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红楼春-第7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华安怔了怔,奇道:“良臣,你要这些做甚么?”

    贾蔷笑了笑,道:“有一妙方,需要大量的牛骨……”

    华安闻言眼睛都亮了,道:“良臣,又有甚么好营生?带我家一带啊!”

    贾蔷还未开口,就见华文虎步生风的进来,哈哈笑道:“混帐东西,你好厚的面皮,还嫌欠良臣不多么?”

    贾蔷起身迎道:“世叔看起来已有名将之姿,了不得,我大燕又多了位国之柱石。”

    华文哈哈笑着摆手道:“良臣你就臊我罢,比起你来,为叔可多有不如啊!”

    贾蔷摇头道:“我不过一些匹夫之勇,莽撞行事罢。今日见世叔调兵遣将,丝毫不乱,以万余兵马抵御八万大军强攻,稳如泰山,这一点,我就无论如何也做不到。”

    这话让华文舒坦到心眼儿里了,大笑道:“我的这些本领是可以学的,不过是些兵法操练,从前一直在京营里练,今日算是得了用处,你若学,为叔必倾囊相授。可你的杀伐果决,为叔却学不会啊。”

    贾蔷笑道:“不过仗着背后有皇上、皇后娘娘和家师撑腰罢了,算不得真能为。”

    华安趁着两人你来我往相互吹捧之余,同华文道:“父亲,良臣有一良方,需要用到海量的骨头,尤其是牛骨,所以托咱们家往后从草原上多买些。儿子这才厚着面皮,想让良臣带咱家一带。说起来,良臣最先就是和咱们家合伙的,后来让开国功臣那边儿给抢了去……”

    贾蔷笑道:“那边精穷,打祖宗起就留下的老世交,也是没法子的事。子扬想合作是好事,天下的银子不可能让我一人赚尽了。不过这个生意盘口太大,将来怕是要到千万甚至更多,是德林钱庄名下的一处新产业。具体是甚么,先保密。淮安侯府以牛骨入股,得股一成,二年后分红。别嫌少,这里面,还有皇后娘娘和五皇子恪和郡王的股,非我一人的。”

    以千万两算,得股一成,就是百万两银子计了。

    当然,资产和分红是两码事,但那也十分恐怖了。

    华家父子虽然明知,贾蔷有心以利勾连淮安侯府,可是既然里面还有皇后和李暄的股,就不必担心一些旁的……

    以贾蔷如今的地位和权势,有利无害,即便有点害处,也是利大于弊。

    所以,淮安侯府没有拒绝的道理。

    定下此事后,两家关系又不同了,更近一步!

    华文让人重新上了饭菜酒水,上齐后举杯笑道:“良臣,好俊的身手。果然不愧是贾家子弟,当初先荣国代善公一杆银枪骑白马,元平六大国公莫与能敌。今日复见先荣国之姿。不过,代善公使的都是巧力,以极精妙的枪法,打的英国公、成国公都招架不住。赵国公就更可笑了,被代善公一枪挑起摔落马下,吃了一嘴马粪。那之后,赵国公自请出外,在宣府待了十来年,代善公去世后才回的京。”

    贾蔷闻言一怔,举起的酒杯都凝了凝,道:“世叔,你说姜铎老鬼,曾在宣府待了十余年?董家不是世镇宣府么?”

    华文摇头笑道:“世镇宣府,也不能连任总兵之职啊。老宣德侯过世后,赵国公来当了十余年的总兵,那时董辅从游击做起,到参将,等姜铎离开后,才接任的总兵之位。”

    这他么……

    这二人到底是敌是友?

    许是看出了贾蔷的疑惑,华文呵呵笑道:“那些年,赵国公可是将宣德侯磨炼好了。不过也说不好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经过赵国公打磨了十多年后,宣德侯之能,元平功臣第二代中,的确无人能及。”

    那时的姜铎,多半想不到二十多年后,局势会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

    ……

    神京西城,宣德侯府。

    宣府之乱,对于宣德侯这个层次的高级武勋重臣而言,已经不算秘密。

    但对于宣德侯董辅来说,却着实不算一件好事。

    侯杰是他的旧部,是忠于他的大将。

    甚至,是和他一并长大的发小。

    而介休范家,更是宣德侯府的姻亲之族,世代交好。

    这些关系,瞒不了旁人,更瞒不了朝廷。

    如今范家范毓并身死,范家抄家,阖族等待押回京城问罪,少不得满门抄斩之重罪。

    侯杰身死,背负着盗卖武库军械,勾结鞑子里通敌国之罪,侯家一门,也是死无葬身之地。

    他们都死了,嫁入范家、侯家的董家人也要死,嫁入董家的范家人、侯家人要被休。

    这一次,对董家来说,绝对是一次重大的打击。

    更严重的是,背后会不会牵扯到董家?

    无论如何,都很难洗清干系……

    朝廷如何看宣德侯府?

    天子如何看宣德侯府?

    董辅今日已经回家闭门待罪了,他一个人坐在书房内,灯也未点,目光却一直于黑暗中,望向赵国公府的方向……

    虽然毫无证据,虽然看起来没有任何关联,但董辅深信,这一次,应该是姜家老鬼对他的最后一次,绝杀!

    那个老鬼,快死了。

    等熬过这一次,呵……

    ……

    神京西城,荣国府。

    荣庆堂上。

    贾母脸色铁青,目光凌厉的看着贾政,怒道:“是哪个挑唆的你,要请太太回来迎接皇贵妃省亲的?你还嫌她事情闹的不够多?”

    贾政叹息一声,道:“今日有礼部来人问及此事,另也有关防太监来视察时,提及皇贵妃回家后,要见的人选……到底是亲生母亲,若是不见,怕让人笑话贾家孝道家风……”

    贾母摆手道:“就家里这些人,余者哪个也不见。上回蔷哥儿出去一遭,就闹出那么多事,能落得一条性命,连我也没想到。这才多久,还要闹?我年岁大了,经不起这么个折腾法。我活着的时候,她就在里面好好礼佛,多咱我死了,你们想怎么闹就怎么闹罢。政儿,你还看不透么,此事必是又有人在后面弄鬼!”

    贾政迟疑道:“不能罢,礼部这个官儿子也认得,是个颇有清望的官员,师承当世名儒……”

    贾母心累的摇头道:“罢罢,不拘你怎么说,王氏不准回城。我明白的告诉你,就是死,她也要死在外面。你去罢,我乏了。”

    等贾政离去后,贾母叫来凤姐儿,把此事说了遍后,道:“你亲自去见玉儿一趟,将事情说明白了,让她吩咐东府那边,把城外庄子看牢实了。贾家就这么几个人了,经不起折腾了。”

    ……

    ps:还一更啊,还欠十九更?今天又多了个盟主,越还越多……

    感谢新盟美迪的迪哥哥,感谢新盟小久先森,爱你们~~哈哈!

 第八百零七章 火器显威

    皇城,养心殿内。

    随着宣镇亲兵将事情原原本本的说了遍后,一干君臣间的神情堪称精彩。

    李晗笑道:“虽是臣举荐的宁侯,可也没料到,他能将事情干的这么漂亮。”

    “漂亮么?”

    御史大夫韩琮皱眉道:“他初至宣府,甚么都没查清,就动手杀人抄家,事后才逼问出罪证。都如他这种做法,岂不天下大乱?简直无法无天!这是侥幸查出了罪证,若是没查出来又当如何?”

    李晗闻言一滞,一时无言以对,真讲究起办案程序,贾蔷显然是有大问题的……

    隆安帝打圆场笑道:“也不算全无凭据,范家一个管事就敢勾结守门将行开城之事,他家若能脱得了干系才是怪事。朕都没想到,一个商贾之族,竟有如此能为,出了这样大的事,交出一个管事居然就了事了。整个宣府,任其瞒天过海。淮安侯堂堂勋贵武侯,居然不得不向朝廷请援兵!宣府,哪里还是朝廷的宣府?分明成了一介商贾的宣府。”

    看着隆安帝杀气腾腾的说着诛心之言,韩琮心里一叹。

    这个时候,莫说范家罪证确凿,便是无罪,也难逃此劫。

    朝廷不用往宣府送粮了,且非但不必输饷,还能让户部拿回许多来……

    这就是范家的原罪。

    贾蔷此事办的,太合天子心意了。

    不过,想想贾蔷也是为了国事如此,这样做对他来说,几乎没有半点好处,得罪了不知多少人去……

    连他都知道,朝廷里吃范家节礼的三品大员,不下十人……

    韩琮心里略一思量,缓缓道:“皇上,贾蔷虽有好心,可未经朝廷和皇上的旨意,就擅自将范家之粮取出为军粮,将抄家之银作兵饷,此例不可开。若不能论罪,后患无穷。”

    此言一出,隆安帝皱起眉头来,道:“韩大夫,贾蔷临走前,朕赐他天子剑,准他便宜行事。当时蒙古大军即将攻城,外有强敌,内有奸贼做后患,他们还将宣府武库的军械都卖了,丧心病狂之极!事急从权,韩大夫就不必过于苛责了罢?”

    韩琮板起脸道:“皇上,非臣苛责宁侯,只是宁侯此行,看似杀伐果决,实则隐患极多。朝廷法度,岂能恣意践踏?未得确凿罪证前就敢杀人,皇上和朝廷若再加以褒赞,往后必会愈发飞扬跋扈,迟早生出大祸来!”

    林如海面色淡漠的看了韩琮一眼,心里却是觉得有趣。

    韩琮身为御史大夫,谁都难以讨好,当顺天府府尹时就是出了名简在帝心的孤臣。

    如今成为御史大夫,愈发六亲不认,兰台寺每日里弹劾军机大臣的折子不知多少……

    却想不到,他会为贾蔷出面消弭后患。

    这个时候,往下压,远比往上捧对贾蔷更好些。

    他这个先生此时反倒不便开口,不然就太露痕迹了。

    由韩琮来说,却是最好不过,他还挑了这么好个时机。

    因为无论如何,这个时候,天子一定会维护贾蔷出手的正当性和合法性。

    果真让清流闹开了,那些银子到底会收到哪去,还真不好说……

    而趁着这个时机,让天子将贾蔷行事的后患抹平,往后再有人以此攻讦,就只是徒劳了……

    果不其然,隆安帝毫无商量余地的坚定道:“爱护他年幼,防微杜渐其堕落可以。但功就是功,总不能回回打压,次次出力不得好罢?若不是贾蔷胆魄大些,果断将范家铲除,今日攻城时里应外合,一旦宣府被破,八万蒙古铁骑长驱直入,直接攻略京畿之地,社稷都要动摇。

    此案不必多说甚么,贾蔷有功无过!若寒了人心,往后谁还为朝廷如此效命?”

    为了范家数以千万两白银,和不计其数的谷物粮食,隆安帝不惜为贾蔷保驾护航。

    内务府钱庄目前看来是要黄了,不过那原是预料之外的,不可确定之事太多,损失尚能接受。

    而宣府一案,朝廷所得收益,却实打实的可以到手,绝不容有失。

    见隆安帝将话说至此,韩琮便不再多言贾蔷之事,回过头来问林如海道:“郑家粮铺还抄么?”

    林如海抽了抽嘴角,道:“御史大夫太小瞧林某人了,仆并非只为粮米而抄家。”

    韩琮不为所动:“所以,到底查封不查封?”

    林如海皱眉道:“当然。韩大夫有疑议?”

    韩琮摇了摇头,忽地一叹后,与林如海躬身一礼,道:“本官宦海数十载,如贤师徒二人,一心谋国,不为己身谋利益者,尚属头一回见到。都道大公无私,林相师徒二人可为当世之表率也。只是林相可知,从今往后,士林清流中,贤师徒二人再无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