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李逵的逆袭之路-第2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榜首也不错,至少比第二”李利德愣住了,他这才反应过来,榜首是第一的意思,第一似乎比第二要好那么一丢丢。这不是关键点,关键是,他还能在三叔公面前嚣张起来吗?
成不了沂水县最嚣张的老头,为什么要花那么多钱给周围这些不开眼的吃货好吃好喝?
突然间,老头心头失落不已,对自家儿子李清道:“这钱花的不值当。”
值不值当的只有自己知道,李清也只能苦笑不已。谁能想到,沂水县的李氏族人之中,因为读书而互相争来争去,这和做梦似的不真实。
不说李云和李逵。
两家如今都颇有产业,尤其是百丈村的李氏,两年来积攒下了百万贯的家财。只不过外人不知而已。遇到喜事,自然免不了要宴请宾客,加上流水席之类的,颇为热闹。
可有一个人却陷入了深深的不解之中。
县令周元在完成了沂水县的县试之后,心头越来越疑惑。李云和李逵,难道花费两年时间就能抵得上自己十来年的苦功?
李云就不说了,周元根本就看不出李云身上有成为读书种子的可能。
至于李逵,也不至于比自己强这么多吧?
自己怎么说也是两榜进士,正儿八经的大宋最精英的读书人。
难不成在老师跟前读书,真能如此突飞猛进?
好在,只要一天时间,等到明天李逵来县衙之后,就能揭开答案。之前是因为避嫌,李逵在县试之前几乎没有往县衙跑过。
翌日。
周元坐在后衙之中,嘱咐许伯,李逵和李云来了,就去门外拦人,今日谁也不见。
日上三竿,李逵和李云结伴而来,周元在书房里,一会儿看看自己的弟子李逵,一会儿看看小师弟的弟子李云。
筹措了良久,才开口道:“你们的章我都看了,不错,采斐然,非数年苦功达不到这等水平,说明你在老师跟前还是很用功的读书。但是”
周元期期艾艾了好一阵,都无法说出,李逵和李云这俩活宝在章的水平上都快赶上他这个进士了,他怀疑李逵和李云舞弊了。
李云眼神躲闪着不敢看师伯周元,倒是李逵大大方方对周元道:“老师,弟子的试卷答的好些,主要是几位师伯的功劳。”
“什么?”周元吃惊的看向了李逵,可随即摇头道:“不可能,考题是我出的,你们怎么可能提前知道?”
李逵不说话,主要是说出来怕打击到周元,倒是李云一个劲的给李逵打眼色,深怕李逵说吐露了嘴了,万一师伯周元不近人情的将他们的榜首和第二的成绩剥夺了,这可怎么办?
他们两家几乎将整个沂水县半个县城的人都请了一遍。
要是到头来空欢喜一场,李云倒是无所谓,他不觉得自己当官,就能如何如何。只是自己老爹李清,还有爷爷李利德承受不住这份打击啊!
至于为什么周元在李云的印象之中会有如此不近人情?
当初老爹在沂水县县衙当捕头的时候,这位师伯当初可没有少打自家老爹的板子,要不是个糊涂官,能做出如此没品的事来?
气氛顿时有些凝重,就算是周元是个好脾气,也忍不住火冒三丈,低吼道:“说,我是你老师,还是你师伯。”周元说话间指向了李逵和李云,继续道:“县试已经结束,我又不会剥夺你们的成绩,还有什么可担心的道理?”
李逵也知道周元不会做出出尔反尔的事来,再说了,盖棺定论的事,谁会去揭开?还是打自己脸。所以说,他和李云的县试顺利过关,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李逵想到这些,顿时放下心道:“老师,其实也就是晁师伯和李师叔等人在一起,猜了一些你可能会出到的题目,让我们提前做了一些。”
“晁补之和李廌?”周元脸色一变,心头惴惴不已,这俩位的才学似乎比自己好了那么一些,尤其是他们都是和自己一样推崇柳宗元的风,和自己有相似的风也不奇怪。可问题是,他们怎么猜到论的题目的?
策问就不说了,因为县试的关系,肯定不会太严谨,被猜到也不奇怪。
但是论就不一样了,他可是找了很久,才琢磨出来的考题,怎么可能回被泄露?周元大为不解,声音低沉道:“晁、李而为师兄笔犀利,辞藻功夫极深,当年在京城的时候为师和两位师兄经常吟诗作对,虽说我们三人是好友,又兼有博采众长之能,但总不至于猜到为师出的题目吧?不过要是猜题多的话,倒是有可能。对了,一共猜了多少题目?”
“三题。”
李云眨巴着眸子,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说写了同样的题目三道题,会让周元愤恨成仿佛是杀父仇人一般的存在。
“胡说,怎么可能?”
周元突然爆发了,他可以承认晁补之和李廌比他强,但绝对不能承认,强到可以随便碾压的程度。这完全不是猜题了,而是欺负人。况且周元根本就不相信自己还能让晁补之和李廌给欺负了?
可李逵和李云都是实在人,有一说一道:“真的,就三题。”
李云重复道,似乎要让周元相信,自己没有骗人。
而李逵却开口道:“晁师伯和李师叔他们负责将我们所写的策论修改,以便能够让章读起来更加顺畅。猜题的是另有其人。”
“谁!”
周元真的怒了,他打定了主意,除了老师苏轼之外,他谁也不放过,跟这帮无良师兄弟们没完。要不然,还真以为自己是可以随便揉搓的一般好欺负。
李逵琢磨了一阵,知道不说出真相,自己的老师周元恐怕真无法放下心中的芥蒂。可是说出了真相,你以为自己真的能心如止水吗?做梦呢?
李逵探头探脑,颇有些神神叨叨的问:“老师你真想要知道?”
“废话。”周元心说,他都琢磨了四五天了,都没有琢磨出味来,能这么随随便便的就让他们蒙混过关吗?
绝对不能,不仅不能,还要写上一封措辞严厉的信来怒斥同盟师兄弟们的无良行为。
站在道德制高点的周元用力攥紧了拳头,心说:“非给你们好看不可!”
既然当老师都要求了,李逵觉得满足周元的心思也没什么,于是开始说了起来:“一开始师祖担心我们连县试都过不了,主要是李云和高俅”
“二哥,这不是重点。”李云在边上脸一红,插嘴道。
李逵道:“于是晁师伯和李师叔自告奋勇帮忙。猜题的有师祖,师叔祖”
周元倒吸一口凉气,苏轼、苏辙两位坛巨擘都下场了,就为了一场县试,你们至于吗?觉得人数已经够碾压自己了,周元有点讨饶道:“差不多了吧?”
“还有呢?”李逵掰起手指头开始数道:“还有在京城的黄庭坚大师伯,秦观师伯,张耒师伯,他们在集贤殿做官,有这份便利,从五经之中开始选题。其他帮忙的还有李格非、廖正、李惇和董荣几位师叔,也出力不少”
“合力将大经的考题限制在一百题,论和策各三题。没想到,大经二十题中,中了十五题。兼经论语和孟子几位师伯都没有选题,都是我们自己考的,结果还成。其实弟子也不想让师叔和师伯如此劳累,弟子只不过是给生活拮据的各位师伯和师叔每月寄了五十贯钱而已。可是师伯和师叔们太热情,弟子也不好拒绝。”说到这里,李逵也有点不好意思。抬头看了一眼周元,老师目光中的怒火,仿佛有重要掐死他的狠毒。不过李逵根本就不在乎,放周元掐,就小鸡仔般的力气,能掐死他?
周元胸口宛如压着千斤巨石头,有点一口气捣腾不上来,要翻白眼的憋屈。
苏门两大宗师,六君子,四学士,后四学士齐上阵周元发现自己被一群同门一脚踹倒在地之后,狠狠的在地上摩擦的绝望。
不过是一场县试而已,至于吗?
太欺负人了!
周元吓得是飕飕发抖,心头是满满的绝望。
第248章 大郎,你要老婆不要?
一开始,周元的内心很崩溃,有种被自己人搞了,无处诉苦的憋屈。
可这话说出来,连他自己都不信。
别说官职了,李逵说出的那个名单里,虽说大官就一个,但知州,通判还有好几个,总不至于这些官职都让周元看不上了吧?
毕竟他只不过是个县令而已。
尤其是师叔苏辙,这位是苏门真正的擎天柱,如今官拜中书侍郎,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副相。是属于副相之中非常独特的一个官职。因为同属于中书省,如果宰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不在,中书省就是中书侍郎当家了。还有其他的官职,比如参知政事,尚书右丞虽是宰相的佐贰官职,又称为执政官。但重要性和地位,都不如中书侍郎。
可以说,周元的师叔苏辙是妥妥的大宋官场第二人,第一副相。尤其是如今苏辙还兼职太尉,获封开国伯。能被这样的大佬算计,周元还有什么可不满意的?
他不过是个七品官,芝麻大点的前程。
估计连周元心中都嘀咕,师叔会知道有一个在京东东路沂州治下的沂水县当县令的师侄吗?
答案多半是:否。
只能说,他被同门无情的抛弃了。想到这个结果,他懊恼的想死。
但这些想法,对于周元来说都是不成熟的表现,他堂堂一个进士,难道还琢磨不出来,自己有什么特别的长处,值当位高权重,官居正二品的朝廷大员的注意和欺负?
做梦也不敢这么想啊!
想到这些的时候,周元的智商顿时从云端飘落,再一次回到了自己的身体里。他定睛看了一阵李逵,突然悠悠叹气道:“你们以为只要通过了县试就能万事大吉了吗?科举,自古都是华山上面一条道,没有其他的途径可走。勤为径,苦做舟,唯有刻苦二字,方显我朝男儿本色。”
“你们呐,也太不知道检点。人生路,君子路,哪里是可以靠着投机得来的这般容易?”
李逵和李云面面相觑,也不知道老师周元到底怎么了?
刚才还是一副要死要活的样子,突然间竟然神奇起来了。
只不过,作为弟子和晚辈,李逵也不好太不把老师周元当回事。给师伯师叔们送生活费,这是出于晚辈的孝敬。其实也没几个,并不是所有苏门的弟子都很穷。比如说苏辙吧,这位在苏门官场扛大旗的大佬如今就很有钱。
真的有钱,靠着俸禄就已经走上了人生巅峰。
还在开封府周围的县里买了土地,新建了庄园。
当然,这和他如今的收入分不开的。首先爵位,他是食邑二百户的开国伯,每年的额外俸禄就有二千贯。正二品的官职,中书侍郎是200贯每个月,兼职太尉400贯,还有加衔端明殿大学士,每个月也又是400贯,一年的收入妥妥超过一万贯,还不用交税。
面对如此劲爆的师叔祖,李逵压根就没有想过要送钱。
就算是周元,他对老师的孝敬,也仅仅是过年过节的时候,送一些雅致的小玩意。周元不缺钱,他能用的起三十贯一个月薪俸的厨娘,怎么可能在意50贯一个月的小钱?
穷的是师伯秦观、黄庭坚,这两位是真穷,所有的俸禄加起来,还不到30贯。去掉租房,穿衣人情债,能花在生活的支出最多20贯。加上在京城生活不易,连吃顿肉都要想一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