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汉帝国-第3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景帝不提,周阳还真是想不到,那个骗人钱财的小朔子,就是大名鼎鼻的东方朔。
    “东方朔如今在谋发大事,等你兵临河西之时,就会遇到他。”景帝笑着,道:“在战国之世,与鬼门并称天下显学的,便是墨家。”
    “墨家?”周阳对墨家当然不陌生,小孔成像便是墨家祖师墨子的贡献。
    “墨子主张非攻兼爱,而战国之时,诸侯力征,战乱不断,百姓苦战国苦不堪言。”景帝接着道:“墨子为了平息纷征,招蓦天下志士,教以他们强身健体之法。要他们去平息天下战乱,凡有敢擅自征伐者,必遭墨家剑士追杀,即使列国诸候也不敢搂其锋芒。这些墨家剑士,便是赫赫有名的政侠。在当时,政侠一出,四方云动,轰轰烈烈,诸侯震恐。”
    政侠之名,周阳是听过的,却不知竟是出自墨子之手。连列国诸候都得惧三分,可见墨家剑士有多厉害了。
    “商鞍在秦国变法,秦国由是变强。可是,商鞍的变法,主要在于奖励耕战,废井田,开阵陌,这与墨家的主张不符,墨家剑士大举来袭,商鞍差家剑士之手。”景帝摇摇头,叹息一声道:“墨子固然悲天悯人,可在这事上,却不如商鞍了,远远不如。阵阱井田,千年不易,光是井田中的阵陌便占去不少土地,还不如废了的好。孝公为此,只身入墨家,与墨子辩论,说服墨子,墨子转而支持秦国变法,商鞍变法方才成功。”
    景帝打量一眼张辟缰,道:“还是你来说吧,你这个鬼门传人,比联更熟悉这些轶事。”
    “诺!”张辟疆也没有推辞,应一声,为周阳说起了墨家秘事:“墨子辞世后,墨家由禽滑厘,邸陵子诸人执掌,仍是风光了一段时间,可是,已经不如墨子在世之时了。从此以后,墨家越来越式微,曾经让诸侯畏惧的墨家剑士已经为人遗忘。可是,政侠并未绝迹,仍是在世,为千古名士守护一方净土,称为“万古堂”就是墨家总院所在地,处于神农大山中的墨家城堡。”
    “墨家城堡?”周阳第一次听说,很是诧异。
    “是的!”张辟疆微头。道:“这是墨子率领弟子修建的。那里,风景优美如画,山清水秀,一年四季,草木吐绿,郁郁苍苍,让人流恋忘返。能在
    张辟疆眼光极高之人,能得他如此赞叹。墨家总院必是不凡,周阳不由得悠然神往。
    “在此处终老的千古名士不少,墨子自是不用说了。”张辟疆扳着指头,道:“商鞍、孙腔、白起,他们皆在此处终老的,并不是如外界所说的,商鞍车裂,白起自创于杜邮。”
    “这咋小”商鞍、孙脑、白起三人中,除了孙脑是飘然而去,不知所终以外,商鞍和白起都是触怒了秦王,招来杀身之祸,张辟疆竟然说出了与历史不符的事情。要不是这话是从张辟疆嘴里说出来的,周阳真会骂他胡说八道。
    “是真的!”景帝笑着道:“商鞍与孝公既是君臣,又是良友,孝公辞世后,商鞍心灰意冷,这才安排了那么一出。”
    古人对友情非常珍视,为了朋友,可以两肋插刀,孝公于商鞍有知遇之恩,他辞世之后,商鞍心灰意冷,也在情理中。
    “至于白起,秦昭王是有杀他之心,可是,如此名将,墨家岂能让其身殒?自然是要出手相救的,白起这才逃过一劫。”张辟疆接过话头。
    “不仅商鞍、白起没有死,就是联之师晃错也没有死,他如今执掌墨家。”景帝脸上带着笑容,却是感慨不已:“联愧对他老人家!”
    晃错虽是景帝的臣子,在景帝心里,跟亲人一样,就象慈祥的父亲一样呵护着他,教导他,一想起这事,景帝心里很不是滋味。
    “旯错没死?”周阳惊讶得差点跳起来。
    商勒、白起没死,周阳不会太惊讶,那毕竟过去数百年了。晃错是当世之人,竟然连他也入了墨家,这墨家的能量不小啊。
    “是的,他如今在墨家总院里逍遥快活呢。”张辟缰感慨一句:“而我们,却为破击匈奴,忙前忙后,累死累活,他倒挺逍遥的!”
    “联的意思,是要你和太子一道,去一趟墨家总院。”景帝这才说出用意。
    “去墨家总院?”如今对匈奴的战争,进入了全面准备时期,周阳最忙碌的时候,根本就脱不开身。以景帝之明,不会不了解,他如此安排,必有原委,周阳试探着问道:“皇上,为何要去?”
    “因为墨家总院里有很多好东西,你应该去看看,对破击匈奴有很大的帮助。”景帝把周阳的诧异看在眼里,不由得莞尔:“商鞍、孙小腴、白起他们隐居于此,却并未闲着,而是在苦思息纷争之术,其中就不少关于胡人的。始皇当年驾临墨家总院,停留半月,把他们留下的文章读完,叹息不已。给你举过例子,商鞍在墨家总院期间,就在为一统华夏而弹精竭虑,他认为,秦国若要统一华夏,必先灭掉韩赵魏三国,至于燕、齐、楚这些国家。离秦国较远,应当最后来灭。范椎读了商鞍的文章后,受到启发,为秦国献上一条奇计:远交近攻。”
    张辟疆微微点头,接过话头道:“始皇当年在墨家总院停留半月,不仅把商鞍他们的遗作读了,还写了文章。始皇以为,华夏与胡人相比,最大的优势不是土地辽阔,人口众多,而是华夏悠久的文明,发达的技艺,你不会陌生吧?”
    汉朝比起匈奴最大的优势,就是先进的文明,发达的科技,这是周阳第一次上朝时说的话,深得景帝赏识。后来才知道,秦始皇就是如此认为的,周阳如此说,景帝大是惊讶,这才对周阳另眼相看。
    “眼下,军务是很多,可是,这是冬季,并非用兵之季,你离开一段时间,也无妨。再说了,还有李广、程不识、卫青这些将军在,误不了事。”景帝打量着周阳,笑道:“击破匈奴,不能太过操切,只要你头脑灵活,击破匈奴是迟早的事。”
    听了商鞍的遗教,周阳的心眼已经活了,爽快的应道:“那好。什朵时间去?”
    “越快越好吧!”景帝眉头轻轻一拧。
    “太子,明天可以吗?”周阳征询刘彻的意见。
    “姐夫说什么时间去,就什么时间去。”刘彻一切以周阳为准。
    “那就明天。”周阳还真是期待,商鞍、孙脑、白起这些名垂千古的名士,他们留下了什么样的看法,让秦始皇、景帝、张辟疆他们如此推崇。
    “明天就明天!”刘彻欣然应允。
    这事就说定了,景帝,丁嘱一句道:“太子,你见到晃错时,代联向他问候,不可失礼。”
    诺!”刘彻知道,景帝对晃错很是敬重。
    “剧孟大侠也是政侠中的一员,叫他带你们去。”对剧孟,景帝是很放心的。
    景帝招来剧孟,把事情一说,剧孟没二话。周阳回去之后,对南宫公主、张灵儿说有事要出去一段时间,二女忙着为周阳张罗。
    次日一早,周阳骑着追风驹,带上几个亲兵,与剧孟、刘彻一道,直奔神农大山。“小孔成像是墨子的杰作,是中国古代物理学的最高成就之一,不知墨子是否还有其他的杰作?”周阳一边打马疾驰,一边暗想,墨子这样杰出的学者,不可能只有一个小孔成像。   
第三十四章 先辈遗风
    二农大山,并不是现在湖北的神龙架,而是秦岭,汉入绷四旧山的便是。(www。зZcn。com)传说神农尝百草,便在此山中,因此而得名。
    南山离长安不算远,周阳他们打马疾驰,到夕阳西下时分,就来到了南山。远远一望,南山耸峙,千峰万壑,雄峻异常,远异他山。
    “墨家总院便在此山中。”剧孟手中马鞭朝南山一指,道:“太子,大帅,请随我入山吧。我们紧赶一程,能在天黑之前赶到。”
    “墨家总院在哪里?”刘彻很是好奇。打量着眼前的南山:“南让很大,要是没人带路,无论如何也是找不到
    “是呀对这说法,周阳非常赞同。秦岭绵亘千里,若无带路之人,要找到墨家总院,那是谈何容易。
    “不远了。”剧孟头一昂,胸一挺,颇是自豪的道:“战国之时,祖师率领弟子,经历千辛万苦,方才发现一处世外仙境,建立墨家总院。这一路上去,都有关卡守护,有我在,自也无妨。”
    墨家是战家时期的天下显学,是时,只有鬼谷子一派能与之并驾齐驱,至于儒家,根本就不入流,不过二流学派罢了。墨家总院,自有一番经营。
    刘彻和周阳一道,跟着剧孟入山。一路上,全在崎岖的小道上前行
    “是谁?”正行间,突然传来喝问之声。
    “是我!剧孟”。剧孟大声回答。
    “原来是剧师兄暗中之人再也没有声音了。自始至终,只闻其声,却是不见其人,刘彻转着明亮的眼珠,四下里搜索,想找出这人藏身何处,却是一无所获。
    “太子有所不知,这是关卡,设在隐蔽之处,他本人离我们还有好几里远呢。”剧孟明白刘彻的意思,忙给他解释。
    “不会吧?”周阳大是惊讶。他们还在数里之外就给发现了不说,这人的声音就在跟前响起,在现代社会,整个高音喇叭没问题,在汉朝就有如此技巧,周阳哪能不诧异的。
    “墨家集天下巧匠于一处,这点小伎俩,不算什么。”剧孟明白周阳的心思,笑着道,言来颇是自豪:“祖师善工巧,墨家子弟多是工师算师,工算之道,远胜同侪,领袖群贤。”
    正是因为墨子善长技巧之学,才发现了小孔成像的原理,成为中国古代最高的物理成就之一,流传至今。
    “墨家总院的设计,那才叫一个了得,可以说巧夺天工。”剧孟拈着胡须,声音略高,透着自豪。
    周阳深知剧孟的脾性。他眼光极高。极少有什么事能入他之眼。他如此表现,是周阳识得他这么多年来的第一遭,想必不会假。
    这也激起了周阳的好奇心,对墨家总院更加向往了。
    一路前行,不时就有关卡喝问,有剧孟在,全部放行。
    “每一道关卡,都有不同的暗语,若是不精通《墨子》者,绝对入了不山。不过。有我在,这些都免了剧孟给周阳他们解释。
    《墨子》是墨家的经典之作,用作暗语,也是正常的,周阳倒不惊奇。
    眼看着天快黑了,剧孟笑道:“快了,快了,即时便到。”
    “好嘞!”刘彻兴奋的欢呼一声。一路上听剧孟说起墨家总院的事,他的心早就飞到墨家总院了,想好好见识一番。
    周阳也是这般心思,精神一振。就在这时,远远传来悠扬的歌声,只听有人唱道:“生民苦兮,人世忧患何太急!饥者不得食兮,寒者不得衣,乱者不得治兮,劳者不得息!征夫无家园兮,妻儿失暖席;鲤寡无所依兮,道边人悲啼!念我生民苦兮,义士舞干戚!”
    歌声极尽悲凉之能事,与晚景融为一体,说不完的苍凉,道不尽的悲伤,催人泪下,周阳眼里泪光莹莹,渭然叹息一声:“好悲凉的歌声”。
    “悲天悯人!作此歌者。必是一个胸怀天下的大要!”刘彻眼里闪着泪光,感慨一句。
    “谢太子夸奖剧孟大是受用,一脸的肃然道:“这是祖师作的《忧患歌》。歌中道尽了战国之世,黎民百姓的悲与苦。其实,祖师所在的战国时代,百姓的日子比起歌中所唱更加悲苦,悲苦百倍!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