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李逵的逆袭之路-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事学士已经知道了,他正在想办法。”徐让不说破,只是用言语推脱着。
可是唐倞却颇有怨气的说道;“徐大人,您还不清楚吗?学士终究是学士,他和我们不一样。我等都是官场的劳碌命,一年一小考,三年一大考。真要是有了错处,御史台根本就不会搭理我等米粒大的前程,只要吏部在岁末的评语上写上两个字下下,说不定过一两年,下官就要去看守料场,做个不入流的小吏了。”
徐让摆摆手道:“不至于,但你总该说自己来的目的吧?”
“听说老大人手里有三万多石粮食,我不要多,给我两万石,我就能将县里缺粮的状况解决了。
“两万石,你可真真敢开牙啊!”
徐让气地真相拂袖而去,连说:“没有,这粮食不是给你准备的。”
“徐大人,你别动怒,听我说。”唐县令忙起身作揖道:“你我都是这颍州官场的浮萍,说不定哪天就离开了。可我们和学士他老人家不一样,他不用在乎政绩,且能往高处走,而你我不往高处走,难道还要往下走吗?昔日同僚成上司,情何以堪啊!”
“这个”
见徐让似乎有说动的痕迹,唐县令追着卖力道:“老大人,你不为我等下属考虑,总该为自己考虑吧?”
唉
一声长长的叹息之后,徐让起身道:“老夫也不能作保。得问问学士再做决断。”
他虽是这么说,但心情却跌落谷底。甚至对唐县令这个下属也是颇为惋惜。显然,徐让认为唐县令是贾道全等人的帮凶,他这里刚刚手握了粮食,那帮人就如同闻到血腥的狼一样,前脚刚安排好粮仓,后脚却跟着来要粮食。
他不认为唐县令会看不出来,这粮食是颍州百姓救命的粮食。
后衙,徐让的到来让苏轼感受到了更大的压力。
他原本以为,粮食只要在自己手中,就能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安排。可没想到,他刚刚控制颍州的两个常平仓,就有人打着民变的幌子来要粮食。
一个县的县令,竟然敢开口就要两万石粮食,这里面没有别的用心,苏轼说什么也不信。
徐让斟酌着对苏轼询问道:“要不下官出面拖一拖?”
“春耕是百姓一年的指望,也是朝廷最为重视的内政,你我真要是在春耕这件事上有所闪失,恐怕真要让那些人得逞了。”苏轼也是没办好办法,看向了章授。
章授无奈,开口道:“不如答应大户们的请求,来缓解百姓的压力?等春耕过去了,再做打算?”
“不可。”苏轼虽没好办法,但他不认为大户们会妥协,自始至终,大户们都没没有提出过要求,这时候官府低头,岂不是让大户狮子大开口?
再说了,大户不答应呢?
说话间,苏轼的视线落在了李逵的身上。
后者埋在一堆稿纸之中,避而不闻。
这让苏轼不免奇怪起来,没见过这么安静的李逵。
“人杰,你这一天天的忙什么呢?”
李逵的表现给苏轼一种既奇怪又欣慰,奇怪的是李逵整日琢磨起了数字。还用天竺的计数符号记录,整的他还以为是李逵在做见不得人的事呢?
可是细细一品,没跑了,都是颍州最近几年的数据。
漕粮几何?
减免税多少?
百姓的徭役承担情况。
乱七八的数字,只李逵觉得有点用的,都会让他整理一遍。最后还真让他看出了一些端倪,颍州这几年的经济,宛如一潭死水。这对于财富的积累毫无用处,反而会让大家手里都拮据起来。
至于说欣慰,就更好理解了,苏轼理所当然的认为,李逵在为他的事而忙碌。这种忙碌是出于孝心,就难能可贵了。
李逵是个好孩子!
苏轼心中赞许不已。
李逵抬头从数据堆里仰起头,对苏轼回答道:“我在琢磨,这颍州城的大户手里究竟有多少钱。”
苏轼一脑门子糊涂,他摸了摸脑门,发现没喝酒啊!怎么就听着有喝高的感觉?可李逵去琢磨别人兜里有多少钱,是什么意思?
李逵小心的收拾着稿件,他给自己弄了一根鹅毛笔,用毛笔记录实在不方便,鹅毛笔就方便了许多,也快了许多。
就见李逵摊开所计算的稿子,低头看了一阵之后,嘿嘿笑起来。
这魔性的笑声,听地章惇一阵后怕。他就怕李逵犯浑,干出些让人始料不及的事来。收粮仓的时候,李逵就故意让李云动手打了孙卓。这可是民打官,要不是李逵手里拿着州府的书,李云这是摊上大事了。动手,这是章授非常忌讳的红线,轻易不会触及。可是李逵呢?他或许只是看不惯对方,就这么简单。
至于结果,有好有坏。
先说坏的,苏轼肯定被孙卓告了。不过提举常平司可奈何不了苏轼,不用搭理。
好的一方面就是,李云竟然是个高手,苏轼手中多了一个临时能担当大任的人手。而且还是他的徒孙,信任上绝对没有问题。
这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心头一直紧绷着的章授,还以为李逵对颍州的大户有想法。别人不知道,他能不清楚李逵的底细吗?当初,他可是站在楼上,亲眼看到李逵在临沂的长街上,将皇城司的番子一个不落的打折了腿。这厮完全有能力组织一帮人,将颍州所有的祸害都弄死。
虽然颍州之后的天下太平了,可李逵怎么办?
去做山大王?
关键是,章授都想不出来,有谁能够制住李逵的本事。他都不敢想,万一李逵要犯浑,这颍州会被搅合成什么样?急忙撑开双臂,拦住李逵道:“人杰,你可别想去让逃到山里的三民去抢大户,此事断无可能。要让朝廷知道了,你这学籍都要没了。”
李逵咧嘴道:“我怎么可能做这糊涂事呢?我这些天就是琢磨出了一个细节,似乎颍州治下大家都没有什么钱。”
“没钱?这和春耕,百姓闹事有什么关系?”苏轼不解道。
李逵冷笑道:“大户既然囤粮,我们就囤钱,两样东西,我们总该控制一样。粮票可以提前发了。”
“可是种粮和春耕呢?”苏轼问。
李逵答:“师祖,粮仓的粮食不能动,这是州府衙门的底气,没有了这几万石粮食,州府想要再让百姓信服,就难了。守住了这批粮食,才有机会等到对手拿出更多的招数。如果连这几万石粮食都守不住,我们乘早还是不用去管百姓的死活了。因为到时候州衙被大户绑架着,官威尽失,与其如此,还不如早早的收手,让百姓自某生路去吧!”
“而且要严厉,不能给大户反应的时间。甚至可以散步谣言,要核对各户的田产和税收,不管用什么办法,就是去折腾大户,让他们反应不过来。”
“最后,官府发讣告,官府担保,由大户给百姓派发种粮,满数额,可以送一子入颍州书院。佃户问主家要种粮,不给的治罪。去年受灾的乡县由州府酌情发放种粮,夏收之后让百姓归还。”
“朝廷的恩典,怎么能成为买卖?”没想到第一个反对的竟然不是苏轼,而是徐让。他反对的理由很简单,有卖官鬻爵的嫌疑。
李逵吸了吸鼻子,委屈道:“送去书院,考不上太学也罢,中不了进士,没什么危害吧?”
可徐让却据理力争道:“朝廷的脸面呢?”
李逵鄙夷不已,心中暗道:“朝廷自从和西夏议和,又和吐蕃议和,还有什么脸面可言?”
第156章 惨遭打脸
被寄予厚望的唐倞,唐知县,满脸悲愤的拿着明显是刚刚写好的官府讣告,离开了州衙,他想不出来手里的这张纸对他平复民怨有什么作用。
但是他却试探到了苏轼的一个态度,要别的都好说,要粮食,不给!
不仅不给,还要在源头上打压。
大宋建国一百多年,各地的大户越来越多,要说根基深厚,还真说不上。面对民变,连自保都做不到,只能成为待杀的肥羊。主要是因为大宋各地的大户,都没有太多的危机感。欺负百姓鱼肉乡里倒是有点能力,可是面对愤怒的暴民,即便这些人是他们以前欺辱的对象,也无计可施。
综合说起来,这些人就是欺软怕硬。
查税!
这是官府对大户们最有效的折腾办法。
反正是鸡蛋里挑骨头,有的是办法治这些闹事的大户。
再说了,李逵也有理由,而且理由很充分:“师祖,你不用担心。如今的大户们还闹不起来。种粮虽然麻烦,但是对没有田产的百姓来说,或许是麻烦。但是如果普通之家,有良田三十亩,手中多少有点余粮。只要这部分粮食投入了坊市之中,大户们想要逼宫的想法就会无疾而终。”
“说是这么说。”苏轼也赞同的点头,随后担忧道:“人杰,这粮票真的能卖掉吗?”
“能,怎么不能卖掉?”李逵拍着胸脯保证:“用不了多久,州府的钱库里机会堆积如山。”
钱山?
苏轼高兴了,他觉得自己给颍州地面上乡绅一点厉害瞧一瞧的时机来了。
不过在此之前,他还是得写信求援。
给章惇写!
给蔡卞写!
给蔡京写!
给张商英写!
而且还要亲笔写。
虽说,除了章惇之外,其他人都是他的晚辈。可没办法,苏轼也是被逼急了,属于病急乱投医的重症患者。别看苏轼的性格都是大大咧咧的,心胸也豁达,平日里视钱财如粪土。可真要摊上钱财上的问题,他慌的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要是他自己没钱,他绝对不会慌,穷日子又不是没有过过。可是他主政的地方被大户挟持,肯定不能忍。
而且,对钱财没有概念的最大坏处就是,他准备多少,都觉得不足。
这就造成了苏轼躲在州衙里一个劲的给同僚写信,除了他特别鄙夷的人主动屏蔽之外,比如说赵挺之等人,他都写了求救信。说起赵挺之,算是大宋宗室,他不怎么出名,但是他的儿子,不,确切的说他的儿媳妇出名,他儿媳妇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李清照。如今,还是萝莉一枚。
苏轼选择写信求援的对象,都是知州,知府。
蔡京,扬州知州,他要等到苏轼去扬州做知州,才会去浙江当转运使,眼下,他还是扬州知州。蔡卞,江宁府知府。张商英在变法派之中,属于为数不多的正人君子。当然,他也是能够劝住章惇的猛人。当年章惇带兵平叛西南的时候,这位还是不入流的小官,就对章惇欺辱地方官的行径直面驳斥,奇怪的是,头铁如章惇,竟然听劝了。
不得不说,这很神奇。
有的人接到苏轼的信的那一刻,完全是不明所以。
苏轼为什么给我写信?
我们熟吗?
他喝醉了?
反正,京西路,淮南路,浙江路……大批的官员都接到了苏轼的求救信。
借钱,借粮食,反正不论多寡,他都要。
给人一种,苏轼穷疯了的破罐子破摔的感觉。当然,更深的是让人觉得狐疑,难道颍州这地方还会让苏轼难受?地方上的大户,故意对知州苏轼下套子?把老实人都被逼急了?
谁都知道,学士这一级的高官,在地方上根本就呆不长。一两年,准动地方。好好的把人迎进来,再送走,岂不是皆大欢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