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法师乔安-第12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5月6日,一篇名为“警报”的传单出现在了莱顿港街头。

    传单是匿名的,但是谁都看得出来,这篇文章出自“自由之子协会”控制下的莱顿邮报社。

    传单作者声称:

    “帝国当局把大量茶叶低价倾销到新大陆,恐将垄断市场并把其他贸易商逼上绝路。”

    “那些跟帝国官僚穿同一条裤子的皇家特许经销商,一旦尝到甜头,就会把这种破坏市场秩序的倾销政策拓展到其他商品领域,迫使不与官僚勾结的本分商人破产,进而对自由的根基造成致命伤害。”

    “更糟的是,如果亚尔夫海姆人买了这些茶叶,就等于资助卑鄙腐败的官商打压正直诚实的商人,无形中沦为“劣币驱逐良币”的帮凶,而且在不情愿的情况下支付进口税——毕竟经销商的税负最终都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长此以往,其他更过分的税收也将纷至沓来,直到殖民地彻底拜倒在帝国暴君及其腐败官僚的脚下。”

    瑞贝卡坐在花园水池畔的长椅上,把这份题为“警钟”的传单朗读了一遍,过后问乔安,怎么看待作者的观点。

    “这篇文章的论证逻辑不够严谨,有危言耸听之嫌,但是主旨并非毫无道理,通过廉价倾销来摧毁竞争对手,进而垄断市场,然后再提价获取高额利润,这种情况是有可能发生的。”

    乔安以尽量客观的视角给出评价。

    “你所说的竞争对手,也就是传单上装可怜的,所谓的‘正直诚实的商人’,具体来说都是些什么人呢?”瑞贝卡追问道。

    尴尬地挠了挠头,乔安如实回答:“主要就是走私贩子。”

    “你可以说民众短视,贪图小利,但是不能搞双重标准,低价倾销的确有垄断市场的嫌疑,至少在此期间普通消费者能获得实打实的好处,然而走私贩子又给大众带来什么好处了?”

    “如果那群自诩‘正直诚实’的走私贩子占了上风,就不会垄断市场,就不会提高商品售价以牟取更高的利润吗?”

    “狐狸和豺狼相互撕咬,狐狸向小鸡哭诉求援,小鸡看到狐狸处于弱势地位,信了它那些冠冕堂皇的说辞,基于义愤和同情,不惜自己受伤帮它赶走豺狼,你猜狐狸会怎么报答小鸡?”

    瑞贝卡这一连串措辞尖锐的质问,令乔安无言以对。

    沉默许久过后,他尽量心平气和地阐述自己对这场纷争的看法。

    “瑞贝卡,你曾预言走私集团会为了维护自身利益煽动民众抵制正规渠道进口的低价商品,现在看来你是对的。”

    “不过我还是觉得,‘自由之子’们不至于那么卑劣,抵制活动的宣传词或许有煽动的成分,但如果民众愿意被他们煽动,相信自己身边的乡亲总好过大洋对面的官僚和官商,你也不能断言民众就是短视的。”

    “抵制土地税的运动已经表明,为了对抗暴政,人们需要‘自由之子’的领导,尽管后者并不像他们自己宣扬的那么大公无私,但是想要发动民众,有组织总比没组织管用。”

 第132章 茶叶风波(Ⅱ)

    瑞贝卡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没有直接反驳乔安的观点,继续追问他的立场。

    “也就是说,你赞同小鸡在狐狸与恶狼的争斗中选择帮助狐狸?”

    乔安略作迟疑过后,勉为其难地点了下头:“如果非得选边站不可,支持相对弱势的狐狸总好过帮豺狼。”

    “问题就在这里,为什么非得选择支持其中一方?”瑞贝卡耸肩摊手,“我们两不相帮,保持中立可不可以?”

    “事实上这就是我的立场,我既不喜欢狐狸也讨厌豺狼,狐狸的走私茶和豺狼的倾销茶,我都不买还不行吗!”乔安没好气地说。

    他这人多少有点儿道德洁癖,当前这场斗争的双方势力,无论试图倾销茶叶垄断市场的皇家特许经销商,还是煽动民众抵制进口茶的走私集团,他都不以为然。

    非要让他在两者当中选边站,就好比两坨狗屎摆在面前,被迫选一坨吃下去,这不光恶心,更可悲的是除了这两坨狗屎,再没有其他更好的选项。

    身为一个体面人,乔安觉得真正的自由最起码要有权拒绝吃屎,而不是非得在两坨屎之间做选择,还自鸣得意的以为自己在匡扶正义、打击邪恶。

    正是出于这种心态,乔安对时下这场因“茶叶”引发的政治风波委实提不起多大兴趣,已然不复当初参与抗税运动时的激情,宁可选择做一个冷眼旁观的“局外人”。

    然而瑞贝卡不允许他逃避,握住他的手,一脸郑重的问道:“如果有人不允许你保持中立,把刀架在你脖子上,用枪指着你的头,逼迫你必须选边站,你要怎样?”

    瑞贝卡的追问,仿佛一点火星,彻底点燃乔安心头压抑多时的烦闷情绪,猛地站起身来,厉声宣泄胸中怒火。

    “谁拿刀枪逼我站队,我就打烂他的狗头!”

    瑞贝卡也跟着站了起来,用力握了握他的手,一字一句地说:

    “记住你这句话,咱们走着瞧。”

    少女意味深长的眼神,令乔安不由得脊背发寒,隐隐兴起不祥的预感。

    瑞贝卡的预言,似乎总是不吉利的,更要命的是她的预言似乎总能应验。

    乔安现在算是明白了,古代那些著名的预言家,比如拉奥孔和卡桑德拉,为何总是不得善终。

    ……

    5月18日,莱顿港召开议会,通过了反对《茶税法》的十项决议,把任何经销这批茶叶的人定义为“人民公敌”。

    就在这份议案出台的同一天下午,响应约瑟夫·亚当斯的召集,“自由之子”们在城里的“绿龙酒馆”聚会,一致承诺——不惜赌上自己的身家性命,也要阻止进口茶叶进入莱顿港!

    ……

    5月21日,另一份匿名传单出现在莱顿城街头。

    作者警告说,任何试图让茶叶上岸或者储存茶叶的人,都将受到“不受欢迎的访问”,并且发出更为露骨的威胁。

    “想想看,你们认为把绞索套在你们的脖子上怎么样?接着把几加仑滚烫的焦油从你们头上浇下去,然后再把十几只鹅的羽毛撒上去怎么样?”

    就在这份传单发布的第二天,“自由之子”们扎了一具稻草人,糊上白纸,写上收货人的名字,就在议会大楼门外的广场上,公然竖起绞架,把稻草人挂在绞刑架上一整天,任由路人围观嘲弄。

    威胁恐吓,诚然是一种上不得台面的手段,效果却立竿见影。

    经销进口茶叶的收货人,真切感受到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受到暴徒威胁,只能捏着鼻子自认倒霉,相继屈服在暴徒的威胁下,要么公开承诺拒绝收货,或者拖家带口,悄悄逃离这座火山口上的城市。

    现在只剩城里最大一家茶叶经销商还没有表态屈服,这家商行由法尼尔·斯诺及其合作伙伴共同经营。

    法尼尔·斯诺之所以显得骨头特别硬,或许是因为他的叔叔是莱顿城海关署长安德鲁·斯诺,觉得自己有所倚仗,不屑理睬暴徒的要挟。

    然而事实将证明他高估了自己的背景,同时也低估了对手的威胁。

    5月25日,“自由之子”的代表约瑟夫·亚当斯,在《莱顿邮报》头版发表公开信,声称“亚尔夫海姆人民受到了极大的冒犯”,警告以皇家特许茶叶经销商法尼尔·斯诺为首的收货人,停止为虎作伥,呼吁他们尽快签署一份公开声明,拒收来自大洋对岸的低价茶叶,以实际行动澄清人民对他们“保皇党”身份的质疑。

    这封公开信,其实就等于最后通牒。

    次日,法尼尔·斯诺登报回应,声称自己与合伙人已经缴纳进口茶叶的定金、运费和关税,签订了承销合同。

    如果言而无信,撕毁合同,先前投入的定金和运费都打了水漂,而且还要赔偿一大笔违约金,势必破产。

    斯诺先生坦言自己只是一个遵纪守法的生意人,承受不起这样的损失,乞求“自由之子”们给他一条活路,别难为他做根本办不到的事。

    另一方面,斯诺先生也表示理解亚当斯一党的愤怒,毕竟自己承销的茶叶价格更低,质量更佳,挤占了以亚当斯为首的走私集团的利益。

    他呼吁双方都能在商言商,以合法合理的手段进行公平竞争,谁能为公众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谁才配得上公众的支持。

    反之,打着公义的旗号煽动人们起来闹事,用上不得台面的手段打压生意场上的竞争对手,这种无耻之徒没资格代表民意,任何有良知的人士都应不屑与之为伍。

    ……

    史料:茶叶经销商的处境(《大英帝国的崩溃与美国的诞生》)

    在纽约和曼哈顿,对茶叶的抵抗采取了坚持不懈的运动……在报纸上、在公众集会上、在街头……强迫收货人辞职。

    这两个城市都采取了暴力威胁,尤其是在纽约,尽管有驻军,或者就是因为那里有驻军,气氛紧张到一触即发。

    在11月5日,盖伊·福克斯纪念日,当一群人制作了一位收货人的塑像并把它挂到绞刑架上时,这位收货人和他的同事们因为生命受到真正的威胁而惶惶不可终日。

    在宾夕法尼亚州和纽约,这些策略取得了圆满成功。到11月底,所有收货人不是辞职就是销声匿迹了。

 第133章 倾茶事件

    5月26日下午,狮鹫码头,绿龙酒馆。

    亚当斯当众宣读法尼尔·斯诺的回信,期间无数次被听众的怒吼打断。

    挤满“自由之子”的酒馆中,人们群情激愤,强烈要求制裁法尼尔·斯诺!

    亚当斯丢开报纸,两手一摊,以舞台表演般的夸张姿态无奈地宣称:

    “我们对斯诺先生已经仁至义尽,接下来的事情就让人民来决定吧。”

    这句话如同点燃导火索,人群冲出酒馆,抄起早已提前准备好的棍棒,气势汹汹扑向斯诺商行在码头上的仓库,沿途又有许多在街头闲逛的水手加入到这群暴徒的行列当中。

    斯诺的合伙人克拉克·哈奇,看到汹涌扑来的人潮,发疯一样催促同伴关闭仓库大门,独自守在门外,试图安抚狂热的人群冷静下来。

    作为回应,棍棒和拳脚如同雨点般袭来,将他打倒在地。

    暴徒冲向仓库,冲向法尼尔·斯诺的办公室。

    法尼尔·斯诺急忙招呼同伴,躲到仓库二楼。

    人群砸破玻璃,闯进无人看管的办公室,大喊大叫,将一切能够破坏的东西通通砸毁,转而冲击仓库。

    一名收货人打算开枪,却被法尼尔阻止。

    当对方表示自己只是想朝天开枪示警,吓退暴徒,并不是真想开枪伤人的时候,熟知“自由之子”行事作风的法尼尔警告他别这么幼稚。

    “这是圈套,我的朋友!只要我们这里敢开枪,对面必然有人中枪倒下!”

    “甚至你只开一枪,对面就会有超过十人中枪伤亡!”

    “面对这群无耻之徒,无论你怎么辩解都没有用,最终所有这些血案都会栽赃在我们头上,永远无法洗脱罪名!”

    就在仓库大门即将被攻破的关头,幸而安德鲁·斯诺率领骑警队及时赶到,驱散暴徒,将法尼尔等人营救出来。

    紧张的局势一直持续到5月29日,第一艘运送茶叶的“海狸号”货船驶进港口,牵动了对抗双方的心弦。

    当天傍晚“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