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推翻清朝当总统-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天晚上以后,郭松龄很长时间没有吃过饭,不过这一点很少人知道。所有人看他的眼神都有些细微的变化。在他们的眼中,郭松龄那苍白的脸色几乎可以和阎王爷划上等号了。不过,从这天起没有人再喊他“郭鬼子”了,他们觉得,用“鬼”已经不能形容此人的冷酷和变态。
    他怎么能毫无理由的吃人呢?
    这个夜晚永远的铭刻在人们的脑海中。那翻滚着的火锅蒸汽、漫溢而出的红色的液体、辛辣刺鼻的奇怪的味道、被挖掉眼睛痛苦哀嚎的俘虏扭动的身体、郭松龄冷静从容的态度——所有这些,都让日军的心理彻底崩溃了,他们无法理解这样的行为。
    在战场上遭到失败,或者被子弹击中而悲惨的死去,在他们看来都是很正常的,然而被活生生的吃掉,特别是目睹自己的器官被人当作火锅的作料,这是他们所无法面对的恐惧。
    而这正是郭松龄所不曾对人言说的,他不喜欢吃人,尤其是被吃的人还在身边又哭又嚎,但是他深知日本人的特性——欺软怕硬。
    要让他们怕你,只有比他们还要强硬,还要变态!
    很长时间后,只有一个人问过他吃人的滋味。
    “很恶心,我希望大帅永远不会有那一天。”
    第二部 铁血狂潮 第七十四章 狼群
     更新时间:2009…5…20 15:48:30 本章字数:4429
    形势对日军来说急转直下。派遣军大本营在得知武  团长山本少将及部下九千余人被一支骑兵消灭之后,立刻下令所辖各路日军务必加强戒备,随时做好防御准备。对于前一阶段的战略目标也立即进行了修改——济南稍后再伺机进攻,眼下先巩固占领区域,随后又做出了进一步的改变,企图消灭郭松龄所率领的这支骑兵军。
    十月二十二日,郭松龄开始在鲁西南横阵造势,制造错觉,击敌弱点,对盘桓在这里的日军陆军第九师团挟其额、揪其尾、断其腰,“攻其一点,吸其来援;啃其一边,各个击破”,连连得手。郓城一战,歼灭日军一个联队部及两个中队;定陶一战,消灭敌军一千余人;匆匆赶来救援的三个联队,又陷入郭松龄和袁世凯大军的分割包围,断粮缺 水,混乱不堪。
    郭松龄“围三阙一”,布了个口袋阵,第九师团整个“钻进”了口袋,全部歼灭,师团长板田康夫被活捉。十月二十九日,郭松龄又将盘踞在羊山集的日本山东派遣军第十六师团团围住。这是一场恶仗,敌人顽固,地势险峻,气急败坏的派遣军大本营派来了援军,使得郭松龄和袁世凯大军的攻坚难度大大加强。
    很多年后,当年的郭松龄部第八骑兵协(相当于旅)参谋章然回忆起羊山作战,还感慨地说:“那是一场恶战。很艰难,那样地仗,我一生中没打过几次……”
    打羊山集的主力是郭松龄最为倚重的第三骑兵协、第二混成协,郭松龄亲临羊山集战场,袁世凯的两个步兵协担任阻击援军的任务。陈少其、方道明两位协统的指挥部安在了战斗最前沿。鏖兵十数日,羊山拿下。此役歼敌一万三千余人,缴获野炮十二门、各种小炮三十二门、 重机枪六十七挺、长短枪数千支、骡马四百余匹……第十六师团中将师团长石野浩二被击毙。
    自从挺进山东,开始武定府战役一直到鲁西南战役结束,历时二十八天,郭松龄及袁世凯部共歼灭日本山东派遣军两个半师团加两个联 队,三万六千余人,
    以骑兵为主力攻击占据地形优势地敌人还能取得如此战绩,让袁世凯在为郭松龄举行的庆功宴上大为感慨。“郭大人真是少年英雄啊。山东危局经此役后为之一变,恐怕日军现在最怕听到的就是你郭大人的大名了。”
    “袁大人说笑了。”郭松龄淡然笑道,“我这些东西不过是跟云帅学的罢了,若是云帅亲至,恐怕连来援的那路日军也会一并收拾了。”见袁世凯脸色尴尬,郭松龄摆手道。“袁大人不必介怀,若是没有贵军的死守阻击,我郭松龄便是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吃掉那个狂妄地十六师团。”
    “下一步郭大人有何打算?”袁世凯摸着嘴角的胡子,仿佛很随意的问道。
    “我想回直隶……”郭松龄也仿佛很随意的回道。“也该休整一下啦。另外那些物资……袁大人也准备的差不多了吧?”
    “早已整车整车的装好了。就等着跟你老弟办个交接呢。”
    两人相视一眼,哈哈大笑,举起杯子一饮而尽。
    袁世凯自然不希望在自己的地盘上有这么一支铁骑,虽然眼下是双方合作,可是长远来看,他还是想把这尊大神客客气气的请出山东先。
    郭松龄的部下伤亡其实并没有他说的那么大。近期又招募了一批新兵——对于山东地百姓来说,郭松龄的部队简直是战无不胜的神军。
    屋里黑漆漆的,大白天也得点灯。
    部队进入直隶以后,郭松龄就在这里住宿、办公。他所以挑选这个在地图上很难找到的偏僻小村落脚,一方面是想造成以后行动的突然 性,一方面也是为了在入冬前打一场漂亮地突袭战——这简直是他现在最爱使用的战术了。
    他从林云那里学到了一点,就是走到哪里也离不开地图,有时甚至把看地图当成一种休息消遣。无论多么紧张疲劳,只要往地图前一站,他就能气沉丹田,进入一种“入定”状态。与人们传说中的“郭鬼子”有着天壤之别。那种心平气和的镇定和稳重是人们所不熟悉和认识的。似乎他面对着的不是花花绿绿,点点线线的图形,而是一片活的凸起地天地:他全身心走进去,跨过山川江河,步入广阔平原,越过小桥关 隘,在山山水水之间跋涉,那一草一木仿佛都有生命似的展现在他的眼前……
    经过长途跋涉,连日征战,郭松龄的面容明显消瘦了,两个眼窝深陷下去,颧骨更加凸出,那道斜长地伤疤也更加的显眼。
    “如果我是大帅,会怎么做呢?”他早已被林云计谋深远、纵横贯联、通览全局的大军事家的风度和才华所深深折服。每逢遇到这样的时候,他总是会不自觉的换个角度,试图站在林云的方面去想一想,然后根据自己的判断去做出决定。
    他知道自己不善于就大势与局部思考,指挥作战从全局利益出发,那种“打一个,困一个,瞄一个”的指挥方式是他并不擅长的;可是他很清楚自己的优点——敢于在关键的时刻投入所有的力量与敌决战,对于战场上的细节变化和关键点有着敏锐的识别和把握能力。
    虽然在部署战斗时“走一步棋,看三步棋”;思考问题“缜密推 理,合理布局,全面照应,各点突破”,“既有效利用当前资源,又考虑到未来的发展”等等这些他承认自己比不上林云,或许也比不上蒋百里。可是他很明白,比起林云那种满腹韬略,气度恢宏地用兵,自己的勇猛果决,善于硬碰硬的特性也有着不可或缺的优势。
    既然日军在山东已经遭到了惨重的损失,而且看上去袁世凯对于消灭残余日军也有着相当的把握。那么他郭松龄眼下最重要地就是在战略上配合林云,自从进入山东之后,他与林云的联系便越来越少,转战鲁西南的这半个多月,他只收到一封嘉奖他取得武定府大捷的短信——对于他今后的战略动向,林云只用了简短的八个字
    而动,出其不意。”
    他知道眼下直隶还活跃一支日军。那是大帅的手下败将——乃木希典,不过眼下这个家伙纠集了两万多日军。其中一路日军从天津出发逆京杭运河南下,已经占领了河间府,正向深州推进。另一路则分兵攻占了易州,与侧翼的日军对保定形成了夹击之势。
    整个直隶地清军都已经调往了张家口,这些城市几乎成了不设防的地方,日军没怎么费劲就如愿以偿的进入了城内——也仅限于这些比较大的城市。对于广大的乡村来说,日军再也没有兵力加以控制了。
    —
    也就是在这一阶段,日军组织起了相当数量的伪军——由投降的清军和汉奸组成的杂牌队伍。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加强对被占领区的控 制。
    对于目前地形式,克拉克在分析两军态势后,认为郭松龄实际上不会有很多兵力。否则没有道理不对乃木展开决战——这不是郭松龄的风格。他觉得郭松龄在积攒力量,然后从藏身的地方猛的扑出来给对手致命一击。
    一个星期之后,乃木希典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可惜已经太晚了。
    那些临时拼凑起来的皇协军哪里是郭松龄的对手,最重要地是郭松龄改变了自己的战术。他把部队打散成以标连为单位的独立作战分队,在义和团的帮助下展开了一场不分日夜的破袭战——打的过就打,打不过就跑。郭松龄硬是用这种小规模大范围的破袭战。牢牢掌握了河北的广大乡镇。
    此时乃木不得不收缩在以石家庄为中心地狭小范围内。他觉得自己有劲无处使。派出去的搜索部队不是找不到敌人,就是遭到伏击,等他以为抓住了郭松龄的主力试图迫其决战时,往往又落个人去楼空的尴尬境地。
    他现在地体会是从未有过的——比起在洋河遭遇的惨痛失败,眼下这种被钝刀子割肉的滋味更让他心头冒火。从地图上看,他的部队已经被孤立在几个点上,相互难以形成有效的支援及配合。
    一种被淹没的感觉时常浮现在他的脑海中。
    与他的无奈相比,郭松龄可是心情大好。
    “我现在的战术就是没有战术!”他对参谋长黄明山说道:“他想和我决战?我还没那份闲情逸致呢!咱就跟他们慢慢磨吧。反正是在咱自己的土地上,怎么打,在什么时候打,可就不是他说了算咯。”
    郭松龄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利用义和团的情报和联络,一方面实行坚壁清野,一方面坐等日军从城内出来。只要城里的日军有任何风吹草动,那些义和团民们就会用各种方式向附近的郭松龄的队伍报告。
    然后他的部队就会一路尾行,等到对这支日军有了收拾的把握——比如这支日军孤军深入、又或者郭松龄的部队汇合的数量足够,要么是日军到达了某个理想的埋伏地点,这些临时凑集起来的部队就会由在场的最高军官下达攻击命令,甚至不必向郭松龄请示。
    他们象狼群一样活动,时而分散遁去消失的无影无踪,时而汇聚起来猛的从四面八方向被盯住的猎物扑去——很少有日军能从这样的狼群战术下逃生。当然,也有那么一两个幸运儿或是钻了狗洞,或是藏身于猪窝而逃过一劫。
    “他们来的太突然了!”这些侥幸逃回城内的家伙们众口一词,仿佛窜通好似的。
    “简直不知道他们怎么会对我军的行动了如指掌。”稍微有些军事知识的家伙们往往还会加上一句。
    他们当然不会知道这是当地的老百姓和义和团的杰作,为了能得到百姓的支持,郭松龄又一次用上了铁血手段,不过不是针对百姓,而是用在了自己的部队上。
    “敢抢老百姓一根针的,剁手!”
    “敢白拿百姓一口吃的,掌嘴五十!”
    ……
    因为他现在越来越明白,要打好这一仗,只能依靠老百姓,所以他把从山东和日军手里得来的一切资源,在给林云保持足够的情况下,全部留给百姓,甚至开始分起了土地——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