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法师乔安-第12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100章 争论

    回到莱顿学院的当天下午,乔安就在罗尔斯实验室看到一册帝国属殖民地权利综述,随手拿起来翻阅,读后深受触动,对校长先生的远见与雄辩很是钦佩。

    向罗尔斯大师打听了一下,得知这本小册子是艾伦带来的,说是要推荐给导师和师兄们看一下。

    罗尔斯大师已经看过这篇章,也承认校长先生言之成理,但是出于性格使然和职业习惯,他不喜欢杰斐逊校长这种过于激进的政见,担心年轻人们被煽动起来,采取暴力手段抗税。

    事实上,罗尔斯大师绝非多虑,他的学生之一,年轻气盛的艾伦戴维斯,已经参与到莱顿港的抗税风潮当中,而且与“自由之子协会”这个主张殖民地独立的激进组织过从甚密。

    “艾伦把校长先生写得这篇章拿给我看,大概是想宣传一下他们那个组织的行动纲领。”

    “据我观察,校园里的年轻人,不光是学生,也包括很多教师,都跟艾伦一样积极投身于抗税运动,我担心这场风波越闹越大,民众与新任总督的矛盾越来越尖锐,最终爆发流血冲突。”

    罗尔斯大师忧心忡忡地说。

    乔安是一个对政治比较淡漠的人,也知道自己在同龄人当中属于少数派。

    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热衷投身于社会运动,乐于公开宣传自己的政见,从来就不是什么稀奇事,毋宁说是大学校园中的传统风尚。

    莱顿学院的年轻人几乎都在积极参与抗税运动,艾伦在其中并不特殊。反过来讲,如果他置身事外,反而会脱离集体,显得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甚至会因此受到同学好友们的斥责。

    “导师,您不希望艾伦加入自由之子协会?”乔安问罗尔斯大师。

    “艾伦这孩子太容易被煽动,听到什么共和啦宪法啦之类的时髦辞令,就兴奋得热血冲头,恨不得立刻就去刺杀暴君,推翻封建王朝。”

    “当然,艾伦愿意加入什么社团是他的自由,我无权干涉,况且我对自由之子的印象还不错,我只担心这孩子卷入暴力冲突,受到伤害或者不经意间伤害到无辜的人。”

    罗尔斯大师叹了口气,神色纠结。

    乔安点了点头,心情也有些沉重。

    “自由之子协会”的底细,他比罗尔斯大师更了解。

    尽管这个组织正在变得越来越像一个为大众发声的政治团体,但从根子上仍是一个以走私贩子为核心的黑帮,天生带有“暴力基因”。

    既然亚尔夫海姆的抗税运动是被“自由之子”们煽动起来的,最终走向暴力抗争几乎是必然的宿命。

    乔安和罗尔斯大师就这一点存在分歧。

    罗尔斯大师是一个纯粹的“和平主义者”,哪怕是出于正义的动机,他也不希望动用暴力手段。

    乔安就没那么执着。

    只要动机是好的,为了得到一个好的结果,他不反对使用暴力当然,滥杀无辜肯定是不对的。

    陪罗尔斯大师聊了会天,乔安又把帝国属海外殖民地权利综述细读了一遍,为杰斐逊校长优雅而犀利的笔深深折服。

    虽然他已经觉察到校长先生在章中阐述的某些论断,在逻辑上并非无懈可击,而且过于理想主义,然而由于校长先生的风实在是太有感染力,这些小小的缺陷相形之下就显得瑕不掩瑜。

    对于莱顿港如火如荼的抗税风波,乔安最初持“中立”态度,然而读了两遍校长先生的雄,他不能不被感染,不能不受影响,政治立场禁不住发生动摇,现在更倾向于同情抗税阵营。

    乔安觉得自己算是对政治最不感兴趣的那一类人了,如果连自己都被杰斐逊先生的章触动,唤起投身政治活动的热情,其它人,尤其是富有激情的年轻人们,又岂能不深受鼓舞?

    有些人,你只要看一眼他的章,就会产生一种直觉此人终将名扬天下!

    乔安坚信杰斐逊校长就是这样一位惊世奇才。

    尽管校长先生现在已经是新大陆首屈一指的知名学者,乔安还是觉得,他的名气配不上他的实力,总有一天他会成为全世界而非仅限于新大陆尽人皆知的大人物。

    离开罗尔斯实验室,乔安特地去了一趟书店,买了三本帝国属海外殖民地权利综述,寄给远在米德加德的朋友们。

    在给海拉尔和锡安姐弟的信中,乔安请他们读一读杰斐逊先生的政论小册子,有助于他们了解亚尔夫海姆正在爆发的这场抗税风波背后的深层根源。

    乔安身边的朋友都在不同程度上支持抗税运动,但是对于杰斐逊先生发表的那份“行动纲领”,则持不同态度。

    小喵、阿吱和班尼都是“自由之子协会”的资深成员,再加上一个艾伦戴维斯,都是杰斐逊校长的铁杆粉丝,热烈拥护他所说的每一句话。

    爱德华和托马斯比艾伦年长,社会经验更丰富,再加上涉及切身利益,对帝国属海外殖民地权利综述的观感就更为复杂。

    跟乔安一样,爱德华和托马斯赞赏校长先生的雄辩才华,基本认同他为抗税运动提供的理论依据,但是对于章中那些更为激进的观点,两人则持有各不相同的疑虑。

    4月14日周末,在白屋庄园的沙龙里,抗税风波和杰斐逊校长的小册子,成为了年轻人们讨论的焦点。

    托马斯迟疑许久过后,终于还是说出内心的顾虑。

    “校长先生在他的政论中,指出皇帝陛下和内阁出于维护宗主国的利益,每年都要从亚尔夫海姆殖民地以低于市场行情的价格,进口大量谷物,离开殖民地供应的廉价粮食,去年春天帝国内陆爆发的饥荒不可能轻易平息。”

    “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帝国政府乐于看到亚尔夫海姆人扩大种植园规模,这就带来一个新的问题殖民地的农业劳动力严重不足。”

    广个告,我最近在用的看书app, app  书源多,书籍全,更新快!

 第101章 争论(Ⅱ)

    “就算把亚尔夫海姆所有的自由人,包括我这样的小地主都塞进种植园去种田,从早到晚一刻不停地干活,也无力耕种上亿亩农田。”

    “为了维持殖民地的农业生产,为了给宗主国提供充足且廉价的大宗谷物,所以我们必须为种植园提供更多任劳任怨且廉价的劳动力,你们都知道我指的是什么吧?”

    托马斯望向客厅中的朋友们。

    乔安、爱德华、艾伦、瑞贝卡和瓦萨夫妇一起点头,心照不宣。

    托马斯指的当然是奴隶,尤其是来自南方群岛的黑奴。

    “校长先生充分论证了这样一条逻辑链:宗主国对进口大宗廉价谷物的刚性需求,再加上殖民地劳动力短缺的现实困境,共同促成了奴隶贸易的盛行。”

    “从这个角度来讲,当帝国内陆那些自诩高尚的人们批评殖民地施行奴隶制的时候,从未想过他们自己也是这一制度的帮凶,所以杰斐逊先生批评皇帝陛下及其官僚应该为奴隶贸易负责,我觉得是有道理的。”

    “然而提出问题容易,难处在于如何解决问题。”

    托马斯挠了挠头,有些难以启齿地吐露真心话。

    “坦率地讲,我本人就是奴隶贸易的受益者,在感情和道义上,我反对奴隶贸易,把活生生的人戴上脚镣,关进种植园,用皮鞭逼迫人家干活,没有丝毫自由可言,这显然是不道德的。”

    “可是,如果废除掉这套可耻的制度,我和我的家族该如何生活下去呢?”

    “我从懂事那天起就在使唤奴隶,我很乐意善待奴隶,可是真要是到了解放奴隶的那一天,我所习惯的这套生活方式就要被彻底摧毁,日子肯定过得不如从前舒坦。”

    “另一方面,真要解放奴隶的话,我们这些奴隶主理应得到补偿,毕竟奴隶曾是我们的私人财产,然而谁来给我们补偿?”

    “想得更深远一点,那些被解放的奴隶要如何安置呢?如果让他们当雇工,靠卖苦力挣饭吃,日子还未必好过在我家种植园当奴隶毕竟奴隶从摇篮到坟墓都是由主人负责到底的呀!”

    “一想到这些,我就对解放奴隶的远景感到灰心丧气,理想诚然美好,可是具体执行起来必将有无尽的烦扰。”

    乔安旁听托马斯的倾诉,也觉得这件事非常棘手。

    新大陆的奴隶制度就好比一团绳结,有识之士都知道迟早得解开,然而剪不断理还乱,实在是无处下手,只好向后推延,指望子孙后代能够想出更明智的办法,彻底解决掉这个隐患。

    “不管你们怎么想,反正我和玛莎已经下定决心,在我们的遗嘱中加上一段字在我或者玛莎蒙主荣召的第二天,遗产继承人必须立刻释放我们名下的所有奴隶,并且发放一笔安家费,以便使他们能够过上自由且体面的生活。”

    乔治瓦萨握着妻子的手,郑重地说。

    “我也打算立下同样的遗嘱,不过奴隶并不是我最关心的问题。”

    爱德华接过话茬,拿起桌上那本小册子。

    “校长先生在他的政论中提到了共和主义,这让我深感不安。”

    “盖茨先生,您该不会是保皇党吧!”

    艾伦忍不住提高嗓门。

    年轻的术士,已经在包括杰斐逊在内诸多激进思想家的熏陶下,成长为一位坚定的共和主义者,理所当然将“保皇党人”视为封建保守势力的捍卫者,自己在政治上的敌人。

    “我当然不是什么保皇党人,艾伦,我只是一个军人。”

    爱德华神色冷峻,不疾不徐阐述自己的观点。

    “作为军人,我们总要有一个效忠的对象,现在你们共和主义者说要推翻皇帝,结束封建君主制,那好,到了共和时代,国家总还是需要军队保护的,我们当兵的要向谁宣誓效忠呢?”

    “向总督大人宣誓,还是效忠议会?或者如同古代的那些城邦共和国,向国家元首或者执政官之类政客效忠?”

    “这些所谓的国家元首,与君主的区别在于并非终身制,等他们下了台,军队的效忠还有效吗?或者改为向新上台的国家元首效忠?”

    “从历史上的经验教训来看,每当城邦共和国高层换届,新当选的执政官往往会废除上一届的政策,新一届元老院或者议会里掌权的多数派,也总是在不同的党派之间轮换,这就导致政策缺乏延续性,朝令夕改的荒唐事时有发生。”

    “军队可受不了这样的折腾!”

    “如果无法保持军队的思想统一稳定,必将造成军队干政乃至军阀混战的乱象。”

    “到了最后,国家首脑和议会代表的选举不再取决于民意,而取决于能否得到军队和军阀的支持,所谓的共和国也将走向灭亡,这一点已经被历史无数次验证,你们这一代年轻的共和主义者们,能解决这个痼疾吗?”

    “艾伦,在一个没有君主的国度,你能告诉我军人应该向谁效忠吗?”

    爱德华的追问,迫使艾伦不得不做出正面答复。

    “盖茨先生!我认为军人不应该有政治倾向,不应该加入任何政治或者宗教团体!”

    “军队必须在国家的政治体系中保持绝对中立!”

    “如果说军人必须有一个效忠对象,那么只能效忠于国家和人民!”

    “话说的挺漂亮,可惜毫无意义。”

    爱德华讥讽地笑了笑。

    “艾伦,先不说你这种军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