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李逵的逆袭之路-第1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酒器十余种,十五贯。”

    “大小缸七八个,二十贯。”

    “粮食若干”

    中间还夹杂着无数的失败二字,然后是同等份的购入原材料。

    可苏轼的家人都知道,就苏轼的酒量,一年家里买好酒,也花不了三五贯酒钱。他这么做,完全是瞎折腾。

    后院中的酒是去年末酿造的酒,还没有开封过,有好几缸。李云选了一缸最小的,搬来放在地上。

    哈

    老头大口喝了碗中的浊酒,微微蹙眉,随即嘿嘿笑道:“浊酒配炸鱼,这才是乡间的味道。“

    “老伯,试一试这莲藕,秋冬的莲藕粉糯,夏日的莲藕清脆,别有一番滋味。”

    “不错,好孩子。”

    一句好孩子,让李云差点痛哭流涕,他长这么大,人憎狗嫌的讨人厌,还从来没有人挡着他的面夸他是好孩子。如今流落颍州,发配河堤,和李逵这厮一起倒霉的时候,竟然宽厚长者慧眼识珠,说出了他的本质,顿时让李云感动的无以复加。

    “老伯,你的眼光真好。”

    “老夫走南闯北,这叫慧眼识珠。”老头喝了两杯水酒之后,顿时兴趣盎然起来,指着李逵也说到:“这也是个好孩子。”

    李云刚才还挂在脸上的笑容,顿时凝固起来了。

    他长的讨喜可爱,被人当成好孩子是应该的。可是李逵,说他是好孩子,那要眼瞎成什么样才说的出口?

    可是再看老伯,完全没有压力。

    可惜,遇到个不领情的李逵,还不怎么给面子。但是老头也不恼。

    浊酒也能醉人,乡间的家常菜更是附和老人的心意,不对一会儿,老头迷糊了,醉了。睡后院肯定不行,这是苏轼的卧房。只能将原本高俅的小屋子给了这对路过的主仆。

    翌日。

    高俅带着肉,小心翼翼的骑在一匹马上,从颍州城出来,直奔河堤。在屋前栓好了马之后,走进了院子。

    刚进入院子,他的身体仿佛被定住了似的,背后凉飕飕的,似乎感觉到空气中弥散着淡淡的杀气。随后,才自嘲不已的摇头道:“这俩家伙,又偷酒喝。”

    李逵喝酒是让人恐怖的灾难,当然这是他发酒疯的时候,高俅就很不幸的中招过。但是当李逵睡倒之后,就完全没有了危险。

    高俅顺腿朝着自己的卧房而去,一推门,唉,顶住了。

    这房子是他在苏轼跟前鞍前马后十来年的地位象征,竟然有人敢鸠占鹊巢?高俅心里头这个气啊,谁这么不开眼,竟然把自己的床榻给睡了,还不告诉自己这个主人一声?

    吱呀。

    门开了,露出一张青稚的小脸,高俅愣住了,看着挺熟,猛地一拍脑门,想起来了,是有这么一个人。前两年学士在汴梁的时候还经常见面,不过两年没见,似乎长高了一些,他乡遇故知,高俅顿时乐了,努嘴道:“长顺,怎么见到了哥哥,装不认识?”

    “我不是长顺,我叫双庆。”对方气地张牙舞爪的对高俅威胁道:“高俅,你再胡说八道,小爷和你没玩。”

    “行啊,爷们就站在这里,你没玩个看看?”

    高俅故意气双庆,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见双庆心意阑珊,似乎是一副没睡醒的样子。也没有了捉弄的心思,问:“你怎么来颍州了。”

    “我家老爷来了,我能不来。”双庆嘟弄着去茅房,回头还瞪了一眼高俅,威胁道:“高俅你再欺负我,信不信我让我家老爷给你穿小鞋?”

    “我信,我真信。”

    高俅和双庆一样,都是大老爷身边的小厮。区别就是,高俅在京城高官小厮界,属于超龄的存在。别家的老爷都喜欢使唤十来岁的童子。而苏轼,生生的把高俅这厮养老了。不是说高俅的年纪很大,而是他作为小厮的年纪,绝对属于超龄了。

    哪有二十多岁,还在做跟班小厮的道理?

    平白少了一份青春活跃的气息。连粗鄙的罗马人都知道,身边跟着一个十来岁的埃及男童是体面,如果跟着个盎格鲁撒克逊傻大个,就是暴发户的无知和愚蠢。大宋人可是把除大宋所有人都当成蛮夷的天朝子民,蛮夷连人都是,难道大宋还会比不上蛮夷,不知道小厮要激灵听话的才好?

    平日里酒会宴席,高俅和双庆都没有资格进入大厅。只能在外头候着,一来二去的,他们这些跟班和小厮都混熟了。

    高俅呵呵一乐,范相的脾气,就是个罪犯,他都想着挽救一把,怎么可能无缘无故给人穿小鞋?再说了不对,高俅顿时记起来了,学士带着颍州的官员一大早就去码头迎接朝廷钦差,不会这位钦差就是范纯仁范老爷子吧?

    咳咳咳

    高俅听到身后传来一阵咳嗽声,回头一看,不用猜了,就是范纯仁,范老爷子,道德无双,人送外号,大宋第一好人。

    “高俅,看着易发俊秀了。”

    来者正是的范纯仁,一大早起来,肯定是起溺,高俅急忙行礼道:“见过相爷。”

    “还不是,还不是。”

    范纯仁丝毫没有在茅厕前而表现出不耐烦的反应,反而和高俅攀谈起来:“贤侄,有才,要不是子瞻舍不得,老夫非举荐你不可。”

    “相爷厚爱,小子愧不敢当。”高俅不为所动,范相说举荐,或许是真的。但是这老头有一点不好,举荐的人才会公示,让人攻击,完美化解之后,才会让被举荐者获得官职。

    有本事的受举荐者,面对所有人的嫉妒和非议。本来就是才智卓越之辈,根本就不需要他老人家帮忙,高官厚禄对他们来说并不难。而需要举荐才能获得官职的人,哪有十全十美的存在?基本上,两三封匿名信,就把人折腾的死去活来。没等公示时间结束,就灰溜溜的被捅下来了。

    而获得官职的那些人,不仅不会对范纯仁感激,反而有点嫌弃他老爷子多事。原本,对他们轻而易举的事,反而变成了欠了老头偌大的人情。至于哪些被捅下来的受举荐者,对老爷子倒是感激不尽。可惜,不是官,在大宋啥也不是。

    就高俅这样的,就算是受到了范老爷子青睐,获得范相的举荐,但是高俅基本上也没有机会获得官职。因为他的履历和能力一旦被一群官挑起刺来,高俅一点机会都不会有。

    范纯仁絮絮叨叨的说着,一会儿说到汴梁,一会儿说到风情,只不过茅厕边上的味实在太煞风景,高俅捂着鼻子小心翼翼的回答着。

    实在忍不住了,高俅这才对在上茅房的范纯仁老爷子问:“范相,颍州的官员都去码头迎侯相爷了,相爷是否要移驾去看一下?或是让小子去通知一番,好让我家主人来迎接?”

    “这怎么好意思?你等等我,我和你一起去。”

    高俅欲哭无泪的站在茅房边上,远处李逵和李云有点嫌弃的看着高俅,脑子就冒出一个问题,这厮又咋了?

 第217章 和稀泥

    “怠慢了,怠慢了!”lt;

    /gt;lt;

    /gt;范纯仁老爷子远远的从自家宝驴背上爬下来,然后迈着小碎步,在一干颍州官员心惊胆战的目光下,小跑到了苏轼的面前。lt;

    /gt;lt;

    /gt;“子瞻,何需这些靡费,让老夫羞煞矣!”lt;

    /gt;lt;

    /gt;“老相公来颍州,我等地方官员来迎接是朝廷礼法,老相公莫要不安。”lt;

    /gt;lt;

    /gt;苏轼迎着范纯仁,介绍起颍州的官员:“颍州通判,徐让,徐宝叔。”lt;

    /gt;lt;

    /gt;“好,好,精干力强,国之干才。”lt;

    /gt;lt;

    /gt;“颍州推官,王希。”lt;

    /gt;lt;

    /gt;“好,好,年少有为,一表人才。lt;

    /gt;lt;

    /gt;“颖州禁军统领,信阳军统领,赵慎。”lt;

    /gt;lt;

    /gt;“好,好,英武豪迈,国之屏障。”lt;

    /gt;lt;

    /gt;……lt;

    /gt;lt;

    /gt;不到一刻,每一个被苏轼引荐的颍州官员都对范纯仁老爷子的感觉极好。有种想要投效门下的冲动。可惜,范纯仁是副相,身份高到颖州只有苏轼能够接待。lt;

    /gt;lt;

    /gt;其他人就算有种肝脑涂地的感激之情,恨不得为范相效死的激荡,却只能远远的看着范纯仁在苏轼的陪伴下,上了马车。lt;

    /gt;lt;

    /gt;在车上,苏轼就询问起了范纯仁:“尧夫兄,朝廷怎么派你来了?”lt;

    /gt;lt;

    /gt;“不好吗?”lt;

    /gt;lt;

    /gt;范纯仁觉得自己的光辉形象有受损的危险,笑呵呵道:“如今四海靖平,国库殷实,百姓安居乐业,文臣武将皆有所职,些许疥癣之疾,无关大雅,老夫来处理完全没有问题。”lt;

    /gt;lt;

    /gt;用一句话来总结范纯仁的话,就是天下太平。lt;

    /gt;lt;

    /gt;他不仅是这么说,也是这么想的,这才是他的强大之处。作为保守派的中坚力量,范纯仁并不认为激进的朝廷会给大宋带来福祉。反而,大宋需要老成持重的稳健,用大宋的财富,大宋的创造力,大宋的强大财力,让大宋继续成为最为强大的存在。lt;

    /gt;lt;

    /gt;苏轼原先也觉得这一套可行,但是当他离开朝堂之后,看到了邓州,禹州,颍州的情况,产生了怀疑。百姓吃糠咽菜的苦日子骗不了人,如果百姓对朝廷失去了信任,那么朝廷还是那个朝廷吗?lt;

    /gt;lt;

    /gt;范纯仁是长者,也是德高望重的老臣。lt;

    /gt;lt;

    /gt;他都持有这种想法了,其他人恐怕持有同样想法的人很多。一旦大宋受到天灾人祸,百姓受到蛊惑,这样的朝堂如何能够平定天下百姓的怒火?lt;

    /gt;lt;

    /gt;知道想要说服保守派很难,可是苏轼决定试一试,他张口道:“尧夫兄,子瞻愚钝,天下局势我不得而知,大宋是否四海靖平,我却有点想法。”lt;

    /gt;lt;

    /gt;“这不重要。”范纯仁一反常态,面对苏轼,他没有装的必要。大家都是熟人,谁不知道谁啊!lt;

    /gt;lt;

    /gt;他指了指街道两边观望朝廷钦差的百姓,对苏轼道:“百姓离开了土地,还有工可以做,都一样能够活下来。你我都明白,我大宋强大的原因不是因为土地广袤,更不是因为军队强大。而是因为大宋的商品是天下最好的商品,大宋的工匠是天下最能干的工匠,大宋的商人是天下最为有远见的商人,凭借这些,我大宋才有立于不败之地的资本。动摇王朝根基的粮食问题,大宋也没有。大宋这几年的粮食储备一直在增长,折腾,真的很没必要。”lt;

    /gt;lt;

    /gt;“大宋的大户兼并土地,大都和官宦有关,如果要压制大户,就是压制官宦,你我都明白,官员都不满了,百姓满意有什么用?大宋幅员广袤,官员几十万计,百姓亿兆,如果让官员不满了,这天下的百姓谁去管理,靠着你我这些享受朝廷厚禄的高官吗?”lt;

    /gt;lt;

    /gt;“到头来,还是一团糟。轻者动荡,重则损坏社稷之本,牵一发而动全身呐!”lt;

    /gt;lt;

    /gt;说到这里,范纯仁双手一摊,苦笑道:“你做不到,我做不到。君实是个实在人,他也想做好事,把所有的事都揽在身上,可是你也应该听说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