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致富能手-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吃完了饭,永迈叔就拉了两只羊来了,这两只羊个头都比较大,长的也比较肥,是难得的好羊。

    九叔与永迈叔很快就杀了其中的一直羊,大家一起动手清洗。

    农村一般情况下都是两个锅做饭,大的锅直径都在一米以上,而九叔家的锅能有一米二以上,张国栋给锅底放好一个底幤子,加上清水把整只羊放进里头,然后再加上上幤子上面压一个碗,倒满清水。

    大火烧开加入25味调料,不用盖锅盖开始炖羊肉了。

    羊肉这一炖最少需要4个小时,期间张国栋去丽屏家看他们石板已经磨好了两块,丽屏爸也在开始在义功叔家磨面粉,张国栋从自己家里拉来200块砖头,在他们家院子里盘好了长灶台,这个灶台最多可以让8个石板同时压馍。

    等羊肉炖好的时候锅里已经不剩多少原汤了,张国栋剃出羊身上的全部骨头,把羊整只用布袋裹起来放入地窖,这羊肉最少需要2个小时的冷冻降温才能作用泡馍切肉。

    看着灶台旁一群孩子留着漏水盯着自己,张国栋把锅里残肉渣捞出分给大家,然后舀出炖肉原汤把骨头放进去再煮。

    这一煮就是6个多小时,当所有骨头中的骨髓都被熬就散到汤里时,张国栋这才把骨头捞出来,让九叔把熬好的汤拿进地窖冷却。

    第二天一大早张国栋继续过来,把昨晚的羊肉汤从地窖拿出来时,肉汤上部已经全部结成脂油了,张国栋拿了个盆子专门把它们放在一起。

    “这几天煮好的肉和汤都必须放在地窖先冷藏着,下次煮肉直接用这原汤加水煮,这样汤的味道才会更好。我估计庙会三天时间最少得4只羊才够卖。”张国栋笑了笑。

    “国栋,今天早晨我们自己先弄点尝尝把!把孩子馋的昨晚都没睡好,我去把你和你五婶家人全叫来。”九叔心里很是高兴,一只羊能宰50斤羊肉,卖400碗左右,张国栋说卖4只那就是1600碗了,他虽然感觉这羊肉好闻,但没吃饭嘴里终究还是不是很有自信。

    “那行,我弄点汤你先看着,学会了再去。”张国栋先是用小锅弄了大半锅清水,然后把水烧开加了两大勺原肉汤,再加盐、味精等调料把汤调了一下,一时间熟悉的羊肉泡馍汤味儿就飘向整个院子。

    九叔每一会儿就把张国栋爸妈叫来了,张小月与小国瑞看见哥哥原来在这里做好吃了,围在他身后不愿离去。

    “三哥,你先尝尝咱这肉和汤做的咋样,没有专门的馍就先用锅盔代替了。”九叔把一个老碗和一大片锅盔交给老爹,老爹三两下自己撕好馍块交给张国栋。

    张国栋先是射了3大片羊肉,然后又切了些羊肝、羊血、羊杂,用锅里热汤过了一遍后再把汤加满,最后再把昨天的羊油往碗里弄了一点,一碗香喷喷的羊肉泡馍就出来了。

    “三哥,怎么样?”九叔满怀希望的问到。

    张国栋父亲加了点葱花,吃了一大口羊肉,又吃了口泡馍,停顿了一下说到:“馍没弄好!”

    确实,一般的锅盔用汤稍微泡下就涨起来了,吸水太重。张国栋给所有人都弄了一碗,大家都吃的直呼好吃,虽然馍不太好,但汤味儿到了,而且羊肉弄的特别烂,入口即化远比后世用饲料养出的羊味道好多了。

    小孩们吃完了喊着都要再吃一碗,九叔所幸让所有人再吃一碗,从地窖刚拿出的羊腿眼看着一会儿被吃了一半。

    在九叔家吃了早饭,张国栋心满意足的来到丽屏姐家里,羊肉泡馍的关键环节张国栋已经全部告诉了九叔,这几天九叔还的煮最少3只羊。就剩下这最后的馍看什么时候能出来。

    “国栋来了,快来看这两块石头磨的怎么样,家里精面都醒好了,是不是可以做馍了。”丽屏姐学生放假也在家里帮爸妈干活,昨天她就磨了一天的面,一百斤的小麦只要最开始的那五十斤,农村还没人敢这么奢侈的。

    “行,今天就先试试看能否成功,这压馍也是讲究手艺的,做的多了才能手熟。”张国栋引导这丽屏和她妈妈在案上和面,丽屏爸烧火给石板升温,原本做好的8个出火口因为只做好四个模板,其他四个只能用石头堵住。

    石头已经被烧的很热,张国栋用肉皮已经擦拭了模块好几遍,丽屏把和好的面放进模子,张国栋把模子盖板盖在面团上,用一个土锤稍微敲打以后,丽屏爸把一块大石头压在了盖板上,这个时候就是控制火势的时候了。

    张国栋上一世见过人用石头压馍,20分钟就是一个,但没自己弄过。一个出锅的压馍形状出来了,就是火候有些大烤得有些焦了,为了追求最好的最好的压馍效果,张国栋在丽屏姐家一呆就是一上午,终于让他们弄出了最为满意的馍出来。

    “国栋,你看我们这要准备多少馍才够?”终于做出了满意的压馍出来,所有馍的纹理、花边、火候都很不错,这馍就是单卖也是有人买的。

    “与我九叔都说好了!你一个馍一毛钱,先准备一千个馍吧!这馍厚实不会轻易坏掉,你们做好后可以直接送我九叔那里让他放地窖保存,钱等会过完了再算。”能获得这样的压馍手艺,丽屏爸也是高兴,他打算这几天多做一些到时候可以在庙会上卖馍,到时候肯定也不会差。

 第三十六章 庙会将到

    拒绝了丽屏一家的再三邀请,张国栋回家打算吃饭,五婶家的货物这几天缺的已经很严重,明天就是阴历七月一日了,距离七月七庙会已经不远了。

    到了却发展老爹在院子里生闷气,母亲在一旁脸色也不太好。

    “爸,怎么了?谁惹您老人家了!”张国栋笑着说到。

    “你说这王满仓这是怎么回事儿,我和你六叔去县上把锣鼓、秧歌服装都看好了,他这会儿说村里账上没有钱了!村里那点钱全让他贪自己家去了,说什么去乡里请乡长吃饭花了65,这不是骗傻子么!”张承林气声说到。

    “爸,王满仓他拿了村里的钱,把你气成那样,租赁锣鼓和秧歌服装总共多少钱,村里剩下多少钱。”张国栋知道村大队的钱那是乱一塌糊涂,要拿村里钱就和问村长要钱有什么区别,这个时候可没有公开账务一说,那是村里的机密,只有村支部有权利过问。

    “租赁锣鼓和秧歌服装最少要50块,主要是运费最少要80,现在村里有多少钱可能你大伯都不知道,只有满仓自己清除了。”张承林气也消了一些,他的心里一直秉持着与人为好的理念,遇到王满仓这种以己为重的人心里有气也没办法。

    “就别走村里账了吧!让我们队里每家出一毛钱意思一下,然后我们家凑够200块,让二弟去县城一趟把要租的东西拿回来,这次要弄就弄的热闹一些。”

    甘井乡一年有三次大的集会,一次就是七月七青云寺庙会三天时间,还有一次是七月二十乡里过会也是三天时间,最后一次是每年三月初三那是乡里牲畜买卖过会,只有一天时间。

    张家岭其实在乡里已经占据了一定优势,张国栋要做的就是把这种文化优势尽量扩大,这样才更有利于张家岭村今后的发展。

    “你既然这样决定那就这样做吧!准备好今年年底当村长吧!村里大部分人都希望今年你能当大家的大管家,你大伯好几次一村干部会议上都这么说,弄的王满仓直发脾气。”说着张承林哈哈大笑起来,其实儿子有时候做的比自己要好,为官和做事情一样,何不从眼前的事情做起,自己是二队队长那就把二队带的更好吧!

    阴历进入七月三号,二队集钱在县城租赁了一张大鼓,四张小鼓,八副帢拍,两幅锣。另外还无尽了40套秧歌服饰,还有一些道具用品,200块钱花的还剩下68块。

    帢拍是黄土高原特有的大鼓配乐器,农村社火、秧歌总是少不了,张家岭开始紧张的锣鼓、秧歌排练。

    张国栋不去考虑这些事儿,村里这些事儿不知从什么时候流传到现在,村里人老人比他懂得多的事儿,他这个时候开着拖拉机要去长安一趟了,赶村里过会之前必须把家里短缺的货物补齐了。

    与二弟这次去长安张国栋带着银元等古物,值钱的都被他捡出来了,多在家里等一年价值就越好一些,这些普通的玩件收藏价值不多的张国栋打算卖掉了。

    为了避免意外张国栋直接去了“聚宝斋”,原本以为可以卖两万元的东西最后只卖了一万三,普通银元在这里只有三块五的价格,张国栋也只能咬牙忍受,京城有钱人多古玩价格大概比长安高出一半不止,等以后有机会卖东西还是去京城的好。

    这次去轻工市场,张国栋买东西就一个准则,能用上都买一些,孩子用的笔和本子,书包玩具,因为再有半个月就到了开学的日子,这些东西肯定有人需要。

    把拖拉机装到再也装不下,张国栋算了下账将近7千块钱没有了。这次村里过会挣钱是次要的,一定把场面要弄的热闹才行。

    回到家后张国栋发现村里很多人已经去了思念门口,还有3天多时间二队的人就已经开始抢占摊位了。

    黑子今天早上已经占领了寺庙门口最好的位置,义功叔也看见后也是紧挨着给自己划了一块,九叔看见后直接找人在大路拐角处开始搭建起了棚子。

    “国栋,你们不是也要在思念门口摆摊吗?我去乡上借的帐篷还有这两大片没有用到,你要用的话就拿去吧!”九叔这次事情弄的大,他不但在乡上先关系弄来帐篷,还在邻村租赁来了红白喜事儿用的桌椅,这一趟下来少不了要几十块钱呢!

    “那行,谢了,九叔!我看我还得做几个衣服架子,到时候用来摆放衣服用。”

    衣服架子做起来很容易,张国栋订了三十套村里木匠第二天中午就全部做好了,样子挺别致总共只收了他三块钱,张国栋等弟弟拉石头走后便与爸妈,妹妹们一起去思念门口搭帐篷了。

    距离七月七还有三天时间,以为张国栋的原因今年青云寺庙会显得异常热闹,寺庙两边最好的位置已经几块被二队人占据,一个卖甘蔗的竟然这个时候就已经来了,村里孩子都围在卖甘蔗的四周流着口水看着。

    “大哥,我要吃甘蔗!”小月从拖拉机上下来,拉着张国栋的手就往卖甘蔗那里走。

    “都是你惯的,女孩子没个女孩子样,整天就知道吃和玩!”老妈一项对四妹有意见,张小月自己也没打算当乖孩子,完全忽视了妈妈的意见。

    张国栋给四妹买了甘蔗,给三妹也分了一半,两个妹妹在一旁吃甘蔗,张国涛看的一旁直嘀咕。

    两块帐篷占了近百平米,张国栋又在一旁占了20平米大的地盘,到时候他打算把卖的东西分三大类,服装、日用品、农具。

    日用品最多,东西也最杂就交给五婶与二弟、文斌他们三人,服装由母亲和三妹、文清、文淑四人看着,至于农具交给老爸一人了,至于张国栋自己,那当然是预备队员了,哪儿需要哪儿去。

    晚上九叔来国栋家里商量过晚上留一人在寺庙门口看东西的事儿,今晚九叔看着,明晚轮到黑子爸,往后就是国栋家,到庙会结束就是6天时间,刚好一家两个晚上。

    让张国栋没有想到的是,到了7月5号就寺庙门口就已经有不少人,张家岭大队门口锣鼓喧天,秧歌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