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李逵的逆袭之路-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支撑的柱子也就是比成人的大腿粗不了多少。

    可这么一根柱子,竟然被一脚就踢断了,这反人类的做法,简直让人来不及思索。

    而李逵却已经抱着一丈多高的柱子,踩着台阶跳在半空中之中,普通人抱着这等重物,哪里还跳得起来?就连一直将自己当成皇城司高手的历千斤也发现自己好像有了大麻烦。

    这小子,还是人吗?

    别说历千斤了,就连李逵也很慌。

    他虽然一口气做出了让人目瞪口呆的举动,一脚踢断了刘家门楼的柱子,还抱着柱子跳起来了,但并不意味着他跳起来之后,就能放大招了。

    他连玩棍子的本事都稀疏平常,更不要说柱子了,但当他跳起之后,顿时潮水般的记忆涌入大脑之中。

    此情此景,和他打野猪的场面如何的相像?

    想要猎捕野猪真不容易,陷阱基本上用处不大,野猪就算是掉入了陷阱之中,这玩意会拱泥,时间一长就脱困了。面对面的捕猎,这玩意比人的反应快,速度也快,遇到打不过的时候,小短腿跑的还贼快,人都撵不上。

    嗅觉,听觉,甚至是视觉在动物之中都是一等一的。

    但这傻东西有个生理缺陷,脖子太粗,眼珠子就在两边,还经常低头,更不会翻白眼。所以,它们对来自于头顶的威胁几乎视而不见。

    而李逵当初就喜欢躲在大树上,抱着一根一丈多长的原木,将头削尖之后,然后静等野猪傻呼呼的路过,选个大的下手。从六七米的高空落下,人加上木头三百斤的重量,还有为人的增加速度和惯性,基本上野猪碰上李逵,也就是个惨死当场的局面。

    他现在对付历千斤的手段就是如出一辙,只是高度速度没法比而已。

    历千斤见躲不过去,只要咬着牙硬接下李逵的攻击,气运丹田,双手灌力,太阳穴高高的鼓起,憋红着脸大吼一声:“开!”

    他想的挺好,李逵年纪也不大,就个头来说,比他矮上半个多头,体格和他差远了,他的胸口的肌肉可是都会跳动的呦!汴梁的女子,那个不喜欢?

    心中想着,硬顶李逵的这次攻击问题不大。他倒是想拔刀,但根本就来不及,李逵的速度太快了,根本就不给他太多反应的空间。至于躲闪,这根本就不是江湖人的作风。真要是抱着头跑了,让他以后如何在皇城司混?

    当他双拳顶住柱子的那一刻,他顿时后悔了,如同海啸一般力量扑面而来,根本就不给他反应的时间,他如同一艘大船,瞬间被击碎。

    一步,两步,噔噔噔,接连退了好几步之后,他仰面朝天的飞出去,掉落在街面上。

    嗓子眼微微一甜,却让他硬是压了下去。

    李逵也没有继续对历千斤穷追猛打,而是将柱子抱在怀中,对着人群冲了过去,顿时皇城司的人被撞的七零八落。

    好在柱子不大,他使出了棍棒才会用的苏秦背剑,柱子在他后背转了一个圈,将还站着的人都扫落在地上。

    这时候,李逵才用脚尖提起落在地上的贯日刀,迎面朝着历千斤走去。

    仿佛在狂风暴雨中被打碎的芭蕉,历千斤的眼皮子也耷拉了,梗着脖子,眸子中满是惊恐之色,双腿贴地蹬着,后背靠着街面往后退。

    好不容易历千斤才压住胸口的翻涌,咬着牙道:“我兄长不会放过你的!”

    李逵愣住了,这家伙不会是以为他要杀人吧?

    他脑子抽抽了才会在当街杀人。

    可让历千斤没想到的是,李逵不过是蹲在他面前,轻轻拍了他的脸道:“小子,以后别让我看见,见一次打你一次。”

    这根本就不是江湖人的路数。

    宅子外的动静,顿时惊动了在刘宅的商及和大队人马,他带着人马冲出来的时候,和李逵的比斗已经落幕,他的手下不是倒在地上哀嚎,就是撞死。李逵这等凶兽,他们如何对付的了?

    爬起来还要倒下,还不如躺在地上,免受二遭罪。

    李逵看到人群,也是微微一惊,闪身跑到了刘清芫的身边,伸手揽住了刘清芫的细腰,就朝着街边的一处高墙冲去。双脚发力,宛如弹簧一般能挪起来,手指如同鹰爪般扣住了墙顶,翻身就上了房顶,一闪身就不见了。

    “李逵放下我,快放下我,我爹爹和母亲都在家里,呜呜呜……”

    刘清芫在李逵的怀里不老实起来,扭动的如同一条离开水的活鱼,反倒是李逵的大手轻薄了一般,他真不是有意的。这让李逵用力也不是,放开也不成。他们可是在房顶上跑,他掉下去皮糙肉厚根本就不会受伤,但是刘清芫就不见得了。

    他心说:“要是刘清芫是头獐子就好了,他就算是夹在胳膊底下,夹死了也不用担心。”

    刘清芫的担心,李逵心知肚明,好言相劝道:“没事,宅子里没有血腥味,你爹妈如今应该是会安全的,等安顿好你,我再去探一探。”

    这时候,商及尖锐的嗓音在刘府前的大街上想起来:“谁跟告诉咱家,到底发生了什么,那个人是谁?”

    历千斤在地上扑腾了几下,他受伤其实不重,他练的是横练功夫,是外功的一种,需要用外力捶打身体的各个部位,吐血不过是常事,吐着吐着就习惯了。但在商及面前必须要装出生死一线的危机,才能让眼前这个太监消气:“公公,我就说事出反常必有妖,我们中计了。他们邀了好手,分走了我们的人手,想要将你瓮中捉鳖。您要是再不出来,就要被堵在宅子里出不来了!”

    中计!

    商及气地直哼哼,历千斤是皇城司很好用的人手,没想到这一次临沂之行,这折就了,这伤估摸着要养不少日子。但这货脑子属于缺根弦的,老是在自己耳朵跟前絮叨,计谋。他沉着脸再次警告:“你是个江湖人懂不懂?别读兵法,没用!”

    说到兵法,历千斤比商及都委屈:“公公,我也不想啊!可要考核啊,要是年末岁考再得个下下,我这八品的校尉就要被撸了!”

    商及默然,他这时候有点后悔带了历千斤,武将岁考兵法开卷的啊!你丫连抄书都不会,还能干啥?

 第095章 大闹临沂城(3)

    “公公!”

    在刘府门口被李逵这么一闹,周围顿时多了关注的眼睛,小城市就有小城市的好处,城内大部分人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熟人,突然之间冒出上百生人面孔,自然会引起警觉。

    但警觉而已,还没有上升到报官的程度。

    可当这些人拿着武器,出现在刘府的时候,就更引起周围行人的警惕。当然害怕的更多,躲在街角瞧热闹的也有,但还不至于报官。因为刘家是将门,进出刘府的人不少都是淮阳军中的军汉,身上佩戴武器,也不足为奇。

    直到李逵动手,临沂城的百姓才明白,这些人来者不善。

    已经有人跑着去报官了。

    这时候,就连商及的手下也开始担忧起来,他们虽有皇城司的身份,但来到地方,可没有任何可以证明公干的手谕。也就是说,一旦出事了,他们就是私人行动,就算是被地方官杀了,也没出喊冤去。

    商及阴毒的眼神在四周扫了一眼之后,咯咯咯,冷笑起来:“你们怕了!”

    “皇城司的人也会怕了?”随后他又尖叫起来。

    “公公,属下不敢!”

    “好,咱家就赌一次,看是刘家的人命硬,还是咱家的命硬!”商及说到这里,皇城司的人都知道他们没退路了。他们是宫廷的爪牙,存在感特别低,甚至还不如宫里的宦官来的重要。这也是为什么商及定下了决定,其他人不敢说话了。

    特务没人权。

    古今中外的都一样。

    不听命令的特务就更没人权了,不仅如此,甚至还连性命都会丢掉。

    历千斤心头沉甸甸的,他感觉这趟临沂之行会出事。原本他们的计划就是将刘葆晟拿住,然后押往京城,在路上弄一个潜逃抓捕的戏码,结果了刘葆晟。这才是一劳永逸的办法。至于刘氏的几个姐夫,能和亲爹相比的吗?只要刘氏在宫外没有能够给她撑起来架子的人,孟贵人就高正无忧了。

    皇亲国戚,皇帝认岳父,认大舅子,但有认姐夫的吗?

    真不多见。

    历千斤俯下头的那一刻,眼神中忧虑大增,但他没办法回头,连反抗的勇气都没有,认命般道:“公公,你安排吧,你说怎么办,我们就什么做!”

    商及是时候表现出了他的满意,虽然行动不顺,但困难只是暂时的:“把人手都散出去,往热闹的地方扎,只要发现了刘葆晟和童贯,放信号,立刻抓捕。由本公公和官府交涉,皇城司办事,就算是文官脾气大,也要给我们三份薄面。”

    “得令!”

    “去吧!”

    商及说完这些,等周围的人走空一些,这才踉跄着往后退着靠在了墙上,大口喘息起来。这一次,他恐怕赌上的不仅仅是运气,还有命。他看着表面光鲜,但在贵人眼里,和一只猫,一只狗,没有多大的区别。

    “历千斤,公公!”

    “你知道这临沂城最热闹的是哪里吗?”

    “这个……”

    历千斤是江湖人,但他不是那种走南闯北,足迹遍布大江南北的大侠,而是个在小地方有点名气,然后想着去京城撞大运的土鳖。他哪里知道临沂最热闹的地方是哪里?他来之前,这地方的名都没有听过。

    “公公,小人不知。”

    “是啊!你不知,我之前也不知,但现在知道了。”商及双目盯着一排高高挂起的灯笼,嘴角露出一丝决然的笑意。抬手指道:“看到了吗?”

    “我认定,刘葆晟要是不傻,他绝对会去哪里。”

    只听商及自信道:“彩灯悬挂最高的地方,自然是城中最热闹的地方。也是大人物出现的地方,临沂是沂州的州治之地,沂州知州在今日多半会出现在彩灯下的楼中。刘葆晟想要活命,在沂州城谁也保不住他,但有一个人可能出现变数,就是沂州知州。”

    大宋的知州是一个很神奇的官职,这个官职说是神奇,因为很多做过知州的官员,之前的官职都比知州大。

    比如说,向太后的爷爷向敏中,就做过永兴军的知州,在出任永兴军知州之前,他是宰相;范仲淹出任过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知州,在此之前,他是参知政事,也就是俗称的第一副相;而沂州知州章惇,也大有来头,曾经是枢密使。有功劳,有能力,但性格暴躁,之所以会被贬谪,主要是性格原因。他有拥立今上的大功,但同时也有怒怼宰相,怒怼太皇太后的劣迹。

    不仅是他自己的作死,还有新党党徒的身份,让他无法在京城立足,开始他仕途上的低谷,从汝州往南,一直被贬谪到了岭南。

    随着皇帝亲政日期的越来越近,估计朝堂上的大佬们也知道,等到皇帝亲政这货还是能回到京城,于是,他的政敌们想到了一个办法,来回的折腾这位,一会儿调任南方,一会儿调任北方,希望这老东西能在半道上被折腾死。

    但很不幸的是,章惇越活越精神,其强大的生命力根本就不是他的政敌司马光之流所能想象。

    别人或许不会保刘葆晟,但章惇就说不定了。

    再说了,太皇太后的话在章惇的面前根本就没用,他已经将太皇太后归结为不谙世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