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李逵的逆袭之路-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圣祖姓李这自然不用多说,双名两个字,世民。”

    三叔公觉得李逵对老祖有点不敬的意思,想要告诉李逵,念老祖的谥号要心怀敬意,不能如此随便。

    李逵合起来念了一遍,这个名字他还真听说过,叫李世民。

    李唐王朝的李二,他爹李渊还是皇帝呢?他虽然也是李二,但是他爹不过是百丈村李匠的儿子,主业打铁,兼职打,还属于英年早逝,壮志未酬的一类人。

    这能比吗?

    再说了,认个皇帝当祖宗,这岂不是要上赶着去陇西认祖归宗?

    李逵被三叔公闹出来的动静吓了个不轻,沉声道:“三叔公,你恐怕还不知道这位圣祖是什么人吧?”

    “皇帝啊!”

    三叔公并不是什么也不知道,而是一语中的说出了李二的身份。本来嘛,谥号和皇帝一样,除了神灵能有如此长的谥号之外,那个凡人敢如此作死?

    普通的臣武将,死后的谥号就两个字。

    德武穆,往下排就行了。

    天下有谁敢作死,给自己弄一长串的谥号?还是武,大,圣之类的字眼,这根本就不是普通人能够消受得起的福分。

    李逵目光死死的盯着三叔公,他有种猜测,就三叔公的眼界和经历,恐怕真不会想这些东西。不是不敢想,而是根本想不到。他根本接触不到这么高层次的阶层,怎么可能给自己按上个龙子龙孙的身份?

    越想越觉得有可能,李逵心头这个气啊!

    他离开沂水县就两年的功夫,竟然有人敢给他百丈村下套。

    这不要命的东西,要是让他找出来,非撕了他不可。

    三叔公见李逵不言语,有点担心起来,他不懂,但李逵是百丈村李氏最有本事,也是最有远见的后生,他不会也不同意吧?

    “三叔公,你恐怕还想不出来这些,告诉我,到底是谁蛊惑你去怎么做的?”

    李逵语气不善,这些三叔公能感受到。这让老头很紧张,难不成真的做错了事?

    三叔公这才慌了神道:“逵娃子,我琢磨过大宋律,八十岁造反只要不杀人,就不是个事,朝廷也不会管。我豁出去,到了八十岁那天,宣布家里的圣祖是武大圣大广孝皇帝,朝廷也不会在意吧?再说了,我也不是造反。为了让我李氏族人的身份。”

    疯子,绝对是疯子。

    不过,让李逵很惊奇的是,谁把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告诉三叔公的。好端端的一个迟暮老头,你不让他安享晚年,鼓动他造反不对,认前朝的皇帝做祖宗,基本上和造反没有什么两样了。这厮到底是安得什么心呐,如此阴险,难不成爹妈都死绝了?

    “三叔公,你找人琢磨说项,到底花了多少钱?”李逵一准猜到,不是和尚就是道士,哄骗老头老太太做糊涂事。

    没办法,人到了暮年,对死就会异常的恐惧。亲近道士和尚也是常理。

    三叔公迟疑了一会儿,伸出一个手指头道:“这个数。”

    “一百贯?”李逵试探着问。

    可三叔公却像是受了莫大的侮辱道:“一百贯,糊弄鬼呢?一千两白银。要点龙穴的,听一清大师说,这是看在我们两家颇有渊源的份上,才收了这么点钱,要折寿的啊!寻常人根本就不给看。”三叔公还摆弄这双手,似乎要给李逵解释清楚,这钱没白花:“一清大师身长八尺,道貌堂堂,眉宇之间不怒生威,如同前朝的天师袁天罡般的人物。复姓公孙,当年就是辅佐我家圣祖的忠臣。”

    呵呵,李逵真的被气笑了,李二,袁天罡,还冒出个公孙在这儿给我玩隋唐演义呢。

    这要是传出去,李逵就压根不要去参加什么科举,直接去梁山,把如今占山为王的货给弄死了,当大王算逑。

    李逵直接告诉三叔公:“还有谁知道此事?”

    “就几个李氏族老,他们都不同意。”

    三叔公低声道:“逵娃子,你放心,老头不拖累你们。”

    李逵气笑了,直接告诉三叔公:“三叔公哎,你可知道如果你这么做了,我会怎么样?村子里的族人会怎么样?”

    “不是说没事吗?”三叔公瞪眼道。

    李逵顿时头大:“您老是没事,可是族人就要倒大霉了。如果我当官了,这官没法做了,直接变成百姓,这叫贬谪为民,永不录用。”

    “有这等事?”三叔公怒道:“为何那厮不告诉老夫?”

    李逵接着道:“不仅是这样,还有族人,七十岁以下的恐怕都难逃这一难,大则被杀,最次也要被发配,脸上刺伤金字,这辈子不得翻身。七叔刚抱上儿子吧?您老的孙子也逃不过这反贼的命啊!”

    李逵这么说,有故意夸大的嫌疑。只要不造反,还不至于这样,就是认个祖宗而已。大宋的律法比较宽松,不会对百姓的这种冒失行为故意惩戒。但要是官员就不一样了,士子基本上和官员看齐,这叫德行有亏,会被朝廷教做人的错误。

    “岂有此理!”

    三叔公气炸了,老头一个踉跄,靠在土墙上,胸口风箱似的喘息着,对李逵大喊道:“敲钟,快去敲钟。庄子里的和尚道士都给我打出去。”

    “不行,打折了腿丢出去!”

    一条条命令发布了出去,李家庄顿时又是一副鸡飞狗跳的模样。虽然李氏族人有钱了,日子过的敞亮了,可是生活还是那么热闹,从来都没有变过。

    好不容易安排完毕,李逵这才有心事问三叔公:“三叔公,那个哄骗你的道士,一清道士,到底在哪里出家?叫什么名字?”

    三叔公咬着牙,脸色阴沉道:“他自称叫什么公孙胜,这人的名多半是假的!”

    听到公孙胜这个名字,李逵的心头顿时咯噔一下,这人听着不是梁山上的第四条好汉,公孙胜吗?这货为什么无端端的来害人?

    不过李逵这算是记下了这段恩怨,咬牙道:“公孙胜,爷们和你没完!唉,这厮似乎有个老娘?”李逵目光怨毒不已,发狠道:“真要是你坐下的这等事,爷们给你找个新爹!”

 第239章 家丑不可外扬

    缺德冒烟的公孙胜!

    欺负老人算什么本事?有本事直截了当的找爷们报复啊!

    有心无胆的鼠辈。

    冤有头债有主,找李逵报仇自然最好,可问题是,都被打怕了,谁敢去找李逵的晦气?

    公孙胜也想啊!

    可问题是他面对李逵,根本就不是对手。找帮手也不见得是对手,不得已之下,才只能用了这等让人不齿的计谋。

    其实李逵已经猜到这玩意的心思,指不定是为了替揭阳镇的这帮人报仇。揭阳镇的穆氏兄弟,折了一个;李氏兄弟重伤了一个,能不能活还不知道;张氏兄弟可能会残了一个。可李逵也猜不明白,这揭阳镇的混子,什么时候和郓州的东溪村人搅和到一起了?

    说起来,这个公孙胜还是晁盖的兄弟。

    难不成,东溪村如今都已经开始结交天下的好汉了?

    倒是李家庄的人鸡飞狗跳的闹腾起来,却把李清父子吓得够呛。躲在庄子寨门口,不知道是该迈腿进呢?还是干脆撒丫子跑,先保住性命再说。

    耳畔还有不少僧道的呼喊赌咒,但李逵根本就不在乎,两耳不听不闻的,遇到有僧道扑过来,他一脚能把人踹背过气去,如同破布一般落地,扑倒在地上不知死活。迎面走向李清的那一刻,别看李清如今颇有产业,可面对李逵的这一刻,扑面而来的无穷压力,顿时让他腿肚子打颤。

    “李逵,某是来唤我儿回去的。”李清尴尬的将手中的长刀插入刀鞘之中。

    “见过四叔公。”

    李利德作为长辈,自然开口没有问题:“李逵,得罪了这些僧道,对李家的名声可不好。这帮人虽说平日里没什么本事,搬弄是非,蛊惑乡间愚妇却有些本事。惹恼了他们,这些人背地里传是非也是一等一的恶心人,能不要撕破脸皮,还是最好不要撕破脸皮。”

    “四叔公,你可不知道,前些日子三叔公要续族谱,就是这些个道人蛊惑的。”李逵气地只瞪眼,要不是公孙胜早走了。要不然,他非让这小子后悔活着。

    李利德倒吸一口冷气,续族谱的事李清不清楚,他是知道的。说三叔公是鬼迷心窍也不为过。别看三叔公精明,但都是小聪明,是谋生的智慧。并没有筹谋家族百年气运的能力,他的经验和才智,走到如今的地步,已经是到头了。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山里的老头子,再有眼力,能和士大夫家族培养出来的人才相比吗?

    这次被骗也算是给了三叔公一个教训。是无奈之举,穷人咋富,很多人连走路都不会走了,这不是故意编排人。原因也很简单,高阶层不接受他们,低阶层,他们瞧不上了。标新立异又没有能耐,邯郸学步自然惹人耻笑。

    “哎,但愿三哥能想开点吧!”李利德无奈道。

    这一点李逵倒是一点也不担心,百丈村的人天生都有一种将天大的事抛在脑后的本事。这可能源于他们以前恶劣的生存环境。生老死别,总是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户生活,确实磨练整个家族的神经条。就算是李逵张口说要造反,恐怕大部分族人回去第一件事不会去琢磨能不能成功,而是去磨刀。村子里有一个算一个,基本上都是行动派。

    没想到如同凶兽一般的李逵竟然还懂礼数,这让李清父子顿时松了一口气。至少,他们之间不会闹出冲突。因为一旦冲突起来,李清估摸着自己只有两条路可走,护着他爹逃跑,自己被李逵捶打一顿;拦着李逵,让他爹想跑,自己被李逵按在地上捶打。

    “清叔,不知李云怎么惹到你了,让你发这么大的火?”

    李云找他求救,李逵早就想到了。就李云大大咧咧的性格,早晚得露相。只是李逵想不透的是,李云露相的时间也太快了。

    就他去县衙不到两个时辰的时间,李云就暴露了。

    李清有点支支吾吾的难以启口,最终还是对儿子的关心占据了上风,询问道:“李逵,我家李云读书哎算了,县试之前就让他住在李家庄吧,你们师兄弟也能互相帮衬些。”摆明了李清不想说,多半是家丑不可外扬的心思,让他面对李逵这个不算是外人的同族晚辈,也没脸说出口。

    踌躇了一阵之后,李清还是忍不住问:“不知道李云下场,解试可有希望?”

    李逵翻白眼撇了一眼李清,你儿子啥水平你能不知道?

    这一眼之后,李清瞬间心凉了七八分,感情自己家的傻儿子,连天下第一的苏轼都管教不了吗?

    知子莫若父,当爹的李清顿时不敢问了,借口家里有事,拦着还想再看看孙子的李利德匆忙离开了李家庄。

    “说吧,你小子到底又做什么糊涂事了,把你爹急的都想清理门户了!”

    听李逵的口气,似乎早就知道李云要倒霉。李云心中暗恼,大家都是同门,你就良心过得去?

    李云懊恼道:“原本挺好,我爹看到我带着一车的书回来,那叫一高兴呐。都准备摆席面招待左邻右舍了,也不知道怎么就赶上了,我爷从车上抽了本书下来,还真别说太邪性了,那本书老爷子不识字都看懂了?”

    李逵冷不丁笑起来,他觉得李云这小子也够倒霉。也不能怪卖书的商人。李云要的书数量大,但有一条却很难办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