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成为冥铺刻碑人之后-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外面谱摆的再大,最后还是得听金主的。

    前几天,票号掌柜又找上任世东,问既然这几座偏峰都有矿藏,那主峰有没有?

    任半仙早都看过了,主峰自然也有,且就在雾灵观的观址之下。

    可雾灵观是自己长大的地方,毕竟有感情,开矿就要推平道观,他一直于心不忍。

    然而随着掌柜许以重利,任半仙最后一丝良知也泯灭了,略一沉吟,就道出主峰矿藏的具体位置。

    来到主峰,一众杂役把道观推倒,然后顺着原址往下挖。

    挖了十丈,都没见着矿藏的影子,一群人也不禁着急上火起来。

    后来有一个小厮,一铲子下去,“哐当”一声。

    众人激动,这是有了?

    结果挖出来一瞧,一块方方正正的大黑石头,上面四个血红色大字,似乎是古时代的文字,请来懂行的学问大师一看,才认出来。

    荧惑守心。

    所谓荧惑守心,乃是星占学上的一种天象,是诸多天象之中最凶的一种。

    若只是一次极凶天象的记载,倒也罢了,关键是这种星象,往往是帝王驾崩的前兆。

    把帝王驾崩写在石头上,哪管是不是你写的,这玩意一旦出世,就是意味着有人小命不保。

    胆挺肥啊,你这不是明着咒皇上死么?

    果不其然,消息传到京城,传到圣上耳中,龙颜震怒,下令彻查,查到了乔氏票号。

    乔家说这玩意是任半仙找出来的,和我们无关,加上商会在朝中背景很深,耳边吹点风,皇上耳根子一软,行吧,那就把这个任半仙杀了吧。

    反正江湖术士,祸乱朝纲,死不足惜。

    可怜可恨这欺师灭祖的任世东,啧啧,一人背了全部的锅,百口莫辩,推到西市,“咔嚓”一刀就给砍了,小命休矣。

 第二十四章 八宅明镜书

    任半仙的生平结束了。

    陆言从无字石碑中退出来,碑林图给出这次刻碑的奖励。

    评级相当高,极品九等,八宅明镜书。

    四品之中,陆言还是第一次获得极品奖励,虽然只是极品的末等。

    一本薄薄的册子,讲解的是风水堪舆之术,关于家宅风水的布置。

    陆言挑灯夜读,等到天光熹微之时才彻底读完,书本遇光自行燃烧,化为飞灰,他的脑海中则充斥着关于风水家宅的知识。

    按照书中所说,气的流动和汇聚,和风水布置有关。

    一个人的气凝聚谓之“精”“神”;而一国之气的凝聚则叫“运”,也叫国运,老百姓常说气数已尽,国运衰亡,就是这个意思。

    家宅的布置,关乎一个人的气,聚气的布置曰“四象”;而国运,则系于一国都城的布局,曰“三垣”。

    书中详尽阐述了“四象”和“三垣”的布置,按照“四象”所说,青龙代表木,朱雀代表火,白虎代表金,玄武代表水。

    这四象,位居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代表少阳、老阳、少阴、老阴四个易象。

    青龙少阳主春,朱雀老阳主夏,白虎少阴主秋,玄武老阴主冬。气自木属青龙东方始,自水属玄武北方终,四季转圜,是为一个轮回,养一载之气。

    陆言只需按照四个方向所属布置铺子,就能自行聚气,是他纳气的速度大为增加。

    “这是好事啊!”

    按照书中的意思,陆言只需要布置好“四象”,以后每天闭着眼默念养气心经,就能轻松纳气,知道蜕变为“炼精”。

    用他的话来说,只要世界不毁灭,自己能苟到天荒地老。

    次日一大早,陆言就出了门,去花鸟市场和典当行置办了一大批东西。

    林月霜见了,问他发什么神经,陆言却道,你不懂,这叫改善居住环境,过日子!

    几盆松柏盆景,一缸锦鲤,几件当代的鎏金玉器。这就是陆言新置办的家当。

    木属的盆景放在东边,南方则有生火做饭的灶台,水属的锦鲤鱼缸放在北边,金玉之属则放置在西边。

    四象布局,成了!

    陆言瞬间感受到一股难以言明的气息则朝着自家铺子聚拢,甚至用望灯术都看不真切。

    坐在铺子中央默念养气心经,只觉浑身的气运转起来比平时顺畅许多。

    同时,脑中升起一股明悟,明白了气的基础运用之法,比如御气护体,以气御物,仿佛就是无师自通一般。

    但是他很清楚,这是四象布局带来的好处之一,增强人的悟性。

    运行一个轮回,耗费两个时辰,气则增加一载。

    算上之前吃饭修养积累的,陆言现在已有两载之气傍身了。

    “以后既要养气,又要养心,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看来要忙起来了。”

    陆言一个四季轮回运转完毕,睁眼打开门,发现已经日上三竿了。

    他心说下午绕着京城转一圈,主要是为了勘察燕京城的“三垣”布局。

    “垣”,就是“城墙”的意思。“三垣”分别是“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

    其中“紫微垣”象征皇宫;“太微垣”象征行政机构;“天市垣”则是象征繁华街市。

    午后,京郊。

    陆言站在一座小山之上,远眺整座燕京城。

    此时他脚下踩着的山,叫景山,乃是一座人造山。

    昔年乐皇自金陵府迁都燕京,为完善燕京风水布局,便采用宫殿中轴东移之法,使前朝皇宫原中轴落于西方,处于风水上的“白虎”之位,以此克煞前朝“皇气”。

    后来,又凿掉原本中轴上的御道盘龙石,拆掉周桥,这才建设人工景山。如此,便形成了景山、紫禁城以及永定门外的朝案山,三点一线的风水布局。

    也就是说,三者合并构成燕京城的“紫微垣”。

    至于“太微垣”,是紫禁城外的南区,文武大臣处理政事的公署集中地;而“天市垣”,则是紫禁城后面建造的前朝和后市。

    整个燕京城,果然是按照“三垣”布局所建造,看来当初指点建城的那位风水大师相当厉害。

    陆言感觉,那位大师的水平,远在自己之上,至少城中还有布局,他虽然看不懂,但能感受到那股气在运转。

    站在景山之上,陆言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真切地感受到了一股比自家铺子更强的气在燕京城周遭循环流动。

    这应该就是大宣的“国运”了。

    往后的日子里,陆言过起了平静的生活。

    上午运转心经养气,下午出去钓钓鱼,晚上刻刻碑,拿拿奖励,日子好不自在。

    这些天送来的碑文,陆言一瞧就知道,都是统一的礼部格式,死的是一些大头瘟病人。

    这玩意虽然传染性强,但并非治不好,而且太医院出手,政府包治疗,只要不是特别严重的,都能救回来。

    但像是当初那位小娘子,那种早已病入膏肓,明显没几天活的,神仙出手都不一定救活,放在太医院还是死。

    死了,就由礼部管烧管埋,完了之后让手下冥铺的刻碑人刻碑。

    陆言满共分到三个份额,其中就包括当初那位小娘子,还是忍不住让他心底一声叹息。

    以陆言现在的刻碑技术,一晚上就把三个碑刻完了,反正三人死因都是意料之中的病死,也没什么怨气,很顺利。

    碑林图给了三个奖励,都是凡品的,两个八等,一个九等。

    伪身术,龙精虎猛丹,高唐大法,其中高唐大法是九等。

    伪身术,说白了就是女扮男装或者男扮女装,这玩意实用性很低,陆言估计自己一辈子都不会用上。

    龙精虎猛丹,提高自身精力和耐力,服下之后,陆言感觉自身的体质变得更加强健了,别的倒是没什么,作用聊胜于无。

    高唐大法,说俗点叫房中术,教人如何行房事的,其中技巧讲解之丰富,堪比前世的几位岛国老师,但是陆言估计自己仍然用不上。

    这一晃眼,就在平淡的日常中,两周过去了。

    陆言这些天闲也闲够了,该忙起来了。

    无他,只因京察的日子,终于到了。

 第二十五章 多事之秋

    盛夏已过,八月未央,一片落叶送来秋意。

    燕京城到了秋天,要出两件大事。

    一是秋闱,也叫秋试。

    正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大宣朝的秋试,可以说是寒门步入仕途、青云直上的唯一途径。

    通常的秋闱,多是在各州府城设立贡院为考点,三场考试一连九日,考生都必须待在考棚内不得出去,吃喝拉撒全在里面,甚至还会有虫蛇鼠蚁之流。

    在这种高度紧张的气氛中,让人压抑,环境又恶劣,当场去世都不奇怪。

    尤其是经常能见到六七十岁的白发老翁和弱冠之年的年轻考生一起应试,人那么大年纪,万一哪道题目没记明白,血压上来,直接猝死也是常有的事。

    当然,也不乏一些死的邪门的,曾经就有考生,莫名其妙一声惨叫,等考官过去一瞧,好家伙,尸体都碎成几十块了,腰子肠子血泡汤。

    二来就是京察,说白了就是三年一度官员的考核,其中外官的考核叫“大计”,而在京城六部九卿任职的官员,京官的考核,叫京察。

    京察的考察内容,分别是“四格”和“八法”。“四格”,守、政、才、年;“八法”,贪、酷、无为、不谨、年老、有疾、浮躁、才弱。

    “四格”之中,守意为操守,也就是官员的品质,分廉、平、贪三等;政代表政务,也就是官员的政绩,分勤、平、怠;才意思是治理的才能,分长、平、短;年则是指年龄,分青、中、老。

    “四格”全部外列一等者,则有升任外官的优先权。

    而“八法”则较为严苛,其中“贪”、“酷”者,会被三司提审;“无为”“不谨”者,革职处分;“浮躁”“才弱”者,降职处分;“年老”“有疾”者,勒令退休。

    普通人一瞧这“四格八法”,感觉还挺严苛,体系标准清晰明确,赏罚分明,可事实上并不是这么回事。

    但凡是涉及官员奖惩的事,自古以来,那都是被暗中操作的重头戏。自大宣开国以来,一到京察大计,徇私舞弊的现象尤为严重,有史官云:

    “长官往往博宽大之名,每届京察,只黜退数人,虚应故事,余概优容,而被劾者,又不免冤抑。”

    通俗点,京察是得罪人的事,没人愿意好好干。

    出现这种现象,皇帝也头疼,到了乐皇之时,设锦衣卫,得了,全部给我严查,这京察的大权也就从拾遗大臣手上转移到了锦衣卫手中。

    再到靖皇之时,京察大权又彻底被厂卫掌控,成为打击异党的工具。每次京察,死伤不知凡几,也就有了“三批”的说法。

    曾经的京察没效果,只能清退几人;现在的京察太血腥,动不动就死人。

    两个极端。

    秋初这几天,京城官员担惊受怕,京城百姓天天西市看热闹,诸多冥铺则是生意兴隆,日进斗金。

    只是苦了陆言这种干阴门活计的人。

    且不谈贡院里面考生的各种奇葩死法和邪门死因,单就京察斩首那一批,就够诸多阴门行当的人受得了。

    无论二皮匠、扎彩匠还是刻碑人,都是在京察秋闱这会,死的最多。

    京察前一天,京城又飘起了蒙蒙细雨。

    所谓一场秋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