海中,或许曹操在过道乌山的时候仰天大笑三声,结果某某某杀将出来,然后笑声变成哭声……
    在曹操军后面地卫宁虽然没想到细节,但过程却也差不多了。
    乌山上,蓦然旌旗招展而起,满山上尽皆是人。大黑的董字军旗高高挂起,一片衣甲鲜明,而杀气腾腾。
    喊杀声,中气十足,显然,这便是一支等待多时的伏兵。
    为首者,却是董卓胞弟,董璜。
    与喊杀同起的,却是一排排带着死亡气息的滚石从山而降,一片飞雨流星,纷纷而下。
    哭号声,呻吟声,惨叫声,此起彼伏。不提本就是伤疲交煎地部队,便是平常士气高昂骤然受到攻击,也难有所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