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李逵的逆袭之路-第4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死了,又有什么办法?”张舆身为武将,经常受文官的欺负。越是被欺负,张舆对文官越是羡慕。天天巴望着儿子能进太学,考中进士,光宗耀祖。可是儿子不听劝,稍不留神,就走了自己的老路。
张舆对儿子说的种家,就是大名士种世衡,而张川口中的种家大哥,是种谔的晚辈,种建中。
说起种建中,很陌生。但如果是种师道呢?
没错,他就是老种,种师道。
只不过种师道的名字是无奈之举。历史上,种师道本叫种建中,字彝叔。人成年后,除了犯事隐姓埋名之外,很少有改名的情况。但有一种情况,不得不改名字,就是避皇帝讳。宋徽宗继位之后,创年号建中靖国。自己的名字和皇帝的年号一模一样,这种巧合不仅不会让人高兴。反而会让人忧愁,因为种建中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名字,重新想一个。这才改成了种师道。
不过,现在哲宗皇帝在玩乐的路上越走越远,身子骨也强健了很多,赵佶的皇帝们恐怕要破碎了。
如今的种建中,顶着名士张载的弟子,身为关中学派的学徒,混迹在大宋的文官之中。
忘了说一句,他是恩荫官。
为什么没考进士?
考过了,没考上。
张川深知在读书这件事情上,他爹肯定魔怔了。小时候听爷爷说,张舆也请过先生悉心教导,当初他爷爷也想把儿子送去太学,然后中个进士,改换门庭。
可惜,张舆根本就不是读书的料,瞎混到了二十多岁,只能恩荫做了武将。
这是老张家不得不说的痛,张川暗暗下决心,自己这辈子当进士没指望了,但他儿子可以有。
“父亲,儿子来不仅仅是报喜,而且还有军令。”
张川急忙转移了父亲的注意力,将程知节的军令交给了张舆。
张舆懊恼道:“还不早说,贻误军机,你能担当这罪责?”随后看了军令之后,张舆脸色古怪的看向了儿子张川,踟蹰道:“你们真的打了胜仗?”
“真的。”张川也能理解老爹的心思,就连他自己刚踏入战场的时候,也不敢相信。才五千步兵在李逵的指挥下,竟然能够将党项大军祸祸成这个样子。歼敌至少一万多,这种战绩,在大宋已经多少年没有打出来过了?
张川为了让张舆更相信,对张舆道:“骑兵是最后抵达战场的,刚抵达战场的时候,儿子也不相信。但是战场上到处都是倒毙的党项人和战马,由不得儿子不信。父亲,你不知道指挥这场大战的不是京营的程将军,而是另有其人?”
“狄大帅之后,我西北就没出过能将党项人欺负成这样子的名将,你说的是何人?”张舆撇嘴道。
张川说:“爹,还记不记得当初从京城回来,我提起过在京城结交的几个好朋友。其中一个就是今科的武状元李云。”
“他?不是比你年纪都小吗?”张舆狐疑。
张川挤眉弄眼道:“他不成,关键他有一个好哥。也是儿子在京城结交的李二哥,他可了不得,是今科的探花郎,不是武举,而是科举的探花郎,堂堂殿试第三名,进士及第李人杰,李逵。”
“爹,您老可不知道,这位可是文武全才。文能治国安邦,武能上马平天下。他中了进士之后,就进入了皇城当官,担任陛下近臣直秘阁。也不知道怎么就来了西北,不过陛下身边的殿前押班宦官郝随也来了。”
张舆琢磨了一阵,长叹道:“既然李家二哥如此出色,为何你不去跟着他读书?要知道,你要是能中了进士,你爷爷的夙愿就圆了。来年清明节,为父也好给你爷爷上坟的时候报喜。”
张川傻眼了,他不明白为什么老爹又转到读书这个要命的关节上了。这是他不想读书吗?那是他没有这个读书的条件好不好。
“爹啊!人杰的老师是进士,而且他还在苏龙图的门下学习多年,考前还是著作郎黄庭坚辅导,儿子在京城的时候,身边就没个明白人。”张川想起他在京城备考的经历,有点赫然不敢多嘴,他去教坊的日子比到书舍的日子都多,说出来,怕他爹打断他的腿。
丝——张舆倒吸一口冷气,苏轼授业,这是啥气运啊!想到自己家的儿子太傻,苏门肯定不会收,只好长叹道:“既然如此,为父相信了。可是你也知道,如今金明寨伤的伤,死的死,士卒真不能凑出多少。要不就民夫吧,民夫还有不少。毕竟战后要掩埋尸体,民夫做起来轻车熟路。”
“可是战场上上万俘虏什么办?程将军麾下的士卒伤亡也很大,已经抽调不出人手了。”张川急道,西北鄜延路,张川算是地头蛇,父子都在军中担任武职。张舆更是军中高官,怎么连两千人借调不出来?
张舆没好气道:“万一党项人打回来了呢?”
“那时我军早就打扫战场,押解俘虏去了肤施。而且我军大胜,党项即便想要再次增兵南下,也要考虑再次失败的可能。金明寨虽有固守之功,但万一程将军提携父亲呢?”张川蛊惑道。
可惜,张舆根本就不为所动。固执道:“他程知节的水平,我能不知道?要不是有刘太师做后台,他能升迁如此之快?”
“娃啊,你要记住,咱们小门小户的千不该万不该去搀和后宫的事。别看刘太师风光,巴结他的人不少,但恨他的人更多,那些人对刘太师没办法,对程知节也没办法,但是对付我们张家呢?这就是个是非窝,轻易得来的荣华富贵,只不过是过眼的云烟而已,说不定哪天就跟着云彩跑了。”
张舆这通肺腑之言,让张川清醒了过来。张家在鄜延路有点身份,那是因为军中盘根错节的关系在里头。
可真要是大人物想要祸害张家,只要将张家的人调去秦凤路,就能将张家几代人的努力付诸东流了。
而太师,皇帝,贤妃,太后,皇后,这些人之间的恩怨,哪里是张家能够搀和进去的所在。
张川这才明白,为什么张舆明明已经是指挥使这样的高官了,但还是愿意窝在西北的原因。离开了西北,张舆就是个孤家寡人而已。这也是张舆执念要儿子读书的原因,诗书传家可要比武勋传家稳当的多。
就和金明寨守将不信宋军大胜张舆一样。
李云带着胜利的捷报一路催动战马驰骋,终于在一天后抵达了肤施城内。
来不及休息,李云立刻带着李逵写好的战报,去了府衙。
“报——我军大捷。”
“金明寨大捷!”
很快,听到消息的吕惠卿和苏辙都来了,吕惠卿是宣抚使,地位没有苏辙高,只能等苏辙开口再询问,苏辙盯着李云问道:“西夏人退兵了?”
“退了!”李云陪着小心回答道。
可苏辙却微微蹙眉,李云听着疑惑,总觉得不得劲,怎么就退兵了呢?李云想到这里,急忙解释道:“禀告师叔祖……”
“为朝廷分忧,你我不可徇私。”
苏辙脸微微一沉,他说是不待见李云这货叫他师叔祖。李逵叫他也就罢了,至少还是个殿试探花郎,正儿八经的进士及第。你就是个武状元,还敢臊眉耷眼的来攀交情,够得上吗?固执的苏辙立刻让李云明白了,什么叫书生无情。
“启禀苏相,我军猛虎营在金明寨南三十里处,遭遇党项骑兵四万余围困。主将程知节,监军李逵坚持固守,诱敌进攻。两军激战一日,党项大军损失惨重。我军亦伤亡三成之多。随后我骑兵赶到战场,监军李逵奋起,亲自带兵冲杀,突入党项中军,砍杀党项铁鹞子大将讹其满,俘获党项帅旗。”
说完,李云将党项人的帅旗连同李逵的军报一起递给了苏辙。
苏辙看了看,战报只是比李云说的详细了一些,帅旗没办法辨别真伪。苏辙也没见过西夏军队长什么样,更不清楚西夏帅旗的样子。
他坐在主位上,居高临下的俯瞰李云,他就纳闷了,李云这小子是因为逃避自己的考校而离开肤施的吧?
而且还提前出了城,走的时候慌张不堪。
怎么一转眼就带着大捷的战报回来了,这让苏辙很担心自己被骗了。
“吉甫兄,你怎么看?”苏辙询问。
吕惠卿捋着胡须,笑吟吟道:“子由,这是好事啊!鄜延路的危局转危为安,金明寨之困迎刃而解,子由你这趟西北之行已然功德圆满。只要拿着西夏的帅旗,还有人杰的战报文书,回京之后即可交差。”
说完,吕惠卿还轻声蛊惑道:“子由且放心,为兄可以为你佐证。”
“就凭这不知来历的帅旗,还有前线监军的一份战报,就笃定我军大胜?”苏辙是个固执的人,对吕惠卿和稀泥的手段颇为不齿,这简直就是歪魔邪道的行径。当然,即便现实和战报相差甚远,就吕惠卿的身份来说,他也能圆过去。不就是被底下的将门欺瞒了嘛,将门都是私心很重的家伙,把责任归结到他们身上就完事大吉了。
可苏辙不是这样的人,他脸色阴晴不定的看着李云,心里头似乎下了很大的决心道:“本官要亲自去战场查看。”
“苏相,战场煞气冲天,恐怕冲撞了您。”李云听这话立刻就着急了起来。
可是苏辙却力排众议道:“你立刻去准备,我们立刻启程去战场。”
苏辙想的很简单,李逵既然敢报告西夏军队退兵,即便其他都是假的,但退兵肯定是真的。想来这次去战场也不会有什么危险。
翌日。
苏辙看着不远处天空中盘旋的秃鹫,心中悲喜。
只有当他看到黑压压的党项俘虏的那一刻,这才喜上眉梢,看来大捷是真的。大宋在绍圣年,迎来了一场国家之间的大胜,一扫往日处处隐忍西夏的阴霾。他抑制不住心头的激动,在李云的搀扶下,苏辙从车上跳下来,激动的声调都发颤了:“老夫要赋诗一首,祭奠为大宋捐躯的将士。”
似乎感觉到脚底下的粘腻,苏辙低头看了一眼,随后眼珠子都直了,脸色顿时煞白,李云好心提醒道:“师叔祖,这是人的肠子。”
闻讯赶来的李逵和程知节不知所以,就看到苏辙高冷的仰着脖子,就是脸色不太好。拉着李云问:“苏相什么情况?”
“二哥,师叔祖正在酝酿斟酌,要赋诗一首!”李云骄傲道。
程知节缩了缩脑袋,读书人的事,自己就不掺合了。
突然,苏辙哇的一声,开口了。
紧接着李云却大惊失色道:“不好了,苏相吐了!”
第474章 执念
堂堂副相,竟然在慰问为国征战的将士们的时候,抱着车轮吐了个稀里哗啦。
苏辙把这份罪责都怪到了李云的头上。
没办法,谁让他多嘴的?
可李云也委屈,天地良心,他也是好心提醒不是?战场上残肢断臂,自然少不了。尤其按照军中的赏罚制度,是需要首级来记录功勋的。
那种血腥的场面,估计苏辙这位文豪见了,也就是早吐和晚吐的区别。
清点俘虏容易,活人要指定口粮,总不能饿死吧?总数八千五百余人,之所以人数不确定,主要是死了不少。这年头在战场上负伤,尤其是重伤能够在医师的手下活过来的本就不多见。而党项俘虏更不可能享受宋军伤兵的待遇了。
伤口流血,弄一把土捂住伤口,糊弄人的被把戏都有可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