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汉帝国-第5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卟”苏拉只觉胸闷,一口鲜血喷了出来,只吼了两个字“耻辱”,便晕了过去。
    苏拉一逃,罗马军队群龙无首,在汉军的威迫下,只能投降。
    卫青策马而来,用学会不久的罗马话道:“罗马的兵士听着:我们是中国人来自东方的古国我知道,你们中有很多人是奴隶,为贵族做牛做马,却吃不饱,穿不暖,性命不保,父母妻子没有好日子过你们一人为奴隶,世世代代为奴隶,我同情你们,怜悯你们只要你们为大汉效力,大汉就给你们自由,让你们拥有财产,过上正常人的日子你们,要不要归降大汉?”
    “为了大汉”
    罗马降兵爆发出惊天动的欢呼声。
    这些兵士中,真正的罗马公民少之又少,绝大部分是西班牙人、色雷斯人、意大利人、迦太基人、西西里人,他们被压迫,没有归属感,哪会愿意为罗马帝国卖命。卫青给他们自由,让他们过上正常人的日子,那是他们世世代代做梦都想的事情,哪会不愿意的。
    个个扯起嗓子,大吼大叫起来,还不时蹦来蹦去,欢呼雀跃。这是他们祖祖辈辈,听到的最好福音。
    他们之所以叫“为了大汉”,而不是叫“大汉万岁”,那是因为他们是从“为了罗马”这话改变过来的。都知道,罗马军团的战号是“为了罗马”。
    “拿上你们的武器,穿上你们的盔甲,去报仇雪恨吧”卫青的话象磁石,深深的吸引着罗马降兵。
    “报仇雪恨”贵族对他们的欺压,让他们痛恨不已,卫青这话说到他们的心坎上了,无不是欢欣鼓舞。
    适才还与汉军作战的罗马兵士,转眼间就成了汉军的一员,拿着武器,穿着盔甲,欢天喜的走在汉军前面,为汉军带路。瞧他们那喜悦劲头,仿佛他们早就是汉军的一员了。
    与汉军在一起,他们是人,真正的人,有尊严这远非罗马帝国所能比,个个昂起了头颅,挺起了胸脯,神气活现。
    开疆拓土,就是要得其地可以耕,得其民可以战,方能越打越强。那种单纯的征服,只会越来越弱。对罗马降兵的表现,卫青大是满意,率领汉军朝西进发。
    XXXXX
    亚历山大港,是亚历山大大帝建立的,是西方最为重要的港口转运站,连接着欧洲和中东的海上贸易。若是没有亚历山大港,就不会有繁忙的地中海海上贸易。
    这座城市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埃及的首都,这是一座大型城市,人口多,繁华异常,进出口贸易特别发达。
    这座城市最为著名的是亚历山大灯塔,也是亚历山大大帝所建。
    亚历山大灯塔是人类的七大奇观之一,在历史上非常有名。这不是奢侈品,也不是亚历山大大帝一时头脑发热建立的,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
    亚历山大大帝很有远见,他知道地中海的价值,知道地中海中的贸易有多重要。这才修建了这座灯塔,指引着船只进出港口,这为促进地中海贸易,促进欧洲与中东的联系起了巨大的作用。
    灯塔高第一层正方形结构,高约60米,有三百多个方间,一是为守护灯塔人员的住房,二是贮料燃料。第二层为八角形,高第三层为圆形,8根石柱围绕着灯楼。
    灯楼上的火焰是日夜不熄,自从建成,一直到被地震毁坏的一千多年里,从未熄灭过。尽管埃及几度易手,曾经属于亚历山大帝国,曾经属于罗马帝国,又独立,征服者知道灯塔的巨大的价值,一直维护着。
    灯塔所用的燃料不是石油,尽管中东盛产石油,那一时期还没有用上,而是用的橄榄油和木柴作燃料。
    周阳站在灯塔上,观望着地中海,碧蓝的海水,宛若一面硕大的镜子,瑰丽异常。
    海面上偶尔会刮点微风,带起阵阵涟漪,地中海平添几许生气。
    “好雄奇真是好景致”周阳感慨不已,在这里欣赏美景,真是让人心旷神怡,心胸开阔。
    自从击败安条克七世后,周阳率领汉军直接攻进埃及,直取亚历山大港。埃及国王,托勒密根本没来得及反应,汉军就抵达亚历山大港了。在汉朝大军压境的情形下,托勒密关闭城门,妄图与汉军一战。
    依他想来,亚历山大港是大城,城墙坚固,只要他不出战,足以把汉军耗垮。然而,让他失望的是,汉军的秦弩发威,屁大一会功夫,就攻破了城门,然后,汉军象海潮一般涌了进来,亚历山大港就落入了汉军手里,埃及灭亡了。
    对托勒密本人,周阳没有接受他的投降,而是数落他的罪状后,直接砍头。
    周阳接受了米特拉达梯和安条克七世的投降,为何不投受托勒密的投降?正是因为接受了这两人的投降,才要处死托勒密,这是立威。
    因为,还没有国王脑袋掉过地,只有杀掉托勒密,让国王的人头落地,那些被征服者才会老实。
    为了起到最好的威慑效果,周阳不仅杀了托勒密,还把他的大臣、家人一并给杀了。这消息一传开,米特拉达梯和安条克七世出了一身冷汗,既是害怕,又是庆幸,他们好歹还有一命,家人亲戚没事。
    周阳一边派程不识直取迦太基,一边稳定埃及。汉武帝派了不少文臣过来,严助、朱买臣他们都在,有他们打理,埃及很快就稳定下来了。
    要稳定埃及,其实很简单,只需要传下解放奴隶的命令就行了。这一些时期,地中海沿岸的国家,都是奴隶制国家,这命令一下,奴隶是打从心里拥护汉朝,要不稳定都不行。
    诸事一毕,周阳决定横渡地中海,进攻罗马本土。
    此时亚历山大港口,不再是进出口贸易港,而是军港。埃及的舰队,还有被征用的商船,集结在港口里,汉军正在登船。
    汉军秩序井然,牵着战马,登上战舰。
    而岸边,是不计其数的埃及人,正在欢呼,这些人主要是刚刚获得自由,过上正常生活的奴隶。汉军是他们心目中的恩人,汉军出征,他们跟送别亲人一般,难分难舍。
    地中海是内海,风浪小,周阳根本不担心有没有危险,也不担心汉军会不会晕船。
    地中海也有大风大浪的时候,这种可能太小。再说了,周阳找了不少富有经验的奴隶,让他们来处理此事。他们刚刚得到自由,忠诚是不用担心的。有了这些人,风浪就不是问题。
    至于晕船的问题,这对汉军的战力削弱不会太大,因为汉军的战力强悍,只要有一万人能正常发挥,就足以立于不败之地。
    周阳下了灯塔,登上战舰,下令启航。
    不计其数的战般离开港口,好象一片船林,朝着罗马航行。   
第一一四章 罗马军团
    第一一四章罗马军团
    罗马,元老院。
    一个个议员眉头深锁,陷入沉思之中,却是谁也没有说话,偌大的元老院鸦雀无声。
    小西庇阿、马略、秦那三人也是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沉思不言。
    元老院中的气氛很压抑,非常非常的压抑。不为其他,只因为苏拉遭到惨败。
    对苏拉这个人,虽然他的思想保守,是贵族权利的坚决捍卫者,可是,谁也不能否认他的勇气、他的才情。他的军队虽然是临时召集起来的,没有精良的装备,没有良好的训练,可是也不至于败得那么惨吧。
    在汉军面前,苏拉就如婴儿面对巨人,没有任何还手之力,给汉军骑兵一个冲锋就垮了,这也太夸张了。
    这说明汉军的战力相当惊人,比起罗马历史上最为危险的敌人汉尼拔还可怕,可怕得多
    面对这样的敌人,罗马有赢的机会吗?
    这个问题,谁也没有把握,元老院一接到这报告,陷入了恐慌之中。议员们立即召集会议,讨论来讨论去,谁也没有办法,最后只能陷入沉闷之中。
    “禀尊敬的西庇阿大人,埃及被中国人打下了”一个兵士气喘嘘嘘的冲了进来,慌里慌张的禀报。
    “啊”一片尖叫声响起,议员们脸色大变,不由自主的站了起来。
    议员们还没有从苏拉惨败的震惊中清醒过来,再接到这败讯,那是何等的震惊。可是,让他们震惊的事情还没完,又一个兵士飞快的冲进来,远远就嚷了起来:“禀尊敬的西庇阿大人,迦太基给中国人攻占了”
    “迦太基?不”小西庇猛的站起来,一双眼里厉芒闪烁,一脸的不信。
    迦太基,是罗马最强劲的敌人,汉尼拔差点灭了罗马帝国。为了解决迦太基,大西庇阿和小西庇阿付了无数的心血与汗水,是西庇阿家族的荣耀所在。
    小西庇阿宁愿相信苏拉又吃了败仗,也不愿相信这是真的。
    他的吼声尖细、刺耳,宛若雷霆,震人耳膜,表明了他的震惊与不甘
    “迦太基”议员们直接石化了。
    征服迦太基这个最强劲的敌人,是罗马帝国到眼下为止,最引以自豪的事情,丢了迦太基,就是丢了罗马帝国的荣耀,就是扫了罗马帝国的脸面,议员们心中的震惊难以言喻。
    “冷静冷静”率先反应过来的是马略,大声提醒众人。
    “呼”小西庇阿长吐一口气,慢慢平复下来,赞赏的看着马略,此人胆识不凡。
    议员们在马略的提醒下,慢慢冷静下来,看着小西庇阿,问道:“尊敬的西庇阿大人,罗马该当如何应对?”
    “中国究竟有多大?中国有多少军队?怎么到处都在打?”然而,让议员们失望的是,小西庇阿并没有回答他们,而是自言自语似的一连串问题。
    黄金国度中国很大,很富饶,遍地黄金,多的是丝绸,可是,究竟有多大呢?难道比罗马还要大?比亚历山大帝国还要大?
    在西方历史上,象汉军这般多路出击,齐头并击,打个遍地开花的事情,还是头一遭遇到。就是创造了西方神话的亚历山大大帝都没有如此做过,要让小西庇阿不迷糊都不行。
    小西庇阿是一员良将,他略一估算,就知道要如此打,需要的军队很多,至少要数十万。这还仅仅是汉朝调派到西方来的军队,很明显,汉朝不可能把所有的军队都派到西方来,那么,加上留在汉朝的军队,汉朝的军队就是数十万之多,接近百万之数了。
    百万之数呀,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罗马帝国的总人口也不过是这个的五六倍罢了,这太惊人了照这样算下来,汉朝有多大呢?
    对这问题,谁也无法回答。
    “尊敬的西庇阿大人,眼下不是探究此事的时候。”秦那忙出声提醒。
    “哦”小西庇阿反应过来,这问题应当留待以后去解决,眼下要解决的是如何解决罗马的危机,汉朝大军虽然还没有攻入罗马本土,也快了,大军压境的态势已经形成了,这压力非常大。
    “中国人灭了本都王国、塞琉古帝国、埃及,又拿下迦太基,他们若是渡过地中海,进攻罗马,后果非常严重”小西庇阿是个聪明人,念头转动之际,已经明白了周阳的用意:“中国人的军队很多,他们完全可以多路出击,齐头并进,对罗马进行合围之势。”
    “咕咕”一众议员喉头发出怪异的声响。
    小西庇阿的剖析太惊人了
    在罗马历史上,就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敌人,敢多路进攻。就是汉尼拔,也是把军队集中在一起。虽然汉尼拔让罗马帝国惊恐,还是可以防的。可是,汉军齐头并进,多路进攻,罗马怎么防?在哪里去找这么多的军队?
    “中国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