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李逵的逆袭之路-第1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万一败了呢?

    颍州城内的禁军是什么货色,赵统领难道不知道?

    他是皇族,落魄皇族而已。大宋的皇族成千上万,不多他一个,不少他一个。他算是太祖一脉的后人,本来就不受待见,万一犯下无法弥补的大错,他可没有护身符保护他官运亨通。最多皇族的身份让他性命无忧而已。

    可是不当官的落魄皇族,和普通百姓有什么区别?

    无奈之下,只好一个劲的讨好苏轼,指望苏轼不要在奏章上打他的小报告,他就感激不尽了。

    邢捕头刚刚离开,苏轼看着衙门里紧张的气氛,暗暗叹了口气。不同于其他官员,苏轼喜欢到处走访,他虽然来颍州当官时间不长,也知道邢捕头带来的消息是哪里的,绝对出城不到十里。之所以不挑破,是因为要是治罪了邢捕头,他连离城十里的消息都要听不到了。

    不知道贼兵的动静,枯坐在州衙的苏轼,彻底成了瞎子和聋子?

    苏轼有心想组织城内的百姓,由他率领百姓出城平定叛乱,可是自家知道自家事,他很担心,这样做的结果很可能让城内无端的增加成千上万的寡妇。到时候一群失去了家庭顶梁柱的女子在衙门口哭诉,想一想都让他头痛不已。

    “过儿。”

    苏过从廊前走过,停下脚步进入了前厅之中,垂手低眉道:“父亲。”

    “来来,帮为父算算”

    “蓍草,铜钱,还有龟壳。”苏轼对易经研究多年,造诣非凡。对于研修易经来说,全套的装备,可以给研习者带来更多的乐趣。当然,人信命,对于来自上天的暗示,笃信无疑。

    不同于苏轼,苏过还年轻,对于易经这种学说,还没有太多的时间研习。

    自然算命的时候,手法颇为忙乱,且无序。

    苏轼看在眼里,皱眉道:“错了!”

    “忒笨。”

    “要虔诚!”

    要不是对面挑刺的是他亲爹,苏过真相将手中的乌龟壳仍在对方的脑袋上。找人帮忙,还满嘴挑刺,这也太讨厌了。尤其是他不善于推演,气地将龟壳放在了书案上对苏轼苦笑道:“父亲,孩儿愚笨,不善于易之道。父亲深谙其中精髓,为何不自己推演?”

    苏轼能说自己因为心神不宁,算不出来吗?

    唯一的几次,还是好卦,近乎于天下太平。

    他管辖的治所都已经有人造反了,他哪敢说天下太平?

    呵呵

    苏轼讪笑道:“过儿,你也长大了,少不了要去参加会。会之中,会吟诗作对不稀奇,但是要像为父这样,鹤立鸡群,恐怕对你不容易。”

    这是实在话,苏过无法反驳,只能点头承认:“让父亲费心了。”

    苏轼摆摆手道:“这不是你的错。天资有高低,才华有优劣。青莲居士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老天自然不会埋没你的才能。你是个善于实干的人,不容易被外界迷惑,这是你的优点。同时也是你的缺点,不善于交际,会让人觉得孤傲不可攀。而会之中,还有拉紧彼此距离的办法,词道唱曲,不过很可惜,你姨娘费尽心机,也没能让你在音律上有所建树。为父惆怅不已,最后想到了易,惶惶天道不可琢磨,可天机可以窥探据为父的观察,十人之中,至少有九人对此深信不疑。如今为父把多年心得传授与你,可以助你结交天下。”

    苏轼咳嗽一声,对儿子道:“当然,修仙炼丹效果最好,可惜耗费太大,家里头供应不了,就此断了念想吧。”

    话到此处,苏轼感觉到莫名的忧伤。他也想修仙,也想炼丹,可是兜里没钱,实在玩不起。

    苏过撇了撇嘴,心说:“自己什么时候想过要修仙了?”

    苏过听的嘴角都抽抽,他哪里不知道父亲是拉着他让他帮忙算命?

    说这么多,也不过是让自己有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堂堂知州老爷,面对叛军束手无策,只能祈求神灵,这本来就是官员的失职。

    如今叛军在哪里都不知道,更让他心头没底。

    反而要是贾道全裹挟大量百姓围困颍阳城,那他多半就不怕了。指挥打仗苏轼不成,但是鼓舞城内百姓的民心还是没有问题的,堂堂学士在城头一战,没有信心的百姓,也该有个六七分的底气了吧。

    苏过无奈,只能耐着信子从头算起来。

    很快,李云被苏过算死了,天降横祸级别的考验,躲不过去,就是个死。

    苏过身为李云老师,感觉有点对不住坐下大弟子。

    然后算起了李逵

    正在紧张迫切的时候,邢捕头突然捂着帽子,按着腰刀,一阵快跑冲进了庭院之中,在廊下跪倒在地上,报字喊的震天响,惹得苏轼老大不乐意。

    随后苏轼心头一慌,扶着书案挣扎着要站起来,脸色惨白的问:“贼兵打过来了?”

    “不是啊!”

    邢捕头为之一愣,随后想明白了,大概是大老爷焦虑过重,有些恍惚了。急忙开口道:“启禀学士,贼兵被破了。”

    “破了?休要诓骗本官,你应该知道后果。”

    邢捕头急切的想要表现,撑着脖子对苏轼高声道:“大老爷,小人哪敢欺骗大老爷,真的,真的破了。高爷还有两位李爷正押解着贼兵头领往城里赶。只是地方上有数千贼兵散落,需要军队维持拘捕。”

    这么多人,靠三班衙役显然是不可能的,只能求助于军队。

    什么?

    苏轼后背顿时挺了起来,高呼:“天佑颍州,天佑颍州。”

    不到半日,浩浩荡荡的对付从地平线上慢慢的朝着颍州移动着。苏轼等不及,让人赶着车去迎接,等到队伍在眼前了,这才仔细观察贼首贾道全。

    面如金汤,精神萎靡,似乎受罪不小。

    摆摆手,对比苏轼好不了多少的徐让道:“押入大牢,有劳徐大人先审问一番。”

    李全成了拯救颍州的大英雄,反倒是出力不小的李逵李云几个,隐藏在人群之中,于赞美无缘。

    接连几日,高家庄都派人进入官府探问。

    得到的结果很不妙,似乎审问的徐让故意引导贾道全,把火往他身上引。

    高孝立顿时坐不住了,急忙给儿子安排了船和帮手,准备连夜去汴梁:“我儿谨记,一路上不要耽搁,到了汴梁立刻去你三叔府上,咬住了是官逼民反,其他一概不知。”

    “孩儿明白了!”高武阳的眸子中闪出一丝狠毒。

 第214章 钦差

    “每次都这样,还有没有天理了?”

    李云偷偷从后衙溜出来,看了一眼昏暗的巷子,吞了一口口水。好不容易辨认了方向,这才蹑手踮脚的离开了巷子。

    刚出门的那一刻,他脑子都是木的,满脑子都被‘子曰’给糊住了,以至于他看人的眼神都有些呆滞。

    苏过原本想要惩戒这个弟子,看到这副摸样,心中也不忍。

    咦,少了一段!ab

    id=1

    无奈之下,算是给他两个时辰的休息时间,换换脑子。

    禁足还要继续,苏过也算是看出来了,李云这小子别看乖巧,那是蔫坏,一转眼又不知道去干嘛了。这次大难不死,多亏了李逵救他,战场那里是他们能玩耍的地方?

    tt靠,又少了一段! ,最快更新!tt id=b6

    管教失败的王姨娘无奈之下,只能将李逵放养。

    这不,他禁足令刚接触,他就溜达着去了大牢。

    如今,颍州大牢内人满为患,以前享受单间的几位江洋大盗,如今正瑟瑟发抖的挤在一个牢房里,其他几个牢房内,都是一声不吭的死硬分子,眼神中仿佛将生命都漠视的冷漠,让只敢打家劫舍的盗贼们,看的胆战心惊。

    一打听,原来是反贼。

    s日,没法看了又少了段!一秒钟记住,()。s id=a2

    李逵就是在这种紧张的气氛之中走进了牢房,身边跟着的是牢头,如今李逵的名声早就在颍州城内传遍了,什么‘搏虎小英雄’,‘黑旋风李逵’,‘颍州大侠’,反正各种版本都有。唯独没有夸他读书好,脑子机灵的溢美之词。

    “二哥,我来了。”

    李云打听到了李逵的去处,也偷偷的跑来了。在大牢门口,终于被他追上了。同来的还有高俅,他本质上是个闲人,只要苏轼没有信件往来需要他代写的时候,他基本上属于在家吃干饭的那种。

    李逵来大牢,只是好奇。为什么明明赔二十万贯就能安然脱身的贾道全,选择在这个时候造反。谁都能看得出来,贾道全的造反准备是不足的。他甚至没有往汝阴县、颍阳城安插细作,就匆忙发动了叛乱。而且第一个目标竟然是高家庄。就算是高孝立握住了他的把柄,也不至于鱼死网破啊!

    这本来就很反常。

    再次看到贾道全的时候,可以看得出来,贾道全受了不少苦,本来通判徐让就对他怀恨在心,岂能让他轻松过关?

    想死也不会让他称心如意。

    “案犯贾道全,有人来看你了。”

    牢头哈腰对李逵献媚道:“是否让小的将人搬出去,找个干净的地方?”

    “你看着办!”

    “来呀,打开大牢。”

    并非是牢头故意献媚,实际上,重案犯官衙的地方,本来就是牢房之中最为幽暗的所在。而且随着天气越来越热,牢房中弥漫着各种各样的酸臭味。

    呆久了,连鼻子都被熏麻木了。

    阳光有点刺眼,贾道全趴在地上,嘴角微微的哆嗦着,眼睛完全睁不开。身上早就没有了今日前的光鲜和嚣张。佝偻着在地上趴着,仿佛趴在地上晒太阳的蜥蜴,眼球一种都泛着濒死的光。

    “贾道全,我有个问题问你。”

    “不要问高孝立的事,不杀他,我也会被高孝立吃了,与其这样,还不如搏一次。”

    李逵似乎有点明白了,点点头道:“还有一件事。”

    “你想说码头上货场是谁烧的吧?”贾道全早就知道对方就是李逵,也心知肚明对方的来意。他的造反失败,其实和李逵没有关系。更多的是因为仓促。就算是没有李逵,等到禁军和厢军主力抵达之后,他一样要面临失败。

    但是他造反的起因,是因为李逵。

    贾道全双手撑着,往身后的墙上靠了上去,然后才开口道:“没错,是我的人烧的。”

    “人呢?”

    李逵愕然。

    “死了。”贾道全傻笑道:“是穆春带人干的,等我知道,他们已经把你的货场给烧了。原因是你货场内储存的茶油,妨碍了他们发财。”

    “就为这点小事?”李云忍不住插嘴道,他觉得穆春几个脑子有点不正常,他们带着茶油来了颍州,本来就已经赚钱了,只不过因为少赚了一些,怀恨在心,将好好的一个货场都烧了。这让李云很难接受。

    贾道全呵呵笑道:“江湖人,活的是面子,不是钱财。”

    高俅微微蹙眉,他对于江湖人有种本能的厌恶。虽然行事作风和混混很像,就像是汴梁的混混,就算是天大的事,也知道杀人要偿命,做不得。可是江湖人就不一样了,他们不把自己的命当命,自然也不会把别人的命当命。

    李逵还有一个疑惑需要贾道全解答:“之后你起兵造反……”

    “你把我带着人马攻打高家庄当成是造反?”事到如今,连贾道全都觉得有点见不了人:“攻打高家庄是因为私愤,和造反没有关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