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法师乔安-第16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远东皇帝似乎想把本国行之有效的政治经济体制移植到新大陆,根据当地的资源禀赋加以改良,为阿萨族人量身打造一个复刻版的“远东王庭”。

    皇帝陛下考虑的是如此周到,就连新大陆原住民的精神家园都要插手,授意瓦莲京娜收编“原始教团”,改组为“丰收之环”的北方分部,与亚尔冈京部落的南方分部遥相呼应,使得“丰收之环”在事实上成为了新大陆东海岸阿萨族各部落的主流宗教。

    将来瓦莲京娜若能成功封神,阿萨族独立建国,“丰收之环”也将转型为“丰收教团”,成为这个新国家的官方教会。

    这是出于这些深谋远虑的规划,罗兰不惜动用自己的政治影响,说服谈判双方在《寇拉斯堡合约》当中加入了保障原住民领土权益的条款,实际上就是为推动原住民独立建国、加入国际社会大家庭做铺垫。

    远东皇帝是当今瓦雷斯世界最有权势的政治家,斐真当局乐于卖他一个面子,顺带还能恶心一下得志便猖狂的叛党,谈判代表很愉快的在协约上签了字。

    至于威尔诺亚共和国一方,固然对皇帝陛下偏袒原住民心怀不满,却不得不服从他的意志。

    独立革命能够获得胜利,离不开远东皇帝的大力支持,而且共和国政府的经济命脉——太古深渊魔晶矿区——掌握在远东人手里,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头?

    合约是签了,但是国会的大佬们并没有把这件事看的太严重。

    独立战争爆发之前,殖民地政府也曾不止一次与原住民缔结划界协议,最后还不都成了一纸空文?

    当初神圣亚珊帝国和斐真王国作为殖民地的宗主国,都无法凭借敕令与法案阻挡野心勃勃的殖民者西进拓荒,远东皇帝又算得了什么!

 第121章 两个共和国的诞生

    在很多威尔诺亚人看来,本国签署《寇拉斯堡合约》,名义上认可与阿萨族人的划界协议,不过是给远东皇帝一个面子,满足他当“正义使者”的虚荣。

    等到时过境迁,威尔诺亚共和国从战火废墟中成长壮大起来,拥有了对外扩张的实力,哪还轮得着一个外国君主对新大陆的家务事指手画脚!

    “新大陆是威尔诺亚人的新大陆”!

    这一野心勃勃的口号,已经在国庆典礼的通讯稿上作为标题公之于众,并且在社会各界赢得了广泛的共鸣。

    远东皇帝似乎对威尔诺亚人的雄心壮志并不意外,继续加大力度支持新大陆原住民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国家,为此派遣外交使节多方奔走,争取瓦雷斯各国的支持。

    说来有些好笑,在独立战争中与寇拉斯帝国为敌的斐真王国,在阿萨族独立建国的问题上,却与宿敌走到了同一条战线上,乔治国王和皮特首相都公开发表声明,支持新大陆的阿萨族人建国。

    其后不久,迦南王国、海蓝王国、保士华王国和神圣亚珊帝国,也都派遣公使抵达石柱镇出席即将举行的建国大典,并将于典礼上正式宣布与新生的阿萨族共和国建交。

    此时威尔诺亚共和国已经成立,但是斐真和亚珊这两个前宗主国尚未公开承认共和国的主权,反而跑去给草台班子似的土著蛮子捧场,令威尔诺亚当局深感颜面无光。

    一直拖到12月9日,也就是原住民各部落联合举行建国庆典的前一天,才很不情愿的派出公使,前去观礼。

    12月10日,新大陆的原住民终于有了一个现代意义上的主权国家,并且立刻获得国际社会的接纳。

    在阿萨族人的语境下,这并不算是一个完全新生的国家,而是古老的“阿萨族文明”在当代浴火重生,得以复兴。

    为了在文化层面体现“伟大复兴”这一民族共识,新生的阿萨族国家定名为“伊格德拉修联邦共和国”。

    “伊格德拉修”是一个古代阿萨族单词,代指抵御凛冬、庇护众生的“世界树”,所以在不那么正式的场合,也可以称其为“世界树共和国”。

    伊格德拉修联邦共和国创立之日,乔安还在前往“众神墓地”的途中,收到了哈康和斯露德的邀请,却无法亲赴石柱镇出席典礼,便回信遥寄祝福。

    伊格德拉修联邦共和国的在任元首,称为“执政官”,任期6年,卸任后可再次参加竞选,最多连任两届。

    共和国的首都设在石柱镇。考虑到一“镇”之地格局太小,配不上都城的地位,于建国之日起更名为石柱城。

    12月初,阿萨族各部落领袖齐聚石柱城,投票选举共和国的首任执政官。

    结果也是毫无悬念,齐格蒙·沃尔松格长老众望所归,全票当选开国元首。

    伊格德拉修共和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由30多个大大小小的部落自治州共同构成,主要可以划分为三个政治集团。

    影响力最大的是米德加德地区的13个州,共尊沃尔松格家族为领袖;其次是亚尔夫海姆地区的10个州,以亚尔冈京谷地的波瓦坦家族为核心,组成南方政治同盟。

    其实在独立战争结束之初,康蒂一家曾在成为“威尔诺亚邦联共和国”的一个加盟邦或者“伊格德拉修联邦共和国”的一个自治州之间犹豫了很久。

    多年来,亚尔冈京部落一直与南方殖民者保持着友好关系,康蒂的大哥马格尼·波瓦坦长期在大陆军总司令乔治·瓦萨麾下任职,在战场上屡立战功,是威尔诺亚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之一。

    有了这层密切关系,波瓦坦家族一度倾向于加盟威尔诺亚共和国,康蒂爸妈希望以此证明多民族国家同样能够保持和平安定,致力于成为一条促成威尔诺亚共和国与伊格德拉修共和国和睦共处的纽带。

    然而时隔不久,事情就起了变化。

    独立战争的烽烟刚刚平息,新大陆东海岸的殖民者们就按耐不住蠢蠢欲动的野心,赶着大篷车,扛起步枪,成群结队的越境西迁,试图侵占阿萨族人的土地。

    从米德加德到约顿海姆,投身于西进拓荒的殖民者与日俱增。

    就连亚尔夫海姆也受到这股汹涌洪流的席卷,亚尔冈京谷地附近的原始丛林,遭到新移民极为粗暴的砍伐甚至焚烧,采用刀耕火种的野蛮方式焚林开荒,圈占土地。

    亚尔夫大丛林的生态正在面临严峻威胁,受惊的兽群被迫西迁,原住民的生存空间也被一步步蚕食。

    念在并肩作战的情分上,康蒂爸妈还试图向亚尔夫海姆议会提出抗议,请求议会立法阻止新移民焚林开荒,涸泽而渔,然而久久得不到回应,这种傲慢的态度着实令亚尔冈京人心寒。

    要知道,亚尔夫大丛林的原住民可不是只有人类,还有精灵、妖精、侏儒、矮人、巨人、半人马和食人魔等非人种族,他们的脾气可不像亚尔冈京人那么温和!

    12月初,半人马部落的首领卓戈·铁蹄和食人魔领主史瑞克、菲欧娜夫妇,应妖精女王席德…莉雅楠的邀请来到妖精泉,会同精灵、矮人、侏儒和巨人等各族原住民的领袖召开会议,共同商讨如何应对来自东部的威胁。

    亚尔冈京部落也收到了会议邀请函,康蒂爸妈出于避嫌,没有派代表出席,事后得知这次会议达成一项决议,丛林各族共尊莉雅楠为盟主,集体加入伊格德拉修共和国,而伊格德拉修当局也对他们的加盟表示欢迎。

    这就意味着,如果威尔诺亚殖民者不听劝阻,继续侵占丛林各族的家园,将有可能挑起两个新生共和国之间的边境冲突。

    在这剑拔弩张的态势下,以亚尔冈京人为首的南方阿萨族各部落,处境变得尤为尴尬。

    如果他们不改初衷,还想投入威尔诺亚共和国的阵营,难免与丛林中的老朋友们反目成仇,甚至会被北方的阿萨族同胞视为叛徒。

    (

 第122章 两个共和国的诞生(Ⅱ)

    更何况,威尔诺亚当局对亚尔冈京人也显得很冷淡,相比他们渴望和平的诉求,更垂涎他们占据的肥沃土地。

    没有谁乐意一直用热脸贴别人的冷屁股,康蒂一家与亚尔夫海姆议会多次交涉无果,再加上来自远东皇帝和瓦莲京娜女士的授意,最终不得不做出一个艰难的选择:与昨日的战友分道扬镳,率领南方阿萨族部落联盟,集体倒向伊格德拉修共和国。

    在新大陆北方,约顿海姆地区的8个阿萨族部落,以瓦利家族为盟主,组成阿萨族原住民的第三大政治集团。

    独立战争期间,瓦利部落站在了斐真人那一边,为温斯洛普伯爵效劳。

    结果事实证明瓦利人压错了宝,输得一塌糊涂,就连部落领袖恩菲尔德王子也在莱顿港之战不幸被俘。

    不过瓦利部落倒没把这件事当做一个耻辱,认为恩菲尔德王子败给大陆军的天才传奇法师乔安·维达,称得上虽败犹荣。

    乔安把这个身价非凡的战俘交给斯露德看押,还授意斯露德用恩菲尔德王子当筹码,与瓦利部落谈判,迫使这个擅长变身为巨熊的战斗民族退出战场。

    事后证明这是一个颇有远见的决策。

    沃尔松格家族以交换战俘的名义,说服瓦利部落保持中立,大大削弱了斐真一方的战斗力,为后续轻松夺取米得加德城和新阿瓦隆奠定了胜局。

    瓦利部落赎回恩菲尔德王子之后,认清了新大陆未来的形势,果断改换门庭,先后与石柱镇沃尔松格家族、亚尔冈京谷地的波瓦坦家族缔结盟约。

    瓦利家族顺着这条线往上爬,后来还获得了觐见远东皇帝的机会,以分享约顿大冰川丰富的贵金属和魔晶矿藏为筹码,请求皇帝陛下把北方阿萨族各部落也纳入扶持名单,提供留学名额,派遣教官、技术人员和绿野德鲁伊,帮助北方各部落推进军事、工业和农业现代化改革。

    远东当局接受了瓦利家族的请求,进而促成北方阿萨族各部落集体加盟伊格德拉修共和国。

    就这样,从南方到北方,从亚尔夫海姆到米德加德,再到约顿海姆,西部以约顿大冰川…獠牙山脉…云顶高原为边界,东部以铁森林…维穆尔河…蜜酒河…亚尔夫大丛林沿线划界,新大陆中西部六百多万平方里的土地,共同组成伊格德拉修共和国的辽阔疆域。

    如果只看领土面积和资源禀赋,伊格德拉修共和国比东边的邻居威尔诺亚共和国更优越,但是考虑到人口规模、平均受教育程度与海岸线带来的贸易和交通便利,还是威尔诺亚共和国的综合国力更胜一筹。

    从旁观者的视角来看,这两个国家若能合二为一是最理想的结果。

    威尔诺亚人可以获得更多的土地和资源,辽阔的战略纵深,伊格德拉修人则能分享东海岸各大港口带来的贸易红利,不至于被困在交通不便的内陆腹地。

    只可惜,威尔诺亚人和伊格德拉修人并非同文同种,不同的肤色、种族和文化传统,成为一条横亘在两国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

    或许是因为伊格德拉修共和国的存在遏制了殖民者向西扩张的空间,威尔诺亚共和国的政坛领袖们大多瞧不起这个完全依靠远东人扶持才得以诞生的西部邻国,对其不乏冷嘲热讽,其中以两位“国父”的言论最具代表性。

    约瑟夫·亚当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以一种玩世不恭的口吻评价邻国政体:

    “所谓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