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成为冥铺刻碑人之后-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收钱吗?”

 第二十九章 当朝尚书的绝命书

    夜晚,刻碑铺子中。

    陆言摆弄着手中一叠纸页,欣喜之色溢于言表。

    这是一沓纸质碑文。

    今天白天的时候,陆言询问过吏目包揽秋试刻碑的事,人家的意思是,不要钱就行。

    陆言自然是不收钱,那吏目又说自己职权不够,拿不了整个秋闱的墓碑业务分配的主意,但是单就今天死的这五位,还是没问题的。

    这也算是考验,干的好了,上报郎中大人,以后刻碑尽量都找你。

    就这样,陆言得到了五篇碑文,都是去礼部取来的,反正这些考生的碑文都是各自的登记名姓档案,全是现成的。

    点火上灯,开始刻碑。

    陆言如今一有文气护体,二有江湖气傍身,寻常怨气根本伤不着他,朴实无华一拳轰出,怨气顿时散开,老老实实被封进墓碑。

    一通忙活,五面碑都刻完了,碑林图现,生平启。

    五种奖励,都是凡品级别。

    《诗三百》,《易经》,《春秋》,徽墨端砚,点睛湖笔。

    好家伙,光是书籍类的奖励就占了三个,陆言心说这是要让自己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节奏。

    陆言先取过《诗三百》,也叫诗经,一番通读下来,灵台之中文气增加了不少,约有五升左右。

    除此之外,他还感觉到自身的气质发生了变化。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

    陆言感觉自己通读诗经之后,气质变得更文雅了,有那么几分风流才子的感觉。

    刻碑铺子里没有镜子,他就着鱼缸的玻璃照了一下,瞧着容貌也连带着发生改变,人更俊朗了。

    不错,奖励的等阶虽然不高,但是作用很大。

    陆言把诗经放下,发现这玩意读完之后并没有消失,应该是永久性的奖励。

    只不过他能明显感受到,书中蕴含的文气,没了,它已经成为一本普通的诗经了。

    剩下两本书先暂时放一边,先看看这一砚一笔。

    陆言端起这徽墨端砚,一股清香扑面而来。

    文房四宝中的墨和砚,还是顶级的徽墨和端砚,一般人或许瞧着没什么,但在文人墨客眼中,珍贵程度可不亚于金玉古董。

    他又拿起点睛湖笔,做工精美,笔杆上刻有金纹“点睛”二字。

    笔中至尊,湖笔。

    这是五个奖励之中评级最高的,足有二等,来自一位考了多年都没考上的老儒生。

    说起这老儒生,这次也是投机倒把的主,没天赋也不用功,苦读多年考不上,眼瞅着人都快入土了,急了。

    这天正在京城的酒楼候考,还窝在房里苦背,突然一位自称“张育”的学子找上门,问他是不是在为秋闱发愁,想作弊的话,他能提供方法。

    老儒生眼睛一亮,他早有这个心思,奈何脑子不灵光想不出好办法,心说张兄真是及时雨,连忙请进门商讨具体。

    等到了开考那天,老儒生就按照张育所说,把这小抄藏进面饼里带进考棚。结果开考之后,取出面饼掰开一看,小抄消失了。

    不能啊!再把其他几块面饼掰开一看,都没了。

    一块里面没小抄可以说是带错了面饼,但是所有面饼里都没有,就离谱了。

    “天要亡我!”

    几声不甘的怒吼之后,人上吊了。

    陆言看着生平里那人,三缕长髯,面如冠玉,心说这叫张育的,不当人子,净出馊主意,害死好几个了。

    他缓和了一下,再看“点睛”二字,是取“点睛之笔”之意。

    按照碑林图的解释说,这笔能给予一副字画点睛之笔,作出最精华的部分,使之活过来。

    陆言也不知道这个活过来是什么意思,是真的如神笔马良一般把死物点化成活物;还是指字画水平登堂入室,画的写的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意思。

    为了试验,陆言取来一张宣纸,以湖笔蘸着徽墨,注入文气,挥笔写下他最喜欢的《将进酒》,墨迹跃然纸上,笔走龙蛇。

    有正气诀的加持,他这一幅字,完全有宗师水准,甚至都能让金石字画爱好者趋之若鹜,拿去收藏装裱起来。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这一句,是陆言极富真情实感的一句,几乎注入了全部文气。

    忽然,只见纸页之上的字迹开始沉浮,“须尽欢”三个字竟然跳脱出来,仿佛拟人一般地吵吵嚷嚷着,随后又快速消失,重新化作平面字迹。

    陆言看的是目瞪口呆,这是什么情况,若不是确定自己很清醒,他甚至觉得自己看花眼了。

    什么鬼?字活了?

    他又取来一张宣纸,这次不写了,改画。

    注入全部文气,画出一幅荷塘月色图,结果真的出现在眼前,随后又迅速凋谢消失,归于二维。

    一字一画作完,陆言突然头疼欲裂,险些晕过去,最后他得出结论,这个点睛湖笔是真的能把死物弄活,二维变三维,但是跟文气的量挂钩。

    文气不足,是没有办法维持它们的三维形态的。

    陆言此时头疼得紧,连忙取来易经和春秋,补充一下灵台文庙中的文气。

    两本书读完,除了各自增加五升文气,还都有附加效果。

    《易经》读完,陆言感觉自己获得了不少风水卜卦学的知识,尤其是卦爻和卦辞,他现在支个棚子,都能去大街上给人看相算命了。

    并且随着悟性的增强,他还将《易经》和八宅明镜书两相结合,对于铺子的布局有了新的认识。

    再读《春秋》,所谓“读史使人明智”,陆言感觉自身的各项才能都沉淀不少,对于气的运用也有了更深的认知。

    总体来说,还是对于悟性和智慧的提高,和论语的作用相仿。

    两本书读完,天已经透亮,都快到中午了。

    陆言只感觉看书看得头昏脑涨,文气似乎攫取过多,需要休息。

    靠在椅子上,倒头就睡。

    不知过了多久,被一阵敲门声吵醒,已是月上柳梢。

    来者乃是礼部的几位吏目,郑重地递上一本沾着血的布帛册子,形似大臣的奏折。

    “当朝吏部尚书的绝命书?”

    “是啊,小子,昨天京察死的人,今天秋闱那几位的碑我分配给其他人了,你今晚,就负责把这个给我刻好了!”

    陆言反复翻看着一厚沓“绝命书”,好家伙,这得有上万字了吧。

    别人的碑文都是几十几百个字,你这多得夸张离谱!

    怪不得当初林月霜说刻碑人一到京察最忙,而没有提到秋闱。

    秋闱是量大,但是耐不住京察的质高啊!

 第三十章 继往开来之法

    送走礼部的吏目,关上门,陆言想着刚才几位所说。

    昨日京察开启,皇上在乾清宫召见六部尚书,唯独吏部尚书迟迟不来,派人去请,结果才发现人早死了,死前还留下这么一封绝命书。

    所谓绝命书,说白了就是自杀之前的遗书。

    负责传唤人的小太监过去一瞧,那总不能把尸体抬到乾清宫见万岁爷吧,估计一合计,把这绝命书带上,回宫去了。

    回宫之后,情况说明,再把绝命书递上去,皇上一看,顿时火冒三丈。

    上面除了这位尚书大人自己的悔罪之外,还长篇列举了江南东霖党人的种种罪状。

    “朝中谁不知道吏部尚书是江南东霖书院的门生,他死前这遗书,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把东霖党的罪状全抖落出来了,皇上能不气吗?”

    光听着刚才吏目那语气,陆言就有预感,这次京察死的人绝对比平时多多了。

    说是这皇上看完,龙颜大怒,命令把这绝命书刻成碑,准备给东霖书院送去,墩在门口,叫敲山震虎。

    陆言听完说不出来话,只觉得这皇帝挺没脑子的,不管人家罪状几何,你这么大张旗鼓送碑过去明着羞辱,这不是逼人造反吗?

    不过一切和他无关,吏目说了,只要干好这一单,十两银子,朝廷出。

    陆言点火上灯,灭了,不过如今身负将近三斗文气,他也不在意了。

    铺展开奏折一样的绝命书,浩浩荡荡长逾万字,饶是陆言刻碑技艺高超,速度快效率高,也足足花了整整一晚上,天蒙蒙亮才刻完。

    碑林图现,吏部尚书的生平启。

    杨熏。

    这是这位吏部尚书的名字。

    出生于江南一户书香门第,从小就好读书,勤奋苦学。

    又因为崇敬前朝的大儒杨时,在镇上学堂读完学业后,又拜入当初杨时讲学的东霖书院。

    再后来,又受东霖党人顾先成的思想影响,意识到大宣的种种弊端,立志以后要当一名廉洁奉公的好官,争取振兴大宣吏治,革除弊政。

    事实上,他做到了,参加科举考试,进士及第,一路青云直上,如今官拜正二品京官,吏部尚书。

    仕途一片坦荡,又娶了恩师的女儿,夫妻恩爱,育有一对龙凤胎,家庭美满,可谓人生赢家。

    在旁人眼中,这正是雄鹰展翅、大展宏图的巅峰时刻;可是杨熏却莫名其妙自杀了。

    朝廷定性为畏罪自杀,也确实服众,毕竟每年京察畏罪自杀、上吊的也不是没有。

    只是就陆言看来,事情似乎没那么简单。

    就在京察的前一晚,一名斗篷人来找到杨熏,二人密谈一夜,随后杨熏写下万字绝命书,刎颈自杀。

    由于是在生平之中,陆言也只是旁观者,总不能上去把斗篷扒下来瞧瞧那人长什么样,只知道声音听着尖细。

    但是陆言知道,这人一走,杨熏就自杀了,摆明是有问题。

    碑林图也只是播放到杨熏自杀倒地,鲜血洒在绝命书上,便戛然而止。

    不过陆言却从中,窥见不少朝堂上的那些争斗之事。

    从碑林图中退出来,一面高大的石碑亮起,给出奖励。

    精品二等,继往开来。

    这是一门秘法,能够提升每种技法的上限,就比如说你的画技已经到达顶峰,无法寸进,这门技法就能够帮助你突破极限,以技入道。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使人无限进步的技能,很实用。

    和“八级工匠拜师父,精益求精”差不多的意思。

    陆言催动继往开来之法,发现自己的望灯术和八方聚音法都到了上限。

    得了,先把这两门秘法提升上去。

    首先提升八方聚音法,果然有效,陆言发现自己的听力范围从方圆一条街内,扩展到了整个一片坊市。

    效果非常显著,但是他知道,这依然不是上限,总有一天,整个京城都会在他的监听之下。

    再提升望灯术,发现没效果,碑林图给出了解释,简单总结下来几个字:江湖气不够。

    到了“化阴神”阶段,才能将望灯术进阶成神品秘法,隔垣洞见。

    他现在才纳气,炼精都没达到,更遑论化阴神了,只能暂时熄了心思。

    不过今日把八方聚音法升级了,也算赚了。

    陆言消化完这次的奖励,打开门,阳光照进来。

    放着巨大石碑上密密麻麻的绝命书文,他不禁感叹。

    若非有人拿杨熏妻儿的身家性命加以要挟,杨熏也不会自杀,更不会留下这绝命书吧。

    没过多久,礼部的几位吏目就来了。

    几人一看,碑文工整,字迹隽永,可一顿好夸,说这送上去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