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1901铁血中华-第1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哎呀,大哥这些日子辛苦了,如果有需要,尽管言语,让我也给父兄帮帮忙,出点力。”袁克文笑道。

    “不劳烦了,您忙。”袁克定说完,上楼去了。袁克文看着他的背影大笑。

    楼上的赛金花对袁克文摇摇手,招待袁克定去了。

    楼上楼下,湘帘翠幌朱栏曲楹,宴歌弦管声光凌乱,袁克文微笑摇头上楼,对一个跑堂的打个响指,来到西头第三间屋子,推门进去了。不一会儿,外边响起脚步声。

    跑堂的进来了,道,“二爷,沐卉姑娘到了。”

    随即进来一个女孩儿,含笑招呼道,“二爷。”

    这女孩穿着玄色洋纱的散脚裤,细白夏布的对襟短袖褂子,隐隐透出绿色的肚兜,松松地结一绺辫子,斜搭在肩上。

    人丽如花,似云出岫,不仅有些超尘脱俗的气质,且莺声呖呖,格外动人。

    “沐卉姑娘,请坐,点个什么菜?”袁克文仰靠在沙发上,自得地抽烟,问道,“炸肫肝?”

    这是试探,窑姐儿出“饭庄条子”点菜,为了表示不能久坐,往往点最快、最省事的菜,吃好了就走,通常总是炸肫肝。

    袁克文的意思是,他中意她,要看她愿不愿意久坐?

    “不!”沐卉微笑着摇摇头,“我想吃点甜的,来个枣泥盒子吧。”

    这样的点心,和面起酥,现烤上桌,很要一些功夫。袁克文体贴道,“要不你就安心吃饱吧,再要两个心爱的菜。”

    八大胡同这边,越是大红大紫的人,越难得吃一顿舒舒服服的饭,到一处,凳子还没有坐热,就有人来催转局,去了七八处,还是半饥不饱,日久天长,总闹成胃病。

    沐卉觉得袁克文很能体会她们吃“这碗把势饭”的甘苦,心里一开朗,胃口也好了,便道,“再来一个糟溜鱼片。”

    袁克文又点了几道菜和桂花栗子,给了赏钱,跑堂乐呵呵出去了。

    这时候,外边敲门,推开,然后门帘掀起,进来一个花信年华的少妇,正是赛金花。

    赛金花本名傅彩云,年少时,被卖到苏州花船上为妓,1887年(光绪十三年),适逢状元洪钧回乡守孝,对彩云一见倾心,遂纳为妾。

    不久,洪钧奉旨为驻俄罗斯帝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荷兰四国公使,其原配夫人畏惧华洋异俗,遂借诰命服饰给彩云,命她陪同洪钧出洋。

    出使期间,傅彩云到过圣彼得堡、日内瓦等地,在柏林居住数年,周旋于上层社会。受到过德皇威廉二世,和皇后奥古斯塔·维多利亚的接见。

    赛金花因此学了一口流利的外语。在此期间,与后来的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相识,

    后随洪钧归国,不久洪钧病死。傅彩云改名赛金花,买了两个姑娘,挂牌书寓,重新回到青楼讨生活。

    八国联军入侵,赛金花因其旅德经历及能说德语,得以与德国士兵交谈,又与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联络上。

    赛金花劝阻瓦德西不要滥杀无辜,保护北京市民,同时苦苦劝说克林德遗孀,以修建克林德碑牌坊的方式,来了结克林德被害一事。

    之后,京城百姓对赛金花多有感激,称之为“议和人臣赛二爷”。

    袁克文是八大胡同常客,与赛金花非常熟悉。

    “有阵子没见着二爷了,怎么?也忙国家大事了?”赛金花笑道。

    袁克文哈哈大笑,问道,“我大哥最近常来吗?”

    “最近来了几次,现在八大胡同都成政治论坛了,不来这里露露脸,都不敢说自己是名流。”赛金花笑道。

    “都看见谁了?”袁克文问道。

    “康南海、章枚叔、荫昌、小恭王……”赛金花的话被袁克文打断,“康有为?章太炎?他们遇到没有?”

    看到袁克文惊喜的样子,赛金花笑道,“一个上楼,一个下楼,当场就吵起来了,吵的那叫一个精彩啊,溥伟和载振当场打赌,赌他们能吵多长时间。”

    袁克文大笑,然后道,“溥伟和载振还来的起你这里吗?他们还有钱吗?”

    “那就不知道了,”赛金花笑道,“反正都没有赊账。”

    两人聊了一会儿,袁克文听到不少名人名字,然后叹息地讥讽道,“都是前台蹦蹦哒哒的小角色,一个个假模假式地,以为自己能指点江山呢。”

    “和宫保比,当然都是小角色。”赛金花道。

    袁克文笑道,“我爹嘛,当然不能算小角色,但是依我看,也不是京城说了算的。”

    “哦?袁宫保还说了不算?”赛金花惊讶,随即笑道,“那就是林司令了。”

    袁克文笑笑不回答,酒菜送上来了,赛金花敬过一杯酒,出去了。

 第235章 帮助过忠义军的人

    外边冷风呼啸,室内却热的很,袁克文脱了衣服,沐卉纵体入怀,丁香微发,一下子堵住了他的嘴,这一餐吃的活色生香,非常舒畅。

    然后二人到里间纵马驰骋……云收雨散,出过一身风流汗,竹箪清凉,罗衾温煦,袁克文搂着沐卉说话。

    沐卉累了,难得休息一会儿,问道,“二爷,听说林司令要做府上的女婿了?”

    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袁克文点点头。

    “你知道嘛?那天忠义军来给我们发钱了。”沐卉微笑道。

    “那三两银子?你们肯定看不上吧?”

    沐卉摇摇头,慢慢道,“你说错了,我们都非常高兴,因为他们拿我们当人,一视同仁。”

    袁克文亲了她一口,搂紧了她。

    沐卉感受到温暖,又道,“那天发银子,在李纱帽胡同还发生一件事,二爷听说了吗?”

    “什么?最近少来,说来听听。”

    “忠义军发银子时候,翡翠堂里边老鸨子凑巧在打一个窑姐儿,被几个士兵看到了,然后老鸨子被几个忠义军士兵打了,打的头破血流的。”沐卉解恨道。

    袁克文能理解她的心情,道,“他们对百姓很好的。”

    “是啊,不仅如此,第二天,忠义军卫戍司令部给北京所有的妓院下了命令,不许殴打窑姐儿,违者严惩,还告知窑姐儿们,有冤屈可以找他们去告。”

    “哦?那有人去告吗?”袁克文和朋友这几天出城去了,真不知道这些事。

    沐卉摇摇头,道,“应该没有吧,没听说,除非不想干了……但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人敢打窑姐儿了。”

    “……不是老鸨子良心发现,是因为忠义军来过!”袁克文叹道。

    “是啊,因为他们来过……从没想到有官府给窑姐儿做主的,他们来了真好。”

    沐卉说完,起身坐在梳妆台前,照着镜子涂胭脂,又解开发髻,重新梳头,梳挽出一个极光的堕马髻。

    然后,她对袁克文笑笑,问道,“二爷能见到林司令吗?”

    袁克文点点头,沐卉道,“如果见到林司令,就替我们道声谢。”说完出去了。

    袁家老二风流时,老大确实约了人谈正经事,此时,在二楼的一个包间内,袁克定与杨度正在喝茶聊天。

    搂着粉头聊政治,在北京是极其平常的,随着组织政府的日子越来越近,北洋众人都非常忙碌,每天要见很多人,袁克定也是如此。

    杨皙子有一定名望,还主动约的袁克定,让大公子非常高兴,两人聊天时,主要是杨度发问,袁克定说,一个多时辰后,两人离开了。

    杨度到京后,走了几家茶馆,见所有茶馆的说书人,都在编讲忠义军打洋人的故事,他又看了能找到的近期所有报纸,然后见了几个朋友,约了袁克定。

    如果他去见袁世凯、徐世昌,二人延揽之下,他还不好拒绝,在袁克定这里,了解了所有情况,杨度便去了蔡锷家。

    杨度的救国理论是“金铁主义”,金就是钱、经济,铁就是武力,虽然他拥护君主立宪制,但龙椅已经被打碎,此时中国掌握金铁的是忠义军。

    他虽然是个书生,却是个恃才傲物、气雄万夫的人,以自己为棋手、以世界为棋局、以天下英雄为棋子的人,认为一切尽皆在其算中。

    袁宫保养望多年,夹袋里尽是人才,而土匪出身的忠义军,定乏缺大才,操纵土匪厮杀世界,想想都让人振奋啊。

    蔡锷留宿老朋友与家中,翌日,便领着他去了国防军司令部。

    此时的紫禁城,被分成四部分,午门进去后是袁世凯的办公场所。

    东华门进去是国防军司令部。

    西华门进去,是政府的办公场所。

    神武门进去,是将来议会的办公场所。

    蔡锷领着杨度进来时候,林重正在自己办公室外间的厅堂内,与虞洽卿、王一亭、沈缦云、李平书、朱葆三、荣宗敬、刘觉民、章太炎、汪康年、唐才常等二十多人开心地聊天。

    这些人都是帮助过忠义军的人。

    ‘反清抗俄’活动的召集人汪康年、唐才常,与刘觉民、章太炎一起,号召民众给忠义军捐款。

    当时《时务报》、《制言》杂志、《国粹学报》、《民报》、《申报》、《新民丛报》等二十多家报刊杂志都响应了。

    虞洽卿、王一亭、沈缦云、李平书、朱葆三、荣宗敬等上海商界闻人,则给忠义军捐赠过战场急求包,以及其他物资,此时,他们在东北都有投资生意。

    在你弱小时候,帮助过你的朋友,怎能忘记呢。十天前,林重特意去信,邀请众人到京一会。二十多家报社的人,来了六家的主编,其他的有事脱不开身,都回了信。

    “……戊戌六君子慷慨赴死时,康大先生已登上了开往日本的客船。伪造与光绪的合影照片,喊着救亡图存的口号,到处招摇撞骗。

    与封建旧道德作斗争,大力推行一夫一妻制,却拿着华裔救国的捐款,自己亲身体验一夫多妻制的万恶,娶了多房姨太太。

    其中一房姨太太还是日本人,这也算他的抗日事业了,依我看,梁任公是真君子,康南海是伪圣人。”

    蔡锷与杨度二人进来时候,林重正说着话,说到娶日本小妾抗日的时候,大家哄笑。

    林重话音刚落,章太炎高声笑道,“林司令所言极是,极是,妙哉妙哉,哈哈哈。”

    章太炎,浙江余杭人,字枚叔,后易名为炳麟。因反清意识浓厚,慕顾绛(顾炎武)的为人行事而改名为绛,号太炎。世人常称之为“太炎先生”。

    后世评论为民主革命家、思想家、著名学者,研究范围涉及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等等方面,著述甚丰。

    此时,他已经是海内人人皆知的朴学大师,他曾经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斥责光绪皇帝为“载湉小丑”。

    所以,听了林重的话,他当然大加赞扬。

    不用到后世,其实此时康有为的品德已经很为人质疑了,一文没有,赊账也要去妓院,结果被人追的到处跑,报纸都曾经报道了。

    还到处攀附权贵,甚至著作抄袭,《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都是康有为的代表作,其实是抄袭张之洞门生廖平的《知圣篇》和《辟刘篇》。

 第236章 英军拦截

    汪康年道,“听说康有为已经接受了袁项城的邀请,将出任国会议员,参与起草宪法。”

    汪康年,字梁卿,光绪十八年进士,官至内阁中书,甲午战后,在沪入强学会,办《昌言报》,自任主编,又先后办《中外日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