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李逵的逆袭之路-第6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罚怯萌说男母嗡觥P∪颂登宸缟降脑羰锥加谐匀诵男丫频陌茫郧把嗨骋簿=话笊碳值男母斡美聪戮啤!

    “呕——”

    曹元春干呕了几声,脸色蜡黄。他想象不出,还有人如此扭曲,竟然会做出人吃人的恶毒之事。

    朱富继续道:“后来山寨被围困,山贼终日作战,没有酒肉……于是,做出了道德沦丧之事。被俘虏的二十多位兄弟,无一幸免。山贼之中,几乎有六七成都吃了。另外,清风山多年犯下的罪行基本都在这里了,这枯洞里的上百枯骨基本上都是这么死的。”

    青州知州卢敏这时候都吓傻了。

    大宋儒教立国百多年,从来没有听说过如此惨绝人寰之事。可是这事却发生在他的治下,他却置若罔闻,一时间,他感觉内心的信仰都开始颤动起来。

    朝着东京都城的方向,卢敏跪倒在地,痛哭失声:“陛下,臣万死难辞其咎!”

    赵挺之也被吓傻了,随后是莫名的惊恐。这事不可能被捂住,必然会传到京城。而一旦消息进了京城,他的仕途恐怕也要完蛋了。

    绝望之下,他也学着卢敏的样子,跪倒在地上,痛哭失声:“陛下,臣万死,臣有负皇恩。”

    上百条人命且不说。

    光吃人心肝的就如此之多。

    这等恶行会对大宋社会的道德体系造成史无前例的崩坏,大宋立国的基石都将被撼动。

    消息从京东东路,快马传到了京城。

    垂拱殿上。

    皇帝将龙案上的龙胆都仍在了大殿之上,满朝文武噤若寒蝉,一个都不敢作声。

    身为宰相,章惇也想不出大宋竟然有如此胆大妄为的贼子,竟如此毫无人性。他腾地站出来,对皇帝道:“杀,不杀不足以威慑天下宵小;不杀,不足以正朝纲;不杀,不足以警示天下;不杀,不足以警告后人……”

    “章相,杀是肯定的。但问题是杀几个?”

    “全杀了,清风山贼子,一个不落都杀了。清风山贼首夷三族。”

    “这不符合大宋的律法,大宋不以连坐示人,此举是否太过了。”

    章惇怒斥道:“天下最大的恶行,不过于人吃人,清风山贼子泯灭人性,竟然以吃人为乐。这仅仅是他们的错吗?难道他们的父母,亲族就没有错?他们死有余辜!”

    皇帝赵煦抿着嘴唇,显然已经忍耐到了极致。突然,低吼道:“按章相的意思去办。朕,朕稍后下罪已诏!”

    天下出了如此丑闻,当皇帝的更没脸说大宋以儒家治国百年,教出了这等毫无人性的魔头。他还有什么面目面对先皇?

    好在大宋的皇帝认错不算太难受,而且经常认错。

    再说罪已诏,是翰林承旨去琢磨的文章,根本就不需要他去冥思苦想。赵煦心头怒火难消的是青州出了如此大的乱子,竟然所有官员都不知。甚至清风山的贼子就在禁军营寨边上,也没有派军队剿灭,导致上百人被害。

    这其中京东东路宣抚使赵挺之,青州知州卢敏,青州统制曹元春都是干什么吃的?

    退朝之后。

    相公们被留下。

    皇帝气地脸色通红,盛怒之下,接连对青州官员开始了追讨。

    “郝随,你亲自去,质问这些替朕镇守河山的官员,心中还有天下吗?还有大宋吗?还有朕吗?”

    ……

    这场风暴对于大宋来说,仅仅是开始。盛怒下的皇帝,将此等恶行传檄天下。

    并且命令天下各地禁军对盘踞在山林的山贼水匪开始最严苛的围剿。

    至于当地的禁军能否对付,这不是皇帝需要考虑的问题。要是禁军连这些山贼和水匪都对付不了,还怎么守卫大宋的疆土?

    很快,中原第一大匪帮梁山,偷偷派人去了郓州,在大半夜将梁山告示帖在了城门边上,意思就一个:梁山谴责清风山恶徒的暴行,并且宣称,梁山只求财,不害人命。

    二龙山山贼趁着夜色在其县城贴出告示:二郎山从来没有吃人恶行,并且谴责清风山的暴行!

    ……

    郝随身负皇命赶到青州,已经快十天后了。

    见到李逵的那一刻,郝随埋怨道:“人杰,你这次可是搅和的朝堂地动山摇,好不容易在将门获得的好感也将付之东流了。”

    “我不在乎,陛下这么说?”

    李逵面带鄙夷,表情轻慢。将门真要是让他看重,也不会是如今这副鸟样子。

    郝随脸色犹豫道:“陛下如今也不比以前了,心里的话哥哥我也猜不到了。不过他好像并没有不高兴,而是让你继续彻查各地禁军。”

    郝随想了想,叹气道:“只是这京东东路的官场要出大事了。你以后在文官之中,恐怕也不会太欢迎。”

    李逵冷哼道:“尸位素餐之辈耳,某不屑与之为伍!”

 第675章 苏门的以德服人

    “京东东路宣抚使赵挺之,隐瞒朝廷,尸位素餐,有负圣恩,去其龙图阁待制职,夺宣抚使职,降为通判,去京听候。”

    “青州知府,不体恤百姓,导致地方糜烂,去其知州,贬为知县,即日去崖州上任。”

    “青州统制,见匪不剿,有负君望,去职留看!”

    ……

    这场发生在青州的惨剧,被波及的官员达到了数十人。其中,京东东路从宣抚使衙门,提举有司,转运使衙门都被训斥。

    而唯独获得朝廷褒奖的就一个人,花荣。

    花荣替父出征,有功,被授予了文散官,将仕郎。

    将门子弟,获得文散官的很多,算是恩荣。至于今后做官,具体还得看最后如何入职。要是从文,自然不用更改。但是从武之后,会随着擢升,用武勋代替。

    一时间,京东东路官场人人惨淡。

    虽说被处罚的官员大部分都是青州和路级别的高官,但京东东路的官员考评,这几年恐怕要跌入谷底了。考评不佳,那么升迁就没了指望。

    如今的李逵走在路上,遇到京东东路的官员,尤其是文官,基本上没有人会给他打招呼。甚至故意扭脸假装没看到他的大有人在。

    这日。

    李逵准备动身去登州。

    他还惦记着他的船厂。当然,继续在青州,就会引起人的反感了。都让人你祸害成这样子了,还不走?

    还要赶尽杀绝不成?

    离开之前,李逵让阮小五叫来了花荣。

    花荣获得官职也是意外之喜,他可以凭借这份恩荣,直接去京城侯选官。武将不同于文官,如今大宋的低级武将不会换防区,西军的将门子弟,多半也会在西军任职。花荣出身在京东东路,自然也会在京东东路内选官。

    当然,没门路的官员,得多等些日子,选到的官职也不见得称心如意。不过李逵对花荣有很大的期待,这家伙怎么说呢?武艺好,家世好,这些都对李逵无所谓,唯独吸引李逵的是花荣此人极为忠心。

    要说宋江跟前最忠心的人是谁?

    花荣说第一,谁敢说第二。

    李逵踅摸着自己身边都是奸佞之徒,总得找个信得过人做帮手。花荣想要在文官之中混出头比较困难,但也不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而花荣在京东东路做官,显然不能跟随李逵。

    他琢磨着,得让花荣放弃在家门口做官的便利,跟着自己出去京城。

    “贤弟,今后可有打算?”

    李逵试探着问话,同时将煮好的茶递给了花荣。

    花荣这几天就像是在梦里,稀里糊涂的被大宋政坛新星李逵的器重,然后又立功,甚至他还以武将身份,获得了文散官。这是连皇帝都知道他花荣了啊!

    花荣当然清楚这些都是李逵给他带来的,有道是饮水思源。他也不是不记恩情的人,可是想到李逵是文官,而他的学问,恐怕这辈子都没办法混到文官的圈子里去。想到此处,花荣不觉多了些愁容。

    不过,谁让他有情有义,当即狠下决心:“哥哥提携小弟,小弟如何能不知?小弟这就辞了这官,随哥哥进京。”

    “你舍得?”

    李逵吃惊的看向了花荣,这家伙是不是傻啊!他们认识才几天时间,连官都不要了,就要跟着自己走?

    这也太一根筋了。

    想到身边人,李逵有些伤感。

    高俅,讲义气。

    马昱,很讲义气。

    鲁达,没心没肺,仁义为先。

    庞万春,好像没啥追求,但也讲义气。

    就投靠李逵想要获得晋身之阶的李邦彦,也是出了名的讲义气。

    而花荣……这家伙才认识几天,把这帮人都给比下去了。

    花荣如此上道,李逵倒是不好意思了起来。他带着花荣回京城,虽说中书省下的衙门,也有武官。但这些官职基本上是闲差。花荣也是有本事的人,让他仅仅混个不入流的闲差,李逵良心上也过不去。

    可是花荣想的挺简单,他开心道:“兄长你听我说,我爹已经官复原职了。不久之后就可能调去江宁府去做统制。虽说官没有升,但江宁府可要比齐州繁华的多,不需要我在跟前照料。”

    “说起江宁府。我倒是认识个江宁府籍的御医叫安道全,手段高超,或许你爹的病经他诊断有祛根之法。”李逵随即道:“安道全原先是京城闲散人,为兄一封信就能将他请来齐州,可年前他已经是御医,轻易不能离开京城。你爹要是身体允许的话,不如去京城一趟。”

    “谢兄长,我这就让我爹准备去京城。”

    花荣拜谢不已。为人子,孝为先。

    李逵能替他想到这些,他心中更是对李逵信服。

    当然,这等小恩小惠想要拉拢人,确实有点说不过去。李逵迟疑了一阵,问花荣:“贤弟,你去读书如何?”

    “读书?”

    花荣面带苦涩,他还以为李逵想要教他读书。对他期望甚高。但是他能不清楚自己的事吗?他哪里长得出中进士的脑袋?读书,这辈子都没出路啊!

    花荣的情绪顿时有点憋屈,可是李逵是他兄长,就是豁出命去……花荣琢磨着,读书也不至于如此吧?

    李逵却笑道:“贤弟多虑了。为兄如今在中书省做官,兵统局虽说是个新衙门,但陛下重视,枢密院重视,都事堂也重视。别说是个五品的统制,就算是四品的殿前司将军,也能安排得了。可是,在京城做官,武将除了高品武将,其他都没太大出路,尤其是中书省,随便一个七八品的承旨、司业,都能指使起四五品的武将,贤弟信赖为兄,为兄也不能害贤弟。”

    “为兄不用你考科举,中进士。也不需要你去参加太学升舍试,诗赋举业。这些对学子来说都不容易。十年寒窗,不知多少人白了头,也等不到鲤鱼跃龙门的那一天。为兄的意思,是给你找个老师,我师叔晁补之性格豪爽,你只要去了,他就能收你。但你也不用在他门下求学,而是去我师祖苏学士门下求学……只要将他老人家哄高兴了,写上一篇关于你的文章,你就能名传天下。”

    花荣眼珠子都直了,听李逵的安排,他这中进士还不成,非得进士及第,甚至考状元才行。

    天下文坛大宗师门下的门徒,要是连中进士都中不了,岂不是丢人丢大发了?

    花荣不由暗暗叫苦,他没想到自己百步穿杨的本事还没有扬名天下,就要被埋在书坑里,自生自灭了。

    可李逵能害他吗?

    只见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