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李逵的逆袭之路-第6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别不过啊!”章授拉着李逵不肯松手,追问道:“人杰,快告诉我,我能得多少?”

    章授以前在家里,每月能领取一百贯的月例,这钱他不太够用。如今虽然做官了,但是八品官的官俸一半是钱,一半是物。比如吃的米面,杂粮,布匹,这些都有。而八品官,加上他的散官,一个月就四十贯的俸禄。拿到手的钱,还不足三十贯。

    别奇怪大宋的官员俸禄里竟然会有绿豆之类的杂粮,这不是朝廷克扣官员的俸禄。而是这些杂粮,布匹比市场上往往价格低廉,且质量更好。也是大宋官员的福利之一。

    但除了钱之外,章授都不需要。

    他发俸禄的时候有绿豆、稻米、布帛之类的货物。但是,这些他爹都有,而且发的更多,家里根本就吃用不完。

    而堂堂宰相公子,让他去卖杂粮换钱,章授却抹不开脸面。

    导致他做官根本就没有捞到好处,反而亏大了。

    所以听说李逵要动兵统局的小金库,给属下们谋福利。他就忍不住两样放光。拉着李逵就不肯松手:“人杰,你说平日里章三叔对你如何?当初在颍州,我替你光筹备桐油等物资,赶五百里水路去了江宁府给你调配,你说,还有你三叔对你更好的吗?”

    “有!”李逵故意逗着章授。

    章授脸色垮了下来,卖可怜道:“人杰,做人不能不讲道义啊!”

    “章三叔,我就纳闷了,当初章相在沂州做官的时候,你对钱不感兴趣啊!当年小子贪财,还被你训斥过。”李逵好奇道。

    章授摸着脸不承认,装作狐疑道:“有吗?我怎么不记得了?”说到缺钱,章授就沮丧起来,愁苦道:“人杰你是不知道啊!当初我爹被贬谪,我哪敢花钱?夹着尾巴过日子,都怕崩出个屁动静大了,也怕引人注意。可自从来了京城之后,吃请越来越多,总不能每次都不带钱出门吧?关键吃人请倒是没事,姑娘们的钱能欠吗?”

    “实不相瞒,我已经在外头落下了饥荒。虽然钱不多,但之前在家里还能拿钱,也能勉强对付过去。可自从做官之后,我爹竟然停了我的月例,说我也到了自食其力的年纪。我都快四十了,还自食其力?当初我中进士的时候,他老人家为何不这么说?”

    “眼瞅着快要结账了,我还有两百贯的花酒钱没有结。万一要账的去家里要,我会被我爹打死的啊!”

    说起这些,章授是一肚子的怨气。要是当年他中了进士之后就做官,如今少说也是五品官了。

    十几年过去,他在官场还是八品官,如同官场新人一般,怎能维持得住宰相公子的排场?

    对此,李逵沉默了,他也替章授感到悲哀和不值。

    但这话李逵也不好评论。毕竟是章惇做出的决定。老章家,就章惇这一房,四个儿子都考中了进士,可是章惇允许出来做官的只有两个。

    章授和他弟弟。

    章援,殿试第五。

    连章惇都没好意思说:你读书还不成,在家再多读几年书之类的话,阻挡章援出仕。

    可堂堂殿试第五的高名次进士,进入官场十年,如今却不过是七品官。换作其他人,早就是五品知州了。

    可见,章惇为了做宰相,对儿子们的压制有多厉害了。

    “钱是小事,之前你说……”别说两百贯,就是两千、两万贯对他来说都不是什么大数目。但他笃定章授有事瞒着他,故意让章授说。

    章授起身将门拉开,看了看回廊中没人,随即又将们拉上,来到李逵面前低声道:“你别往外说,我听的也不全,就是我爹又一次和蔡卞说话,我偷听了两句。好像要将洛学划归到党争之中,程二要倒霉了。”

    “果真?”

    李逵闻听,顿时来了精神。

    有句话叫什么,痛打落水狗。

    不对,道理不辨不明。

    李逵随即站了起来,在房间里来回踱步,良久才下定决心道:“章三叔,酒不能陪你喝了,我得回家了。”

    “回家多无趣,弟妹都有孕在身了,你回去也没个消遣。”章授一脸讪笑道。

    李逵正色道:“我得回家着书立说,为彻底覆灭二程邪说做准备。”

    章授急道:“人杰,那么钱……”

    “你去和蔡京商量不会有问题吧?”李逵记得章授和蔡京关系不怎么样,之前还受了不少气。

    可章授自信道:“人杰,放心吧,我坚信在钱的问题上,你三叔和蔡京的观点一致。”

 第696章 大宋要出圣人啦

    事实证明,在做学问上,李逵的态度是认真的,主要是不认真,他真憋不出什么像样的东西出来。

    传习录他看过,记忆太模糊了。主要是这本书太散,都是对话。说是对话,更像是回忆录,是王守仁的一帮弟子通过回忆,拼凑起来的集子。

    这样的书有一个很不好的地方,说到哪里是哪里。

    好在儒家的书,颠来倒去就那么点东西。

    归纳总结这事对李逵来说很不容易,但也仅仅停留在不容易上。将阳明先生的思想提炼出来,就是按照心学的四句偈语: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去琢磨,扩充,总是能够凑出几篇像模像样的章,然后他心虚的琢磨着:虽不中,亦不远矣

    可这个过程是非常艰难的,至少对李逵来说确实如此。

    回到家中,李逵当即吩咐阮小五:“闭门谢客,老爷我要著书立言了!”

    阮小五眼神中流露出惊恐的表情,但还是在大门口贴上了一张大大的字,上书两个大字谢客!

    而后院里,刘清芫带着两个同样身材没有走样,却被御医安道全认定了有孕在身的孕妇,聚在一起议论。

    “老爷这是憋得慌了?”

    “看着不像啊!他在延安府的时候整日像只大马猴似的上窜下跳,后来实在憋不住了就去西夏国。”

    “姐姐,你知道原因吗?”

    刘清芫摸着并不起眼的肚子,眯起丹凤眼,若有所思道:“可能是憋着坏要害人吧?”

    “老爷不会这么坏吧?”

    张贞娘觉得刘清芫和聂翠翠肯定是对李逵有了不该有的误解,当即为李逵正名。

    刘清芫摆摆手道:“你们也别猜了,一起去看看不就行了吗?”

    当三个有孕在身的傻女人看到李逵面色呆滞,双目无光,躲在自家后院的阁楼上,把自己弄的像是个被禁足的疯子的那一刻,惊吓不已:“老爷,您这是魔怔了?莫要想不开呀!”

    就算是有青梅竹马之情的刘清芫,也从来没有见到过李逵如此狼狈。自从她认识李逵之后,这家伙总是闲不住。

    李逵抬头,看到是自家老婆和小妾,没好气道:“老爷我在做学问,莫要打搅。”

    说完,脑袋又耷拉进了书堆里。口中还念念有词:“孟曰:人善。荀子曰:人恶。善恶发乎于心,知善而行恶,知孝而逆行,非善非孝。行乃心之所属,知乃行之所为善,大善!”

    整了这么一句酸词,李逵立刻伏案疾书。

    吓得三女不敢靠近,深怕李逵癔症了,连孕妇都不放过。

    聂翠翠拍着越来越伟岸的胸口,一副被吓住了似的说道:“这大概就是读书人的疯癫吧?”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聂翠翠小时候就家破人亡,但也有过锦衣玉食的经历,可惜是将门,不知道读书人的奥义;张贞娘,父亲是禁军教头,恐怕也没机会见到读书人。她生活的那片坊市,都是武夫,长的最斯的就是林冲了,可惜还是个武夫;就连正妻刘清芫,虽说见过几个读书人,但也不敢笃定,其他读书人是否都和她熟悉的大姐夫那样,穿着件儒衫,就冒充化人。

    紧接着,李逵连衙门都不去了,这等偷懒的行为,竟然在官场没有一个人对李逵不满。甚至皇帝也苦等着,时不时的问身边的亲信宦官郝随:“李逵的书写得了吗?”

    “没听说啊!官家,要不让奴才去问问?”

    “速去,速去!”

    郝公公领命出宫,来到了保康门外。阮小五苦着脸对郝随道:“说不见人就不见人,我家少爷说了,不成功便成仁。”

    郝随惊恐万分,苦劝道:“不至于如此,这是何苦来哉?活着岂不是更好,为何要寻死觅活?”

    “人杰可有不妥当之处?”

    阮小五回忆道:“除了脾气越来越坏,倒没什么变化。”

    郝随闻听大惊失色,李逵的脾气之前就足够坏了,如今更暴躁,岂不是要失心疯了?急忙回宫复命,不久之后,太医院擅长治疯病的太医眼巴巴的赶来,却差点阮小五用棍子打出来,连滚带爬的逃似的离开了。阮小五还站在大门口的台阶上,振振有词道:“我家少爷没疯,也没病。”

    不仅郝随,就连范冲。

    马昱。

    苏颂。

    京城和李逵关系有点近的人,要么亲自赶来,要么派门人赶来。不过,很不凑巧,李逵都在发奋图强,接待他们都是阮小五。

    才几天呢?

    就都急着要催更,写书对于郝随来说,比憋屎都要难的多。他可想象不出来,李逵什么时候能将众人期盼的书给写出来。

    可他也担心啊!

    谁让郝随,郝公公是李逵的好哥们呢?

    万一李逵写出来的书太次,让苦苦等待地人大为失望,岂不是要糟糕?

    说起来,李逵不过是放了狂言而已。回到家里,查阅典籍,寻找思路,并没有任何狂躁的迹象。

    可是随着之后几天来询问的人越来越多,他心虚了。

    他恨不得抽自己两巴掌,偷偷摸摸的写不好吗,非要大张旗鼓,如今不成功真要成仁了。

    好几次,阮小五在门口打发来探口风的人,李逵其实就躲在门房里。每每听到有人赞扬他的才华,期盼能够早日见到他的著作的时候,他总是面红耳赤,羞愧难当。他真有种轻松爬上了树,却下不来的窘迫境地。

    直到此时,他老婆刘清芫也看出来了,李逵这是夸下了海口,却临了怕丢脸的心思作祟。

    忍不住劝道:“夫君,你这样躲着不见人也不是个事,总不能你学司马君实,刨个坑将自己丢地下,一呆就是十来年吧?”

    李逵摸着自己的脸颊,古怪道:“你也看出来了,很明显吗?”

    李逵是个要脸的人,一两句话震慑人心,他肚子里有的是。可问题是,让他长篇论述,写出皇皇巨著,几乎没有可能。至少二十年内,想都不要想。这还得日日苦读的情况下。

    好不容易凑了几篇像样点的章。

    李逵决心去找个嘴上有把门的,水平够高的人看看。

    苏辙算了,这位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主要是苏辙不仅不期盼他能够写出巨著来打压二程,却派着小儿子来训斥了他了一顿。虽说被训斥的人是阮小五,但李逵当时就在耳房里,听得真真的,一个字都没落下。恨得他当即掏出随身的小本本记上了年月日

    马昱?

    这家伙住在璐国公府中,他去不方便,人多眼杂的,要是写地不怎么样,岂不是要散出去?

    范冲?

    行了,就他了。

    黑不溜秋的小巷里,一个年轻人迈着东倒西歪的步子,傻傻地唱着:“我辈岂是蓬蒿人,仰天大笑出门去呕”

    立刻趴在墙根边吐了起来。

    他根本就没有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