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李逵的逆袭之路-第6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林希能和苏公现提并论吗?”索封很气愤,同时也极力贬低林希。但说真的,林希确实不能和苏轼比,主要是名气上,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就连蔡京也比他强不少。
李逵点头认同道:“林希徒有虚名,他差远了。”关系到师门的问题,李逵别无选择。就算是有人说苏轼能文安邦定国,武能开疆拓土,他也绝不会反对。
司马光当年用苏轼,确实一开始效果很好。但很快,司马光就后悔了,悔地肠子都青了。苏轼名气足够响亮,但问题是他要是不高兴了,谁都喷,连司马光这个宰相都不放过,谁能受得了?
说到阵营,索封忍不住愤怒起来:“谁和他是自己人?他仗着自己是福建人,和章相是同乡,还有蔡卞等人都是同乡。可我是河北人,根本就不能算是自己人。他靠着同乡的身份,青云直上。而我呢?任劳任怨,多少年了,才混到如今的官职,我呸——”
随后索封幽怨道:“我算是看出来,什么志同相合,都是骗人了。旁人就是见不得人好,一旦比他强过十倍百倍,就仿佛夺走了他气运似的。我不就是在内城购了一座府邸吗?两万贯而已,他要是有钱能买下,本官绝不恼。而他呢?嫉妒也就罢了,还用这等下三滥的手段,让人不觉心寒。”
—————
李逵有点头大,这属于变法派之间的地域歧视,他没资格评论。再说了,这算是狗咬狗一嘴毛的事,谁对谁错,又是谁知道?
他咳嗽一声,转移话题道:“令明兄,你今日来?”
毕竟李逵是婚假之中,而且还是在太师府拜门,属于新女婿上门的磨合期。按理说,索封不应该上门来拜访。
可索封来了,显然不是私事。
索封一拍脑袋,懊恼道:“差点把正事忘记了,章相传你。”
身为在京官员,虽说还是待选官。
但李逵的官职很神奇的挂靠在了都事堂,也就是中书省门下。这其实不奇怪,大宋的六部在元丰改制之前,更像是装样子的似的,从来没有被重视过。
吏部一直归中书门下管,户部归三司使管辖。
以至于当年的参知政事只能盯着刑部、礼部、工部和兵部。可实际上,兵部受枢密院的管控,而工部和礼部,最重要的只能还得分出去一些。比如说工部的铁坊,就会受到铁监的管辖,而礼部竟然没有独立科举的权利,连会试也要分出一部分给秘书省。
这也是为什么当年范仲淹官为参知政事,执掌尚书省,主持变法却一年也坚持不下去的原因了。
堂堂大宋帝国的执政,表面上看统领六部,可实际上,官员的任免权他说不上话;而作为变法执行者,连财权都没有,这样的变法即便有皇帝支持,也难以为继。
元丰之后,王安石通过神宗开始对六部,三司使,等帝国直属官员职能进行改制。主持这场改制的官员是当初的翰林大学士李清臣。
尚书省收回了户部等部门,而彻底废除了三司的大部分权力,等于将原本很重要的三司使架空了一多半。
这才让尚书省在帝国的核心衙门之中的地位提高了不少。
但吏部,官员任免权,还是没有彻底下放,落在了中书省,也就是都事堂管辖范围之内。
宰相,要是连官员任免权都没有了,那么也就成了名不副实的摆设。
再次站在都事堂衙门口。
李逵深吸一口气,他记得上次来都事堂,好像是伪造宣仁太后的遗诏。这事不能说,只能拦在肚子里。
反正秘书省也没人敢记,几个当事人都是守口如瓶的老家伙,一个比一个精明。
至于李逵这样的年轻人,他们也不会担心。毕竟关系到身家性命,谁也不傻。
通报之后,索封迎了出来,热络的招呼李逵,一边对李逵道:“人杰,情况不太妙,章相的心情似乎不太好,他老人家在正堂等你,你去吧。”
有了索封的通气,李逵也开始琢磨起来,难道章惇要打压他?
“天章阁待制李逵求见!”
“进来吧!”
章惇放下公文,抬头看向李逵的那一刻,目光宛如雄鹰,突然冷冷道:“人杰,你要韬光养晦?”
李逵冷不丁的愣了愣,却像是没事人似的坐在了章惇面前。后者眉头高高的挑起,如今的章惇,能够如此不把他当回事的官员,在大宋可不多见。
李逵虽然不是唯一一个,但绝对是官职最小的一个。
说到韬光养晦,李逵真有这个心思。
主要是他也知道自己单枪匹马,在朝堂上混迹,说不定还不让他岳父刘葆晟呢?
刘葆晟即便不过是个凑数的帝国一品大员,但好在没人会和刘葆晟过不去。该给的面子,从来不会落下。
可李逵不一样了,他有功劳,也有很好的官场出身。但李逵苏门的印记是无法磨灭的,当然,苏门也不见得都是君子,小人也不少,比如说苏轼很看中的温益,就是蛇鼠一窝的货色,给点好处就能背叛的小人。他即便不站在苏辙一方,也只能中立。
至于章惇的质问,李逵却呵呵笑起来,轻声问章惇:“人活一辈子,到底求什么?”
“求问心无愧,求事事洞达。”章惇还是冷着脸,似乎是个没得感情的泥人。
李逵却瞥了一眼边上的仆从,努嘴道:“什么眼神啊!倒茶去!”
喝上了都事堂的茶水,李逵这才开口说起来:“以前,家里穷,就想着顿顿吃肉是这辈子最大的志向。后来发现打猎很简单,吃肉也不难。然后琢磨着应该读点书,谋求个功名,至少不能随便来个巡检就拉去修城墙吧?”
李逵的话,是没一个有进步想法的大宋年轻人都有的想法。
但根子不太好看,主要是李逵这厮读书为了逃避徭役,这要是在乡下地方说说,也就罢了。可这是都事堂,大宋最为尊贵的衙门,比白虎堂之类的凶险多了。
李逵继续道:“后来遇到了我老师周公,他被小子的才学所动,收录为门下弟子。”
“等等,周元收你为弟子,不是被你骗了吗?他经常后悔,别以为老夫和你师祖少了通信,就不知道。”章惇终于绷不住了,脸上带着得意的笑。
李逵老脸一红,轻笑道:“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小子终于有了进入官场的可能。当时小子就想,要是以后做官了,有花不完的钱,就多娶几个女人,过神仙般的生活。可是做官的愿望实现了,花不完的钱也有了,多娶几个女人也不难,可整日不着家,还被一脚踹到西北,我琢磨肯定有地方不对劲。”
“后来小子发现,是下官面相太正派,让人误会下官是个想要一心为朝廷效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能臣。可大宋的能人多了去了,我又算老几?”李逵装出后悔的样子,苦笑道:“直到如今,章相,我悟了,我要多给其他人机会,不能光想着立功。”
扑哧。
在边上的章授听着都笑了起来,李逵这厮,嘴里就没一句真话。
章惇也被气乐了,指着李逵道:“人杰,你的字是老夫起的,今后你想要清闲,老夫不答应。”
李逵顿时头大,连混日子都不给机会,这也太难了。拱手问:“章相,你不会要有大动作吧?”
章惇冷笑道:“攻辽算不算?”
第648章 输定的战争
“章相,打辽国好啊!怎么打?我李逵豁出去了,只要你章相一声令下,就是刀山火海,风里来雨里去,全凭您老人家一句话的事!”
听到打辽国,李逵顿时表现出一副要和辽人死磕的样子,不像是作假,可章惇却听的心头一阵的冷颤。
他要是知道怎么打,还用问李逵?
不是说不知道,而是他不知道自己的战略是否能够奏效,这才是致命的问题。
人的名树的影,李逵已经用西夏和青塘几十万条人命宣誓了他就是大宋的第一统帅,别说章惇,就算是章楶来了,也得靠边站。可问题是,李逵这厮什么也不说,就光说都听都事堂的,都事堂怎么说,他就怎么打?
章惇也是统领过军队的人,他还评定过五溪叛乱。
可实际上,五溪就是两湖大山里的部落,实力比山贼强不了多少,只要找到了五溪主力的巢穴,大宋的禁军过去就能痛扁蛮族勇士,甚至连波澜都不会起。
可西夏和辽国就不一样了,西夏极限动员五十万大军,辽国极限动员百万大军。
这能和灭蛮族几千毫无章法的莽夫能相提并论?
“哼,你小子滑头。老夫要是知道如何面对辽国百万大军,我还能用你?”章惇心里想着,嘴上却根本就不松口,随即用眼色让儿子章授将都事堂指定的战略拿出来给了李逵,努嘴道:“喏,都在这里了,你先看看。”
章惇看似随意,但实际上,却非常紧张,仿佛学渣面对老师拷问学问的时候,那种手心冒汗,腿肚子打颤的心虚。
李逵还真看的挺认真,可是看到八门金锁阵,太乙阵,这种他连想都没有想到过的阵法,一双大眼珠子白的多,黑的少,都快翻上天了。
章惇紧张问:“人杰,你看如何?”
“章相准备动用多少军队?”李逵问。
章惇沉吟道:“打辽国,没有四十万大军不行。稳妥起见的话,准备五十万大军。这等于是国战了,就是不知道此战是否能奏效。”
“准备三十万副棺材吧,应该够了!”
李逵砸吧了一阵嘴,还真是一点面子都不给。
章惇胡子都气地快飞起来了,可还是忍住胸口的怒气,问:“能胜吗?”
“死了一半多,还谈什么胜不胜的,根本就没有意义。能输的体面些就已经很不错了。”李逵不是针对章惇,而是都事堂根本就没有考虑过,他们会打仗吗?连决战的排兵布阵都指定好了,要武将做什么,干脆你章惇直接去指挥不就成了?
几十万人,双方一百多万人马的厮杀,宋辽边境上百城池的争夺。偏师从哪儿出击,如何隐秘,如何袭扰,如何决战。
这些问题要是靠着推算都能得出来,岂不是人人都成帅才了?
章惇捂着胸口,好一阵没缓过来。倒是章授忍不住用衣袂掩着偷笑,被他看到了,立刻被抓了现行,指着儿子怒骂:“蠢才,给我滚出去!”
章惇就是这么直接,从来不会掩饰自己的情绪。这也是他被人评价为轻慢的原因之一。儿子章授败退,章惇斜靠着,缓了好一阵这才有了点神色。倒不是他对李逵宽容,喜欢到无边无际了。他主要是已经受过打击了,李逵并非是第一个看过他攻辽大略的人,第一个是章惇的族兄章楶。
章楶年纪比章惇大,是兄长,而且还是长房家的当家人,就连科举,都是状元,你说气不气人?他别看官不比章惇大,但根本就不用给章惇丝毫的面子。开口就告诉章惇:“用你的策略,大宋亡国不远了。”
但是章惇头铁,不甘心,问章楶:“那么让你全权指挥宋辽几十万人马,结果会如何?”
“最多死二十万,大宋不输。”章楶很谨慎,他很清楚辽国不是西夏,这是一个幅员比大宋都大几十倍,军队数量不少于大宋的帝国。就大宋的这点家底,要是和辽国死磕,还真的很难预料。
死二十万大军,还没有打赢的希望,章惇肯定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