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李逵的逆袭之路-第7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起,但是面子上会给予最高的待遇。

    安惇顿时警觉起来,仁多保忠和李逵有过交集,甚至仁多部落投靠大宋,也有李逵的牵线搭桥。仁多部落的出现,让他有种李逵和仁多保忠合谋,将他瞒在鼓里的猜测。

    “有多少人马知道吗?”

    “万人,甚至更多。”

    校尉不敢隐瞒,急切的想要表现道:“大军并没有入城修整的打算,而是直接去了雄州,似乎急于行军的样子。”

    “不对劲,很不对劲呐。”

    安惇自言自语的摇晃着脑袋,总觉得他漏掉了什么。

    年春大为不解,询问安惇:“安大人,有何不对劲?”

    “这仁多保忠是个人精,它会在辽军刚撤军,就立刻提兵北上。显然他早就和李逵有过合谋,本官身为河东路总管,他们故意绕过本官,恐怕有大阴谋。”

    安惇固执的认为,李逵信不过他。

    好吧,他也信不过李逵。但安惇却不会为李逵开脱,甚至摆出一副:宁可我负天下人,也不许天下人负我的架势。来到河北之后,安惇就发现自己调不动仁多保忠。真定府遭遇辽军袭扰的时候,仁多保忠连装装样子救援的举动都没有。让安惇非常不满。

    此时此刻,他连仁多保忠都怀疑上了。

    年春懊恼道:“安大人,仁多保忠都赶在了我们前头,要是您在没有决断,咱们可要连汤都喝不上了。”

    年春的话提醒了安惇,他暗忖:仁多保忠多精明的一个人,他要是去涿州了,多半没有什么危险。

    想到这里,安惇这才有了决定,对校尉道:“让诸位将军来府衙议事。”

    年春见安惇似乎有了出兵的心思,这才送了一口气。他就怕安惇油盐不进,防着大好的机会眼睁睁的溜走。

    半日之后,安惇决定出兵涿州。

    (

 第751章 连自己人都坑

    临近出城之际,年春将满肚子的疑问化作问题,询问安惇:“大人,为何你之前坚决不出兵,听到仁多保忠出兵之后,就不再迟疑?”

    安惇摇头愤恨道:“这是个阴谋,一个针对本官的阴谋!”

    年春有些不明所以的摇了摇头,他发现自己永远也理解不了文官。

    安惇却长叹道:“有人要害本官,可恨!”

    这话说的,顿时将年春惊出一身冷汗。害人?宦官或许对这个词最为敏感了。大部分宦官,他们想要爬到同行的脑袋上,作威作福。想要做到这一步,只有一条路可走,害人。要是没办法辉煌腾达,那是害的人不够。可是让年春不解的是,他是宦官,仿佛天生就有种对威胁的预知力,可安惇不是啊!

    照道理,他没有这方面的才能才对。

    “安大人,言过其实了吧?您可是直学士,谁敢来害你?且不说仁多保忠不过是个降臣,他即便是军方主帅,也不敢害您呐!”年春笑道,他还以为安惇是在开玩笑。

    可安惇哪有开玩笑的心思,愁苦道:“仁多保忠不足为虑,我怕的是李逵。”

    “李大人?”年春这么想也不会怀疑到李逵的头上。主要是李逵和安惇都是章惇信任的人,算起来他们是同一阵营的文官,怎么会互相陷害。年春仿佛发现了了不得的秘密似的,紧张的低声问安惇:“安大人,你会不会多虑了。李大人虽说脾气不太好,可他和你没有任何冲突,为何会害你?凭什么会害你?”

    “你不懂,这是直觉!”安惇说出这句话之后,仿佛泄了气似的颓废。李逵要害他,他仅仅是感觉。

    可这种感觉非常奇妙,也异常真实。

    年春理解不了,他是宦官,天生有着对周遭任何人怀疑的天性。当然这种天性也不是与生俱来的,身为男人,当有一天他失去了男人的‘天线’之后,身体内的灵觉顿时被唤醒了,仿佛变成了个人形卜筹,看谁都像要害他的不安。

    年春偷偷问:“难道是李大人会向都事堂,甚至圣上进谗言?”

    年春固执的认为,这应该是权谋。进谗言,也是宦官们最常用的手段了。

    他没有切身体会过的权谋。或者说他理解不了真正的权谋。

    毕竟,他仅仅是个宦官,一个生活在阴谋之中,却只有低级阴谋泛滥的地方。在宫廷,所有的阴谋汇聚成一条就是——进谗言!

    低级到文官不屑一顾的程度。

    阴谋诡计,只有阴谋,而且还是低级到用谗言作为阴谋的手段,这是任何一个文官都鄙夷的手段。没有诡计的阴谋,还是阴谋吗?更何况,进谗言这种手段,怎么可能将自己给摘出去?站在明面的阴谋者,还是阴谋者吗?

    更何况,身为文官,更喜欢用的不是阴谋,而是阳谋。

    那种看似堂堂正正,却让对手不得不低下头颅,认错的强大手段。

    总之,汇成一句话就是:他笨,没看出来。

    安惇脸色晦气,愤愤不平的低吼道:“李逵歹毒,他用异族将本官的军,让本官不得不照着他的命令去做,此贼留不得。”

    虽然心中有天大不忿,但他还是乖乖地按照李逵的命令去做,这才是让他最憋屈的地方。安惇,身为大宋重臣,怎么能落在降臣的身后?

    哪怕李逵不去皇帝跟前,朝堂上揭穿他不顾友军的作为,他也会被整个文官集团给唾弃。

    甚至安惇深知,只要他不出兵,等待他的只能是贬谪岭南。

    因为帝国不可能容忍一个手握重兵的臣子,肆无忌惮的对人展示他的私心。

    安惇也不敢这样做,如果李逵单独命令他,他可以有各种理由拒绝。因为真定府刚刚经历了辽军的肆虐,作为主宰一方的封疆大吏,他有权利将民生放在嘴边,作为拒绝的借口。可是……该死的仁多保忠,这家伙肯定是和李逵有着某种他不为所知的秘密。

    哪怕是遭受了辽人的破坏,再难,难道还难得过降臣仁多保忠?

    安惇有种被裹挟的憋屈,同时也纳闷,难道李逵真的打下了涿州?

    他还是不敢相信,李逵能做到。

    且不说安惇,再说刘法和呼延灼。

    水坝已经在易水上游二十里拦好,超过两千士卒日夜加高加固水坝。以期将水位不断的抬高。身为主将,他去选择拦截易水的选址,已经是冒险了。等到他选好的地方,立刻就带着亲卫赶回了易县。接连几天,他都是晚上不睡,站在城头上等待。

    不仅仅如此,刘法甚至在下游也栏上了水坝,当然,这个水坝就粗糙了很多,主要是为了防止易水水位下降太厉害,而故意迷惑辽人的手段。甚至不仔细去寻找,根本就找不到水坝的痕迹,因为大部分都隐藏在水下。

    准备好这一切之后,刘法回到了易县。

    每日晚上都在眼巴巴的等待辽军的抵达。

    刺骨的寒风让他忍不住想要回到屋子里暖和暖和,但是谨慎的习惯,还是让他无法彻底歇下来。

    与他一起的还有呼延灼。

    他要比刘法更加担心,他也知道自己不受李逵待见。

    至于原因,除了归结于李逵的小心眼,似乎他也想不出其他的原因。

    可问题是,他做的再多,似乎也无法获得李逵的高看一眼。这让呼延灼非常郁闷,好在李逵即便看不上他,也不会故意给他使绊子。可即便如此,他也不敢奢望李逵能够在他犯错的时候,网开一面。

    但要是呼延灼犯错了,他能够想象等待自己的将是什么。

    “今晚会来吗?”

    呼延灼扶着女墙,自言自语道。

    站在他身边的刘法紧蹙着眉头,他没法给呼延灼答案,只能自我安慰道:“但愿吧。几天前,辽人的信使顺利涉水南下,按照时间上来说,他们也该来了。”

    身为军中主将,刘法随着等待的时间越来越久,内心的焦躁不安也越强烈。

    可是没办法,他总不能去命令辽军快点来吧?

    为了缓和紧张的气氛,刘法勉强笑了笑,黑暗中在火光下,他的笑容有种诡异的色彩:“只要辽人来了,他们想要回去就难了。”

    呼延灼没有搭话,扭头看向涿州的方向,突然他瞪大了眼珠子吃惊的指着涿州方向对刘法喊道:“刘将军,你看那里?”

    “哪里?”

    刘法转身朝向了北方,而那个方向正是涿州方向。他看到天空中一抹红色,映红了黑夜。

    随后,他立刻将腰间的‘千里镜’拿出来之后,一头贴近眼睛有些手忙脚乱地调整起‘千里镜’的焦距。距离比较远,千里镜也无法做到尽收眼底的清晰。他看不到涿州城池,但是凭借经验,他可以笃定这场大火不可能是山火,而是辽国南京道重镇涿州被点了。

    身为从军二十年的老将,他当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这是一座巨大的城市在焚烧,只有这样,才会在夜晚相聚这么远,还能看到暗红色的火光。哪怕这些火光是映照在穹庐下。

    “涿州真的被打下来了?”

    刘法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涿州可是辽国南京道的门户,一旦涿州失守,对于辽国来说,析津府就失去了屏障。对于宋军来说,如果打下了涿州,最好的选择不是焚城,而是留下重兵,不惜一切代价固守。

    可是……

    他不明白,李逵为什么要选择焚城?

    如果守住涿州,只要大宋的朝堂得到消息,整个大宋都会为了这个城市而拼命的啊!

    毕竟,打下了涿州,只要死死守住,哪怕燕云十六州还在辽国手中,大宋也可以高枕无忧了。毕竟辽国想要南下河北,只有涿州一条路可选。其他地方遍布沼泽和湖泊,只有冬季最冷的时节,辽军才能南下。

    可等到春天,初暖花开,冰雪融化之后,南下的辽军就会因为没有退路,而给困死在大宋。

    可以说,打下了涿州,就等于打下了一半的燕云十六州。

    刘法为涿州被焚毁而可惜,但是熟悉李逵的呼延灼却嗅到了机会。他目光闪烁着盯着实现尽头暗红色的天空,仿佛看到了李逵的决心。暗暗捏住拳头,对刘法道:“刘将军,你有几成把握将五万辽军留下?”

    “一成把握都没有!”

    刘法是西军猛将这不假,但也仅仅是冲锋陷阵的猛将而已。他可不会想到宋辽决战的契机,这么深远的问题。兵力上的巨大差距,让他看不到希望留下五万辽军,他是人,不是神。

    说白了,刘法具备攻城掠地的实力,却没有筹谋一域的眼光。他没有,但是呼延灼有。别看呼延家的老祖有多不靠谱就有多不靠谱,甚至将‘杀敌报国’刺在脸上这种糊涂事都干得出来。可要说呼延赞傻,那绝对是说话的人眼瞎。

    呼延赞要是傻,怎么可能会让太祖和太宗都对他信任无疑呢?

    这老头子的傻,完全是装出来的。

    呼延灼身在这么个家族,而且家族传承并没有断绝,自然看的要比刘法深远的多。他猛吸了一口气,仿佛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后,慎重地对刘法道:“刘将军,我们看到了涿州的异变,你以为辽人会不会看到?”

    这看似个愚蠢的问题,宋人有眼睛,辽人也长着眼睛,凭什么会看不到?刘法目光如同火焰般炙热,他大概猜到了呼延灼的想法,但并没有故意说出来,而是引导着对方自己说:“呼延将军,有什么话尽管说,你我如今都在易县,是生死与共的袍泽,还有什么话不能说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