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1901铁血中华-第2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战争爆发后,法军迅速动员,开始执行“第17号计划”,几个主力集团军发起对德军左翼的进攻。然而,初期的战斗表明,“第17号计划”糟糕得很。

    在洛林地区,法国第1集团军和第2集团军,在进攻萨尔堡和莫朗日两地德军的防线中,被德军打得焦头烂额,不得不狼狈撤退。

    右翼德军在占领了比利时后,5个集团军的近百万人马,像一把挥舞的镰刀,从比利时斜插入法国。

    走在最右面的是克卢克指挥的第1集团军,被视为右翼的主力和向巴黎进军的主攻部队。

    8月29日,德军攻占那慕尔。霞飞为阻滞这支德军右翼部队的前进,从洛林战场调集兵力,组建了法国第6集团军,由毛老里任司令。

    1914年9月2日,德军克卢克集团军的先头部队,已挺进到距巴黎仅有15英里的地方了,霞飞指挥的法军主力,为阻遏德军右翼所作的努力已告失败。

    巴黎人心惶惶,9月3日,法国政府迁往波尔多。

    就在此时,克卢克没有执行命令,没有直接向巴黎前进,而是向东旋转,以配合比罗指挥的德第2集团军围歼法第5集团军。

    这样,德军旋转战线上的侧翼就要从巴黎的近边经过,并且还要横越法第6集团军的前方。

    霞飞当时还不能迅速把握这个机会,他还是命令部队继续后撤,但是巴黎卫戍司令加利埃尼将军马上看清楚了这一点。

    他兴奋地喊道:“他们把侧翼送上门来了!德国人怎么这样蠢!我不敢相信有这样的事,这太好了。”

    他立即命令毛奴里的第6集团军,准备攻击德军的右翼。加利埃尼又打电话给霞飞,请他批准攻击行动,但霞飞没有表态。

    加利埃尼又驱车驶往英军司令部,希望赢得他们的支持,但英军参谋长表示对攻击德军右侧翼的计划“不感兴趣”。

    1914年9月3日晚,克卢克抵达马恩河,而他所追赶的法第5集团军和其外侧的英国远征军,已在当天早些时候渡过了马恩河。

    这两支仓促退却、陷入疲惫和混乱之中的部队,虽曾一再接到炸毁桥梁的电令,但都未去炸毁。

    克卢克占领了这些桥头堡之后,不顾柏林最高统帅部要他与比罗的第2集团军保持齐头并进的命令,准备立即于次日清晨渡河,继续他追逐法第5集团军的行动。

    克卢克累垮了他的士兵,在他看来,法军在节节败退的情况下,决没有一声军号便可调头来攻击他的士气和能力。

    9月4日,英法俄三国在伦敦签订条约,规定不能与敌人单独媾和。

    1914年9月4日,克卢克一面向前挺进,一面直言不讳地告诉最高统帅部,他无法执行要他留在后面,作为德军第2集团军侧卫的命令。

    要等比罗的德第2集团军赶上来,势必停止进军两天,他认为这将削弱德军的整个攻势,给法军以重振旗鼓、自由行动的时间。

    一路势如破竹,老克卢克有点骄傲了。

    事实上,比罗的第2集团军也同样疲惫不堪。于是,克卢克把最高统帅部的命令摆在一边,继续向东南推进,换言之,他离巴黎越走越远了。

    9月4日早上,法军侦察机的报告,使加利埃尼看到了他“必须立即行动”的时机。克卢克部队向巴黎东南方向的冒险挺进,已使他的殿后部队成了毛老里的法第6集团军,和英军进攻的目标。

    上午9时,在还未取得霞飞同意的情况下,加利埃尼再次向毛奴里发布预令,让他先作好战斗准备。然后他给总司令部打电话,请霞飞下达攻击的正式命令。但霞飞依然未置可否。

    其实,霞飞也是有反攻计划的,而且计划里面也包括使用毛奴里的第6集团军进攻德军右翼外侧这个打算在内。

    霞飞希望再有一天时间,好让增援部队赶到,让第5集团军作好部署,让他有较充裕的时间争取英军的配合。

    听完加利埃尼的请求后,霞飞面对作战地图,思考着。霞飞是个过于沉着的人,他可以一言不发地坐在椅子上整日地思考,而不管别人议论他什么。

    下午,当加利埃尼又打电话来时,霞飞终于批准让毛老里的第6集团军,从马恩河北岸发动进攻,并且于当晚10时下令法军其他部队停止后撤,于9月6日开始发动全面反攻。

    然而,英国人却拒绝执行这项反攻计划。霞飞着急了,亲自于9月5日下午前往英军司令部,说服英军司令弗伦奇爵士。

    最终,弗伦奇答应了霞飞的要求,并表示将竭尽全力参加战斗。

 第404章 马恩河会战的另一个结局

    傍晚,霞飞回到自己的司令部,向部队发布了一项简短的动员令:“我们马上就要参加一个会战,这是关系我们国家命运的一战。

    撤退的阶段已经结束,现在我们应全力以赴,向敌人进攻并把他们逐回,部队倘若不能再前进,那就不惜一切代价守住阵地,宁肯战死而决不后退。在当前情况下,任何示弱的行动都是不能容忍的。”

    1914年9月5日,当克卢克集团军经过巴黎东面,可以望见埃菲尔铁塔时,其右后方侧翼受到毛奴里的法第6集团军的袭击。

    克卢克立即命令第3和第9军回过头去对付毛老里,而这两个军的任务是负责掩护德第2集团军的右翼的。所以他们的撤退,使德第1集团军和第2集团军之间,产生了一个宽达20英里的缺口。

    因为面对着这个缺口的英军,已经迅速地撤退,所以克卢克才敢冒这个危险。

    对德军来说,取胜的关键就在于它能否在法军主力部队和英军利用着一缺口突破自己的蜂腰部之前,击溃法军的两翼,即毛奴里的第6集团军和福煦的第9集团军。

    克卢克重点对付毛奴里的部队。毛奴里快要顶不住时,请加利埃尼从巴黎城内速派兵增援。“这一要求启发加利埃尼组织了战史上第一支摩托化纵队,即马恩出租汽车队。

    加利埃尼令巴黎警察征集了大约600辆出租汽车,将1个师的兵力输送到战场,使毛奴里最终没被克卢克打垮。”

    1914年9月6日凌晨,法军发起全线反攻。法第6集团军继续与德第1集团军在奥尔奎河上激战;

    法第5集团军也掉转头来,变撤退为进攻,同德第1集团军厮杀,并同德第2集团军右翼交火;

    法第4和第9集团军则截住德第3、第4集团军,使德第1、第2集团军陷于孤立。

    1914年9月8日,关键时刻,弗伦奇率领英军的3个军悄悄地爬进了德第1集团军和第2集团军之间的缺口,将德国第1集团军与第2集团军隔开了,使克卢克和比罗面临着被分割包围的危险。

    但是,德国两个集团军马上发现了这点,克卢克和比罗将所有的四百辆战车,都派出去冲击英军,经过一日一夜的激烈战斗,弗伦奇率领的英军3个军,再次被德国战车击败。

    克卢克犯了错,但是又立刻扭转,依赖战车改变了曾经失败、撤退的结局,也改变了马恩河会战的结局。

    随后,德军两个集团军回援,逐个汇合自己部队,与英法联军对攻。

    三国军队将近两百万人,在几百里宽阔的旷野上纵横厮杀,双方都发动了对对手空前的火力覆盖。

    七千多门火炮日夜轰鸣发射,密集的桔黄色、暗红色的炮迹光线,布满整个天空。炮弹的轰鸣声传出很远很远,如一阵阵闷雷,席卷整个大地。

    枪声、炮声肆无忌惮的嚎叫,硝烟、火焰飞腾乱起,晴朗的天空,被战争的烽火蒙上了一层灰蒙蒙的颜色。

    炮弹的冲击波,透过衣服和皮肤让内脏受到严重损伤,而烟雾中的高温空气和苦味酸燃烧后的有毒气体,更是让残存的士兵肺部彻底被摧毁。

    彼此的战车不断被炸毁、掀翻,变成废铁,双方的士兵毫无防护,被炮火子弹撕成碎片,血肉横飞!但余者依然毫无畏惧地向前冲锋。

    尸山血海、尸横遍地,整个战场就是人间炼狱!

    马恩河会战,与沙俄、奥匈之间的加里西亚会战规模一样宏大,但英法军队比奥匈军队更加精良,德军也比俄军更加勇敢善战,这就让这场战争更加残酷和血腥。

    这样激烈而残酷的战斗,持续了七天,人类是残忍的,他们发明高科技武器,更有效率地杀死自己,收割人命。

    七天后,战场上巨大的烟尘、和浓烈的硝烟遮蔽了天空,战场已经彻底变成停尸场和阿修罗地狱。

    尸体堆成一座座小山,鲜血向低处流淌汇集,变成溪流,流进马恩河,将马恩河染的通红。

    马恩河会战开战之初,德军有1800辆战车,英法联军有2000辆,最后,是德军对战车更优秀、更有效率地使用,逐渐使德军占了上风。

    德军战车迂回穿插,突袭分割,在胜利的天平上,给自己添了重重的砝码!

    9月15日,不堪忍受巨大伤亡的英法联军撤退。在他们的后方,已经挖掘出了几百里的战壕工事,英法联军躲进战壕里,与德军对峙。

    德军战车的进攻受到阻碍,遭到了英法联军重炮的打击后,德军稍稍后撤,两军开始对峙。

    马恩河会战,英法联军与德军先后投入220万的兵力,伤亡人数将近85万。其中,法军损失39万人,英军损失26万人,德军损失20万人。

    德军的“右翼铁锤”,靠着战车,改变了马恩河会战的结果,但是,六周打败法军、让法国认输的战略计划没有实现。

    不少人看到小毛奇的调度出现了问题,但东线西线、西线的左翼右翼都取得胜利的德军,保住了小毛奇总参谋长的职务。

    小毛奇获知战斗过程后,抹了一把冷汗,他想起了远东海军司令特鲁泊中将发给他的电报。

    特鲁泊与中国总统林重,曾经就着地图,做过德法战争的兵棋推演,随后,特鲁泊将林重的意见告诉了小毛奇。

    第一,德国必须在比利时方向集中最优势兵力,迅速击败法国,要按照中国对战车的方法,使用战车。

    第二,不击败英国海军,就无法击败英国,德国海军要勇于出击。

    就在那次会面时候,中国将新型的长进程炮管制退器技术提供给德方了。但是,小毛奇收到电报后,当时并没有太在意。

    虽然别人不说什么,但小毛奇知道自己犯了错误,他应该坚决彻底地执行施里芬计划,他不应该修改和动摇。

    同时感到,这世界就是有军事天才,林重远隔万里,居然提出的意见与施里芬计划不谋而合。施里芬元帅在弥留状态时,留下的遗言是“加强我的右翼”。

    自大战爆发后的一个多月时间内,德军迅速穿越比利时领土,向法国本土挺进。那时整个德国,甚至几乎全世界,都深信德军会很快胜利,巴黎即将被占领。

    小毛奇让德国人失望了,不过,这结果还是可以接受的,毕竟德国取得了胜利。

    如果不是蒙斯战役取得巨大胜利,如果克卢克没有通过战车建立极大的信心,第一集团军就会按照曾经历史上那样撤退,那么德军就败了。

    小毛奇已经用事实证明,无论是从才智,亦或是从魄力上看,他都不足以担任德军总参谋长的重任。

    内心惭愧的总参谋长来前线视察,听取了前线将领的意见,几天后,当小毛奇听说中国军事观摩团到了柏林后,便立即赶了回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