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李逵的逆袭之路-第4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也不见得喜欢。

    在很多时候,表面上的慈爱与和善都是可以伪装出来的,尤其是在宫廷之中,要是没有两幅面孔对人,被坑死了都不知道。

    听到皇帝来了,向太后端坐着让身边的人去迎接。

    “儿子见过皇太后!”

    “陛下快快请起。”赵煦躬身,向太后急忙去伸手虚扶一把,两人母子的戏码演绎的情深意切。

    赵煦一如往常一样,以前怎么称呼向太后,如今还是一样。但他们母子之间的泥巴情分早就开裂了,自从李逵和邢恕主导了那次闹剧,毁掉的不仅仅是向太后国母的名分,还毁掉了向太后在后宫之中的绝对权威。

    这仇已经结大了,但是对于赵煦来说,他将生母扶正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得罪向太后的后果。

    前者,他获得大义,名正言顺的做皇帝,这比什么都强。后者,得罪不得罪,对他来说都不影响。在宫中,谁都不会演戏?大家都是职业的,你恨我,我越要在你跟前凑,奈我何?

    赵煦一天两次的请安,雷打不动,确实让外臣感受到了他的至孝,可是当事人都不认为这是孝。

    问寒问暖了几句,赵煦给向太后报喜:“母后,我天朝在鄜延路大胜了西夏大军,斩杀无数,缴获无数。”

    向太后纳闷不已,大宋在西北大胜的消息她听说了,但她不干涉朝政,也不清楚皇帝的来意。

    很快,她就知道皇帝为什么要来了。

    报功名单上,赫然写着首功李逵。这是故意气她啊!不气死她,都不罢休了。

    赵煦在边上,丝毫没有考虑到向太后阴沉的脸色,自顾自的说着:“此战我大宋斩杀俘获西夏精锐近三万,缴获战马牛羊不计其数,朝中大臣联名提议应给太庙献俘,昭告天下。”

    “哀家是个女人,朝廷大事我儿应和宰相商议。”向太后捂着胸口,气息都乱了,这假儿子是拿着刀戳她的胸口啊!

    赵煦担忧道:“可是李逵毕竟冲撞了母后,此战虽是功劳不小,但……”

    “哀家无异议。”向太后能说什么,阻止李逵升官,那是她不识大体,缺乏容人之心,让人戳后脊梁骨。可让她欣然接受,她做不到,于是捂着额头蹙眉道:“哀家乏了,还请陛下恕罪。”

    说完,起身在宦官的搀扶下离开了会见赵煦的大殿。

    赵煦起身躬身道:“恭送母后!”

    随后皇帝离开了宝慈宫。

    当然,不久之后,宝慈宫内传出了凄厉的鬼叫声,这不是他能考虑的了。

    翌日,朝堂大朝会。

    赵煦在龙椅上精神奕奕的盯着文武百官,童贯站在殿前朗声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宰相章惇站出来道:“臣有事启奏,我西北诸路大胜西夏数十万大军,尤以鄜延路和环庆路为最,但眼看要年关,西军数万军帅还没有等到朝廷的犒赏,恐拖延会引哀怨。还请陛下早做决断。”

    “可有立功名册?”

    皇帝赵煦早就知道了今日的议题,大部分议题,身为宰相会提前告知皇帝,通过官宦传递给皇帝,好让皇帝知道当天需要商议的大事。

    “其他人的赏赐升迁皆无异议,唯独首功李逵却没有任何升迁?”

    “陛下,鄜延路在金明寨外的野战,虽战功赫赫,但是枢密院认为所述缺乏佐证的可能。尤其是我军以步兵大败铁鹞子,枢密院有不同意见。需要李逵亲自去枢密院说明,还有就是火炮的威力被吹嘘到神乎其神,枢密院却少有参考,不得已都需要李逵亲自说明演练,再确定李逵的功绩。”

    这通说辞合情合理,但赵煦明白,这是枢密院故意的拖延。

    “李逵在战场杀俘数千,我朝仁义之师所为毁于一旦,御史台希望李逵能够一个合理的解释。”

    “李逵在抵达西北之后,在京兆府拖延半月有余,之后去了鄜延路,并没有去阳泉县上任,而是直接去了战场。在平戎寨伏击党项辎重。之后因为交战,李逵更是在肤施和金明寨一月有余,错过了上任期限,阳泉县前县尉狄安因为错过卸任之期,而状告李逵故意拖延。吏部需要他来解释原由。”

    ……

    赵煦原以为李逵想要升官,只要绕过了向太后就万事大吉了,没想到这家伙竟然绕了一圈,几乎将朝堂上大小衙门得罪了个干净。

    当然,这些都不是大事,有皇帝给李逵站台,很容易过关。

    关键这份招黑的本事,让赵煦有点紧张:万一朕以后兜不住了,怎么办?

 第492章 土匪式反驳

    皇帝的心里肯定是要力挺李逵的,既然朝臣要搞李逵,自然不能忽视。

    朝会第二天,皇帝就又一次来到了保康门外。

    没错,他是来通风报信的。可为什么通风报信只要派遣个身边的宦官就能做好,为什么要亲自来呢?

    这也是少年心性使然,如今的赵煦亲政才刚刚一年,虽然过了独揽大权的新鲜感。可还没有过去想要宏图大志,一展抱负的决心。加上李逵是他亲政之后第科的进士,两人还有些许的亲戚关系。说白了,都是找借口,赵煦就想要知道李逵如何破局。

    别人升官,都事堂,枢密院,吏部都是没有任何异议。可为什么当李逵要升官的时候,这些人都挑出来了呢?都事堂丢不起这个人,没有下场,但是御史台下场了。别看御史台因该是苏辙的在主场,是门下省下的衙门。但是保不齐苏辙也对变法派要在知谏院安插钉子的手段为束手无策。

    朝堂上的臣子,经历了神宗时期的熙宁变法,也经历了元祐时期的拨乱反正,然后又回到了绍圣时期的重蹈覆辙。

    反正论斗争经验,此时的大宋朝堂上的臣子们一个个都是身经百战,战力非常。

    就连赵煦拥有皇帝的身份,经常会在很多时候被一干大臣弄地狼狈不堪,他很想知道和他年纪相仿、能力……应该不如自己的李逵,到底有何办法破解如今的局面。毕竟皇帝赵煦还没有经历过人生最灰暗的打击,还非常自信。

    车驾刚抵达保康门外,还没等转进入李家巷,等在巷子口的李庆突然站起来,朝着李家巷深处跑去。

    这让坐在车上的童贯和韩德勤非常诧异,同时也紧张了起来。

    “这小子什么毛病?”

    “不会出意外吧?”

    韩德勤招手,殿前直的伪装人员急忙小跑着来到了韩德勤面前,精神饱满道:“大将军,一切如常。”

    童贯也不放心,招手叫来了皇城司的番子。毕竟是出身皇城司,番子的表现要比殿前亲卫好很好多

    ,也稳重了很多。童贯没有开口,番子仅仅是站在边上等童贯问话:“刚才那个跑的少年郎你可知道?”

    “禀供奉,是李庆。”

    皇帝经常来李逵府上,皇城司,殿前亲卫将整个巷子的人都摸清了。李庆经常在周围晃荡,又是李逵的族弟,自然不会被忽略。童贯颔首道:“那他为什么见了我们就跑?”

    “这个属下也不知,属下发现李庆最近几天一直在巷口张望似乎在等人,一般从晌午之前就来,未时离开。最近几天都是这样,属下也好奇,但是试探了几次都不知原因。”

    “你下去吧!”

    童贯担心生出变故,轻声对坐在车厢内的赵煦道:“六爷,出了点变故,为爷的安全,不如回宫吧?”

    “危险,什么危险。”

    赵煦身边虽没人,年纪阅历也不强,但毕竟他是皇帝,他的皇权是说什么也不允许被挑衅的存在。听到童贯说危险,眸子中迸发出冷冽的寒光,刚想要下令彻查。却强忍住问了起来:“发现什么不对劲没有?”

    “嗯,李庆,六爷还记得吗?”

    “李逵的那个族弟?这小子快成了保康门一霸了,怎么了,他又欺负谁了?”

    说起李逵的家人,赵煦就觉得好笑,皇帝亲近一个人,总有数不清的人会去调查,把李逵的祖宗十八代都给调查清楚。李逵的出身来历,他的家人,皇帝都接到过调查密报,没有问题。李逵的老娘自从获得诰命之后,耀武扬威的出现在了沂水县的街头,她身边的侍女小娥,恨不得将诰命的圣旨举过头顶,让乡亲们都知道,老李家发达了。

    李庆自然也在调查名单之内,调查这小子就容易多了,毕竟李庆跟着三叔公住在京城。这小子也不是个安分的主,从小被李逵欺负惯了,他也想报仇回去。

    可惜李庆发现根本就没指望,干脆以欺负东京城内的混混为乐。

    反正李家人都差不多,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李逵更是如此,从小欺负族弟连女童都不放过,宛然是百丈村小霸王。

    什么君子的温良恭俭让之类的美德,在他身上都没有。

    当然,也不能说李逵是坏人。至少,李家发达之后,从来就没有做过欺凌乡里的事。最不安分的李逵五叔李林,虽有不劳而获的念头,而且非常强烈,但也没有过欺凌乡里的恶事。反倒是整天想着黑吃黑,对江湖上成名的山贼绿林垂涎三尺。梦想就是干一票大买卖。

    赵煦听完了童贯的解释之后,轻松的笑道:“李庆这小子跑,肯定是李逵的三叔公安排的,看来来者不善啊!”

    “六爷,那您还是回去吧?”

    “回去干什么?老前辈虽说做派耿直,但也是义气之辈,断然做不出危害朕的事来。只不过,得想个办法给他弄个诰命了。”

    皇帝没有回去的打算。

    加上在京城里,皇城司和殿前亲卫都保护得了他,那么大宋什么地方才是安全的?

    李庆一口气跑到了院门口,对着正在晒太阳的三叔公道:“三爷爷,人来了!”

    “你二哥呢?”

    “二哥在后院。”

    “去,把人叫来,咱们演戏!”

    “为什么呀!”

    李庆可不喜欢这些虚而不实的玩意,他看着累。就算是京城最好的戏班子,请他去看他也不稀罕。让他跟着演戏就更不受他待见了。

    三叔公能和李逵好好说话,但不代表李庆在老爷子面前有这么大的面子。一巴掌拍在李庆的脑门上,瞪眼怒道:“哪那么多话,让你去就去,少废话!”

    虽说不疼,但李庆还是臊眉耷眼的从院子里退出来,先是去找了李逵,然后看着李逵拿着绳子,白布,百思不得其解。尤其是李逵对李庆道:“到时候我跪下的时候,你就跟着使命的哭,知不知道?”

    “哭?”

    李庆老大不乐意的撇嘴道:“二哥,我李庆在这保康门一带也是有头有脸的爷们,动不动娘们唧唧的哭哭啼啼,这让我以后如何在保康门一带立棍?”

    “立棍?”

    李逵猛然回头盯着李庆,冷冷道:“你竟然敢在京城立棍,你小子过来。你二哥我进士及第,都没敢在附近立棍,你小子这是要上天啊!”

    “二哥我错了。”

    李逵根本就不为所动,堵住了李庆的去路,一边冷笑道:“口头承认错误,你印象不深刻。来来来,李庆,二哥今日就受累,帮你加深印象。”

    “二哥,你不讲信用,你考中进士的那天就说,以后是文官了,这辈子再也不打人了!”

    “酒话你也信,你得多蠢?”

    “二哥,不要打脸啊!”

    ……

    等到李逵和李庆出现在院子里,三叔公没精打采的撇了一眼李庆,随意道:“到时候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