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李逵的逆袭之路-第5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瑞儿,什么事?”

    安焘咳嗽了两声,许是年纪大了,经不起这份折腾,大半夜的起来有些磨蹭。

    安瑞靠近安焘耳畔,轻声说了两句,原本昏昏欲睡的老头,立马就精神了。双目如电,在仆奴仆的服侍下穿戴好之后,匆匆对安瑞道:“去前厅。”

    “大人,前线军情!”

    安焘眯起眼就轻描淡写的看了一眼对方,随后悠悠道:“呈上来吧!”

    他仔细的看着军情密报,不止一份,有数份,有李逵的,高俅的,还有童贯的。安焘看着看着,眼珠子都快瞪起来了,张着嘴不敢相信密报上说的是真的。随即急切的问:“你从哪里过来,将所见所闻都源源本本的给老夫说说。”

    “小人从京川关而来,童公公和高将军,率领飞廉军一部抵达了京川关。另外,德顺军也在知州大人的率领下,抵达了京川关。不过,小人听说京川关外牛羊无数,先期出关的兄弟们肯定是打了大胜仗。”

    “出京川关之西,不就是草原了吗?草原战况如何?”

    传令兵摇头无奈道:“大人,小人从兰州跟随童公公抵达京川关之后,就被复命赶往秦州。还有兄弟已经赶去了京城。小人也知道滋事重大,但小人确实不知,还请大人恕罪。”

    “不关你的事,你先下去吧!”

    当风尘仆仆的传令兵离开之后,安焘怔怔地看着对方的背影,最后消失在黑夜之中,久久没有回过神来。

    他觉得不对劲,为什么李逵又进攻了,说好了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吗?

    这个战略也是当年王韶用的战术,管用,曾经给青塘人温水煮青蛙的绝境。等到青塘人反应过来,他们的生存空间已经被限制在很小的区域,不得不决战。那一站,青塘唃厮啰的国主瞎征被俘解送进京。

    可实际上,瞎征的实力在青塘不算强,仅仅占了个唃厮啰国主继承人的身份,青塘真正的实力控制在他兄弟董毡手中,由于大宋将手一步步进入青塘,让他选择了和西夏联姻,最终彻底反目。至于现在的青塘王阿里骨,其实并不是董毡的儿子,而是董毡的养子,甚至还不能算是青塘人,而是于阗人。他能够继承董毡的国主之位,完全是因为利用了董毡内部不合的原因。

    如今的青塘,已经不是董毡时期的青塘,虽说阿里骨这个人不是青塘人,但是他促成了和西夏的联盟。并且在梁氏把持西夏之后,和梁氏联姻。

    用外力巩固了自己的国主的地位,清洗内部,一步步走上了铁腕的道路。

    只不过,有些时候,手腕很管用,但在实力面前,这些都是空的而已。

    但正因为阿里骨的整合,让青塘看起来比以往更加强大了。也就是这种强大的外表,给予了安焘一种假象,阿里骨很不好对付。

    不好对付的阿里骨怎么就被李逵揍的满头包了呢?

    他想不明白,还有另外一个人也想不明白。就是秦凤路的宣抚副使刘延年。

    刘延年是秦凤路军队的头号人物,他和青塘打交道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他也琢磨不透,为什么自己认为很难对付的阿里骨,在李逵手里竟然如此不堪?

    是自己太弱了?

    还是李逵太强了?

    在安焘面前,他一字一句的看完了军报,脸色有些难看。总觉得自己脸颊好像被人抽了一记耳光似的,火辣辣的疼。

    他更担心安焘的态度,不同于蔡京,安焘是大宋军方的二号实权大佬。他能对蔡京不服,主要是蔡京的手段也不过在文官中用,这要是伸进军方,蔡京也是个睁眼瞎。

    但安焘就不一样了,刘延年要是敢和安大佬对着干,不仅他,连带他的族人,儿子,都会被安大佬打压到淤泥里。就说职官对调,就能让刘延年瞬间失去所有的倚仗。把他从秦凤路调到广南路,还是路的宣抚副使,可宣抚副使和宣抚副使真的一样吗?

    在秦凤路,西军有三万禁军,加上不堪重用的厢军,总数会超过五万。

    但万一去了广南路呢?

    那破地方,连常备的军镇都没有,他瞬间就能被撸成光杆将军。

    刘延年更担忧,安焘让他看这些军报的用意?

    难道是让他做李逵的副手?

    并非是空穴来风,而是刘延年在安焘眼里属于刺头。刘延年和章楶交好,两人曾经在环庆路对西夏作战之中配合默契。但章楶是宰相章惇的族兄,而安焘是章惇的死对头。

    不同于蔡京,刘延年面对安焘一点反抗的心思都没有。

    不是不想有,而是不敢有。

    他此时虽表现出研究战报的状态,实际上,刘延年脑子里就存着一个念头。安焘想要他做什么?

    扶持李逵?

    还是给安焘带来更大的功勋?

    后者不太实用,安焘并不需要这种华而不实的东西。他已经走到了文官可以问鼎的最高层次之一,虽说比枢密使差一级,比副相也有说不如,但除了朝堂上这几人之外,就得数他了。他还有什么渴求去追逐功勋?

    想来想去就一条,辅佐李逵。至于李逵是安焘看好的后辈,还是安焘流落在外的私生子,这些都不是刘延年考虑的问题。他只要让安焘高兴了,他就不会太倒霉。

    “使相,末将全凭安大人差遣。”

    刘延年表态,安焘有点诧异。从风评上来说,刘延年不是那种容易低头的人,他不会阳奉阴违吧?再说,他差遣刘延年,他想让他干啥了?

    安焘不动声色,抬手一指道:“刘将军能这么想,老夫甚慰。如今出兵尚早,不如你说说,如何处置青塘之战?”

    “调兵,不遗余力的调兵。使相,此战机会已经到来,一旦犹豫,对于我秦凤路来说就被动了。另外,李逵率领的飞廉军也可能被拖入困境之中。为今之计,只能给环庆路的章学士,鄜延路范学士求援,立足此战定乾坤。”

    刘延年对战报其实存疑虑,但他也明白,态度很重要。

    他可以和蔡京对着来,主要是蔡京那他没把法,但同时,他也拿蔡京没办法。

    可是安焘,算了,这可不是省油的灯,而是一把闸刀,随时随地都能从他头顶落下来。

    安焘宽慰的点点头道:“老夫也是这么想的,老夫另外问你,你对李逵如何看待?”

    来了!

    终于来了。

    安焘果然要扶持李逵。

    刘延年心头委屈,他可是堂堂宣抚副使,难道真的要听这个乳臭未干的小子差遣?好吧,刘延年觉得能屈能伸是个优点来着,他果断将脑子里不和谐的东西甩掉,表情诚恳地对安焘保证道:“李逵能文能武,而且还是奇才,不管是领兵作战,还是治理地方,都是大宋能臣。末将虽然征战沙场二十载,就其武功来说,不及李逵十分之一,实在汗颜,此战必以李逵为主。”

    安焘吃惊的打量着刘延年,毕竟让一个老将承认一个文官在带兵打仗上比他优秀,真的很难。

    安焘从来没有想过让李逵主导这场战争,一来,李逵这厮很不好控制,容易失控。二来,秦凤路也不是没有能将,刘延年跟过王韶,也跟过章楶,能力绝对是上上之选。可是他竟然觉得李逵比他更优秀,既然有更好的,为什么不用?

    安焘连客气的心思都没有,直接点头应允道:“刘将军且去青塘,老夫会和其他几路商讨借兵事宜,物资粮草一盖不用担心。”

    “末将这就去准备。”

    刘延年走出官舍,摸着狂跳不止的心头,暗道:“好险。”

    安焘自从来了秦凤路,搞倒了蔡京不说,连带着秦凤路的禁军也被安焘清理不少。这些都是刘延年的部下,他不会没有一点触动。

    尤其是,安焘还带了种建中和李逵抵达秦凤路,给刘延年的感觉就像是要被架空似得。

    好在虚惊一场,他安全过关。

    过关之后,他才想到李逵。

    飞廉军打下兰州也没多久,怎么一下子就去了青塘城?

    谁都知道,青唐城不好打。

    再说李逵围困青塘城,他到底如何做到的?

    刘延年带领两万大军从秦州出发之后,安焘也派人去了京兆府。

    他需要为前线的军队筹备更多的粮草和军械,好在章楶和范纯仁都不是藏私之人,对于秦凤路的要求,有求必应。

    忙碌之中,安焘有时候也会生气,他不知不觉竟然被李逵牵着鼻子走了。

 第605章 中兴之像

    得到了李逵兵围青塘城的消息之后,整个西北都行动了起来。

    相比西北,京城得到消息要晚了四五天。

    驿站快马将消息送到京城之后,都事堂的章惇觉得奇怪和怀疑,枢密院的李清臣却选择了相信。毕竟这是枢密院的功劳,是可以将都事堂糊一脸的功绩。

    就是有一个可题,李逵手里满打满算就万把人,怎么围的青塘城?

    章惇这些日子在都事堂一脸的凝重,他发现让安焘去秦凤路根本就是个错误,刚上任就将蔡京的罪责坐实了,这且不算,还有更让他恼火的是,安焘不仅没有收手,还对青塘发起了进攻。

    这让一直对权力非常在意的章惇,有种被人偷走了传家宝的愤恨。万一李逵真的在当年打下了青唐城,那么对章惇来说,无疑是个大麻烦。他好不容易伸到枢密院的爪子,就要被剁掉。

    别看章惇表面上果断,但在权力分配上,他一直非常犹豫。

    更让他难受的是,李清臣最近抖了起来。

    只是宫里头的小皇帝还没有表态,让章惇有了缓和的机会。他急忙派人去环庆路和章楶联系,希望得到更真实可靠的消息。

    可没等他派遣的人出京城,皇帝召见的宦官就在他府邸外等候。

    垂拱殿。

    空旷的大殿里只有小皇帝赵煦来回走动的影子,还有大殿四周,如同木头人一般站班的宦官和武士。口中来来回回嘟哝着:“人杰太可靠了,早知如此好用,当初就该点他状元,送他去西北当知州!”

    郝随在边上一句话也不敢说,点了状元去西北,这是发配好不好?

    大宋的状元,谁去西北当官了?

    赵煦很年轻,正因为年轻,就会有年轻人耐不住性子的毛病。当然,在宣仁太后的教育下,小皇帝赵煦已经是一个合格的帝王,他能够适当的影藏自己的想法,甚至在老奸巨猾的朝臣面前,也难以让人辨别。

    但这是普通情况。

    赵煦之所以将自己亲政之后的第一个年号定为‘绍圣’,绍,继也;圣,先帝神宗。他将自己亲政的第一个年号定为绍圣就是要昭告天下,他要继续神宗未完成的事业。而神宗的事业分为两个,其中一个是变法,另外一个就是收复河湟之地。第一个失败了,第二个名义上成功,实际上也失败了。

    其实在神宗时代,河湟之地虽然被纳入大宋版图。

    但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归入大宋版图。王韶当年只有将唃厮啰的赞普,也就是国主瞎征俘虏,但是瞎征虽贵为国主,但是控制的地区和人口都有限。青塘唃厮啰中实力最大的恰恰不是国主瞎征,而是另外一个人董毡。

    而且大宋打下来的领土,大部分都是从西夏人手里攻打下来的,而不是从青塘人手中抢过来的。

    所以,当大宋将势力深入到了河湟之地的腹地之后,青塘的反抗也就激烈了起来。首当其冲的自然是董毡联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