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李逵的逆袭之路-第7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千先头部队,恐怕还做不到。

    这也和逃回来的士兵述说的用‘邪法’的宋军有很大的出路。

    骑兵没有装备火枪,毕竟骑兵用枪械很不方便,还不如用大刀片子砍杀来的爽利。

    在大宋,也只有李逵才能统帅这么精锐的军队。

    而在大宋军营之内,李逵和军中将领也开始筹备着这场大战。

    粮草非常充足,眼下辽军后撤,还有一晚上的时间运送粮草进入大营。这些粮草足够宋军维持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

    唯一让李逵担忧的是李云。

    也不是李云,确切的说是李云的骑兵。因为地形的原因,禁卫军选择了河沟以西,辽军肯定会从西面而来,如果再将骑兵放在步兵身后,骑兵没有了空间,很容易被辽军堵死出路。而且骑兵作战,需要空间和距离,冲击不起来的骑兵,比步兵还不如。

    “李云,你的骑兵要脱离本阵,如今我选的作战地点,已经不适合将你的骑兵放进来。我担心,你的骑兵在面对数倍之敌,是否能全身而退?”

    骑兵对战,哪怕是辽国的骑兵装备不如宋军。

    但战马并不比宋军差。

    加上辽军都是骑兵,足足六七万人马,是李云统帅骑兵数量的将近十倍,这样一个对手真要是不管不顾,恐怕李云在作战不利的情况下,想要脱离战场也非常不容易。

    李云沉吟了一阵,问李逵:“我能分兵吗?”

    “分兵?”李逵点头道:“随便你,但你的任务就是袭扰,分出辽军主力一部分注意力,另外……”

    李逵顿了顿,厉色道:“给我掐死从辽国析津府南下的所有信使。”

    “放心,别说人和马,就是苍蝇,也不会从析津府飞入辽军大营。”李云大概猜到了李逵的用意,仅仅是将析津府的哪位皇太孙给吓破胆还不够。

    耶律延禧如今肯定不敢派遣大军出城,要是再死上两万人马,恐怕析津府都要守不住了。但如果耶律延禧和耶律洪基联系上,肯定会孤注一掷。再说了,耶律延禧也没有胆量反抗耶律洪基的命令,两军汇到一处,对于宋军来说,情况都难了。

    李逵就是三头六臂,面对十几万辽军,他也得避其锋芒。

    除非河北两路的大宋援军能够紧随其后,和禁卫军兵合一处。但这个可能实在太小了。

    仁多保忠或许想着立功,可能会尾随辽军。

    但是安惇,确实不好说……

    只有将躲在析津府的耶律延禧成了聋子,瞎子,不知道城外到底发生了什么,才能彻底将耶律延禧摁死在析津府。

    因为,耶律延禧不能冒险,一旦析津府在他手里失守,他这个皇太孙将彻底和皇位无缘。

    哪怕耶律洪基还是愿意给他这个孙子机会,但是辽国内部的反对声音,也会让他慎重对待。

    宋军大营之中,沉重的气息笼罩在营地之上。

    所有人都知道,大战要来了。

    涿州之战。

    析津府之战。

    这些战斗都不如他们要面临的这次大战,这恐怕是奠定宋辽强弱的关键一战。好在甭管是飞廉军也好,禁卫军也罢,前者已经是百战之师,从金明寨一役之后,就已经历来了出来,如今是大宋战斗意志最强的军队。

    而禁卫军,通过两次大战之后,也拥有了精锐的气息。

    只不过这支军队成军时间太短,缺乏沉淀。但只要再经历一次高强度的大战,也将脱胎换骨。

    辽国中军。

    篝火星星点点的散落在营地之间。

    一骑战马呼啸而来,引起了守夜士兵的注意。

    “什么人?”

    “南院大王属下部将萧必可,奉命将紧急军情送交陛下。”

    “可有信物?”

    “我有那院大王的令牌!”

    等着——

    很快,宫人引着萧必可穿过到外围的营地。五六万大军的营地,人在其中,到处都是帐篷,走一阵,脑袋就晕了。要是登高,居高临下的俯瞰,倒是容易找。但是可能吗?真要是没有人带路,根本就找不到辽国皇帝的营帐。尤其是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深夜。

    “臣萧必可,拜见陛下。”

    萧必可单膝跪地将随身携带的奏章举过头顶,耶律洪基身边的内侍将他手中的奏章拿走。

    没过多久,耶律洪基呼哧、呼哧的发出沉重的喘气声,怒气冲冲的问道:“陈家奴的两万多大军,竟然被宋军堵在了清河原?他干什么吃的?还折损了五千兵马,如此胆小懦弱之辈,如何但得起我大辽南院大王的重任?”

    萧必可没有经历过和宋军火器部队交战的经验,但是他会琢磨啊!宋国并非是步兵,还有骑兵,为了他家大王脱掉干系,他认为自己应该说两句给自家大王开脱:“先锋和宋军交战的时候,宋军有五六千骑兵袭扰我大军,恐怕是我军不查,陷入了宋军的合围之中。”

    “大王命臣来之前,还让臣带来了缴获宋军的一套甲胄和武器。”

    “呈上来。”

    站在边上的萧常哥平静道,能够用步兵在野外拦截辽军的骑兵,这支宋军给萧常哥非常不一样的感觉。

    首先是自信。

    宋国的步兵还从来没有过在平原上对抗草原骑兵的先例,但是他们却遇上了这支步兵。

    同时还是挑衅。

    挑衅大辽皇帝的权威。

    果然,耶律洪基的情绪被挑逗了起来,拔出他腰间的黄金腰刀,大吼道:“不知死活的贼子,朕誓必要将贼子首级砍下,让宋人明白,在平原上,他们如同母羊般不堪一击。”

    “陛下,你看?”

    萧常哥发现了宋军铠甲的不同,随即看向了皇帝耶律洪基。

    这手感,还有敲击的声音,绝对是精品。耶律洪基嘴角露出一丝得意,道:“斩杀了一个宋军的将军,耶律陈家奴没有让朕失望。”

    要是在平常,皇帝都这么说了,萧必可要是戳穿皇帝的错处,恐怕凶多吉少。可如今是战争时期,他要是隐瞒了宋军的实力,到了战场上,皇帝可能一怒之下将他杀了。

    萧必可急忙解释道:“陛下,这不是宋军将军的铠甲,而是普通的骑兵士卒的铠甲。”

    萧必可不得不将当时南院大王率领的军队,在行军过程中被宋军骑兵袭扰的过程说了出来。宋军骑兵士卒和校尉的装备差不多,甚至连主将都混迹在军中,要不是有帅旗辨别,根本就分不出宋军之中的主将和士兵。

    而袭扰过程之中,崇义军收拢起来的溃兵,根本就不是宋军的对手。双方交手过程之中,非常吃亏。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崇义军的士兵用的是皮甲。面对宋军骑弩,毫无抵挡之力。甚至宋军的战刀能够轻松斩破崇义军的皮甲。导致耶律陈家奴不得不收拢全军,用密集阵营才稳固住了阵营。

    双方在试探之中,各有伤亡。

    但宋军的伤亡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辽的伤亡却足足有两千以上。

    好在,辽军也不是没有任何收获。

    他们收获了十几套宋军的铠甲,还有武器。而这些铠甲和武器的主人,都已经战死。

    听闻宋军的装备如此夸张,耶律洪基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他以前一直以为,宋国有钱,工匠也多。装备比辽国要好一丢丢是理所当然的。

    但辽国也不是叫花子,是世上财富仅次于宋国的强大帝国。双方哪怕的国力上存在差距,但也不至于如此悬殊。

    宋军一只骑兵,所有的装备都是辽国将校才能穿上的甲胄。这岂不是预示着,即便是皮室军主力遇到了这支宋军骑兵,双方仅仅在武器护具上的悬殊,将直接导致宋军在交战之中占据绝对优势。想到这个可能,让耶律洪基打心眼里都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

    “什么,宋人骑兵士卒都船上了鱼鳞甲,他们不过了?”

    “败家玩意,怎能如此奢靡。赵煦太不可理喻,少年皇帝,竟然如此下重本投入骑兵,穷兵黩武,大宋长不了!”身为辽国皇帝,耶律洪基登基四十多年,几乎没有一年不打仗。可他想不到有生之年,会遇到个比他还败家,还会折腾的同行。

    当一个皇帝嫉妒另外一个皇帝的时候,这预示着这个皇帝统治下的帝国,已远远不如另外一个皇帝的帝国。

    耶律洪基说什么也不会承认,他会嫉妒宋国的皇帝赵煦。

    但心里泛酸的样子,被他的臣子都已经看了去。

    就像是邻里之间,家产差不多,房子也差不多,一家务农,一家务农之外,还会打些零工。

    可当双方在可以互相看到的院子里开饭的时候,这家人欢天喜地的用卷饼卷起了大葱,准备吃饭。

    突然发现他邻居家的卷饼里不仅有大葱,还有红烧肉。

    他们还能心平气和的一起吃饭吗?

    不能!

    其实,也不能怪大宋。

    主要是大宋在钢铁冶炼上的巨大突破,铁监的小高炉一炉子、一炉子的钢水往外流,这些钢去用来做菜刀肯定是不可能的。

    给军队换装,成了最好的选择。

    而大宋一年军费五六千万贯,这么多钱,不花出去,肯定是枢密使李清臣的过错。反正都要花钱,还不如打造新的武器。

    不仅能够让铁监的产能释放,同时也能增加大宋的财富。

    这是工业的力量。

    农业创造财富,只能是让粮食更多。

    但是粮食更多,除了喂养猪羊,也没其他的用处。粮食多了吃不完,反而会让农夫种出来的粮食更便宜,引发农夫的破产。

    可工业不一样,工业能够实实在在的增加一个国家的实力。

    最容易体现的就是军队。

    耶律洪基不想说话,他只想见识一下赵煦用钱堆积起来的军队到底是什么样子?

    而他也能够确定,哪怕阻挡在耶律陈家奴面前的这支宋军不是李逵指挥,李逵也必定会在析津府等着他。

    当他的孙子耶律延禧已经从自立为帝的嫌疑名单上被去除之后,耶律洪基也不太着急赶回析津府。

    至少,他还是能完全控制大辽的政权,他的帝位稳如泰山。

    析津府。

    城头。

    耶律延禧天天来城头,就像是盼着早出打工的孩子,等待着家里的长辈收工回家。

    可是盼星星,盼月亮,就是等不到他皇爷爷耶律洪基带着大军回来。

    不过也不是什么收获也没有,他发现宋军的大营空了。

    这表面上应该是件好事。

    析津府再也不用担心被宋军进攻了,毕竟宋军表现出来的拆家能力,让他有种不寒而栗的惊恐。

    “燕王,大喜啊!城外的宋军大营已经空了,你看宋军走的匆忙,连粮食之类的都丢弃了大部。必然是陛下带着大军赶来了,燕王这是在陛下面前立功的大好机会,我等整顿军马尾随其后,军功如探囊取物,唾手可得。”

    燕王耶律延禧的谋士萧平建议出城。

    可是耶律延禧根本就不想,出城容易,万一在城外遇到了宋军呢?

    最多一两天功夫他手上的兵马就得全军覆灭,一旦析津府的兵马折损,岂不是析津府成了空城。留下老弱妇孺,还能顶什么用?

    到时候行宫里的宫中嫔妃都让宋人掳了去,大辽的脸不就丢尽了?

    尤其是李逵率领的宋军,并不像是谦谦君子那样,烧杀掳掠的手段一点都不比辽人攻打其他部落差,甚至在耶律延禧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