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隋风云-第1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丹随即把大周所能答应的最低条件一一解释,接着又把实施新官制的事说了一遍,“你有什么建议?”
    “你把大行台设在同州,代替中外府,那你地官职是什么?隶尚书事?”江南对中土的官制虽然有所了解,但还是很陌生,对其中地奥妙有一时难以领悟。
    “按照新官制,权柄集中于皇帝,中枢在台省,我不管以什么官职出现在战场上,都是皇帝派出去的人,代皇帝行使权柄。”李丹笑道,“对于宇文氏来说,我主动推行新政,交还都督中外诸军事的权力,撤消中外府,做出了坚决拥戴宇文氏的姿态,不像宇文护那样把大周权柄紧紧控制在自己手上,这样一来,宇文氏和我之间的激烈矛盾会有所缓解,有助于双方冰释前嫌,携手合作。”
    江南赞赏不已,“你真的很有办法。先前利用手里的权力,和门阀权贵瓜分了佛道两教的土地和钱财,然后又按照他们的要求修改了均田制,用财富换取了他们对新政的支持,现在又利用官制的修改,在自己独揽权柄的事实上盖上一层华丽的帷幕,以此来缓和与宇文皇族的关系,悄悄巩固自己地既得权柄。那么。下一步。你打算干什么?”
    “我要军队。”李丹停了一下,又补充了一句,“我自己地军队。”
    江南美丽的面孔上掠过一丝惊色。“你要修改府兵制?”
    “不,不……”李丹摇摇头,“我要一支听我指挥的军队。”
    “那我能帮你什么吗?”江南关切地问道,“需要钱财吗?”
    “不,不……”李丹笑了起来,“我现在有大周地国库。取之不竭。”
    “你这一仗打完,大周国库就空了。”江南笑道。
    “那请王上把丝路贸易权还给我,行不行?”
    “等你打赢了再说。”江南笑意盈盈,没有一口拒绝。
    “我能向你借一个人吗?”李丹问道,“大周马上要派人到大齐议和,我想请王上把何林借给我,让他和大周的特使一起去城,利用他哥哥何永康的关系。帮我们打通上上下下的关系。为了能尽快达成议和,什么办法都要用,贿赂、收买、刺杀、谣言、反间、离间、美人计……各种手段统统用上。只待大齐皇帝下旨撤兵,斛律光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江南笑着答应了。
    “在山东那边的开支。能否请王上先支援一下?”李丹恳求道,“战事结束后。我立即还给你。”
    江南伸出一只手,在李丹眼前晃了一下。李丹笑容一僵,“这么高地利钱?”
    “不,是五倍。”江南笑道,“你理解错了。”
    “你抢钱啊?”李丹气得怒声叫了起来,“你也太黑了,竟然要五倍利。”
    “哎,你刚才说什么?”江南面色一寒,黛眉微皱,不高兴地说道,“你再说一遍。”
    李丹把头扭到一边,咬牙切齿地暗暗骂了一句,嘴里愤怒然说道:“随你了。”
    魏国公府。
    李丹回家看望母亲。老夫人知道他回来了,一直等到深夜。老夫人说,大战时期,像你这样优哉游哉,还抽空回家看望老娘的人,几十年来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当年你父亲在世的时候,即使不出征,也在官署日夜操劳,战事不结束他根本不会回家。你倒好,前线打得血流成河,你还四处蹓跶。
    李丹低头认错。下次不回来了。本来是要连夜返回战场的,但因为明天有重要的朝议,所以在长安滞留一夜。
    老夫人这才没有责怪,话题一转,叫他马上和拓跋家的女儿完婚。
    “这时候完婚?”李丹惊讶不已,“打完仗再说吧。”
    “我已经和广陵公说好了,你哥哥也代你定好了日子。”老夫人的口气不容置疑,“这个月二十四,拓跋家会把女儿送到同州完婚。”
    “为什么要这么匆忙?”
    “你以为我老了吗?”老夫人神情渐渐严肃,“朝堂上的事我也略有耳闻,像你这样依靠后宫地支持坐上宰辅位置的人,在战场上的日子是不是很难过?有没有人听你的?”
    李丹笑容一窒,哑口无言。
    “我都快七十岁了,什么事我没见过?”老夫人叹了口气,“孩子,人在世上想活下去不容易,虽然你有凌云志气,有文韬武略,但要想活下去,不能只想着自己,还要照顾到方方面面地人。此次拓跋家能委曲求全,答应这门婚事,还让你们在同州完婚,说明拓跋家还是看好你,还是希望把你扶起来,所以你要争口气,把这一仗打
    李丹很激动,心里阵阵酸楚。母亲虽然老了,但眼睛还是雪亮,坐在家里都能看到朝堂和战场。和拓跋氏的联姻因为长安形势地云诡波谲而一拖再拖,但随着局势逐渐明朗化,自己和李家前景黯淡,拓跋氏并不看好自己,这从他们坚决反对自己出任宰辅就能看出来。
    现在他们怎么突然又同意了?难道和高颎有关?高颎一直和自己在一起,他知道很多秘密,或许在他眼里,自己成功的把握非常大,所以他说服了拓跋氏,以最快的速度联姻,并且还在前线完婚,这可以给前线的拓跋氏和代北人一个明确回答,拓跋氏支持李丹,同时希望所有的拓跋氏子弟和代北勋贵子弟都支持李丹。
    或许情况正像自己猜想的一样。这段时间。大周朝堂在自己地主掌下。发生了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地变化,很多过去不可能的事,很多过去没有想到的事。都在这短短时间内发生了。通过以财富换取新政,以新政换取宇文氏地认同,局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再通过和拓跋氏的这次联姻,自己在朝堂上、在大周军中很快就能占据一席之地。身份、资历、权势、威严、声望有时候就是这样在不经意间一点一点累积而成。
    但自己心里非常不舒服,这种不舒服源自对哥哥的愧疚。这一切本来是哥哥的。那个漂亮的女孩也是因为喜欢哥哥而对这门婚事非常满意,自己可以占据哥哥的事业,但不能占据哥哥地女人,要和喜欢哥哥的女孩成亲,这让自己有强烈的负罪感。
    老夫人数叨了很多,看到李丹面色阴沉,一直沉默不语,伸手亲昵地打了他一下。“也不知道你小子哪来的福气,拓跋皇族家的女儿竟然嫁给你做妾。这要放在十几年前,做梦都不敢想的事。当年为了给你大哥娶拓跋家的公主,我和你父亲不知花费了多少心思。婚事是成了,谁知江山变成了宇文氏的。你大哥竟因此不能承继家嗣。你要懂得珍惜,好好对待翩翩,将来不要娶正妻,她就是你地正妻,她的孩子将来就是嫡长子。你记住了吗?”
    李丹脑海里想起了西海,又想起了雅璇,电闪之间又飞过江南那美丽的笑容。李丹霍然心惊,不敢再想下去,脸色变得有些难看。
    “怎么?你不愿意?”老夫人看出李丹的心思早飞了,口气顿时严厉起来。
    “母亲,你早点安歇,我回去休息了。”李丹不敢回答,忙不迭地地叩了几个头,然后不顾老夫人的呼叫,飞一般退了出去。
    义安长公主和温柔站在门外,准备等他们谈完后进去服侍老夫人,突见房门一开,李丹身如鬼魅,在她们眼前晃了几下就消失了。
    “老幺什么时候有了这等武技?”义安长公主瞠目结舌,“这些年他在敦煌都干了些什么?”
    三月十六日,大周皇帝下旨,实施新官制。
    三师三孤三公各有任命,和过去变化不大,引人注目地是大司马和大将军。
    宇文宪出任大司马,这无可非议,而韦孝宽出任大将军,也可以接受。以韦孝宽的功绩,早该担任三师三孤之职了,但因为宇文护非常忌惮他,把他一直压在边镇不让他回京。这两人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同时加领了都督中外诸军事。这个职务在关陇从大魏到大周几十年里,一直都是实权官衔,现在突然变成虚衔尊号,朝堂上下还真非常不适应。
    由此人们更加关注李丹的官职。隶尚书,一个一品官职,却是大周朝廷最具实权的官职。不过这个官职和过去那个具有实权的都督中外诸军事的官职比起来,上至皇帝、下至臣僚,都感到放心了,因为隶尚书这个官职虽然权柄非常大,但它并不直接控制军队,它要想指挥军队,必须和皇帝合二为一,否则执掌兵权的大司马大将军太尉都不买账,它只有干瞪眼。这一点至关重要。
    接着大周皇帝又下旨。
    考虑到东线战事紧张,在同州设大行台,由隶尚书李丹代皇帝亲征。拜李丹为中路行军元帅,陇西、河西、荆襄三地府军和新建十五万府军、州郡兵受其节制,统一指挥东线战事。左路行军元帅宇文宪和右路行军元帅韦孝宽均受其节制。
    李丹接旨,奔赴同州,建大行台,至于兵,目前他还没有。
    同州,大行台。
    李丹的境遇得到了很大改善。
    大司马宇文宪亲自赶到大行台祝贺。李丹能交出都督中外诸军事,这足够证明他的心意,虽然有可能是为了打赢这一仗的无奈之举,但这个姿态很不错。至于他这个中路行军元帅实在不值一提,战罢即结束,无法和那个掌控大周军权军队的都督中外诸军事相提并论。
    李丹谦逊客气了一番,然后说到了和大齐议和的事。
    李纶做为大周特使,何林做为突厥人的特使,联袂去山东。此番议和是扭转局势的关键之关键,虽然这是一次毫无诚意的假议和,但能不能成功却直接关系到战场胜负。
    宇文宪建议取道河阳战场,和大齐军统帅兰陵王高长恭取得联系,再由高长恭把大周使团送到大齐京师去。斛律光志在灭周,他如果看到大周议和使团,说不定大手一挥,全砍了。
    李纶接受了宇文宪的建议,渡河去河东,在李丹、宇文宪的护送下,直奔晋州。
    高长恭果然接受了议和之议,他亲自赶到两军阵前,和李丹、宇文宪见面。他和宇文宪很熟了,很多年前就在战场上对阵厮杀,至于李丹,则是去年在大漠相识。三人见面,只谈私人交情,言谈甚欢。
    李纶、何林带着使团人员随高长恭进入齐军大营,然后在一队骑军护送下急驰齐都城。
第二章 金井梧桐秋叶黄 第三十三节
    李丹的一再恳求下,宇文宪决定发动反攻,解救晋州。
    河阳战场诸将异口同声,一致反对。贺拔纬质问,李丹懂什么?他打过这种十几万人参加的大战吗?他指挥过超过万人以上的军队吗?他在敦煌十年,不过带着几千镇戍军守在一段断垣残壁数数星星而已,他会打什么仗?我们前方有八万大军,都是鲜卑人、柔然人、高车人和稽胡人的精锐铁骑,你让我们怎么打?两三万人冲上去,不过是送死而已。
    宇文宪让大家先冷静下来,然后详细解释了由于朝廷实施新官制所带来的巨大变化。
    如今李丹说话的份量不一样了,他现在是代皇帝亲征,新官制赋予皇帝无上权威,普通臣僚将军们对此可能不太理解,但宇文宪知道这其中的要害。
    过去中外府是宇文泰和宇文护独揽权柄的机构,皇帝就是摆设,大周朝野上下都知道,所以大家都要去抢那个都督中外诸军事,包括皇帝都要去抢。现在不一样了,现在谁赢得皇帝的信任,谁领尚书台,谁就等于拿到了大周军政大权。
    宇文宪做了个比喻。大周权柄就象一把刀,它握在皇帝手上,但大家都想要。都督中外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