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更宋-第2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此异常现象,立刻有人禀告给郭浩,纵使郭浩不信命理之说,也不由得一愣。

    轩辕星,轩辕

    轩辕是皇帝的名字,而华夏自称炎黄子孙,轩辕星大放异彩,岂不是代表华夏当兴!

    听到这个消息,郭浩哈哈大笑,忽然问道:“今天是什么日子!”

    三德子连忙回答:“回陛下,今天是十月初一。”

    “十月初一,华夏当兴来人呐,传朕旨意,从今天起,每年的十月初一为华庆节,全国休假三天,为华夏庆!”

    三德子愣了一下,立刻去找御史记录,第二天所有大臣接到通知,今天不用上朝,十月初一为华庆节,全国衙门、学校放假三天!

 第四百二十七章 微服私访

    因为一次星辰异样,郭浩弄出一个“华庆节”,很多人都有些不解。

    郭浩不是一个张扬的人,否则当初就有人提出,把他的生辰当做节日让百姓庆祝,郭浩并没有同意。

    如今突然多了三天假期,大臣们倒也乐得于此,至于那异象是吉是凶,郭浩不问他们也不会给自己找不自在。

    今年的华庆节太仓促,郭浩也没能让他们准备什么,不过他在心中已经想好了。

    明年的华庆节,正好军事学院第一批学员毕业,这一天他要大阅兵,到时候把各国的使者都请来,展现大宋实力的同时,也让那些学子们看看。

    第二天不上朝,郭浩带着李辉来逛汴梁城,他还是很有权威的,百姓们让庆祝就庆祝,很多年轻人纷纷上街游玩。

    “李辉,你儿子在军校里怎么样,和同学相处的还好吧。”

    郭浩只是关心一下,随口问问,李辉闻言老脸微红,当初郭浩让李辉的儿子跟着他,将来接替李辉的位置。

    当时李辉答应的很痛快,可李辉的儿子却想去军校,这让李辉十分尴尬,觉得对不起郭浩的信任。

    郭浩看出了李辉的尴尬,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儿孙自有儿孙福,你不必担心,以后好好带几个徒弟,朕安全可就交给你啦!”

    “是!”

    李辉连忙点头,事实上李辉心里很清楚,跟在郭浩身边不是什么好事,伴君如伴虎可不是笑话。

    二人相处了这么多年,郭浩的脾气他也清楚,虽然不好杀戮,可是杀起人来也是毫不眨眼。

    两个人经过易容,在大街上随意走着,此时的郭浩是一位老者,胡须皆白,看起来很儒雅。

    “李辉,你可知咱们现在在做什么吗?”

    “做什么?”

    李辉有些疑惑,不明白郭浩想要说什么,郭浩好像走的有些累了,于是找了个茶楼打算喝口茶,自打新茶出现后,如今已是家喻户晓。

    二人进了茶楼,直接上了二楼,下面有个说书先生,好像在说某个人的英雄事迹,仔细一听不就是说他自己么!

    “话说官家率领大军讨伐辽东,高丽皇帝惶恐不安,女真人直接臣服……”

    故事是郭浩讨伐辽东的事,故事有些夸张,多半是有人进行了艺术加工,来歌颂郭浩的功绩。

    听到官家一词,郭浩觉得挺有意思,现在满朝文武都称他为陛下,还没几个人这样叫他。

    而“官家”一词最早见于东汉、三国时期,最初的意思就是“官府”、“朝廷”,就像现在一些地方的人常常把政府叫“公家”一样。

    如东汉末年大臣荀悦在其撰写的《前汉纪》中就曾写到:“官家之惠,优于三代;豪强之暴,酷于亡秦。

    意思是汉朝给老百姓的税收优惠,比夏商周三代还多;但地方豪强的贪暴,却比秦朝还厉害。”

    这里的“官家”,显然就是“朝廷”的意思。

    到了东晋时期,“官家”的含义又有所拓展,被人用来称呼官员,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公家人”。

    比如东晋裴启的笔记小说《语林》中就记载,东晋大将桓温北伐,得到一个年轻时曾服侍过名臣刘琨,与祖逖“闻鸡起舞”的那位的老婢女。

    这个老婢女见到桓温就哭了起来,并解释自己哭的原因说:“官家甚似刘司空,您长得太像刘琨了。”

    至于用“官家”一词称君王,最早见南北朝时期南梁沈约的《宋书》和北魏崔鸿的《十六国春秋》。

    在《宋书·鲜卑吐谷浑传》里,沈约解释“可寒(可汗)”一词时说,这就相当于南朝刘宋人说的“官家”,显然刘宋人嘴里的“官家”就是君王的意思。

    《十六国春秋·石虎传》中,后赵太子石邃也用“官家”一词称呼自己的老子、大赵天王石虎。

    之所以会用“官家”来称呼君王,应该是因为君王自然是朝廷的最高代表,是最大的“公家人”。

    而且按战国邹衍的“赤县神州”之说,汉代君王也常被称作“县官”。

    后来宋人笔记中说把君王叫“官家”是因为“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显然是附会之说,是在有意吹捧罢了。

    接下来到隋唐时期,在《全唐诗》中搜索“官家”一词,可以发现有近五十条,基本上也都是作“朝廷”、“官员”之意。

    如唐朝中后期诗人王建写的诗句“苦哉生长当驿边,官家使我牵驿船”。

    总体来说,从东汉末到隋唐时期,“官家”有朝廷、官员、君王等几重意思,但以朝廷的意思最为常用,官员之意次之,用来称呼君王的例子还少见。

    到了唐末五代,用“官家”称呼君王的例子逐渐多起来。

    成书于五代时期的《旧唐书》,其中有一处“官家”的用法是君王的意思。

    而成书于宋太祖大宋初年的《旧五代史》,其中“官家”一词出现的频率就高了,至少七八处,全作君王之意解释。

    五代前蜀淑妃徐氏(花蕊夫人)写的诗句“明朝腊日官家出,随驾先须点内人”中,“官家”也明显指君王。

    之后宋朝承五代余绪,不但把称君王为“官家”的习惯继承了下来,而且使用频率极高,不但私家场合,就是在朝堂之上,人们都可以称宋皇为“官家”。

    但问题来了,“官家”一词出现这么久,为什么在宋代它会超过“圣上”、“皇帝”、“天子”成为对君王的最普遍的称呼,还被官方认可呢?

    这与宋朝的立国情况和世俗化生活有关。

    一方面,五代时期“兵强马壮者自为天子”,皇帝如走马灯般换来换去,赵家也是靠兵变上台的,皇帝“君权神授”的“神秘性”大大下降,再管皇帝叫“圣上”、“天子”,他们自己都有些不相信。

    沈括的《梦溪笔谈》里记载,宋太祖曾问宰相赵普,天下什么最大?

    赵普思索半天,回答“道理最大”,而没说“皇上最大”,宋太祖不但没生气,反而十分夸奖。

    试想一下,换了明太祖朱元璋或清朝的康熙乾隆这么问,臣子如此回答恐怕就不会有好果子吃了。

    但郭浩这里并没有发生这些事,可这个称呼还是出现了,这就与另一个原因有关。

    另一方面,众所周知,宋代又是一个极其世俗化的社会,人们平常把农民称作“农家”、医生称作“医家”、诗人称作“诗家”,因此觉得“官家”一词说起来特顺嘴。

    也许在世人眼里,皇帝也不过就是个职业罢了。

    听到有人叫自己官家,郭浩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反而觉得挺亲切。

    但是他这个官家和赵匡胤有很大的不同,如果是他问赵普谁最大,恐怕赵普就不敢那样回答了。

    就在郭浩喝茶的功夫,大街上走过来两个人,竟然是李继隆和郭雁菡。

    看到两个年轻人在一起,郭浩心里有些不是滋味,虽然他平时对子女关心的不够,可那毕竟是自己的女儿。

    此时的二人已经很熟识,已经过了羞涩的阶段,好似热恋中的男女,在街上游玩。

    经过三年的磨炼,李继隆成熟了不少,平日里训练很忙,也没什么机会出来玩。

    郭浩看着二人好像要出城,于是起身跟了上去。

    二人稍稍跟在后面,李辉也不问郭浩要干什么,二人来到汴河边,从水里忽然出现几个蒙面人,直接向李继隆扑了过来。

    李辉见了就要上前帮忙,郭浩摆手制止了他,倒不是他不关心女儿,而是他想看看谁这么大胆,敢在这里行凶!

    更宋

 第四百二十八章 军院比武

    看到有刺客出现,李继隆一下把郭雁菡护在身后。

    “菡儿,不要怕,我是不会让他们伤害你的!”

    几个蒙面人把李继隆围住,对视一眼一拥而上,只见李继隆左突右防,可毕竟双拳难敌四手,好在对方没有拿武器,否则他已经受了伤。

    郭浩在暗中看的清楚,这些人是冲着李继隆来的,郭雁菡就好在那里,却没有人敢碰他一样。

    李继隆被打的有些狼狈,鼻子流血,嘴角破了,身上都是尘土,右眼还有一个黑眼圈。

    郭浩看的直摇头,这些年轻人还是经历的太少,下手不够果断,看来就算军队里训练的再严格,也不如实战来的快。

    就在这时,远处走来几个人,那几个蒙面人看有人来了,直接跳进河里游走了。

    李继隆之所以这么狼狈,也与他要保护郭雁菡有关,郭雁菡看到刺客走了,这才想起来李继隆。

    “继隆你怎么样,有没有受伤!”

    远处的几人走近,正是石保兴、潘惟正、王承衍几人,见李继隆受伤大吃一惊。

    “继隆兄你这是怎么了,是谁把你打成这样!”

    李继隆擦了擦嘴角的血,看了石保兴一眼没有说话,转身拉着郭雁菡道:“菡儿,我们走!”

    石保兴的表情有些凝固,心里十分窝火,潘惟正和王承衍也关切的询问,可李继隆根本不搭理他们。

    李继隆走后,石保兴大怒道:“岂有此理,这小子太不知好歹,这一次我绝对要教训教训他,你们不许拦着我!”

    “算了吧石兄,这都三年了,他什么脾气你还不清楚,何必和他一般见识!”

    石保兴闻言冷哼一声,他当然知道李继隆什么脾气。

    根据郭浩制定的规则,学员们每个月都要进行考核,然后根据综合实力进行排名,李继隆一直是第一名。

    这样一来,就有很多人嫉妒李继隆,再加上李继隆桀骜不驯的性格,所以他平日里也没什么朋友。

    王承衍和潘惟正乐意结交李继隆,所以平日里都让着李继隆,可是石保兴却不吃这一套,虽然成绩一般,可偏偏和李继隆作对。

    石保兴嘴上说的厉害,可心里却已经乐开了花,军事学院最厉害的学员被打成那样,看他回去还有脸见人!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郭浩看见石保兴后,心里就已经走了猜测,望着二人远去的背影,郭浩觉得是时候给这帮孩子上一课了。

    “李辉,你去调几个人来,咱们去学院看看。”

    “是。”

    于是二人起身前往学院,几个教员得知郭浩来了,立刻出来迎接。

    “我等参见陛下!”

    陛下看了看几个教员,一段时间不见好像都胖了不少,看起来学院的条件挺好,非常适合养老。

    “发信号,把所有学员都召集回来!”

    石守信愣了一下,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