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李逵的逆袭之路-第7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赃俱获的端王府奴仆被关押在开封府大牢里。

    有人还嘲笑端王赵佶家的奴仆一点眼力都没有,竟然还会偷家里的琉璃盏。难道端王府就没有一点值钱的珍宝吗?

    堂堂端王府怎么可能没有宝物。有,而且还不少,皇帝赵煦赏赐给弟弟赵佶的不少皇家器物,别说买家了,就算是债主也从来没有想过要将这些发卖了,好让端王可以还债。

    这可是御赐之物,赵佶卖最多是向皇帝认个错,毕竟他们是兄弟。但是其他人别说买了,就是家里头有都不能有,只要被查出来私藏御赐之物,就是大罪。万一赵佶这个不要脸的转手将御赐之物抵债,背过身就去开封府告状,谁吃得消?

    再说琉璃盏。

    本来这不过是端王府内的一场闹剧,可是当赃物被开封府掌管库房的小吏看出了端倪之后,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

    赵佶私藏的琉璃盏,竟然和驸马都尉的琉璃盏是一炉烧造的。

    这不是李逵故意留下证据,而是最先的这批琉璃盏,因为配料,材料,甚至工艺的不完善,总有那这样那样的缺点。尤其是材料,颜色黄中带黑,颜色发沉,每一个坩埚出的玻璃材料都不一样,很容易分辨批次。和后来市面上流通的琉璃盏的材质截然不同。

    而且王诜家琉璃盏,也留在开封府。

    当初报案之后,王诜就将其中一个琉璃盏作为查案的证据,留在了开封府。后来……忘记拿回来了。

    再后来,王诜不要了。

    他丢不起这个人,如今琉璃盏只卖百十来贯一个,他还好意思为了一百来贯的破玩意,开鉴宝晚宴?

    小吏将端王府的琉璃盏贴上了纸条之后,准备入库,却发现边上还有个琉璃盏。上面的记录是驸马都尉王诜家的琉璃盏。

    对比材质之后,发现,因该是同一批的器皿。

    这个推断让他一路通报给了推官,推官报告了府尹。最后端王被开封府请去了。

    开封府府尹邹铎也不敢刁难赵佶,干脆他做了个东道,将王诜和赵佶一起请来,然后将双方的琉璃盏放在一起,他也不说话关起门来让两位自己看着办。

    反正肉拦在锅里,都是皇亲国戚,没有解不开的结。

    这下子,赵佶尴尬了。

    他这辈子第一次做贼,还是偷了亦师亦友的姑父,要是传出去,名声就更臭了。

    王诜也尴尬,他害了一把赵佶,但是不彻底,心里虚着呢?怕被赵佶看出了由头,干脆将面前的琉璃盏往前一推:“端王既然喜欢,就留着玩吧?”

    说完,驸马都尉起身就离开了开封府。

    而端王赵佶坐在官舍里,脸上一阵红一阵白,良久站起来怒不可遏的将桌上的琉璃盏拿起来,猛然摔在地上,负气而去。

    按理说,这件事也该结束了。

    但端王赵佶和驸马都尉王诜,都是京城里出名的人物,他们关系决裂的小道消息,还是能引起不少人注意的。

    随后,被有心人琢磨出味道来,王驸马是冤大头,这是京城公认的事实,人品绝对可以保证。当年苏轼被陷害关押在乌台的时候,没有任何干系的王诜,却挺身而出,承认了他和苏轼是同党的身份。可惜,王诜不不过是外戚,朝堂上根本就没人听他的。不仅没有帮上忙,还把自己给陷进去了。

    就凭借这份过往,李逵也不能将王诜往死里害吧?

    所以,王诜被赋予了更重要的角色。加上王诜这些年挥霍了不少钱财,维护表面上驸马府的风光,已经颇为不易。至于让他欺负一下晚辈赵佶,一点心理压力都没有。因为他知道,赵佶这厮不是什么好鸟。

    赵佶的人品早就在他欠钱不还的劣迹之下,不复存在。而这一摔,却摔出了一场官司。有人认定赵佶是和兵统局的蔡京一伙儿的,要不然,为何原本在王驸马手里琉璃盏才三千贯一个,被赵佶偷了两个之后,却一路疯涨?

    这等古怪的事情,要是没有个合理的解释,根本就不会有人相信。

    但要是指着赵佶的鼻子,破口大骂,天下又没有几个人敢。即便是被琉璃盏蒙蔽了心,打量囤积的权贵,也不敢真的不将端王当王爷看。

    这日,端王去了后宫见皇帝,出宫前顺便给向太后请安。

    却意外的被宫中女官阻拦,对方脸色不愉道:“太后说了,端王不见!以后端王也不要来了。”

    “还请姐姐告知,小王到底哪里做的不好,还回去改?”

    “没有……端王以后还是好自为之吧!”说完女官转身离开。

    赵佶吃惊的看着对方不近人情的样子,心说:自己哪里得罪她了?可仔细琢磨,又想不到什么地方让对方生气。再说了,他来见向太后,要是太后答应见他,女官哪里敢阻拦?

    所以,根子还是处在了向太后这里。

    说起来,赵佶绝对是个聪明人,但是聪明没用对地方。他猜测到了可能让太后不高兴了,最关键的应该是向太后的两个兄弟。要不然,宫里头也没人会乱嚼舌根子,说他的坏话,根本就没用。他和皇位八竿子打不着,这辈子也不可能做皇帝。加上生母陈氏早就死了,对任何人都没有威胁。陷害他有何意义?

    长的又好看,还会说话,谁会不喜欢他?

    除非向太后的两个兄弟闹妖。

    不得不说,还让他给猜到了,向太后厌恶端王,确实和她家的两个兄弟有关。向家也不是什么豪富之家,底蕴也不足。当初身为宰相的向敏中还和人争过好友的儿媳妇,原因就是对方是寡妇,而且还有钱。为此还闹出了不少笑话。可见,向家人对钱财看得很重。而向氏兄弟也陷入了这场琉璃致富的漩涡之中。

    和李逵与蔡京不同,他们没挣着钱,还亏了将近二十多万贯。

    这是一笔巨款,两兄弟都快将家底掏空了,才置办下如此多的琉璃盏。倒不是他们蠢,而是琉璃盏在降价的时候,他们联合其他几家权贵,想着将所有的琉璃盏都买下来,接手庄家的生意,搞一把大的。但没料到,等他们的资金耗尽之后,市面上的琉璃盏丝毫没有少,反而更多了。

    价格也急转直下,跌破了天际。

    向太后被自家兄弟哭诉,自然心情不好。但更心情更坏的原因是,端王竟然和他的死对头李逵搅和在了一起。

    这如何能忍?

    别说今日不见,向太后这辈子都不会再见端王赵佶。

    骑马准备回王府。一路上,赵佶脸上阴沉,显然心情很不好。突然,从天上掉落了一片烂菜叶准确的落在了他的紫金冠上,赵佶脑袋一歪,拿在手里,臭哄哄的恶心的不行,赵佶怒气顿时冲天而起,立马在街头怒骂:“那个不要命的敢偷袭本王?”

    刚喊完,突然见两边铺子楼上的窗户都打开了,烂菜叶,臭鸡蛋雨点般的落下,赵佶和他的护卫仿佛瞬间淹没在了无数的攻击之下。

    虽然狼狈,却不见受伤。

    可赵佶也慌了,喊着护卫急忙落荒而逃。

    等到赵佶跑没影了,楼上的众人才收手,躬身侍立在两个和赵佶差不多打扮的贵人身后。此二人正是向氏兄弟,向宗回和向宗良。

    他们去向太后跟前哭诉,那是想要拿回损失的钱财。

    可是面对李逵,他们没有这胆子。只能让太后施加压力。可是向太后对李逵的恐惧,并并不比他们少多少。

    二十多万贯呐,这口气不出,如何顺得了?

    最后,只能在赵佶身上找回点利息了。

 第705章 十三太保

    水鬼游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接着再看更方便。

    端王惨不惨的,没人在意。

    倒是蔡京被端王分担了不少城内权贵的怒火,可蔡京还觉得端王这是占了大便宜了。

    挨点骂,甚至被人打两拳,就能得到十万贯的报酬,天下万万人中,不乐意的恐怕找不出千人。九成九以上都上赶着想挣这份钱。要不是李逵提携他,之前没多少积蓄的蔡京,看到这等美事,他也要来争取一下的。

    可是,他们没门路,出身又不好,这份天大的好运就落在了赵佶的头上。这叫什么……撞大运。

    这等好命,就让他给赶上了。

    当然,蔡京也料不到赵佶本来应该有更好的好运,可惜被他给毁了。但日后的事,谁知道呢?

    赵佶吃了这个亏之后,肯定不敢对蔡京报复。蔡京可不是一个人,这位官场沉浮多年,做过二品的尚书,也做过开封府的府尹,也有过龙图阁直学士的贴职。当然,蔡京身上的倒霉事更多,但这都是过去了,如今的蔡京正在走大运。

    这日放衙,蔡京伪装打扮之后,溜到了家里。这段日子,他要是穿着官府,大摇大摆地出现兵统局地门口,必然会被小人用污秽之物偷袭。自从走后门之后,乔装打扮之后,他已经好几天没有遭遇埋伏了。

    没想到,刚进家门,就见到了一张臭脸。

    这张臭脸蔡京已经看了几十年了,早就看腻了,但即便看腻了,他也不能回到小时候了。蔡京真的很怀念那个时候,他可以在弟弟面前摆出兄长的姿态,实在看不惯了,还能动手揍他……

    如今,他不过是个五品官,勉强还能穿着绯袍。

    而蔡卞,已经是从一品的大员了。

    可惜,手痒痒,却不能释怀,真的让人难受。蔡京舔了舔嘴角,扭头看向管事问:“今日多准备几个菜。”

    “闷鹿脯、菊花鸡、松子鱼、鲜藕等时令之材,主菜烤炉猪,还有老爷喜欢老家的海货,昨日发的鱼翅已经在灶上煨了,老爷您看如何?”管事是蔡府的老人了,同样,蔡卞对管事也非常熟悉,毕竟他们是一家人。家族内的奴仆,一代代在家族内生存,这是大家族的体面。

    蔡京勉为其难的点头道:“算了,简单吃一点,今日就将就些。”

    如今蔡家有钱了,再也不用蔡京去抛头露面的给人写招牌,挣这份辛苦钱。他家的伙食自然是水涨船高。这顿饭,一百贯都不挡不住。

    而这不过是蔡京的日常,有那么多钱,不吃点好的,用点好的,怎么对得起自己的辛苦?

    蔡卞惊愕地看向了兄长,他知道蔡京一直很抠,从小就抠门,打小就生不得吃,舍不得穿。在书院里学琴,他都要借用同窗的,舍不得自己买一个。可如今,一顿饭吃掉一百贯,这还是他认识的那个兄长吗?

    饭菜摆上,兄弟俩人开始沉默起来。

    蔡京并没有要张罗蔡卞享受美食的心思,反而自顾自的胡吃海塞。他暴富才几天的功夫,刚刚暴富的蔡京对于美食的欲望还非常强烈。

    “兄长,你不该和李逵走的如此之近。他这个人,不好说。”不好说的意思,就是李逵让人看不透。蔡卞当然看不透李逵,即便是蔡京也看不透。但这并不妨碍蔡京对李逵死心塌地。蔡卞对李逵心怀芥蒂。

    蔡京听到这话,当即沉下脸,放下了木箸,用教训的口吻道:“局座的为人,恩怨分明,只要为兄一心一意跟着局座,他肯定不会亏待我。至于你看不透局长的高瞻远瞩,也不能怪你。毕竟,你整日摆着一副执政官的嘴脸,局座最看不惯你这等办事不得力,却还要自持身份的无用之辈!”

    “兄长,李逵给了你什么好处,如此为他说好话?”蔡卞愕然。蔡京经常会说话很刻薄,当然,也是针对家里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