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李逵的逆袭之路-第6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到章惇说要打辽国之后,他觉得有门。
“章相的意思是募兵建立新军,作为攻打辽国的杀手锏?”
赵煦听完章惇的解释之后,心里当即就做出了判断,答应章惇。当然问还是要问一下的,毕竟要给宰相足够的尊重。
章惇躬身道:“官家,我大宋一直以来北疆深受辽国之患,前两年大河改道,我朝上下无不担忧,深怕辽国会顺着大河水道,轻松抵达大名府。一旦冲破大名府的防御,中原就任由辽国铁骑践踏。”
“大河不是回去了吗?”
赵煦觉得这个问题不用再提,实际上,根本就是大宋的朝堂上杞人忧天。就辽国的哪些破船,能载的动多少兵马?
真要是辽国放弃最强大的骑兵,用水师突进,大宋能够将辽人打到怀疑人生。
可当时的黄河改道,确实让大宋朝堂上下吓出了一身冷汗。这黄河也太没立场了,一下子从大宋京东东路的莱芜附近的出海口,直接拐到了辽国的南京道,这不是背叛了中原吗?
这不过是其中一次危机。
赵煦发现说了一句蠢话,当即干笑道:“章相,我大宋如今西北的禁军不能动。河北两路的禁军,恐怕也不是辽人的对手。”
这话绝对是给大宋脸上贴金,不仅不是对手,甚至河北的禁军连阻挡辽国的南下的能力都没有。当年澶渊之盟的时候,河北北路的禁军还很强,给地给辽军造成了巨大的麻烦。可如今,百年过去了。大宋在河北两路的军备上,不知道差了辽人多少。可以说,十来万禁军,几乎成了摆设。
章惇惆怅道:“靠这些人,恐怕不成。这不,人杰给臣一个思路,咱们的禁军虽部分已经不堪重用。但如今大宋国库将充盈起来,训练一支新军,也不是难题。唯一难的是,如何训练,训练成什么样子,用什么样的武器来阻挡骑兵,这些臣将拭目以待。但臣以为,做,或许是失败;但不试一试,肯定不会有成功的希望。”
赵煦追问:“章相认为我大宋有几成把握?”
“这个……”章惇也说不清楚,只能脸色揶揄的看向了李逵。
李逵心中暗骂:“老贼,你就不能有点担当些,当年王老大当政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拍着胸脯他老人家一力承担的。”
没办法,李逵只好硬着头皮道:“如今的铁监能够批量产出精铁,要是铁监的技术更好一些,应该能出麻钢。到时候,我大宋的火炮铸造就能使用铁炮,而不用青铜铸炮。只要工匠和工坊人手足够,应该能满足需要。唯独水师,如今的水师战船并不适合安装火炮,需要改造战船的结构,从而建造能够在海面上威胁辽国海岸线的大舰。”
“至于火枪,还要摸索其结构,只有等造出来之后,才能看出是否有压制骑兵的能力。加上对辽作战,我大宋应该准备重骑。”
赵煦好奇道:“为何要重骑?”
“因为辽人喜欢用轻骑兵,正面战场想要克制轻骑兵,只能用重骑兵。但是如果配合火器步卒作战,轻骑兵冲阵之力不足,不如重骑兵好用。”
李逵一问一答,让皇帝赵煦终于明白了想要对付辽国的所有的准备。这些都准备好了,他就好奇,大宋和辽国真的开战,胜率几何?
“李卿,如果所有的条件都满足了,我大宋有几成的胜率?”
“六成吧!”
李逵砸吧了一阵嘴,想着道:“因为火器军队如何战斗,适用什么样的战法,无从得知。因为是个全新的兵种,需要有对手可以练手。成军太早,一旦装备完成之后,可以试着组建一个营左右的士卒。”
大宋的一个营是三千人,包括五个指挥,每个指挥五百人。
“谁适合?”
赵煦觉得不打辽国,似乎没有太合适的对手。
反倒是李逵嘿嘿冷笑道:“西夏。”
说到赵煦,平生最恨那几个番邦?
一个是西夏,一个是辽国。
都是给他爹神宗皇帝造成了沉重伤痛的对手。
一说到这两个番邦,赵煦就忍不住会上头,咬牙恶狠狠道:“我大宋要想扬威四海,就不能让西夏割裂我西北,不能让辽人威胁我中原。朕决心已下,就按照李卿的想法去做,不要怕靡费军资,如今大宋有的是钱。”
李清臣张了张嘴,实在忍不住,这才开口:“官家,按照李逵的设想,恐怕钱有点不够。”
“唉!”赵煦瞪眼吃惊不已,他心里有点打鼓起来,他也变不出来钱啊!
关键是,李清臣提道:“官家,辽国想要南下的心思,一点也不比我大宋想要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心思轻。新军从武器,战术,训练都是一抹黑。真要是大张旗鼓,辽人恐怕不会等我大宋筹备完全,就会率先动手。不得不防啊!”
这是个问题,赵煦看向安焘,觉得问不出来结果。
只能看向章惇,章惇虽说脾气不太好,性格执拗,甚至要做出决断的时候,朝堂上谁也没有章惇果断。
“章相,你怎么看?”
章惇想了想,了然道:“建立一个新衙,让擅长其技的官员担任主官。先制作火器营需要的武器,比如说火炮和火枪。”
说话间章惇看向了李逵,意思再简单不过。
安焘明悟,正色道:“官家,新衙应该设在枢密院,其道理有三。其一,火炮今后必将成为我大宋攻城拔寨之利器,其为军械,自然该在枢密院;其二,新军编练,虽说是殿前直下,但火器不同于其他,需要保密;最后,只有枢密院才能统筹如此繁杂的公务,其他官衙无法做到。”
章惇闻听,当时就急了,指着安焘道:“这是坏了祖制。你枢密院只有指挥之权,什么时候连练兵都归你们管了?”
安焘不急不缓道:“权宜之计,等到我大宋火器营成军,必然会将练兵之权交给殿前直,在此之前,完全是不得已而为之。总不至于交给殿前直吧?殿前直还能统筹铁监,还能指挥得动工部?”
这是肯定的,武将指挥文官,门都没有。
忙活好一阵,最后便宜了枢密院,这事章惇能干?
可一看李逵,他差点鼻子都气歪了。李逵这家伙竟然置身事外的看他们吵架,就差搬个板凳来看戏了。他一琢磨,这事情还得落在李逵身上,能将筹备训练火器营的权力收在都事堂,那么最好不过。要是无法收在都事堂,至少不能让李清臣和安焘得了便宜。
“人杰,你是主持之人,你说说你的想法?”章惇将皮球踢给了李逵。
李逵呵呵一乐,摇头道:“我没想法。我还等着省亲之后去御史台上任呢。到时候,火器营筹备的时候,我倒是可以给些意见。”
做梦!
关于李逵这厮还想着当正气凛然的御史,章惇、李清臣和安焘都觉得这小子是在做千秋大梦。火器的研发和筹备火器营,都离不开李逵。因为只有李逵才是懂行的,朝堂上有一个算一个,都无法胜任新衙门主官的公务。
让御史台管理火器营,这不是给御史佩刀吗?
反正听着就让人觉得心惊胆战。
章惇对安焘威胁道:“枢密院绝对不能训练火器营,火器营的训练,必然需要在官家的管辖之下,你们想都不要想。”
李清臣和安焘用眼神交流,似乎一切都在预料之中。
只要火器营没有让章惇插手,对他们来说,就是胜利。
反倒是章惇,却用心良苦的李逵蛊惑道:“人杰,你不知道收服燕云十六州的好处。这可是封王的功绩。”
赵煦似乎也在配合安焘,点头道:“先皇遗诏,收复燕云十六州,封王。”
李逵连犹豫都没犹豫,当即拒绝道:“封王还能做宰相?我的志向可不是封王。”
章惇气地差点和李逵拼命,之前李逵还告诉他,他的志向是吃好的,穿好的,住大宅子,多娶几个美娇娘。一转眼,竟然暗戳戳的惦记着他的宰相之位。
可一转眼,章惇有惆怅起来。
似乎李逵才二十一?
他六十二。
就算是耗,李逵也能耗死他。即便章惇能和文彦博一样能活,也活不过李逵。
这期间,赵煦不知道在想什么,反而有点沉默。突然,他张嘴对李逵道:“李卿,收复燕云十六州是我大宋百年之愿,但凡有可能,必当全力以赴。为了大宋,你可不能推辞。只要大宋百年夙愿能实现,封王这个条件不变,宰相之位,朕也能答应你。”
都这样了,李逵要是还拒绝,恐怕就不妥了。
他躬身道:“臣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报君恩。”
“善!”
赵煦这才松了一口气。他当然想过,其他人能否训练火器营?
答案肯定是能。
只要李逵在关键的地方多参谋,多提意见,火器营一样能建起来。
但是对于赵煦来说,他谁也信不过,就是相信李逵。
并非是做君王的盲目,而是李逵的战绩,让他不得不盲目。从未一败,每战都是惊天动地的大场面,还都是以弱胜强。这样的人,文臣武将中一个都挑不出来。
尤其对大宋来说,宋辽之战,不容有失。也败不起。
澶州之战之后,虽说大宋和辽国一直保持了长久的和平。可是双方的摩擦从来没有间断,对于大宋来说,燕云十六州是中原王朝永远的痛。只要一天燕云十六州没有回归,大宋就一天没有统一完整的华夏领土。毕竟,辽国霸占的燕云十六州,可是九州之一的幽州。九州缺其一,能算是大一统吗?
加上缺乏阻挡骑兵的有利地形,造成大宋在战略上的被动,让大宋不得不投入巨大的人力和财力,却收效甚微。尤其是,辽国也不是个安分的主,经常用武力威胁大宋。大宋想要打辽国不是一天两天了。
可大部分都是想一想,西夏的崛起,让大宋无暇顾及辽国的事。
大宋战略上的所有重心都被西北给吸引住了。
可从心底里来说,任何一个大宋皇帝,有一个算一个,没有一个不想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尤其是宋神宗对辽国的怒火,更是史无前例。
元丰初年,神宗准备对西夏用兵。这场大战结局就不说了,大宋惨败,且损失惨重。但在大战爆发之前,辽国却横插一脚,表示大宋要打西夏可以,但是要割让关南十县给辽国,要不然辽国绝对不会坐视辽国的属国西夏遭受大宋的进攻。其实辽国这也是在试探大宋。想要通过威逼,看出大宋的态度。关南十县,其实在澶渊之盟中就已经划定了,归属于大宋。
神宗皇帝虽说运气差点,命短一点,但是做皇帝一点也不差。断然拒绝辽国的无理要求,于是辽国用老套路,边境陈兵,吓唬大宋。
这样一来,大宋准备攻打西夏的精锐,就不得不要去防备辽国,攻略西夏就再无可能。神宗皇帝无奈之际,只能答应了辽国退而求其次的要求,每年增加岁币二十万,从澶渊之盟的每年三十万岁币,增加到每年五十万。
神宗当初是咬着牙答应了下来。
要是宋军最终灭了西夏,收复了河套地区。这每年二十万的岁币,对于大宋来说是值得的。
可惜的是西夏没打下来。这有运气的问题。但更多的是将帅不合的原因,鄜延路宣抚使沈括对志大才疏的给事中徐禧言听计从,手握八万精锐的种谔和沈括、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