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汉明-第6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宋安摇头道:“少爷,眼下护卫您的人手尤为不足……发生这等事,自然会有人来向少爷禀报。”

    吴争听了,想想也是,就不再说话,愣愣地看着天边映起的昏红。

    这下,损失大了!

    ……。

    大概半个时辰不到。

    沈廷扬灰头土脸地策马急奔而来。

    远远就喊,“王爷……王爷,大事不好了……!”

    吴争阴沉着脸,冷冷地看着沈廷扬近前,喝问道:“为何发生爆炸?”

    沈廷扬从马上滚落下来,急呼道:“不是爆炸……是炮击!”

    吴争惊愕。

    宋安惊愕。

    炮击?

    从何处来的炮击?

    松江府虽说在沿海,可军工坊在华亭北面,华这与嘉定之间,距离海边二、三百里远,这时代,能有射程二、三百里的炮?

    这不见鬼了吗?

    吴争厉声问道:“谁开的炮?从什么方向来?有多少炮……?”

    一连串的问题,让沈廷扬不知道从何回答。

    他舔舔干湿的嘴唇,从头叙述道:“半个时辰前,突然有三发炮弹,冲卑职的火枪坊来,不过没有击中坊子,落在了距离三、四里开外……没等卑职反应过来,仅半柱香的时间,如雨的炮弹向军工坊倾泄……随后火药坊被击中,引发了连串的爆炸……是从北面飞来的炮弹。”

    吴争明白了,自己方才听到的“隆隆”声,应该是火药坊的殉爆,否则,仅是炮击,怕还传不到这么远来。

    吴争随即想到,这应该是成建制的炮团在开炮,而且,这应该是自己麾下的炮团,沈廷扬先前所说的,先头几发炮弹,应该是试射,而且军工坊周边,一定有炮兵的观察员,否则,没有那么快齐射。

    想到这,吴争厉声下令道:“宋安,派人传本王令,调吴淞卫即刻搜索并封锁吴淞沿海……令鲁之域、吴易即刻来见本王……。”

    宋安一愕,轻声道:“少爷,眼下吴淞卫……不在吴淞。”

    吴争随即会意过来,各卫拉练,交换驻地。

    考虑到军校新兵需要适应,吴争选了近些的地,令军校与吴淞卫相互交换驻地,进行拉练。

    也就是说,此时在吴淞的,应该是方国安的军校新兵。

    按理,这种突发事件是不合适调动军校新兵的,可眼下事态紧急,吴淞卫此时在金山卫,吴争也只好调军校新兵了。

    “那就令方国安部署军校新兵,即刻搜索并封锁吴淞沿海……令方国安部署完后,来见本王!”

    ……。

    然而,吴争一直没有等到方国安。

    按理说,从吴淞驻地到此,骑马赶来,最多两个时辰的路程,可等到天色黄昏,依旧不见方国安来,也不见宋安派出的信使前来回报。

    吴争心里有些慌乱了。

    人一慌乱,便会胡思乱想。

    吴争自言自语道:“今日这事,有些怪……按理说,方国安的六千军校学员在吴淞驻地,距离军工坊也就百余里,在你派出传令兵前,他就应该派人去军工坊查看……。”

 第1221章 谁的炮

    宋安点点头道:“或许……方将军确实是在听到军工坊遭受炮击,带人前去查探了,这才导致传令兵一时无法找到他。”

    吴争摇摇头道:“可之前沈廷扬……炮弹是从北面射来的……。”

    这话让宋安脸色一变,他骇然道:“少爷的意思是,方国安……下令炮击军工坊?他……他疯了?!”

    吴争默默回身,“走,离开簇……回杭州府……不,去金山卫!”

    宋安随即反应过来,如果真是方国安,那问题就严重了,宋安随即想到,结合沈致远传来的情报,或许……方国安就是那个被多尔衮收买的人,那此时一旦发动,猝然率兵向南……。

    不各卫正在拉练,根本没有戒备之心。

    等得知消息时,怕一切都晚了。

    此时赶去杭州府,万一还有别的埋伏,只有出其不意,前往金山卫,与鲁之域吴易的吴淞卫会合,才是正确的。

    宋安急令长林卫护送吴争南返。

    路上,吴争经过思索,发出了两道令。

    先是派传令兵前往嘉兴府秀水,调动秀水民团,前往金山卫与自己会合。

    再就是派人赶往杭州府,调第一军北上。

    这是要剿乱平叛的架式了。

    ……。

    从华亭至金山卫,和从华亭至嘉心路程,是差不多的。

    吴争之所以改向去金山卫,也并非是防备方国安万一真是奸细,吴争还防着,万一还有别的同谋,自然会在回杭州府的半路阻截自己。

    那么,只有反其道而行,才可以避敌锋芒。

    可吴争随即又想到,方国安如果能被收买,那……鲁之域吴易呢?万一也是,怎么办?

    人,到了这种时候,想法就变得异常复杂起来。

    吴争此时等于与所有人军队失去了联系,甚至与大将军府失去了联系。

    命令可以发出,但未必能送得到。

    吴争又不能亲自前往冒险,这就造成了一个权力真空地带。

    这是后世所谓的时局失控。

    吴争这时才意识到,自己的权力机构,有着巨大的缺陷,那就是无法应对骤变。

    之前的任何一场战事或者变故,领导班子都在身边,至少一部分在身边,命令的上通下达,不受阻碍。

    可眼下,身边除了宋安和数十长林卫,再无人可调。

    关键是,宋安都无法去调动当地的长林卫,因为长林卫严格地执行着单线联系,也就是,命令的下传和上报,都是一级级的,无法越级。

    这同样造成了,宋安虽然掌控长林卫,却无法去调动松江府的长林卫。

    ……。

    子夜时分,吴争一行赶到南桥。

    宋安阻止了吴争继续向南。

    宋安道:“如果鲁之域吴易有变,少爷这就是一头撞进去,以咱们区区数十人,根本无济于事……要不,我去传令,让鲁之域吴易只身前来,进见少爷。”

    这话得在理,可吴争一样明白,如果鲁之域吴易真的被多尔衮收买,那宋安此去,必定被扣押,甚至杀害也不定。

    看着宋安坚定的脸,吴争心中有些苦涩。

    怎么突然就成了这样了呢?

    手中掌控的巨大力量,在此时,竟丝毫用不出来,如同摆设。

    还要宋安,为自己去淌路。

    吴争不由得烦躁起来,懊恼道:“鲁之域吴易二人,追随我也有数年,如果二人之中,有一个人背叛我,还是有可能的,但要二人同时背叛我,这几乎不可能……宋安,从嘉定死里逃生至今,咱们无时无刻不在赌……赌命运!今日之局,看似阴谋,实则,只是一场虚张声势的闹剧,多尔衮能收买几人?两人三人还是十人?所以,你别拦我,我赌鲁之域吴易不会背叛!”

    宋安急道:“可这只是少爷单方面的信任,时值乱世,人心莫测……心些总还是对的。”

    吴争厉声道:“你家少爷的权势,不是靠牺牲你们保全自己换来的,如果是那样,我不如去做个富家翁混吃等死算了……让开!”

    宋安再不敢挡,默默地退开,他知道,少爷已经下定决心,就不能再拦。

    ……。

    正月二十六,凌晨寅时三刻。

    吴争一行过柘林。

    到金山卫外围时,终于看到有吴淞卫警哨。

    宋安上前表明身份,令警哨即刻去禀报鲁之域吴易二人。

    接着,就是漫长的等待。

    看着吴争背负双手,平视着西南方向,那应该是鲁之域吴易赶来的方向。

    宋安终究按捺不住心中的担忧,上前声道:“少爷,多留个心眼总是好的,要不少爷带一半人退回南桥,万一有变,少爷也可向西,经朱泾前往嘉兴府……。”

    吴争闻听,慢慢回过头来,这着实吓了宋安一跳,他以为吴争心中郁闷,又要发火。

    但吴争脸色平静,双目温和,“安子,在你看来,你家少爷这些年做的,真有那么招人恨吗?”

    宋安一怔,立即摇头道:“这怎么可能,少爷驱逐鞑虏,收复河山,百姓爱戴尚不及呢,怎会恨少爷……但凡恨少爷的,那定是恶人!”

    吴争苦笑道:“仅仅不到一日,你家少爷突然就变成了孤家寡人,眼见着剧变发生,唯一能做的,却只是躲避……我错了!”

    宋安不解道:“君子不立于危墙,少爷身系十一府之地千万百姓的福祉,岂能置己身安危于不顾……?”

    “不对!”吴争打断道,“刚开始时,我也认为,应该象你得这样,想保全自身,然后辨识叛徒,再集合力量,一举歼灭。可现在我突然觉得不对了,如果……我是如果,方国安真背叛了我,悍然炮击军工坊,那我不解的是,方国安何德何能,尽能让数千军校学员,一起追随他叛乱?如果真是这样,那我确实是该死了!我当时应该直接前往军工坊,了解事情的真相,而不是躲避……就算方国安叛了,那些军校生员还是值得信任的,只有我露面,才能激励他们拨乱反正,这就是我我错聊原因。”

 第1222章 走过去便是一片蓝天

    吴争的话,听起来似乎很矛盾,但确实明了一个严肃的问题。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为上者,必须旗帜鲜明地竖立榜样,这样,才能让手下人效仿。

    如果为上者遇事就躲,那让手下如何效仿?

    而这,也表示着,吴争的脑子从突发情况发生时的混乱,渐渐开始清醒过来。

    吴争得没错,就算方国安会叛,那军校学员是傻的吗?

    肯定不傻,他们知书识礼,做为吴王麾下的“门生”,有着优渥的待遇,受民众敬仰。

    最重要的是,他们肩负着北伐使命,有着抗清的大义,他们有什么理由去选择背叛?

    他们有什么理由舍弃大义而降清,做个受世人唾骂的汉奸?

    如果只是方国安愚弄哄骗了他们,那么炮口的指向,和军工坊的目标,以如今十几里最远射程的火炮,学员能不知道目标是军工坊?

    这就有了非常难解的问题,回到了猜测前的原点,方国安,真叛变了吗?

    还是,其中另有蹊跷?

    宋安听了吴争的话,也隐隐感觉不对,“少爷得有道理,其实这事怪我,是我请求少爷向南躲避的……。”

    “这不怪你。”吴争摇摇头道,“你的职责是护卫我的安全,所以建议南撤是本份,无可指责,这事责任全在我,我的职责,是发号施令,需要有逆流而上的勇气!面对剧变,我如果选择一味躲避,让那些将士,作如何选择?”

    宋安抿嘴躬身,道:“我愿追随少爷,返回军工坊,一探究竟!”

    吴争微笑道:“好。这也算是,你我生死与共,就算真遇险……也算有始有终吧。”

    这时,背后传来一声“王爷……敢问对面,可是王爷亲临?”

    吴争一怔,对宋安大笑道:“瞧瞧,瞧瞧……我什么来着?本王辖下,正常人是不会有背叛之心的!”

    着转身朝着远处大喊道:“正是我……吴争。”

    ……。

    这就是一场“闹剧”,考验的是人心。

    堡垒往往不是被敌人从外面攻破。

    吴争对一众手下若起疑心,那么这就是一个毒药种子,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渐显现出强大的威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