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李逵的逆袭之路-第2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这些话听在了范纯仁的耳朵里,简直就是大逆不道。
合着你费劲巴拉的参加科举,啥事也不相干,就为了看上文散官的俸禄,这为了挖大宋的墙角?
不当人子!
他不明白李逵的心思,还以为李逵没有从他这里得到解试的提点,故意拿话气他。他更不知道,李逵说的都是真心话。他想着即便中了进士也不在京城做不入流的小吏,他想跟着程知节去西夏游历一番。不留在京城的原因,他知道,范纯仁多半也清楚,接下来他的师叔祖铁定要倒霉了。可这话只能放在心里,不能往外说,多亲近的关系也不能说。
至于,为什么会倒霉?
怼人。
怼谁?
章惇。
苏辙成为了保守派最后的中流砥柱,开始对变法派的绝地反击。苏辙也不是没有依仗,他的依仗是向太后。可是谁知道,向太后根本就不是高太皇太后,压根就没有干预朝政的心思。虽说,向太后是坚定的保守派,但皇帝亲政了,她要是搅和朝政,难免会让人诟病。
更别说给朝臣站台的心思了。
再说了,她的想法也简单,她没有亲儿子,连谁当皇帝都无所谓。反正,谁在庙堂上蹦哒,她都不开心。她是太后不假,同时她还是个女人,一个在深宫之中,被丈夫冷落了多年的女人,妥妥的深宫怨妇一个。看着当年后宫中‘狐狸精’们生养的儿子慢慢长大,就够糟心了。还敢在她眼前晃荡,不被气死已经很不容易了。
她不像高太皇太后,神宗是高氏的亲儿子,如今的官家是他亲孙子,都宝贝的不行。唯独就是管教上严厉了一些。
而向太后连管教的心思都没有,如今高太皇太后薨了,后宫虽是她当家做主,但清心寡欲,不理世事。
苏辙将希望寄托在向太后身上,无疑是所托非人。
李逵傻乎乎的凑上去,帮着忙里忙外的摇旗呐喊,苏辙无所谓,他老人家是副相,是伯爵,正二品的高官,就算是被贬谪了,日子也能过。最多就是仕途失意。
可李逵呢?他即便明年考中了进士,朝廷授予他九品文官。
别多想,大宋就是这样,给官很不痛快。
只有进士及第,也就是殿试前三,才有直接授予官职。并且一上任就七品官的身份,状元更是通判起步,从六的品级。其他都是九品小官的身份。
说白了,蔡京等人弄不死苏辙,难道还弄不死他吗?
面对李逵和李云俩不上进的家伙,范纯仁气地大怒,就差拉着他们俩的耳朵大声提醒,大道理说了一大堆,却收效甚微。
一个时辰之后,范纯仁口干舌燥的喝下双庆送来的茶汤,李逵和李云没份。然后三人不说话,范纯仁翻开《尚书》自顾自的看起来,时间又是过去一个时辰,见李逵和李云还算老实,终于有种驯服了两头小狼的满足感,这才放下书,手指不停的在书页上扣着,问:“可服?”
“老大人教训的是!”李逵和李云当即认怂。
李逵倒是无所谓,他不怕头顶上的长辈们对他期望太高,如今的结果算是给众人敲响了警钟。而李云出门就眉开眼笑,回到了住处,挤眉弄眼的对李逵道:“二哥,我知道解试的题目了!”
“就你?”
李逵轻飘的口气刺痛了李云敏感的心灵。
李云瞪眼道:“二哥你还不信,策论题目肯定是《尚书》题目——君子所,其无逸。”
李逵不解:“你怎么知道的?不会是双庆吧?这家伙啥也不懂啊!怎么可能会知道解试题目,你莫要被他骗了。”
“不是,是范老伯告诉我的,我就坐在他对面,他之前看书也罢,训斥我俩也罢,连书页都没有翻。他老人家精通六经,《尚书》都能倒背如流,为何要看这本书?这是其一。”
李云嚣张的举起右手,伸出食指之后,紧接着伸出了中指道:“其二,足足两个时辰,他的手指一直在这句话上来回划拉,别以为我不知道。他老人家是用这个机会提点我,解试就考这个题目。二哥,你放心,小弟是讲义气的,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我们一起做题,多改改,兴许能一鸣惊人。”
距离考试还有几天时间,要是真一心扑在这道题目上押宝,自然能修改出不错的文章。下场考试的时候,能事半功倍。
可万一押错了宝呢?
再说了,李逵不信。老范大节不亏,但是人品绝对有问题,经常骗小孩,信誉很难保证。李逵当即表示:“你想要让替你作文,门都没有。而且我也不信考试会考这个题目,你多半是被他骗了。”
“不会吧!颍州的时候,我们可孝敬了他不少小鱼干,排骨,还有桃花酿……他老人家不会吃干抹净,不认了吧?”李云随即坚定信心道:“不会的,他老人家可是好人,绝对不会骗人的!二哥,你这是害怕我解试超过你,让你没面子。”
李逵也没搭理李云,反正五日之后就是解试,到时候就全明白了。lt;/tentgt;
李逵的逆袭之路 lt;/pgt;
第265章 被针对了
大宋的科举,不仅仅是读书人的盛会,还是商人,平民,乃至渗透到各个阶层的盛会。
远的不说,关扑,就是商人和平民之间的娱乐盛会。赌谁中解元,赌排名,赌哪位种子选手落榜。反正千奇百怪的和赌局一时间都冒了出来。作为五位沂州地方选拔考试,也就是县试中的头名,李逵也是五个种子选手之中之一。
但是他排名似乎不太高,打虎小英雄的名头在科举的试之中没有加分。
几日前,他看过一次榜单,这次解元的赔率他排名七八名左右。可见,沂州解试之中,至少有七八人的呼声要比他高一些。
考试次日,李云从街上飞奔回到了刘府,拿着一张肉铺老板整出来的关扑券在李逵面前炫耀了一番,兴高采烈的对李逵说道:“二哥,我中解元的赔率是一中十九。”
“啥意思?”
李逵能不知道关扑是什么意思吗?
赌坊出关扑,各家商铺也玩,各自坐庄,欢乐的飞起。可以说,三年一次的解试,彻底成为了商家展示实力的一次大会。而李云的赔率只有一中十九,在李逵看来,这家伙并不被看好。
毕竟,李云在沂水县县试之中排名第二。
沂州只有四个赤县,一个直属县,算起来,他最次的赔率也该是在一中十,才符合他沂水县第二名的身份。
大宋的县试没有县令阅卷之后的出案之说,自然就没有案首的说法。县试,府试,其实是明清时候科举的规则。大宋根本就没有这一说。毕竟,明清时期的科举,县试通过之后,府试通过,就算是童生了,要是再接再厉,再下一场,通过了院试,就是有功名的秀才了。花点钱就能去出贡进入国子监,等几年下场参加省试也不是不可以。
但是在大宋,进入太学的难度在大宋北方,甚至要超过解试通过的概率。
而且即便有高官的推举,想要进太学一样要考试。
可见,在大宋县试第一名,很不值钱,几乎和县试第三十名一样。都是让人空欢喜一场的虚名而已。解试排名也没用,除非能够省试殿试接连过关,成为进士。因为大宋没有举人这个功名,只有举子这个说法。而举子身份只有一届有用,要是次年的省试没有高中,下一次开考,还是要从头开始考。一点含金量都没有。更不要说当官了,更是痴人说梦。
李逵的排名第一,但也是在沂水县而已,放在沂州,沂水县这等教育落后的地方,根本就排不上号。
临近开考,各家的赔率也会调整。他猜测自己中解元的赔率应该在一中五,甚至更次一些。没办法,谁让沂水县连在沂州都混不出个存在感?
他唯一难得出手的身份就是苏门学子的身份了。可是谁知道是故意打压他的赔率,还是不看好,反正他的赔率很堪忧。
只是他说什么也琢磨不透,两人都不被看好,李云这家伙高兴个什么劲?
反倒是李云,将投注的券小心的放好,贱兮兮道:“投了二十贯,要是中了,肉铺的屠夫非上吊不可。他倒是有个女儿,长的肤白水嫩,一双媚眼包含春水,让人欲罢不能,人称沂州第一肉脯西施。二哥,你说要是这厮赔不起钱,将女儿抵债,我是答应他,还是拒绝?”
“放心,你压根就没有这机会。”李逵不介意给兴奋过头的李云脑袋上泼盆冷水,让这家伙冷静冷静。
“二哥,你又小看我。你也不过是一中六,就比我稍微高一些。”李云说话间,从兜里摸出不少投注券,有赌坊的,肉铺的,酒楼的,甚至还有商会的关扑券,反正官府也不管,只要商人敢赌,就没有不敢出的赔率。
李逵好奇之下拿起这些投注券看起来,李云倒是买了一大堆,基本上市面上能买到的关于他和李逵的投注券都买上了。
李逵的倒是有好几份,但是李云的就只有一份。
拿起那张被李云当成宝贝的关扑券,李逵好奇道:“为什么你只买了一家自己中解元的券?”
“我也想买别家的啊!可是其他商户没眼光,压根就不把爷们当回事,连赔率都没有,想买也买不到,气死我了!”李云也是憋屈,别家商户根本就没有将李云作为解元的竞争对手看待,连投注的机会都不给,太不把学渣当回事了。
“呵呵!”
李逵的笑声中带着刺耳的嘲讽,李云不乐意了,信誓旦旦的表示,这次解试,他中解元轻而易举。然后挑衅的看向李逵,可当李逵面色突然冷了下去,如同狂风席卷大地般的杀气向他扑面而来的时候,李云只好吞下一口口水,觉得暂时让李逵这厮嚣张几日,等发榜之后,才狠狠的打击他。
解试的准备工作不少,毕竟考试一考一整天。
吃的,喝的,甚至用来如厕的准备都要妥当。
不比在临沂县,有李全的媳妇许春丽帮忙准备,在沂州李逵和李云得自己准备起来,过程多少有点暴躁。
酱肉,卷饼,酱酱忘了。
别的考生准备考试的书箱,一般都会从房笔墨开始,但李逵不一样,他先保证肚子不亏欠。导致李逵和李云都有些手忙脚乱。
大宋的科举地方试非常糊弄人,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这样,在一些科考大县,进士之乡,因为名额有限,地方试异常的激烈,士子也好,考官也罢,都非常重视,规矩也是死死的,多得不得了。
但大部分北方地区的解试都挺糊弄人,主要是大宋有两百八十来个州,每一次科举,每个州都要出一个解元,十来个解试通过的举子,可以参加省吏部和尚书省举办的省试。各地的解元加起来就有二百八十多个,人一多,解元的身份就不值钱起来。
不仅大宋的解元没用,大宋的举子身份也是一点用处都没有,既不能当官,也不能免税,甚至连免除徭役都不行,以至于解元在大宋属于烂大街的普通货色。大宋的读书人,想要享受读书人的特权,在没有考中进士之前只有一条路可走。
进书院。
进官办的书院。
进官办的顶级书院。
当然首屈一指的自然是太学。可是太学太不好进,毕竟太学的上舍生,只要岁考成绩优异,能直接授官。这也是大宋做官的另外一个途径。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