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末卫公子-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哦?莫非河东卫家酒公子?呵……我不过一卑微小校耳,却不是将军,适才也只是驱杀贼兵而已,有何可谢!”徐晃本就是河东杨县人,卫宁好酒之名整个河东却也尽知,略微一愣,挥了挥手,不过看倒在马车便上的卫三浑身伤口,不禁有些惋惜,想了想,嗡声道,“也罢,我等正要回军复命,如今贼兵四起,既然你我分属同乡,又是河东望族,我便护送你前往将军那,听他做主!而你这家将也可在军营疗伤,或可保全性命。”
    卫宁一听,顿时心里激动,不禁大拜一下,“我一路行来,若非我这四名家将殊死护卫,恐早被贼人所害,如若能救得卫三性命,在下当万死以报!可惜,我另三名仆从……唉……”
    卫宁慢慢说着,心里想起另外三人心里不禁大为伤感,默默不在言语。
    徐晃眼睛闪过一丝诧异,三国等级森严,家将为主人牺牲生命也是理所当然,况且东汉重文轻武,从未听过哪个人会为自己的护卫而那么激动。心下对卫宁略有改观,生硬的脸庞也缓和下来,“既如此,好吧……那随我来!”
    “那有劳大人了!”卫宁想起徐晃此刻的身份的确不高,换个称呼点了点头,吩咐仆人将卫三抬进马车内,自己在前世又略微懂一些急救之术,也顾不得卫三全身的血渍,开始帮他处理起伤口来。
    徐晃吩咐手下一骑快马加鞭首先赶往主军报信,自己手提大斧,策马缓行。不经意间透过车窗看到卫宁的动作,只见卫三还未止住的鲜血染满了他华丽的衣袍,却不见他露出半点厌恶,心下又对他改观不少,“看这少年却不似那平常富家公子,恩……”
    未行多久,只见远方一彪兵马正在扎营,只见旌旗招展,兵卒衣甲鲜明,外围戒防队伍整齐有序,杀气腾腾,却不是那黄巾贼寇所能比的,这正是大汉的正规军队。只见中军处,一杆大旗上书“弘农杨奉”,卫宁眼睛一亮,便知道这次生命无忧了。此刻好不容易给卫三绑好绷带,但是却也马虎不得,当下不禁探出头去,对徐晃急道,“大人!既然已和大军汇合,还请务必找一军医为我家将看看!我等就在营外等待便是。”
    徐晃点了点头,这才率领部下策马冲向营盘。大营门卫士兵看徐晃飞马而回,慌忙拉开寨门,引着徐晃向着中军而去。
    卫宁马车停到大军旁边,也不敢造次,只等通报。
    没过多久,徐晃策马而出,对卫宁说道,“我家将军有请公子,且随我来!”
    卫宁点了点头,便吩咐仆人催动马车向着中军而去。周围士兵早已经收到中军命令,慌忙拉开寨门,马车刚要进去,卫宁却驾车家仆突然道,“速速停车!”
    待到马车停下,卫宁这才缓缓跳出马车,看着徐晃不解的眼神,淡然一笑道,“昔日周公行军,连天子车架也不敢急行,我不过一介布衣,又怎敢坐车入营,这对为国而战的军人太过失礼了,我当步行入内。”
    徐晃听到卫宁的话,不禁脸色肃然,眼睛闪过一丝赞赏,本来对卫宁这种富家公子很是不屑,加上那手无缚鸡之力的模样更难赢得徐晃的好感,却在此刻让徐晃真心佩服和尊敬起卫宁来。
    徐晃大笑着跳下马来,“既如此,那晃便陪公子步行便是!”
    卫宁心里一阵欣喜,他知道刚才故作姿态已经完全打消了徐晃的小觑,不过还是拱了拱手道,“大人为国征战,骑马入营该是当得,何必……”
    徐晃一挥手打断卫宁的话,豪爽的笑道,“你一介文弱书生都能守我大汉军规,我一兵勇岂能弱于你?莫再说了,再言将军却是要等得不耐烦了!”
    卫宁也不再拖沓,这才随徐晃缓缓向着中军而去。
    杨奉是弘农杨氏一脉,在大汉也是名门望族,与河东卫家也颇有往来,刚才徐晃将卫宁身份道出,也不敢怠慢,忙让徐晃将他引来。
    未几时,有亲兵走尽大帐,大声道,“将军,徐晃大人已带人回来了!”
    杨奉一听,放下手中地图道,“恩……快传!”
第二十章 卫宁劝谏……被拒
    杨奉此人在三国时代其实并不出名,也没有多少记载,卫宁想了许久也只有一些零星的资料。
    杨奉据说系出望族,是大姓,称“弘农杨氏”。在三国中他的出场简单却又轰轰烈烈,是以忠君勤王的姿态,救天子于水火之中,而后虽然连败给李催却还是坚持将献帝护送到了洛阳。
    卫宁认为他应该是个忠臣,即使再困难也没又抛弃献帝独自逃生。只是拥立献帝把他推到了风口浪尖,但却没又足够的实力保护自己,最后实力强大的曹操夺走了献帝,成为功臣,他,杨奉却被认为是个泛泛之辈,徐晃也出走跟随了另一个有前途的主公。
    心腹爱将的出走对杨奉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却又没意识到自己和曹操的差距,羞愤的带兵和曹操作对,终究只能战败出逃,投靠袁术,一方诸侯落得如同丧家之犬,在三国这卷史诗中犹如昙花一现,后人只能把他遗忘。
    卫宁忽然觉得,这样一个人物似乎也是一个生不逢时的命运,如果,他有足够的实力,他拥有广阔的地盘,那结果又会怎么样呢?至少徐晃这个从很早就跟随他的人是不会轻易离开的。
    想到这里,卫宁不禁看了徐晃一眼,这个魁梧的大汉是骁勇的战将,也是一个忠义之士,但或许因为他出身贫寒,比任何一个人还要渴望建功立业,闯出名头,在杨奉无力的失败,和曹操的崛起,徐晃应该是痛苦的选择了后者。
    是啊,三国中这样的名将哪个不是心高气傲,哪个不渴望建功立业,既然当初能够让徐晃折服,那么杨奉本身还是有足够的魅力,可是命运不济,徐晃要的东西他给不了,最后只能凄苦的死去。
    卫宁默默的想着,神情恍惚却未察觉已经走到了中军大帐,蓦然回醒过来才发现差点撞上了守卫的亲兵,只得不好意思的对守卫在大帐门外的两名亲兵笑了笑。
    没过多久,通传的亲兵很快将卫宁引入帐内,徐晃看自己的任务也已经完成,便告罪一声,先回自己营房了。
    卫宁走进大帐,仔细看了看眼前这个男子,国字脸,棱角刚毅,一脸严肃又不苟言笑,盔甲在身加上身躯挺拔健壮,浑身散发出军人的气息,给他看来就是一个典型的军人形象。
    杨奉看卫宁进来,严肃的脸慢慢咧开一丝微笑,不过却略带生硬,似乎天生就不喜言笑,卫宁这才慌忙一楫道,“多谢将军搭救,若非徐晃大人,我等一行只怕不日就化为一堆朽骨了!”
    杨奉笑了笑,“不必如此多礼,我奉命为先锋,本就是为救百姓而来,你我两家也是多有相交,幸好公明出手及时,否则,他日也不知该怎样向你父亲交代。哦……对了,听公明说你有一家将,拼死护卫,此刻已经身受重伤,我军中还有护军良医,这就差人叫他好生看照!”
    说完,忙招呼帐外亲兵进来,交代清楚,等亲兵应喏之后,卫宁连忙感激再三。
    “如今豫州动乱,来时我已杀散数批贼寇,奈何贼军势大,杀之不尽,不过我是奉命前往长社拒敌,后军皇甫将军正率大军赶来,想必也没什么危险。唔……若是平时我当可派兵送你返回河东,但如今……我奉军令却是多有不便了。唉……如今天下动荡,贼军众多,也不知此次又有多少儿郎为国赴死。”杨奉慢慢皱了皱眉头,也略微有点不好意思的对卫宁道。
    东汉末年,除去党锢清流来说,士子的地位依然很高,加上卫宁又是世家出身,身份比寻常士子高贵许多,所以杨奉才有这样的话。
    卫宁拱了拱手笑道,“将军多虑了!黄巾贼寇如今虽然势大,但其锐气却不会长久,单看其行为皆如草寇山贼,统军之人皆无甚大才,目光短浅只把目标放于一隅,难成大气。或许能磨一时之锋,但久则生钝,朝廷王师久经战阵,训练有素,黄巾贼寇却多是流民妇孺,相比之下不过土鸡瓦犬耳!”
    杨奉赞赏的点了点头,“我意也正是如此,一路过来,贼兵虽多,但多目无章法,不知阵势,我军一击即溃。适才公明探查回报,长社附近却有一股贼军,我正待今日让军丁养精蓄锐,明日一鼓作气击败敌军。”
    卫宁愣了愣,问道,“将军可知敌军有多少人马?”
    杨奉道,“听公明探报,似有万人吧!”
    卫宁又问,“那将军自己本部却又有多少兵马?”
    “唔……不足两千……”杨奉皱了皱眉头,答道。
    果然,一路击溃小股贼兵,让大多数官兵都造成了一股错误的假象,认为黄巾军都是孱弱不堪,连杨奉这个带兵将领也盲目自大起来。原来如此,怪不得,历史上朱隽,皇甫嵩初遇波才大军就被击败,最后只能困守长社。
    卫宁苦笑道,“既敌军十倍于将军,且士气正锐,将军何以抵挡?”
    杨奉笑了笑,“黄巾贼多为流民贼寇,不识战阵,兵甲奇缺,甚至以木棒,农具为武器,即使敌众我寡,但是我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如今我全军士气高昂,可以一当十,岂怕那群反贼?”
    顿了顿,杨奉道,“更何况,我奉命为先锋,如若遇敌不战,岂非堕我大汉军威,涨贼军士气?”
    “唉,将军糊涂啊!”卫宁苦笑道,“如今天下州郡多有陷落,豫州一地尤胜,黄巾贼寇号称百万,声势浩大,反观州郡之兵,多是士气低迷,就算将军部属战意高昂,那也不过两相持平。但州郡陷落,兵甲库存还不是多落于贼兵手中,能聚万人贼兵的定然在黄巾贼寇中有一定的战斗力,将军一路杀的都是小股贼军,两军对阵,自军死伤三分,兵士就会恐慌,死伤五分,兵士便会畏惧,若死伤七分,此军战意将溃!将军部属或许训练有素,可弥补这些,但也不会太多!还望将军三思!”
    杨奉本来温和的脸霎时冷了下来,冷哼一声,颇有怒气道,“你这书生好生无礼,我救你出贼兵之手,你却来我这里乱我军心!若不是看你父亲面子,定然不饶!来人,收拾一间营房与这位公子休息!”
    见杨奉不听他言,卫宁只得苦笑数声,无奈拱了拱手走出主帐,“唉,单看现在的情形,貌似大多人都觉得黄巾军好欺负吧。自古骄兵必败果然真是常理……”
第二十一章 战前
    事实上,卫宁也并不是担心那一万贼兵,单看杨奉领来的千多人,对上毫无章法,没有经过任何训练的贼寇来说,战胜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卫宁真正担忧的却是因为这里是长社,是皇甫嵩,朱隽初战失利的地方,这里还有颍川一带波才率领的数十万大军。
    以黄巾军初期高昂的士气来说,巨大的数量足够弥补军备素质上的差距,更何况现在汉军普遍形成了一股骄横自大的心理。
    “***,现在才想起,这黄巾之乱恐怕是因为几个月前我吓退那群蟊贼而提前的吧。唉……算了,已经影响过一次历史了,而且还差点让我丢了小命,要是再弄点什么的话,这个故事走向变成了都不熟悉的东西,那在这个乱世中还怎么好过……”卫宁苦笑的摇了摇头,讪讪随着杨奉亲兵走回营房。
    看的出自己世家子弟的名头还是有点作用,杨奉给他分配的军帐显然经过了仔细打扫的。引卫宁到达帐房,杨奉亲兵这才告罪一声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