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成为冥铺刻碑人之后-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宗找起。
可出乎陆言意料的是,凌久耀竟是摇了摇头,叹道:“不曾!当初本座还未离开的时候,符傀宗就被一场天火覆灭,化为废墟!”
陆言闻言点点头,这话中信息不少,一是说明了符傀宗已经覆灭以及覆灭的原因,二是一个词,离开。
凌虚剑主曾经说过,这位剑宗的天才首座早早登临绝巅之后就失踪了,那么问题来了,凌久耀失踪之后,去了哪?
凌久耀自己也说,曾离开,后来去了哪,一去又是千年,又以玄雷的少年身回归剑宗蛰伏起来,这其中发生了什么,陆言不得而知。
但沉吟片刻之后,他还是沉声传音道:“恕晚辈冒犯,敢问前辈,可曾入得叩天之境?”
时隔千年而不死,陆言有理由认为,凌久耀早已超越化神,登临更高的境界,这也是陆言对于凌久耀无比尊敬的缘由。
“你这小子,居然知道叩天之境?”
只见凌久耀猛地一皱眉,古怪的目光瞥来,沉默片刻后,同样传音道:“不错,本座当年登临绝巅,最高时曾叩开天门,可惜因为一些原因,又回到了此地!”
随后他又补充道:“你真实年龄不过二十,而大世复苏又在即,以后未必不能登临绝巅叩开天门,乃至于证得神境,成仙封圣!”
听着凌久耀的语气,陆言也察觉到一丝别意,随即传音:“前辈的意思是?”
“本座的意思很简单,相信你这种聪明人也能听来!”
凌久耀傲然道:“本座告诉你这些,也是有代价的!本座要求你以后,若是剑宗有难,你必须向我立誓,护佑剑宗三次!”
陆言闻言眉头一挑,随后果断道:“成交!”
“不过,晚辈还有一个请求,那就是希望前辈能跟凌道兄解释一些真相!”
。。。。。。
第一百七十五章 太白剑宗的决定
(房……………………稻……………………张)12点后更改,大伙先睡吧,明早起来重新下载看。
“什么?离恨师弟他竟然也是内鬼?!”
中国古代在科举考试前秀才们要拜哪些神仙?每到高考前,总会有一些家长替自己的孩子着急,恨不得能替他们考试,真有那着急疯了的,就会跑去拜各种神仙、神庙祈求保佑。
2016年6月5日,赛武当泰山观举行中考高考祈福法会,恭请文昌帝君下界凡尘,为考生祈福。
要说这“考前祈福”,确实是古人流传下来的,但是古人拜的神仙都有哪些?寓意究竟如何?恐怕很多家长并不知道,只是盲目跟风吧。
文昌帝君,也称梓潼帝君,是道教吸收民间信仰而形成的主宰科举、功名、禄位的俗神。据《宗教大辞典》介绍:“文昌帝君:道教神名。相传为中国古代学问、文章、科举士子之守护神。该神在道教神系中地位甚高。……追本溯源,文昌帝君应是‘文昌星神’与四川地方‘梓潼神’相结合而产生之神。”
乡村小庙供奉的文昌帝君
历史上的文昌信仰和梓潼信仰源流久远,前者可上溯至先秦,后者源于东晋,至隋唐时,民间对二者崇信十分兴盛。
文昌帝君一开始的信仰跟科举考试并没多大关系,但其与利禄却有一定联系。早在战国时期,屈原在《楚辞·远游》中就写到:“后文昌使掌行兮,选署众神以并毂。”这里的文昌,是指掌管行旅的星神,并配有众神及扈从随行左右,和后世掌管科举的文昌星还有较大差异。西汉时期司马迁所撰《史记》,较早的提到了职能为司命、司禄等的文昌星,后东汉所著《汉书》与此说法也是相似的。
文昌星的信仰一直存在于民间,可谓源远流长。从历史上看,在魏晋之前,人们对文昌星的信仰,多侧重其“司命”的职能。即十分看重《史记》、《汉书》中所描述的文昌宫第四星。到了隋唐,随着时代的变迁,科举制度产生,功名利禄对古人命运可谓举足轻重,人们又逐渐对《晋书》、《隋书》中提到的文昌宫第三星产生兴趣,侧重其“贵相,太常理文绪”的职能,以及第四星“司禄、司中,司隶赏功进”的职能。这样,文昌星逐渐被人们视为主掌功名、文运的“利举之神”。
唐裴庭裕著《东观奏记》记载了唐宣宗时期科场曾发生过的一次事件,就引用了”文昌”之名,其文言:“初,日官奏:‘文昌暗,科场当有事。’沈询为礼部侍郎,闻而忧焉。至是,三科尽覆,日官之言方验。”
说到这里,应该能看出来,实际上文昌星大多是掌管利禄的,科举与今日高考不同,中选后是可以出仕为官的,所以拜文昌帝君主要是为了可以得到高官厚禄。
有意思的是,文昌帝君发展到隋唐时,竟然跟另外一尊神合二为一了,这尊神就是四川的梓潼神。
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卷二上,记载着梓潼县有个善板祠,祠中祀一雷神张垩子,故又叫垩子祠。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梓潼”条下,说“售州张垩子神乃五丁拔蛇之所”。或说张垩子养蛇,垩子祠是他养蛇的地方。时人为其立祠,供奉张垩子神。民间传说四川梓潼的文昌庙与最早的善板祠、垩子祠有关系,认为是各地文昌庙的祖庙。实际张恶子,一名亚子、垩子,历史上实有其入,他是晋朝时的官,在战争中不幸战死,因有战功,后人为他立祠纪念,就是恶子祠。祠建在梓潼七曲山上,民间俗称梓潼神。这些在《事物纪原》和《夷坚甲志》中都曾提及。
安史之乱以后,唐玄宗仓皇逃往四川,投靠这位地方保护神,张垩子立于万里桥上迎接,唐玄宗便封他为左丞相。一百七十年以后,唐僖宗因避内乱入蜀,张垩子神显灵给以帮助,僖宗就封他为“济顺王”。后来,宋朝咸平年间,四川地方叛乱,王师发兵征讨,忽然听到有人高呼:“梓潼神遣我来!”王师借着梓潼神的功能,收复城池,平定了叛乱。这件奇闻传遍四川。咸平四年(1001),宋真宗追封张垩子为“英显王”。这些在《事物纪原》卷七中有记载,称梓潼神张垩子在一个地方的显灵应验,因而赢碍了民间的信仰,张垩子也就成了著名的地方保护神。因他生在蜀地梓潼县,故又称他为梓潼君。
后来在宋人叶梦德《崖下放言》中记载的故事中,将梓潼神完全纳入了主管功名利禄的文昌神系列,而且由地方神一跃而成为全国的大神,自此梓潼神与文昌神合二为一。所以宋代以后祭祀的文昌神,不再是单一专指职掌科举功名的文曲星神,而是包含了梓潼神在内。宋元时盛科举,笔记小说中记载梓潼神显灵的事不少,因此北宋时他有“圣文仁武考德圣烈王”封号,南宋建炎以来他又另封“仁文圣武孝德忠文王”,到元代仁宗延祜年间,封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君”,简称文昌帝君,统管起人世的功名利禄,成为全国共祀的尊神。
扬州文昌阁。出于对文昌帝君的崇拜,各地兴起建立祭祀文昌帝君的场所——文昌阁
宋元时代,文昌帝君已从地方神向科举神演变,尽管在明弘洽及清康熙、雍正年间,政府曾下令禁祀文昌,但海内崇奉不衰。至嘉庆六年(1801年),嘉庆皇帝特命重修京师地安门外文昌帝君庙以后,天下州县几乎处处建文昌宫,“今文昌之祀遍天下,隆重几与文庙等。”到清代,为文昌帝君诞辰二月初三已成为一个节日,士人有文昌会的活动。
魁星本是一颗星辰的名字,即北斗七星的第一星“天枢”。《说文解字》称“魁,羹斗也”,明代学者赵宦光解释说,斗首曰魁,所以魁引申为一切为首者。另谓魁星本名“奎星”,是二十八宿之一,指的是北斗星的前四星,即天枢、天璇、天玑、天权。东汉时期的纬书《孝经援神契》中说“奎主文章”,是故后世传说奎宿是文章之府,主文运。
第一百七十六章 为剑主刻碑
附带一个小小请求,为此次事件中剑宗的逝者刻碑!
凌久耀原本都做好了准备,若是陆言狮子大开口提出无理要求,他便立即拒绝;而若是陆言提出的要求简单合理,他也会果断应下。
然而事实是,当陆言提出这么个要求之后,他是愣了片刻,才下意识点了点头。
并非是这要求无理过分,大的离谱;相反,这么一个请求,简直,太微小了!
举个奇妙的例子,这就好比一个超级豪绅许诺一名普通百姓一个愿望,结果那个百姓许愿,希望豪绅给他一粒米一样。
离大谱!
“啊这。”
凌久耀当时都有些哭笑不得,这算个什么请求,哪怕是他陆言不提这个要求,若木等人身为剑宗之人,纵然犯下滔天大罪,也还是会被正常下葬。
只不过不同于历代剑主死后入祭祀缅怀的剑宗庙祠,如若木这种乱臣贼子,多半会葬在阴鬼岗,那是一片荒芜阴森的山岗,埋葬着无数凶人邪修。
而一般将剑宗之人下葬,也是由西都的冥铺置办,缝鬼扎彩刻碑一条龙,可如今西都失陷,百姓背井离乡,也确实一时半会找不到冥铺来干这活计。
于是乎凌久耀也收敛了古怪的神色,望向陆言,正色道:“不知陆小友为什么要置办若木的丧事?”
陆言微微皱眉,随后实言相告:“不瞒凌前辈,在下主修乃是刻碑,以刻墓碑入道!”
这下凌久耀才明白,对别人来说这丧葬可能是阴门活计不吉利,可对于陆言这种以刻碑入道的人来说,刻碑办丧,即是修行!
他原本只是看出了陆言并非剑修,乃是江湖道的化神高手,却不知江湖百道,陆言修的是哪一道,而如今,他知道了。
陆压所修,竟然是极为罕见的刻碑一道!
“唉,你倒是不简单,这刻碑一道属于阴门,而阴门最终能得证正派道果的,本座见得少,你算是一个!”
凌久耀叹息一声,道出其中原委,说这刻碑一道属于阴门,而阴门行当,说白了其实也算是半个左道。
一般来说,以阴门行当入道修成高手,多半都会受到从事这一行的影响,阴气煞气入体,导致在冲关之时走火入魔,最终坠入邪道。
就比如凌久耀举得例子,当年炼尸教的开创祖师,就是一位大仵作,以验尸解尸入道,最终成就了超级邪修的名号,并在仵作验尸的基础上,开创了炼尸一脉!
“许是你在一开始修习刻碑一道的时候,还兼修了文道,之后也一直没有耽搁文道的修行,这才以文道的清正之气镇压平衡了刻碑一道的死气与阴气!”
凌久耀盯着陆言看,约莫半刻钟过后,这才缓缓道出自己的猜测,方才似乎也是在感知陆言体内的修为气息。
陆言自然也是不置可否地点点头,毕竟不管外人怎么猜测,他自己心里可是明的跟镜似得,自己之所以能够不走火入魔从而坠入邪道,全凭自己最大的依仗,碑林图!
至于其他的,什么文道,什么清正之气,乃至于什么坚韧的心境,也是来源于碑林图的奖励,促使他一步步提升上来。
这也是为什么,陆言哪怕是出门在外,能够刻碑的机会,他也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因为碑林图,始终才是他依仗保障的资本!
随后,凌久耀便没有再多问,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