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红楼春-第9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诵至此,韩彬、李晗二人伏地痛哭。

    韩彬之哭,是庆幸天子终究还是那位英明的天子。

    回光返照之际,重现英明。

    李晗之哭,则是伤感居然没有他?!!

    就听牧笛继续宣读道:“宁国公贾蔷……”

    众人闻声凛然,到了要紧处。

    “朕思虑多时,因其高绝天资,猜疑忌惮多时,以为李暄难以压制,然今日之难,终认得其赤子之心。

    非淡泊权势,忠心于朝廷社稷,忠心于百姓黎庶,今日又何须前来救驾?

    以其基业财力,待天下大乱之时,自可举事。

    朕误听谗言,此为罪一。

    国有难时,方见良将。皇考曾称其为良臣,今朕禅位于太子,移居九华宫以奉太后终老,亦褒贾蔷为太上良臣。

    逆王李向谋反,中车府不堪大用,毫无察觉。御林军不堪大用,不能阻拦分毫,深失朕望!

    今命贾蔷以郡王身,执掌绣衣卫,执掌所部入皇城,任领侍卫内大臣。

    若无忠臣良将戍守皇城,朕岂能安眠?

    诸大臣皆受皇恩,贾蔷亦累世得恩,望诸臣工不忘皇恩,辅太子登基。

    李暄大智若愚,吾儿当为尧舜!

    钦此!”

    一直沉默多时的李暄,此刻伏地大哭。

    这分明就是一份遗诏。

    韩彬、李晗亦在大哭……

    唯有贾蔷,扯着嘴角无奈的看向尹后……

    尹后却是扬起嘴角,国色天香的一双明眸中,目光柔和动人间,似闪过一抹俏皮。

    想走?

    天家以臣治国,如此能干的臣子走了,她还靠哪个?

    ……

    s:上一章还没写完啊,这一章也还没写完啊,怎就还吵起来了呢……上一章的意境多好啊,自己夸一个!

 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五年为期

    御殿内,待李暄、韩彬、李晗等哭声稍歇,贾蔷抱拳真诚道:“娘娘,皇上最终能解臣之清白,知臣之忠义,臣感激涕零。只是毕竟到了这一步,臣着实不好再留在都中。且如今德林号绝大部分都迁移至小琉球,臣的家眷也大半送了过去。中车府还派人去了金陵,挟持家里老太太和二房进京,也被臣让人拦下,一并送去小琉球了。

    于公,于私,臣都不适合留在京里。

    臣为娘娘,为太子,为朝廷能做的最后的一点事,就是将此次涉案之人,罪责轻些的,全部带离京城,押往小琉球。

    他们不是能祸祸么?让他们以后去海外番国祸祸去。

    如此,对朝廷百官,对天下士子,对……”

    “对他们都好了,对本宫,对太子又如何?”

    尹后不等他说完,就截断道:“贾蔷,本宫问你,若昨夜你在京中,得闻逆贼谋反,带兵围攻皇上和本宫于西苑,你是否会勤王救驾?”

    贾蔷点头道:“当然。不过昨夜其余十营是因为……”

    尹后再度截断道:“本宫知道,你是担心有人趁乱起事,殃及神京百姓,才以御赐金牌命他们不可妄动。但是,你信不过他们,本宫就能信得过他们?振威营、耀武营能反,其他十大营就一定是忠诚的?

    若你在京,有人以御赐金牌拦你救驾,可拦得住你?”

    贾蔷在尹后凤眸的逼视下,摇了摇头,道:“自然拦不住。”

    尹后微微一笑,道:“这就是了,这一点,皇上知道,本宫也知道。所以,才会委你重任。

    再到奸贼祸国,威胁天家时,还要仰仗你再次勤王保驾。不然,本宫和太子还能指望哪个?

    你又怕甚么?你手下不过数千人,京营加上丰台大营、西山锐健营,逾十万兵马!

    你自身又从不插手朝政,难道还有人会怀疑你凭借这点根基,就能造反?

    皇上都不疑你了,你还担心甚么?

    莫非,是放心不过小五?”

    贾蔷毫不犹豫的点了点头,尹后:“……”

    一直未出声的李暄闻言登时大怒,破口大骂道:“球攮的,爷不疑你,你倒先放心不过爷?!”

    贾蔷看向李暄,叹息一声道:“今日不疑,明日则不好说。明日不疑,后日则不好说……皇上最初难道疑我?左骧、张谷之辈难道原先是奸臣?皇权二字,着实敏感。

    我的意思,还是离的远远的,这样对太子,对臣,绝对都是好事。

    离开,你我君臣可为一世之友。

    若天子有难,我岂会撒手不管?

    若不离,早晚你会猜忌于我。

    何苦非到那日?”

    李暄看着贾蔷的眼睛,此时心里是真相信,这孙子真不准备留在京里了。

    原先路上的许多猜疑,这会儿也消散了,想起贾蔷过往的种种,认定这小子不是造反的主儿……

    放下心来,便恼道:“放屁!爷心胸宽广似大海,就你那点名堂,爷还不放在眼里!爷看你就是不把爷放在眼里,想早早去南边逍遥快活去!”

    见贾蔷仍去意坚决,只是摇头,尹后拦住准备动手教训他的李暄,笑道:“这样罢,就以五年为期。五年后,辅政大臣亦该结束任期,彼时新政必有起色,国泰民安,国富民强。你再南下去你那座岛上,逍遥快活做你的大事去罢。

    贾蔷,不许再推拒了,眼下时局纷乱,连皇上都说了,若无你戍卫,宫里不踏实。

    本宫,更是如此。”

    说罢,不再理贾蔷,与韩彬道:“今日本宫与太上皇回宫,入住九华宫,侍奉太皇太后。朝政诸事,就托付于元辅等顾命大臣了……”

    ……

    “铛铛!”

    “呜呜!!”

    “啪!啪!”

    龙旗招展,礼乐阵阵。

    龙驹凤辇,进皇城!

    一宿战乱,尤其是德林军开火后,炮声如雷,枪声如雨,惊的神京不安。

    清早起来,五城兵马司把守各个官坊民坊,不准出入。

    直到西苑战事毕,才渐渐放开。

    此刻百姓们才心惊胆战的从家里出来,就看到天子圣驾回金銮。

    都中百姓都知道,地龙翻身后,天子住西苑已逾半年,昨晚一场叛逆动乱,未想今日回宫。

    不过,旁的都则罢了,只龙驹凤辇后旁护从的御林军,身上那些奇装异服,真真叫他们开了眼。

    且身上挎着的也不是长戈大戟,有见识的人认出,那竟是火器……

    再看天子龙帐一侧,骑在照夜玉狮子骏马上坐着的,有人认出居然是那位传说中还在南边儿的宁国公贾蔷……

    又联想到昨晚的动静……好家伙!

    别不是要改朝换代了罢?

    老百姓好热闹,又好卖弄,不一会儿御街两边的百姓都各种猜疑起来。

    这是要做曹操,还是要当董卓?

    不过很快,这种猜疑就被打散了大半……

    李暄从王轿上下来,打马走到贾蔷身边,侧眸相觑,问道:“你就带了三四千兵,也敢进京勤王?”

    贾蔷笑骂道:“废话!你都说了,我是进京勤王的,又不是造反的,难道还要带上三四十万兵马来?”

    李暄奇道:“你是怎么进城的?没道理啊!”

    贾蔷嘿嘿一笑,道:“这还不简单?德林号麾下漕船没黑没白的从朝阳门往粮仓运粮……”

    “……”

    李暄闻言真真恨的咬牙,道:“好球攮的!你真奸诈阴险如兔子!”

    “胡吣!”

    贾蔷哈哈笑骂道:“我这是奸诈阴险么?为了国朝大计,社稷国运,我颠颠儿的在南边儿出生入死。京里倒好,恶心事一波接一波的来,到最后居然还想杀我满门,就因为那群球攮的嫉妒我功大!

    也就是我念在娘娘的恩情,和王爷你的义气情分上,不然我早派人偷偷将我师父一家、舅舅一家和一双儿女接走,懒得理会京里这些破事!

    王朝盛世,民心思安,谁造反都不能成功。可爷惹不起总躲得起罢?

    唉,我就是太重情义了,不比京里这些牲口……”

    李暄斜眼看了好一会儿后,举鞭就打,怒道:“小子,你骂哪个?!”

    贾蔷一勒马缰,躲开鞭子,笑道:“你好好享受在外面撒泼的机会罢,过了今日,王爷再想出京就难喽!”

    ……

    皇城,武英殿。

    将帝后送入九华宫后,韩彬、李晗并紧急招来的韩琮、尹褚,开始商议国事。

    “尹大人临危受命,先兼顾起礼部、刑部事罢。眼下以太子登基为重,尹大人多操持些。我们都老了,往后尹大人要担起重任。”

    将隆安帝“遗诏”大致说了遍后,韩彬开始与尹褚分配差事。

    尹褚看起来远比韩彬、韩琮、李晗都要年轻的多,官威仪态也重。

    不过到底官场老人,知道当说甚么。

    他躬身道:“元辅言重了,仆以五品身,骤升三品不过半载。如今虽为顾命,却未入阁。且仆以为,顾命未必入阁。以仆之资历,距离入阁还有莫大的距离。娘娘那边,就断不会同意……”

    韩彬摆手道:“不必说了,娘娘那边自有老夫在。顾命若还不得入阁,朝廷必现混乱。承愿,你且先去准备太子登基诸事罢,眼下以此为重。”

    尹褚只能告退,在韩彬跟前,目前他的确没有多少讨价还价的余地。

    待尹褚走后,韩琮缓缓道:“未想会有今日。”

    也不知是未想到还能回来,还是未想到会有今日之变……

    韩彬看他一眼,道:“邃庵是想说,那封诏书之真伪?”

    韩琮未言,一旁李晗忍不住道:“以元辅对天子之了解,这封诏书,会是真的么?”

    当然不可能。

    以隆安帝的心性,即便是回光返照之时,也绝不可能做出如此安排。

    韩彬目光深沉的看了李晗一眼,道:“子升,这份诏书内含有大智慧,你看不破么?”

    李晗闻言一滞,缓缓道:“是,的确高绝。以外戚来平衡军机处,宁国公来平衡京营。可是……”

    “没甚么可是!”

    韩彬斩钉截铁道:“如今的形势,对朝廷,对社稷,对新政大局,已经是最好的局面了!虽然秉用和公瑾……但邃庵回来,如海也……”

    谈及林如海时,韩彬顿了顿。

    殿内诸人都是智谋高绝之辈,从知道贾蔷“神兵天降”起,他们对许多事的认定就开始发生动摇。

    再加上牧笛宣旨后,贾蔷竟未辩解林如海“生死不知”,只一心想要离京……

    许多事,似乎已不问自明。

    “元辅,林相自保之道,比我等高明许多呐!”

    韩琮都忍不住苦笑摇头道。

    李晗亦道:“贾蔷下的这盘棋局,绝非神兵天降那样简单。从南边儿调大军进京,即便有漕运之便利,可进京呢?内城如何进?又如何封锁其余十营京营?还有,反王李向怎就偏偏选在昨夜动手?仆以为,都有一只极高明的手在背后。甚至,那个婴孩是否真的夭折了,也未可知。”

    韩琮看出李晗脸上的怨气,提醒道:“公瑾、秉用前车之鉴,子升莫要重蹈覆辙。不管林大人如何谋算,终不过是为了自保罢了。”

    李晗愈发想不明白:“若只为自保,如今又如何能为顾命?皇上先前难道还能知道他的真实情况?”

    顾命大臣里,居然没有他!

    韩琮淡淡道:“若无林如海,子升自忖将来能抵得过尹承愿?元辅这半年老迈甚重,仆身子骨也大不如前。如今倒盼着,林如海身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