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李逵的逆袭之路-第5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将高俅让出去,皇帝是有点舍不得的,没办法,国事为重,谁让他是个只有装着大宋江山的好皇帝呢?

    “猛将高俅!”

    童贯面如死灰,出宫的时候,想死的心都有。他脑子里对高俅的印象,完全是当年在御球场边上,振臂高呼的那个家伙:“陛下,好球!”

    高俅什么时候成猛将了?

    他就是蹴鞠水平好,才辉煌腾达的小人。

    当然,也不能抹杀高俅为大宋立过功,为大宋流过血。他之前还在金明寨一役之中断了肋骨,半年多过去了,也养好了。可是带上高俅,童贯不免扪心自问,他的大将军梦想,会不会毁在一个踢球的家伙手里?

    “这是偏见。高将军还是很有能力的,在军中威信也很高。”

    郝随对高俅的感觉非常好,听话,会来事,关键是在战场上虽然能力不济,还是个不怕死的将军。

    好用,听话,还要豪情万丈的才气,你想屁呢?能不怕死,已经是大大的人才了。

    带着担忧和紧张。

    童贯终于上路。

    一个多月的时间,秦凤路的战局一直呈现出焦灼的状态。环庆路和鄜延路真不能什么也不管。

    章楶派遣了三千人马去救援。而鄜延路,也有一支三千人马的军队赶去。

    可是当童贯赶到延安府的时候,还是听到了噩耗,陇西陷落。

    这让童贯惊骇不已,急忙去肤施城拜访范纯仁。

    范纯仁破多怨言,主要是蔡京故意挑事,给他们找麻烦。蔡京的事,瞒得住京城,却瞒不住西军。早就传地沸沸扬扬。这时候要让鄜延路出兵,对于范纯仁来说,已经捉襟见肘,不得已,他带着童贯去找鄜延路最会打仗的文官,如今一头扎在了郊外的工坊,连衙门都不回的李逵。

    远远的,就能看到李逵所在的工坊浓烟滚滚,仿佛人间地狱一般。

    赶到工坊之后,他们却愕然的发现李逵竟然给工匠上课,没办法,大宋的工匠太依赖经验了,却少了标准化的制定。就算是同样的装备,制出的火油也是良莠不齐。主要表现在产量上,这太让人难以接受了。

    “人杰!”

    “你们几个先回去总结,如何保持炉温的问题。”

    李逵这才迎着范纯仁一行,请进了工坊边上的一座小木屋里。沏上茶,这才开口问:“老伯,等春后我就回城了。”

    范纯仁不解道:“不是回城的问题,而是童宦官身负君命要去秦凤路救援,他除了带着数百京营的兵马,需要从西军抽调部分兵马,你认为抽调那支军队可行。”

    李逵斜看了一眼童贯,问:“童贯,有圣旨吗?”

    童贯无奈,面对有本事有靠山的主,他身上这张虎皮根本就不顶用。

    李逵瞄了两眼圣旨,顿时一口热茶喷了出去:“高俅为客军主将,你咋想的?”

    “陛下任命猛将高俅为客军主将,有问题吗?”

    童贯反问,反正这锅他想背,也背不起来。谁让皇帝金口玉言定下了高俅的人设?

 第580章 志向远大

    相比童贯的心急火燎,李逵却给人一种漫不经心的散漫,看完了圣旨之后,双手递给了童贯之后,慢悠悠道:“陛下既然定了人选,这事你去找高俅就行了!”

    高俅?

    童贯不是看不起高俅,李逵的强势在朝堂大员面前都不落下风。高俅真要是能做李逵的主,他用的着死乞白赖的赶来受李逵的闲气?

    童贯的嗓子并没有像郝随那么尖锐,与大部分宦官都有点区别,带着中嘶哑却不见浑厚地中性风。配上他的胡子,开口给人种阴森森的错觉:“十万火急的军情,你竟然不急?”

    “难道你要教我做官不成?”李逵说完这话,眼神挑衅地看向了童贯,气地童贯差点拔出老拳和李逵拼命。当然,真让他动手,他也不敢,毕竟李逵的威名可不是吹出来的。不得已,童贯只能求助的眼神看向了范纯仁。

    老范是什么人?

    他从小跟着范仲淹处理公务,见多识广,出仕之后,很快就进入朝堂。就三品以上的文官,他就做了快三十年了。他能被个宦官给赖上?

    老头子瞅着浓烟滚滚的工坊,装模作样地嘀咕:“这烟熏的辣眼睛。”说话间,颤巍巍地摸出丝巾揉眼。

    童贯脸色一苦,没办法,范纯仁要装傻的时候,皇帝都拿他没辙,更不要说他一个啥也不是的宦官了。

    再说,范纯仁不帮着李逵训童贯,已经是很给面子了。毕竟,他老人家最近两年不太顺,发发脾气,也是情有可原。

    童贯无奈,自己有求于李逵,可对方根本就不待见他。

    他手里的底牌,对李逵完全没用。李逵是文官,听不听皇帝的话,还要看心情。更何况是皇帝身边的一条狗?

    临了,李逵对童贯呵呵笑道:“青塘吐蕃,不过是小患而已,即便是他阿里骨打下了渭州,就我大宋的实力,剿灭也不难。”

    童贯抑郁了,李逵目中无人的样子,确实很欠揍。可李逵也有足够傲气的资本,西夏人被李逵盯上了,从金明寨开始,不下于十五万西夏大军死在了这货手中。连带着西夏的皇帝和太后,都让李逵给阴死了。就李秉乾这样的货色,能够在西夏登基,要是没李逵,别说这辈子,十辈子都不可能。

    面对油盐不进的李逵,童贯束手无策,不得已只能臊眉耷眼地去见了高俅。相比李逵,高俅的根基很弱,弱到面对童贯,都硬气不起来。

    文官的升迁,自有一套制度,虽说太学里大部分都是官宦子弟,但寒门子弟的上升通道也很宽阔。唯一衡量的一个标准就是才能。

    科举制度的弊端是不少,这是大宋这个时代能够拿出来的最公平的选拔制度。

    虽说,司马光执政时期,诸位曾经想要推动民选官的制度,但是明眼人一眼就知道,这是蛮干的蠢事。封建制度下搞名主,司马光也是读书读傻了。可以想象,他只要真弄出这么一套东西出来,分分钟被轰下台。

    而对于将门来说,头部一直被顶级将门给垄断了。

    寒门想要出头,需要天大的军功,还要遇到个不贪功的上司,甚至还要朝堂大佬的赏识。难度比士子大的不是一星半点。

    高俅是寒门子弟,他家是军户,还是父母双亡的孤儿。他能够认字,还能遇上苏轼这样的好雇主,简直就是八辈子修来的福分。但就他的出身来说,五品的步兵指挥使,已经是他能够触碰到的官场顶点了。想要再进一步,机遇,功劳,甚至大佬的扶持,缺一不可。

    好在他因为当初教授皇帝蹴鞠,被年轻的皇帝记住了有他这么个人。

    仅仅凭借皇帝的赏识,他也无法步入大宋的高官的行列。

    尤其是在顶部已经被占满了情况下。

    有人上,就得有人下。

    唯一的办法就是加深皇帝对他的印象。对于高俅来说,任何来自京城皇宫的消息,都将是正确的,就算是豁出命去,也要做到。童贯将高俅是猛将的消息带到了延安府,那么他就应该是皇帝认为的大宋的猛将。

    猛将?

    高俅自问自己肯定不能算,李逵这样的才能算是猛将。但他不介意自己顶着猛将的光环,为将来的前尘拼杀出一条血路。

    童贯的到来,不仅给高俅说了不少好话。同时也有求着高俅说服李逵的打算。高俅是场面人,义气小郎君,皇帝跟前的红人童贯求到他了,他自然要大包大揽,拍着胸脯表示:“放心,童公公,我这兄弟最讲义气,我求他,十拿九稳。”

    “不是十拿九稳,要十拿十稳。你我都知道,秦凤路的兵力虽不多,我等想要在秦凤路立足,人少了,真不能成事。”

    相比高俅的胡乱夸口,童贯显得要缜密的多。毕竟在宫里当差,心思不缜密的大嘴巴,基本上都熬不过成年就该死了。

    相比之下,高俅似乎很单纯。

    可这也是他的伪装而已,或者是他的另一种性格。

    高俅是个实干派,当即派人去请李逵。李逵行然而往,来到了高俅的别居,高俅在京城有房子,但在外做官,置业根本就没必要,相比起来,他在肤施城的房子并不大,但是有个可以练功的大院子。

    “贤弟,哥哥这次全靠你了!”

    高俅用不着和李逵客气,虽说他有心拜在李逵门下,可问题是李逵没答应。反正就当个朋友处着,毕竟有苏门的关系在,高俅要是开口了,李逵也不至于驳斥他面子。

    李逵大大咧咧的坐在食案边上,动手自斟自饮,扯下一只羊腿大口吃起来。这些天他没日没夜的在工坊搞技术改进,但是火油的单位产量并没有太明显的上升,这让他有种虚度光阴的错觉。他甚至一怒之下,想要弄个蒸汽机出来装门面,可难处不是一般的大。他连土法炼油都没整明白,还敢去造蒸汽机?

    以至于,最近的饭量都小了很多。

    可没想到来城里之后,心情顿时好了起来,只不过看高俅,算了,这货也是个可怜人,眼巴巴的等着立功受赏。这样的机会,对于武将来说,一辈子赶上几次也就结束了。打西夏的时候高俅赶上了一半,荣升指挥使。但错失了开疆拓土的后半段,运气也不是一般的差。

    这次秦凤路,显然是动心了。

    李逵放下空碗,对高俅道:“想要立功受赏?”

    高俅讪笑道:“人杰,我不比你,能考上进士。当初能够在开封府通过解试,已经是运气。还是靠着武举才侥幸获得名额。你不一样,前程远大。可是我总不能一直不知进取吧?”

    “秦凤路的问题不小,有将帅不和,也有准备不足。问题是,你麾下的是步兵,而你是步兵指挥使,去打骑兵,可不容易。”李逵如今谈兵法,大宋文武没有一个人敢说他不懂。反而听他说兵事,要表现出很有感悟的迎合,好掩盖自己的短处。

    高俅的人生前二十来年,基本上都没有和军队有过任何联系。

    甚至连他自己都觉得,他将来应该是个乡野文人。可是绍圣元年,他意外被李逵举荐去教皇帝蹴鞠,他的人生就此改变了。

    他能获得皇帝的赏识是因为什么?

    李逵吗?

    有李逵的原因,更有他卖力的吼叫!

    “好球!”

    “陛下威武!”

    “文成武就!”

    这些口号不是白喊的,当然也只是给皇帝留下个好印象,收效甚微。直到在病床上躺了小半年,他才明白,这些都是虚的。想要冲破门第的限制,他还得立功。李逵为什么敢连童贯的面子都不给,这货的功劳就能压死童贯了。

    甚至,童贯被李逵驳了面子,也不敢从李逵身上找回来,还得求到他身上。

    这就是差距,同时让高俅内心火热了起来。凭什么,他高俅就不能位列三公,这个目标有点远大,退而求其次,殿帅呢?

    有了目标,高俅也就有了动力。

    这些日子,他不仅将他不太高明的功夫捡了起来,还苦读兵法。当然,毛用都没有。延安府不打仗了,他有种被困住了般的憋屈。好不容易童贯带来了要收服河湟之地的野心,这和他一拍结合,他决定搏一次。

    可真要是放手一搏,他却发现,自己手下的将领,丰璋、年熹之流,怎么和李逵门下的鲁达和阮小二相提并论?

    眼馋是肯定的,但他更眼馋的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