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法师乔安-第13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除非矿场受到外敌袭击,或者矿工闹起了暴动,艾拉才有必要出面弹压,平时就待在矿坑深处,不需要与外人打交道,与过往二十多年来的隐居生活并无区别。

    乔安还特地叮嘱艾拉,除非收到自己的召唤,不得私自离开矿坑,免得被人发现自己收留了她,跑去向评议会告密,惹来麻烦。

    亡眼暴君点头记下主人的告诫,接着就引领她进入自己栖身的坑洞深处,勘察魔晶矿脉。

    乔安跟着艾拉逛了一圈,保守估计自己领地上的魔晶矿石储量不低于五百万吨,放在勘探和采掘工业更发达的地表世界,也称得上是一座富矿了,当然,跟“太古深渊矿区”那种富得流油的变态级特大矿藏没法比。

    。

 第44章 遥望人间

    在自己的领地上视察魔晶矿场,乔安同时还在心里盘算,往后大可不必把矿工压榨的太很。

    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再怎么压榨奴隶也很难提升采矿和冶炼粗晶的效率,还不如自己施展“神话进阶鬼斧神工”,直接把矿石提纯为工业魔晶。

    可惜,这种兼具实用主义和人道主义的思维方式,并不符合眼魔一族的主流观念,为免引人生疑,乔安不能在自己的领地上推行过于激进的改革。

    直接把奴隶们每天的工作时间从12小时缩短至10小时,这是不行的,必将惹来非议,但是乔安可以采用曲线方式增加奴隶们的福利,比如把每天两餐改成每天三餐,增加一顿午饭,而且将两个钟头的午餐和午休时间也折算到工时当中。

    为什么要这样做?

    其实没什么特别的理由,无非看不过眼,于心不忍罢了。

    如果乔安还生活在人类的世界里,身为贵族领主,拥有庄园、矿场、牧场和码头,还有三百多名奴隶任她生杀予夺,她会解放自己名下的奴隶,给他们分配土地或者提供雇工岗位,就像新大陆那些身体力行“废奴运动”的进步人士所做的那样。

    在乌狄诺斯,在这个比莱顿城和米德加德更保守的地方,乔安不得不适度的入乡随俗,但她绝不可能像真正的眼魔那样疯狂而残酷,以压榨奴隶为乐。

    无论肉身变成什么物种,她都不想彻底背叛自己在人类社会接受的教育,建立的三观。

    莫里亚蒂教授曾对她说,“人性”的价值是可以质疑的,也必须被质疑,否则人类就无法深刻理解何为人性。

    乔安承认人性不完美,也正在践行导师给出的建议,亲身体验人与非人的差异。

    然而她坚持认为,不完美的人性起码还是人性,自己现在不会、将来也不会抛弃人性中那些美好的闪光点,比如将心比心的共情,比如对弱者的怜悯。

    安顿好了艾拉,乔安就带着瓦拉克直接传送回会客厅,又发信召来提西泰亚,以蜜特拉一贯的矜持口吻,对她们今天的表现给予了适当的表扬,还给了她们每人一枚“魔导透镜”作为奖励。

    提西泰亚得到的是结附“法术扩展”的魔导透镜,戴在主眼上,可以将“震慑光锥”的辐射范围由原本的60尺扩展为120尺。

    瓦拉克获得的是结附“法术链发”的魔导透镜,乔安建议她佩戴在对应“缓慢射线”的那条眼梗上,往后就可以随意释放“群体缓慢术”,强化控场能力。

    提西泰亚和瓦拉克,从前偶尔也会因为表现出色获得主人的夸奖和奖赏,但是主人从未像今天这么大方过,一出手就是高档魔导透镜。

    看来发现一条新的魔晶矿脉,领地财源大增,给主人带来难得的好心情,连带她们也跟着沾了光。

    提西泰亚和瓦拉克怀着满腔激动,再三感谢主人的赏赐,而后将各自的魔导透镜小心收藏起来。

    她们都是亚种眼魔,不能公开戴着魔导透镜在城里招摇,但是在战场上,别说佩戴一枚魔导透镜,浑身眼梗挂满透镜也没人管这档子闲事,毕竟多一枚透镜就多一分战力和生存保障。

    提西泰亚和瓦拉克告退离开会客室,乔安也回到自己位于井底的居所,闭目冥想,链接“云网”,查看自己订阅的上百种新闻报刊,找到感兴趣的话题,就去论坛上搜寻相关爆料,看看事发当地的知情人对此有什么说法,甚至借助“神话警戒”现场窃听、监控,亲自收集第一手情报。

    如今已经是1626年的8月初,从乔安离开米德加德城那天到现在,满打满算不到三个月,地表世界已经发生很多大大小小的新闻,尤其是在战云密布的新大陆,在“大陆军”与镇压独立运动的斐真军之间,已经爆发了两场注定会被载入史册的重大战役。

    乔安虽然离开了人类社会,甚至暂时放弃了人类的身份,但她并未抛弃自己出生成长的那片土地,一如既往关注着新大陆愈演愈烈的“独立战争”。

    从前生活在人群当中,乔安阅读那些关于暴力冲突的新闻报道,总是不自觉的带入到其中一方,对其命运感同身受。

    比如看到一篇约顿海姆军警镇压抗议学生的报道,乔安就忍不住同情那些遭到军警殴打的年轻学生,对下令镇压的官僚则心生反感。

    这固然有新闻作者有意引导舆论的因素,更主要还是因为她自己也曾是一个大学生,“年轻学生”这个弱势群体的身份,更容易引起她的共情。

    但是在某些场合下,这种“代入感”也会使她感到尴尬,左右为难。

    比如一篇关于西部殖民者与阿萨族原住民相互仇杀的通讯文章,尽管作者的政治立场倾向于殖民者一方,在文章中添加了很多描述土著野蛮残忍的细节,比如“猎头”这一血腥习俗,乔安还是无法完全代入到殖民者一方,无法像憎恶侵略者那样仇视原住民。

    原住民或许真的野蛮残忍,真的屠杀了很多白人殖民者,连女人和小孩都不放过,可是殖民者又干了什么?他们为何会出现在这片属于原住民的土地上?难道有人邀请他们来殖民吗?

    于情,乔安是殖民者的后代,自己也是白人,在白人殖民者占据主流的新大陆东海岸出生长大,他不能不同情与自己有着相同肤色、语言和文化背景的殖民者,深知他们背井离乡来到这片陌生的大陆讨生活,无非是为了谋一块安身立命的土地,养家活口。

    然而这片土地已经有了主人,所谓的殖民运动,本质上不就是强盗行径?

    于理,乔安不能不同情原住民的遭遇,旧世界对新大陆上百年来的整部殖民史,就是原住民的一部血泪史,他们难道不该反抗吗?

    一边是同文同种的同胞,一边是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异族,凭良心讲,你选择“帮理”还是“帮亲”?

    lt;scrptgt;;lt;/scrptgt;

 第45章 遥望人间(Ⅱ)

    生活在人世间的十九年,乔安一次又一次面对这样的拷问,她的魂灵一次又一次被推进这两扇名为“情感”与“道义”的磨盘夹缝里,被碾得血肉模糊,支离破碎。

    她的导师莫里亚蒂教授,曾一针见血的指出,“帮理还是帮亲”这个问题,恰恰是人性弱点的集中体现,除非你彻底抛弃人类这一身份,与你的亲友同胞划清界限,否则最终只能选择“帮亲不帮理”,区别只在于程度的深浅。

    乔安记得导师还说过,“帮亲不帮理”是人类共同的天性,正是基于这一天性,人类才能团结起来,缔造出令其它天赋更优秀的种族都自叹不如的辉煌文明,也正是受限于这一天性,人类文明迟早要毁在人类自己手中。

    社会越进步,文明越发达,“帮亲不帮理”的危害也就越大。时至今日,这一人性弱点已经孕育出了名为“种族主义”的怪物,并且正在制造另一个更恐怖的怪物,就是所谓的“身份政治”。

    从性别到种族,到民族,再到宗族,人类的身份总是无限可分,就连一母同胞的兄弟姐妹也有亲疏远近之分。

    如果把“帮亲不帮理”推向极致,凡事完全根据亲疏关系站队,人类社会迟早被撕裂成无法达成任何共识的散沙。

    乔安不想陷入这样的泥淖,所以她选择自我放逐,暂时放弃人类的身份,以局外者的视角审视人世间的纷争。

    这种尝试是有益的,尽管还无法完全做到客观中立,至少比从前身在局中的时候更清醒,看待问题也更全面。

    比如1626年5月4日第二届大陆会议闭幕式上发表的《独立宣言》,乔安从前只当那是一篇激励新大陆人民起来反抗宗主国压迫的革命檄文,如今跳出殖民地居民的身份,从一个更开阔的视角重新审视《独立宣言》发表的时机,阐述的立场,才发觉这篇宣言其实还具有特定的外交意图。

    “大陆会议”的领导人们,很清楚想要获得胜利就离不开外国援助,如果他们态度暧昧,还留有与斐真王国握手言和的余地,就没有哪个旧世界的强权会真心助他们一臂之力。

    《独立宣言》的发表,彻底斩断了新大陆东海岸三块殖民地的退路,不可能再次投入宗主国的怀抱。

    以独立政权身份登上世界舞台的“大陆会议”也凭借这篇宣言向世界宣告,他们已经准备好了与敌视斐真的各国缔结外交关系,建立盟约,争取援助——毕竟敌人的敌人理应成为朋友。

    作为一个新政权的最高权力机构,“大陆会议”在国内军事建设和寻求外国援助这两个问题上,展现出两张完全不同的“面孔”。

    对内,围绕要不要建立统一的“大陆军”,以及如何招募兵员和摊派军费等问题,来自不同殖民地的代表们发生了无数次激烈的争执,直到第二次大陆会议闭幕也没能拿出一套完善的治军方案,说是一盘散沙都抬举他们。

    大陆会议是有很多难处不假,可真的招募不到乐于服役的爱国青年吗?

    当然不是的。

    1626年这个风起云涌的夏天,从约顿海姆到米德加德,再到亚尔夫海姆,独立革命的浪潮席卷新大陆东海岸,尤其是在年轻人当中,武装抗击来自宗主国的压迫已经成为广泛共识,积极参军入伍的热血青年数以万计!

    这一点从各个殖民地的民兵武装就可见一斑。以德林镇为例,人口刚刚过万,民兵就有一千之多!

    这种情况并不是特例,新大陆的三块殖民地,保守估计,地方民兵的总数不少于三十万,然而作为正规军的“大陆军”,到目前为止募集到的士兵又有多少?

    不到三万。

    不足全国民兵的十分之一,而且大部分是约顿海姆当地的民兵,来自南方的士兵,也大多是自带干粮赶来参军的热血青年。

    “大陆会议”非但没有积极动员全国民众团结一心,出兵出粮抗击宗主国,反而处处拖后腿,起到了反作用。

    究其本质,还是因为“大陆会议”本身就无法做到团结一心。

    尤其是米德加德和亚尔夫海姆的民意代表,与其出兵出钱北上参战,他们更担心自家那一亩三分地的安危,所以宁愿多多招募民兵保护本乡本土,至于水深火热的约顿海姆……那是“外国佬”和“北方佬”的麻烦,跟俺们乡有啥关系?

    就这建军备战的效率,还谈什么“独立革命”?也难怪温斯洛普伯爵在接受《约顿海姆新闻报》采访的时候,公开对这群“反贼”做出如下评价

    “烂泥扶不上墙!”

    其实也不能怪“大陆会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