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李逵的逆袭之路-第6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章惇面露喜色,他在李逵打下青塘之后,就有了对吐蕃用兵的想法。

    一方面,他担心李逵对青塘的影响力太大,不想他人插手青塘。一旦李逵反对他,他的西征策略恐怕要沉沙折戟。而李逵却一口认定,大宋的骑兵成军之前练兵对象是吐蕃,那么章惇所有的疑虑都将烟消云散。

    甭管李逵是那一派的人,章惇完全不在意。他只要知道李逵和他一挂的,就心满意足了。

    迈着八字步,章惇心满意足的去都事堂坐衙了。

    留下章授,眼巴巴的看着李逵,几次张嘴,想问却不敢问,深怕刚得的官职又丢了。

    “大人!”

    “别啊!三叔,以前我们怎么论,今后还怎么论。放宽些,今后新衙门里是我们的地盘,关起门来,咱爷们说了算。”

    李逵在做事上,喜欢放手。他当然不会说自己怕烦,而是堂而皇之的说给属下锻炼的机会。如今,又是这样,他笑着对章授道:“三叔,你也是新衙门的官员了,今后我不在衙门,你做主。”

    “啊!”章授幸福的都快冒鼻涕泡了,他刚入官场,就能替四品衙门的主了?这似乎比大理寺少卿都要威风啊!

    当然,他高兴还没多久,李逵的任务就下来了:“三叔,京城你熟吗?”

    章授拍着胸脯表示,京城他没有不熟的地方:“人杰,三叔托大,这么叫你。”

    “不碍事!”

    李逵摆摆手,不在乎道。

    章授道:“要说京城,你三叔自从科举之后,在京城足足待了十几年,能不熟吗?只要人杰问,三叔断然没有答不上来的地方。”

    “这就好,三叔有两件事需要你去督办。”

    “人杰请说!”

    “咱们这个炮局……”李逵撇撇嘴,越来越觉得这个衙门晦气,眼珠子转悠道:“三叔,咱们这衙门是大宋的机密,能低调些最好。炮局似乎不太妥当,你回去琢磨个名字,长一点不要紧,关键是能让人听不出来咱们是干什么的。”

    这个任务很突兀,但章授却很认同李逵的说法,当即表示:“包在三叔身上。回去就去琢磨一个。交给人杰审定。”

    “别给我,直接给章相就行了。”李逵促狭道。

    章授没觉出不对劲,反而认同道:“这样也行。但是人杰,三叔我还不知道咱们衙门到底是做什么的,真要是想名字,也无从想起。”

    李逵摸着下巴,思量道:“其实也不多,主要是变革我大宋的军队的武器,比如说火器中的火炮。监察铁监各工坊,工部各工坊,还有就是设计新的战舰。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监察各地禁军的情况,评定其战力之类的。另外,我大宋准备募集骑兵,需要筹备之类的杂物,事情很多,也很杂。这是个全新的衙门,取名尽量要低调有内涵。”

    章授了然道:“这岂不是小枢密院?”

    谁说章家人不会拍马屁的?章授的天分就很高,一个‘小枢密院’就让李逵心花怒放,仿佛他距离枢密使的一品官职,就差一步似的。

    “哈哈哈……三叔,你很有天分!还有就是寻找个合适的地方,最好在城外,作为训练人手之地。”

    章授摸着自己略显年纪的脸,跟着笑起来了:“此事简单,包在三叔身上。”

    回去之后,章授立刻翻书琢磨,该叫什么名字。等到掌灯时节,他终于从拟订的名字之中,选了个衙门的名字,陪着十分的小心,在章惇用膳之后将拟订的名字给了章惇。

    章惇定睛一瞧,不解道:“人杰让你来的?”

    “是,人杰认为炮局虽然威风,但不符合衙门低调的特殊性,让儿子询问父亲,是否可以改个名字。”

    章授小心翼翼的抬起眼皮偷看了一眼老爹,随后又飞快的落下。

    心头扑通扑通的乱跳,以前没这毛病啊!章授也奇怪不已,难道是他爹当朝一品,而他却成了八品官,这是权势的全方位压制?

    章惇也不在意,将折子往衣袂里一塞,满口答应:“此事老夫去和官家说。”

    他也是累了一天了,说服蔡卞骗他兄长来京城就不容易。但章惇却异常关心新衙门的筹备,问章授:“人杰选定了衙门驻地没有?”

    章授震惊了,他刚当上官,连衙门都没有,这是个正经官吗?

    章惇嘱咐了一句:“你尽力督促人杰,把衙门选址定好,是修是建,都要尽快。另外人员筹备也要想好。”说完,就去了书房。快到书房的时候,章惇还嘟哝了一句:“兵事调查统计局,这是个啥玩意?”

    蔡府。

    执政蔡卞看着在他面前恭谦的侄子,说不出的心烦。他不喜欢他这个侄子,做事太功利,和他兄长一个德行。

    但是章惇午后找他谈话,不得不让他见侄子一次:“蔡攸,这次科举,太学之内的选拔可有机会?”

    蔡攸没来由的头痛不已,低声提醒叔叔:“叔父,太学选拔举子,需要上舍生才行。侄儿,侄儿……”

    “你还不是上舍生?”

    蔡卞震惊了,他老蔡家兄弟多大的名声,竟然养出个连上舍生都考不上的蠢蛋。顿时气地冷哼道:“蠢才,蔡家的脸都让你给丢尽了。”

    “侄儿愚钝!”蔡攸有什么办法,太学里都是妖孽,他哪里争得过人家?

    就如才入太学一年多的李邦彦,长的眉清目秀,踢球又好,说话有好听,诗词歌赋都非常厉害。平日里太学里的学生都喜欢和他玩。可这位如此放浪不羁,却轮到考试,每每都是名列前茅,如今也成为了太学的上舍生了。这种人,天生就是打击人的,而像李邦彦这样的人,才学上舍之中并不缺。

    蔡攸琢磨着自己要和人家比,给人做跟班都不够格。

    太学的上舍生不超过三百,每次科举,总有一百人多左右下场。当然,这名额也是需要考试得来的。但是厉害的是,每一榜科举,太学生至少能获得五十个以上的进士名额。这就恐怖了,只要进入太学上舍,就等于一只脚已经跨过了贡士的身份。

    蔡攸的才学,距离进士真的还很远。

    蔡卞拿出一封家信对蔡攸道:“你带着这封信去浙江给你父亲,告诉他回京的事有眉目了,但不要伸张,偷偷来,你可明白?”

    “侄儿一定亲自送达,将叔父的话带到。”蔡攸躬身接过信,贴身放好。

    蔡卞摆摆手,不待见道:“去吧!”

 第658章 局座

    宰相公子章授的人生也曾辉煌过,榜上有名,春风得意马蹄急的风光,他也经历过。

    中进士之后,十几年却只能跟随在父亲章惇跟前。如果章惇倒霉,被贬谪途中也就算了,毕竟身为读书人,起码的孝道是要遵从的,他在章惇跟前,总比奴仆贴心一些。可恰恰是章惇的倒霉没几年,大部分时间都很风光。这就让他苦闷了。

    阿弥陀佛。

    章授在心里默念佛祖,他也不想自家老爹倒霉。

    可问题是,明明是章惇已经贵为宰相,却还是不给他机会,不得不说,曾经想要有所作为的少年郎,变成了中年大叔之后,对家里没有一点怨气是根本不可能的。

    但有怨气还能怎么办?

    他爹是个能听劝的主吗?

    堂堂进士老爷,却没有做过官,这说得过去?更何况,他还不是做学问的材料,不是说他才学不够,而是在家族里,能人太多,他羞于将好不容易琢磨出来的学问拿出来给人垫脚。

    可不做官,只能做个跟在章惇身边如同管事般的随从,这份憋屈,存在他心里已经十多年了。

    连章授恐怕也想不到,他的转机来自于一个几年前他就认定是个奸滑之人的李逵。

    和李逵认识,完全是因为苏轼。

    谁也闹不明白,苏轼为什么会给章惇写一封热情洋溢的认错信。然后,他爹竟然神奇的原谅了苏轼。要知道,在家里,章惇不止一次臭骂过苏轼不讲义气,是个彻头彻尾的小人。按照章惇的记仇性格,这是一辈子都过不去的坎。

    可章惇突然就原谅了苏轼,这让章授等身边人很不解。后来在颍州知州任上的苏轼遇到了困难,章惇也派了章授去帮忙。也就是这一年,他认识了才十四岁,刚跟在苏轼跟前读书的李逵。

    恐怕那时候,谁也想不到,短短几年时间,李逵就经历中进士,出仕,立大功,才弱冠的年纪,就已经是朝廷四品大员了。

    这天醒来,章授听着窗外略显冷清的声音,打开房门,寒风扑面而来。却让他感觉格外的清爽,换作之前他早就撇嘴不悦了。

    “三少爷,老爷让你起来之后就去都事堂。”

    章授这样的八品官,是没有资格上朝的。所以,他根本就不用早起,反而能睡到天亮。可是让他老大不乐意的是,为什么他已经当官了,还要去都事堂听差?

    面对家中老奴,章授瞪眼道:“我要去坐衙,怎么可能去都事堂?”

    “少爷,你忘了昨日求老爷办的事?”

    老奴的提醒起作用了,章授不敢奢望昨日给他爹写的折子,今天晌午之前就能办了。可他还是带着期待去了皇城。

    来到都事堂,章授很郁闷的连他爹的面都没见到,反而是索封拿来了都事堂公文,交给章授到:“已经用过印了,相爷诸事繁忙,就不留仁和老弟了。至于圣旨,等两天才能弄好。有都事堂的批文,你们就能开始筹备衙门了,不碍事。”

    诸事繁忙?

    章授下意识地看了一眼皇城内耸立的钟塔,这是苏颂和李逵的功劳。要不然,大宋也不会有这等奇妙之物。他一眼就看清了钟上的时间,这个点,应该是他爹喝茶休息的时间啊!

    章授接过批文,有点伤感的在心中想到:“这就要六亲不认了吗?”

    可是打开公文,他顿时心情大好。昨天才递上来的折子,今天就批复好了,说明什么?说明他很重要,很有面子。

    甭管是自欺欺人,还是真的如此,反正章授有种大权在握的感觉。

    原先他觉得李逵不靠谱,连公廨都没有,官员属员都缺编的衙门,岂不是个天大的坑?

    但是坏事有时候也能变成好事,比如说衙门冷清,但是主官有了,还是有功之臣。除了都堂主官之外,就是他这个跑腿的人了。这说明什么?在新衙门里,他可是元老,筹备之初就被肩负重任的元老之一。

    后来者,无一都要用仰慕的目光来瞻仰他的丰功伟绩。

    出万胜门的时候,他意外的碰到了蔡京的儿子蔡攸。

    对于这个小老弟,章授感觉还是不错的。会来事,对人恭敬有礼,只不过他爹如今时运不佳,流年不利。

    但章授认为,这一切都会过去的。

    “章三叔,你是要去祈福吗?”

    蔡攸老远就打招呼,他似乎有种要出远门的样子,身边还有几匹马,几个蔡家的家丁跟着。章授定睛一瞧,却没有和往常那样热情,反而表情有点古怪,对蔡攸尴尬道:“以后你爹是我上司,章三叔就不要叫了,不妥当。”

    蔡攸震惊不已,他爹什么时候要成为章授的上司,更让他惊讶的是,相爷什么时候允许儿子进入官场了?他叔父蔡卞只是告诉他,他爹蔡京回京的事有眉目了,仅此而已。没想到章授却知道的比蔡卞更多?蔡攸顿时多了层心思,想要套出章授的话。

    “三叔,你是长辈,侄儿怎敢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