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要做明世祖-第1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切如常。”

    哈撒被排到最后一名被皇帝接见,要说憋屈,那肯定是的。

    不过他沉得住气,倒没有表现出来,还能跟施二姐、朴珍樉他们聊一聊会见天子的感触。

    “这可比上次来的那家伙聪明。”朱见济回想起他才登基时,帖木儿派使者过来恭贺,结果又是企图“强买强卖”。

    那次虽然没有成功,但仍然恶心的他吃不下饭。

    如果不是因为大明和帖木儿中间还隔着个亦力把里,以后打起来指不定需要对方配合夹击,朱见济早就让人套了帖木儿使者的麻袋了。

    “朕后天见他,”朱见济让商辂去给鸿胪寺带话,反正等会他还要去内阁整理文件。

    “不过要在城郊!”

    “朕要带着兵去跟他见面!”

    大明出征西域,这是很早以前就定下的目标,可以说从朱见济给他爹献上地球仪,让景泰帝注意到西域的广阔土地时,就有了中华重返西域的目标雏形。

    而朱见济相信,帖木儿对于亦力把里也有需求,毕竟根据梁白开送过来的情报,这两个国家为了争夺中亚霸主地位,是互相攻击了许久的。

    也就是现任帖木儿统治者阿布·赛义德继位,才成功挫败亦力把里。

    对于一个在西域立足已久的蒙古汗国,朱见济并不幻想能一口气把它给吃下来,哪怕这两年下来,“聪慧可人”的笃思忒马黑麻已经走上了杀功臣这个标准的昏君之路,折腾的亦力把里鸡飞狗跳。

    所以他可以接受和帖木儿帝国暂时的平分掉这个国家。

    反正他比起卜塞因(阿布。赛义德)年轻很多,完全等得起。

    不过对于威压中亚,逼服过埃及马穆鲁克王朝的帖木儿帝国来说,自己是很高贵的。

    不是随便谁都能跟它分享战利品的。

    永乐之时,帖木儿使者来朝,连跪拜礼都不肯给太宗皇帝表示一个,最后还是等太宗带着他们去来怀“阅兵”后,才肯低头叩首。

    可见他们还是“畏威而不怀德”。

    不先亮一亮肌肉,他们是看不起你的。

    于是在两天后,朱见济以狩猎的名义,带着团营中的精锐部队,在郊外的林场边上会见了哈撒,随行的还有乾圣的一系列青年将领。

    大明天子穿着一身红色劲装,金带环腰,在马背上挂了弓箭,手上端着的是一把火枪。

    看上去非常的英武。

    毕竟立业成家后,朱见济已经减肥成功了,光是外形就能把皇帝的架子撑起来。

    而常年下来坚持骑马,也让他的骑射水平的确不错,要不然朱见济也不好意思弄出这场面来装逼。

    哈撒带队的色目使者在人群里显得格格不入,还被安排在了前座,所以醒目非常,时不时就有人打量过来。

    不过这位主使面不改色,旁观朱见济的战绩。

    京城郊外的林场并不是专业的皇家狩猎之地,在广修水泥路,改善了交通后,这边的野兽就更加少了。

    不过即便如此,朱见济还是成功开枪打死了几头野猪。

    哈撒很有眼力劲,注意到这位皇帝的骑马姿势非常熟练,拉开弓箭的手臂也显然有力后,便知道这是一位尚武的统治者。

    跟此前的大明天子不同。

    话说自打朱太宗给中西亚几十国的使臣来了场声势浩大的“阅兵”后,被大明军事力量震慑的帖木儿帝国其实是低了头的,还是当时第一个行臣服礼节的。

    奈何后面继位的皇帝一个比一个“温柔”,使得明朝的世界影响力和威慑力迅速的收缩,才让帖木儿的使者越来越嚣张,敢于敲大明的竹杠。

    好在哈撒来前就跟人打听了一下新皇帝的性格,又见证了几天前大明朝廷对南洋开征的旨意下达,那被朱见济这个考核狂魔磨砺出来的强大动员能力,便十分温和。

    “帖木儿的卜塞因,身体还好吗?”

    朱见济跑马回来,才跟哈撒打了声招呼。

    哈撒抚胸行礼,“回大明皇帝的话,我们的苏丹一切安好,他才四十岁,还可以带着贵族们去狩猎帝国看上的猎物。”

    “这是好事!”

    朱见济也懒得去关注帖木儿帝国内部的斗争是非,还有它在西亚的强大敌国。

    只要知道卜塞因还能带着人出去打仗,对国家还有足够的掌控力就好。

    于是朱见济骑着马在哈撒面前转了一圈,马蹄踢踏着,手里的马鞭一扬,指着徐永宁说道,“这是大明的定国公。”

    “他参与过前朝平定西南叛乱,还有数次北征蒙古。”

    徐永宁骄傲的挺了挺胸。

    他年岁渐长,当爹以后也留出了胡子,看上去就满是豪横之气。

    哈撒配合的惊叹,“真是年轻的英雄。”

    随后,朱见济又指着朱永、朱仪和张懋他们,为哈撒介绍了一下这些武将的功绩。

    像方瑛、宋诚等镇守边关的将领,也没有落下。

    “这是王越,任了几年的贵州布政使,朕现在把他调去关西主事了。”朱见济又是指着第一任关西省的主官王越说道,“当年西南叛乱,他可是以文官的身份,立下了不少军功的!”

    王越谦虚的拱手,谢过皇帝的褒奖。

    “皇帝陛下善于用人,难怪能够有这么多人才!”哈撒继续夸赞。

    他在帖木儿也是听说过瓦剌、鞑靼等势力强大的,现在它们都败了,还有不少蒙古人自愿的为大明驯养上了牛羊,可见这些将军的厉害。

    起码是真能打的!

    而年轻的皇帝充满活力和锐气,手下又有这么多能臣武将,会想做什么呢?

    “哈撒,帖木儿是个厉害的国家,所以朕也不跟你们打谜语。”

    朱见济炫了一把大明此时的人才储备,才认真的对其说道,“大明有意于帖木儿相约夹击东察合台汗国!”

    “你把今天看到的,听到的,带回去告诉卜塞因,问他想不想做这件事。”

    “成,朕就跟他平分西域。”

    “不成,那两国的商贸仍旧,大明随时欢迎帖木儿的商人过来。不过西域他还能占到几分,就得看实力了!”

    朱见济说罢,抬手一枪,射下了天上路过的飞鸟。

    炸裂的火药味道都飘到了哈撒的鼻子里,让他忍不住深呼吸了几次。

    我要做明世祖

 第233章 征伐满者伯夷

    “我是沟通两国的使臣,既然大明皇帝要给我国苏丹带话,我必然认真的传达!”

    哈撒又是抚胸说道。

    当年朱太宗的阅兵,曾经让副使盖苏耶丁在回忆录里坦言:“我不得不承认,帖木儿大帝死在东征的路上是一件幸运的事情,这使他保全了一生的英名。”

    而这是帖木儿帝国鼎盛期的臣子对大明的评价。

    现在的帖木儿比起最初,已经远远不及,领土缩小,内部分裂势力严重,要不是君主卜塞因足够有能力,也把控不住这场面。

    哈撒见证的这次狩猎虽然短暂且小规模,但展示出的风采却和太宗时代非常相同——

    军容整齐,步调如一。

    火器先进,士卒凶悍。

    如果这样的队伍,大明还拥有很多,那正如朱见济所言,帖木儿错过这次机会后,可能就无法染指西域了。

    不过事关重大,他这次出使的主要目的还是和明朝约定好“海上朝贡”和日后两国商贸等事宜。

    约战出兵,并不在他的权利范围内。

    “朕不着急,时间还有的是呢!”朱见济笑笑。

    从大明返回帖木儿,再谋划好怎么行动,怎么分润利益……都是需要时间的。

    要真动起来,估计还得等两年。

    他完全等得起。

    “陛下,若是真出征西域,那估计又是一大笔开销吧!”

    跟着朱见济结束狩猎,张懋这个新进妹夫凑过来跟皇帝说道。

    他最近结了婚,倒是勤家持家了起来,注意算账了。

    而且西域对于中国来说,的确失去的太久,现在已经成了别人的样子,不再熟悉。

    如此,征讨起来的难度估计比当年打蒙古还难一些。

    战线太长了!

    环境也陌生!

    “钱的事你们不用管,你给我打好仗就行了!”朱见济把人给推开,“固安可是说过了,她喜欢大英雄。”

    “你要是打不了胜仗,成了狗熊,到时候可别怪我把固安接回来,重新找驸马。”

    张懋闻言,顿时一脸肃然,“这是不可能的!”

    “那还不快滚!”朱见济让他赶紧走开。

    有后发优势,朱见济才不会打没把握的仗。

    毕竟想打架却不给军队发钱,后世的崇祯帝跟君士坦丁十一世已经用命验证了结果。

    要不然,朱见济怎么会总强调做好预算呢?

    这些年来海贸日盛,朝廷收上来的关税越来越多,曾经哔哔“海上赚不到钱”的官僚已经消失殆尽,根本不敢再睁眼说瞎话了。

    其实只要皇帝的耳目去民间转一圈,这种鬼话也骗不到统治者。

    虽然有天灾流行,但生产力提高了上去,基本的粮食、赋税也能足额的收上来。

    谁让皇帝自己就有个强大的审计组织呢?

    地方上不交钱,朱见济自会派人去收。

    久而久之,地方上曾经有的偷税漏税,还有拖拖拉拉,不肯按时送缴税银入京的事儿便少了一大半。

    所以朱见济有底气说,“打仗,他是不怕的。”

    他在心里盘算着对西域下手要准备什么,今年打满者伯夷,重设旧港宣慰司后要做的事,结果就被人告知南京方面,轩輗去世的消息。

    这个犟老头被朱见济调任南京吏部尚书后,虽然嘴巴上一直念叨着朝廷压榨老头子,动不动就上疏请辞,身体却还是诚实的给朱见济办好了事情。

    有他在,南京官场都挺服帖清净的。

    朱见济都习惯轩輗的作风了。

    几天前朝廷要对南洋进行征讨的政令传达南京,需要轩輗配合调度附近的水师,这老头又发作了。

    “又有事情!”

    “真当老夫如拉磨的驴一般吗?”

    他对年富吐槽道,“老夫受不了了,这次一定要请辞!”

    年富看他骂人挺有劲儿的,也没多想,只当对方又来了脾气。

    要说年纪,自己还比轩輗大几岁呢!

    结果轩輗当晚就写好了奏疏,扔给相关人员后,连衙门都不去了,直接拍拍屁股返回了老家。

    以他的身份,奏疏是能走快递,从海上传达京师的。

    正好发布动员令的人要返回北京复命,就把轩輗的辞职信给捎上,递交给了朱见济。

    皇帝还没有批复呢,轩輗那边回家后洗了个澡,伸了下懒腰,就躺在床上没了呼吸。

    “这个老头,这个老头……”

    朱见济听完来龙去脉,对轩輗这忽然的死讯说不出话。

    这说死就死的旅行,来的也太突然了。

    皇帝只能哀叹,“让礼部给轩老先生选个好谥号,追尊官职称谓,再派宫里人去南京吊唁。”

    老臣,

    真的是越来越少了。

    年富今年好像也七十岁了,身上还有个毒疮,一直没能治好,也是个问题。

    “调湖广巡抚白圭任南京吏部尚书……”

    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