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秦末魏武帝-第1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曹操心中大动,他陷入了一个误区,因为他相信琴老夫人所以本能的认为琴老夫人说得一切都是真实的。其实,有些时候,就算是亲耳听到也当不得真。
    张良站出来道:“子房也同意陈先生的观点,项羽确实并非这种人。我料这一切都是范增捣的算计,他瞒着项羽派遣项伯和匈奴密谋,打算借用匈奴之手来压制我军。然而,与此同时,刘邦也察觉出了我军的意图,为了不让我军发展下去,他也派了一人前往匈奴。两人恰好在匈奴碰上,所以匈奴单于为了轻松的拿到他们垂涎已久的河套平原便撮合两家和好。”他眼中闪现这智慧的精光,只凭一点片面的消息,他便能推测出事实的大概,这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评语丝毫没有任何夸张之处。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一点,他们根本只是在敷衍匈奴单于。原因很显然,郦食其不是韩信和蒯彻,项伯也不是范增。他们没有任何权利代表项羽、刘邦做出决定,但是他们两人在没有回问项羽、刘邦的情况下便擅自做主,答应匈奴单于彼此结盟,这其中的敷衍显而易见。也只有并不明确了解中原情况的匈奴单于才会受骗。”李左车也通过张良的分析,察觉出了一个漏洞,肯定的说道:“所以,臣下认为范增和刘邦的目的只有一个,便是不让我军安详的坐山观虎斗,他们此举并非真正的打算联合匈奴异族,而是给我军找些麻烦,削弱我军的实力。”
    “让我军无法安心发展之余,也可杜绝我军在关键的时候,出兵绕至他们的后方给予他们致命一击。”尉缭也在最后做了一个补充。
    通过诸位谋士的分析,情况如拨云见日一般,渐渐明朗了起来。
    曹操也松了口气,他们目前的敌人只有一个,以自己的实力纵然不可能大规模的跟匈奴一战,但将他们拒于长城之外,把他们打退却不困难。
    他心中豪气顿发:既然匈奴企图于自己一战,那么便让他们见识一下我曹魏打军的神威。
    便在这时,谋主张却道:“武王,臣下认为此刻还不是跟匈奴交战的时机!”
    曹操赞同道:“这点我也清楚,只是问题在于不是孤王求战,而是他们要打上门来。”
    “这个不难!”张自信道:“这塞外除了匈奴以外尚有东胡,只要能够挑唆东胡于匈奴的仇怨。保管匈奴不敢来犯。”
    正当曹操欣喜若狂之时,萧何敲响了议事大殿的大门,他收到了一封来至于范增的紧急密信。
    信上写道:“刘邦以和匈奴暗通,意图在武王抵抗匈奴之际,渡黄河攻取魏国都城安邑。”
第一百七十八章 一石数鸟
           当曹操读出范增的信后,殿中的大小人物个个都露出了莫名其妙的神色。
    曹操奇怪的看着萧何,问道:“丞相,这是什么意思?”
    “属下哪里知道?”萧何性格稳重多智,但他的智慧都已向治国治世方面发展了。说及治理百姓,他们所有人加起来也不一定比的过一个萧何。但在计略、谋划上却比不上在场的任何一人。
    其实他也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因为丞相是有开府的权力的,所以萧何也养了三百门客,他们各司其职,等同一个有序的小朝廷,处理这魏国的国策,政治。
    本来他在自己的府内和一众门客商议魏国政事。
    项伯莫名其妙的求见,然后莫名其妙的给了他一卷书简,又莫名其妙的说了一些话,便告辞走了。
    他郁郁的道:“今日属下在府内办公的时候,项伯突然找上了门来,他给了属下一封书简。属下还没有细问,他便走了。只是说书简关系道魏国的生死存亡,不可大意。属下好奇的打开一看,便见信上的内容确实关系到我军的存亡,只是不知是真是假,只好将他拿来给武王,看看究竟这项伯是什么意思?”
    “这没有道理啊!”李左车的眉头皱的不能在皱了,“这范增不可能知道晋阳赵家便是以往的巴地琴家,也不知道这赵家和我军是一体的。****在他们的眼中我军是不可能知道他们和匈奴联合,更不知道这匈奴即将来犯一事。范增写这封信不是正好告诉我军,匈奴即将来犯吗?”
    在场的所有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匈奴的作风是来去如风,往往能够在他们毫无防范的情况下一击命中。
    或是远遁,或是继续抢掠。
    范增的计划显然是让匈奴攻入长城,然后让他们在长城内跟匈奴打消耗战。而不是依仗地长城来抵御匈奴。
    因为如此。并不能给自己带来巨大地伤亡。
    可是,范增的这一封信且不论刘邦来攻是不是事实。但往另一方面来看,显然是在告诉自己。匈奴人要来了,让他准备
    这对于范增原本的计划来说,这是一个非常荒谬地做法。
    在这一时间里,曹操、张、陈平、张良等人都为范增的举动而感到莫名其妙。
    张沉吟许久。****开口道:“范增此人不可小觑,他放弃原来的计策,一定另有其他更加的高明地想法。如何让楚国更加有利,我们往这方面去想也许能够理清头绪。”
    “也好!”曹操点头道:“先一步一步分析,这首先,我们必须确定这范增信中的内容是否属实,这刘邦会不会在我们抵御匈奴的时候来攻打我军。你们怎么看待此事?”
    尉缭接口道:“属下认为这事可能性很大。”
    张也点头道:“微臣的看法也是一样,那范增是没有理由在这个问题上欺瞒我军的。他得不到任何好处。”
    余下的陈平、张良、李左车也一致认同。
    曹操也是同一个看法,正如张说的那般。范增是没有必要传播这个假消息的。不论自己是否知道这个消息,范增都得不到好处。在这个时候欺瞒自己。完全没有意义。
    这刘邦偷袭自己,这难道是说……
    曹操动容道:“刘邦、项羽打算讲和?”
    张良心领神会,“很有可能,项羽背后有一个齐国,而刘项又同时忌惮我们。===是以,他们讲和并不奇怪。刘项对持,彼此间都奈何不得彼此,继续下去只会壮大我国和齐国。项羽、刘邦皆不是蠢人,他们必然明白如此道理。因此,他们暗自讲和。一个准备对付齐国。另一个却打算利用匈奴来巧取我国领土,另辟战场……”
    他说道这里。神色已然明白,一拍大腿道:“原来如此。”
    曹操、陈平、尉缭、李左车相继恍然,这完全是借计施计啊!
    好个阴险的范增。
    曹操、陈平、尉缭、张良、李左车等人,你眼看我眼,均是叹服。这范增打地如意算盘实在是太妙了。
    如果,范增不透露这个消息,下场很显然。他们完全没有料到项羽、刘邦会在这个时候讲和,到时韩信异军突起,而他们又在北地和匈奴对抗,届时后果如何显而易见。以韩信之能,定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大势的掠夺魏国地领地。
    如此一来,刘邦军很可能因此而恢复元气,同时,自己也将陷入首尾夹击的危险地步,让匈奴、让刘邦大占便宜。
    这点是范增不想看到也是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呢!
    他想出了这么一个万全之策。
    首先,他告诉自己,匈奴要来了,让自己派兵防范。然后,有告诉自己,刘邦打算偷袭也让自己加以返防。
    如此,自己的大军将会一分为二。
    一部分用来对付匈奴,一部分用来对付刘邦军的韩信。
    这般一来,对付匈奴的魏军,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不可能跟匈奴的二十余万大军打野战,只能依仗长城据守。同时,因受匈奴的影响,自己对抗韩信军的兵力也不会很多。自己在兵力上占不了优势,以韩信地能力恐怕又是一个僵持之局。这便是范增地真正目的。
    自己地魏国强大,所以,他安排两路大军来消磨自己的实力。
    他不希望看到刘邦强大,所以又借用自己的手来削弱刘邦的实力。
    而他大楚面对了却是实力弱小的齐国。
    只要他们灭了齐国,那么局势完全逆转。
    他可以坐看自己的魏国被匈奴,被刘邦一点一点削弱,也可以看着刘邦被自己一点一点的削弱。
    等到了一定的时机,他们可以渡黄河攻打自己,也可以进军成皋攻打刘邦。无论将来如何发展。最后得利地一定是楚国。
    范增这一计。果然厉害。
    更主要地是这一计乃是较之阴谋,更加出色的阳谋。虽然自己知道了范增的具体意图,但却不能不按照范增地想法去做。
    不然。匈奴大军便可能南下或者韩信轻易地杀入自己的领地。除了分兵抵御,没有别的办法。
    “哈哈!”曹操大笑了起来,“好一个一石数鸟之计,即可削弱我军实力。又能阻碍刘邦发展,同时还可铲除后顾之忧,并且为项羽赢得了休养生息的时间,这范增确实厉害,果然好计谋,孤王终于可以放心了。”
    范增地举动就向是蒙住了他的眼睛一般,不知敌人会用什么计谋,而心事重重。如今形势以明,大局也现。他们也可以筹谋对策了,因此。曹操畅快的笑了起来。
    张良道:“武王此刻大笑,恐还早了一些。我们现在正处在两难的地步,一切关键在于这匈奴能否退兵。若是匈奴坚持不退兵,我军明知是计,也只能走进去。”
    曹操肃然道:“不错,张上卿,为了不让我军步入范增之谋,你必须想办法说动东胡王攻打匈奴,让匈奴无暇出兵他顾。”
    “这个……”张眉头皱了起来,良久才道:“这恐怕并不容易。属下先前计策的关键在于刘邦、项羽不会跟匈奴结盟对抗我军。现在刘邦夹杂了进来。以匈奴单于的魄力和对河套平原的渴望很难让他撤兵。最关键的事。我军和东胡王不熟,他们不可能完全相信我们出大军攻伐匈奴。也很难讲匈奴逼退……”
    “那可如何是好?”曹操暂时没了对策,范增这一计太绝,除非他们能够迫退匈奴,不然他们也只能中范增之计。
    “除非……”张犹豫道:“除非大王能的一人,只要大王得到了他。属下有九成把握可逼匈奴退兵!”
    “谁?”曹操高声询问。
    “前秦大将蒙恬!”张犹豫再三,终于说出了一个名字。
    “是他?”除了知道张身份地曹操、尉缭以外,其他人都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曹操沉声问道:“你确定他能成功地逼退匈奴大军?”
    张肯定了点着头道:“原因有二:其一、蒙恬镇守北地近乎二十载,威震塞外,匈奴人闻之寒胆。只要蒙恬在,匈奴单于不得不重新掂量我军实力。第二、当年为了更好的治理边患,扶苏曾提议以夷制夷。说动蒙恬结交东胡,威慑匈奴。这东胡王和蒙恬交情颇深,兼之蒙恬此人说一是一,很得东胡王信任。只要他出面,东胡王必然同意出兵攻伐匈奴。”
    曹操深深的看了张一眼,道:“好吧,孤王信你。你立刻去请蒙恬将军,切勿辜负孤王的厚望。”
    他的话中有话,张怎会听不出来,跪地拜道:“属下绝对不辜负武王的期望。”
    “若是真能得到蒙恬将军的帮助,那么我们不如来一个将计就计,故作中计,将他们引进我军领地,然后……合围!!!”深通兵法的尉缭想出了一个妙计。
    曹操心念一动,想起了当日陈平的话来“韩信不如武王的地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