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红楼春-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贾母奇道:“那你手头银子可够不够?若不够,我这里还有些,你先拿去用。”

    贾蔷闻言,微微躬身,道:“银子够使了,多谢老太太好意。”

    贾母愈发奇道:“我使人问了,你从东府里出来并没带什么银子傍身。出去虽支了个买卖,可卖些烤肉就能赚到四千两银子?”

    贾蔷并不意外贾母知道这些,反而意外她知道的这么简略粗糙。

    不过没等他开口,一旁贾宝玉就笑着帮衬道:“老祖宗可别小瞧了蔷哥儿的买卖,听云儿妹妹说,好些侯府诰命都求到她二婶婶门上,想寻蔷哥儿的方子,用来发财呢。蔷哥儿和淮安侯府一起做买卖,发了不小的财。”

    贾母等人再度震惊,一起看向史湘云,问道:“果真如此?”

    史湘云刚才吃酒吃的有些多,这会儿脸红扑扑的,憨憨笑道:“可不就是如此?连二婶婶,都想着能不能弄到蔷哥儿的方子。淮安侯府不到一个月就赚了好几百两银子,可把二婶婶馋坏了”

    此言一出,贾母就变了脸色。

    坐在史湘云旁的薛宝钗忙拉住她,笑道:“都是我的不是,刚才和她多吃了点酒,都吃醉说胡话了。”

    贾母毕竟出身史家,娘家侄儿媳妇居然起了这样的心思,实在让她没面子。

    王夫人赞许的看了宝钗一眼后,在一旁笑道:“能挣那么些?看来那烤肉是好吃的。”

    众人注意力一下就转移了过去,纷纷猜测,到底该有多好吃,才能赚那么些银子。

    连贾母都笑道:“我倒忘了这一茬了。”

    贾宝玉开心笑道:“我吃过些,像是西域胡人的味道,老祖宗、太太肯定吃不惯。倒是蔷哥儿做的奶油果冰,那个才真正好吃。”

    见贾宝玉看来,贾蔷微微笑了笑,道:“原是该送进府里,给老太太、太太们尝尝的。不过正如宝宝二叔所言,烤肉之法得自西域胡法,味辛辣冲人。好食者,皆是不讲究养生之法的百姓,再者就是习武性烈之人,所以淮安侯府才会将买卖设在军营门口。宝二叔当初吃的,是没加辣椒的,所以他觉得不好吃。”

    贾母闻言这才放下心来,对跃跃欲试的贾家姑娘们道:“蔷哥儿说的是正理,那些味道重而爆烈的,吃起来好似过瘾,实则对身子一点好也没有,泥腿子百姓缺盐少味的,他们爱吃也就罢了,咱们这样的人家可沾不得。”

    话锋一转,又道:“纵是一个月能赚上几百两银子,可你出府也不过二月,怎攒得起四千两银子?”

    贾蔷道:“除了西域胡方外,我还摸索出了两张染布的方子。其中一张已被京城八大布行之一的恒生布行所得,恒生号少东家王守中也与我成了好友。另外还有一张方子待售,就王守中的估价,这样的方子价值不少于三万两银子。所以,买一处宅子的银子,并不缺的。”

    此言一出,荣庆堂上一片寂静。

    三万两银子,便是对家财有百万之巨的薛家来说,都绝不算少了。

    两张方子,就能得六万两银子

    旁人不说,都不是眼皮子太浅的,独王熙凤一双丹凤眼里看贾蔷的眼神,似快要将他给吃了!

    她耗尽心思去放印子钱,一年才能赚几个

    贾母沉吟了稍许后,缓缓问道:“那方子,果真值三万两银子?别不是人家看在太上皇的面上”

    贾蔷淡笑道:“老太太,太上皇虽赞我,但那句话只能护着我,不会无缘无故被人欺负了去,却不能让我去倚仗之作威作福。而且,如今清流中对我一片斥骂,王家是生意人,躲我尚且躲不及,哪里会花三万两银子讨好我?”

    贾母闻言,似也是这么个理,不过又纳闷起来,道:“怎地士林中有人在骂你?”

    贾蔷呵呵了声,道:“他们认为我说的话太谄媚,毫无风骨可言,是蛊惑君王贪图享福受用,大肆挥霍的佞幸小人。”

    贾母回想了下她所听到的贾蔷说的话,忽然笑了笑,道:“你说太上皇花些银子盖宫殿是好事,岂不合该让人骂了去?不过咱们这样的人家,只要有祖宗爵位在,有圣眷在,那些官儿骂几句也不当什么事。前儿你又得了太上皇的赞,还是当着天家和诸年老大臣的面,说你是个好孩子,是个明白人。我今儿看了,确实是个好的,先前委屈你了,那些事不提也罢。往后,你就多来院子里,和你宝二叔一起读书。”

    宫里就要到要紧的时候了,她可不想放个不安定因素在外面。

    先诓进府里,等宫里大事定了后,再赶出去就是。

    为了贾家的大事,她愿意再受些委屈。

    却不想,贾蔷听了她的话居然没有感恩戴德,反而道:“老太太,我明儿就要离京南下,去南边儿有事”

    “你去南边儿?”

    贾母闻言登时皱起了眉头来,她打心底深处不愿让贾蔷这个能惹祸的离开她的监视范围内。

    去南边儿也不成,薛家那位丫头为什么进不得宫?

    不就是因为她那混帐哥哥在南边儿办下的好事?

    若是贾蔷在南边儿也闯出大祸来,却是要牵连到贾家和宫里的!

    正当她沉下脸来要反对时,忽听门口方向传来一阵动静,有丫头禀报说是老爷和链二爷来了

    果然,没一会儿就见贾政和贾琏两人面色不好的匆匆进来。

    看到贾政的脸色,贾母心头便是一沉。

    然后就见贾政目光居然先在林黛玉面上顿了顿,方声音沉重道:“母亲,扬州妹丈那里打发人送信过来,说是他身子骨不大好了,让甥女回去侍疾。”

    此言一出,贾母等人自是唬的面色一变,林黛玉那张小脸,更是惨白无一丝血色。

    若非病情到了骇人之时,担心临死时无儿女尽孝身前,又怎会这个时候打发人来接?

 第八十一章 自省

    “怎么回事?怎么回事?怎就到了这个地步?”

    待让鸳鸯和黛母一起将哭晕过去的黛玉送去暖阁,贾母回过神来追问道。

    贾政面色悲痛,对于林如海这个妹丈,他是深有好感,且十分钦佩的。

    林如海出身累世列侯之族,出身不俗,这且不提,更于读书一道,极有成就,位列金榜探花之名!

    莫说贾政,便是当初贾代善在世时,都颇为喜爱这个东床佳婿。

    后来,林如海表现的也的确不俗,深得两代天子信任,隆安帝刚刚登基,就将这位潜邸爱臣送去南边,执掌最要紧的膏腴之处,掌管盐政。

    这可是天下第一等的肥缺!

    在这样的肥缺上,不知多少双眼睛盯着,林如海却表现的几乎无可挑剔。

    不仅为朝廷,为隆安天子输送了大量的盐税,个人操守,也得到了朝野钦佩。

    这样的人,几乎就是贾政梦想中名臣的典范!

    却不想,这位妹丈命运竟如此凄苦。

    早年丧父失母,中年先丧子,又亡妻,如今更是连自己也要不成了

    眼圈发红,贾政悲痛道:“八月十五,妹丈书信来为母亲祝节时,信里就说身子不大安稳,但也还尚可,叮嘱我莫要惊扰了老太太,就先没告诉。却不想,转眼间竟到了这个地步!”见贾母也难掩悲伤,贾政又不得不劝道:“母亲不必太过挂念,宫里已经派了御医前往,想来能有奇效。如今只是为了防止万一,所以还要派人送外甥女尽快南下,以尽孝道。”

    贾母抹起泪来,哽咽道:“这么些个儿女,我最疼爱的就是玉儿她娘。她不孝,早早舍了我去,留下一个孤女给我,如今竟连这女婿也”

    王夫人、薛姨妈、王熙凤等人连忙劝说,贾家姊妹们也一个个都是面色凝重。

    过了好一会儿,贾母才收敛了眼泪,问道:“派哪一个送玉儿去南边侍奉她老子?”

    贾琏忙身前,道:“老祖宗,老爷说了,这一遭让我亲自前往。若是姑丈好了,那自然万事大吉。若是有个不好的,一来还要接林妹妹回来,二来,总也要有个家里人帮林妹妹料理诸事。林家嫡支早就没什么人了,剩下的都是偏远族亲,还远在苏州。”

    这里面其实还是有不少名堂的,哪怕林如海再清廉如水,可他毕竟累世列侯之族,有不少家底。

    苏、扬之地的土地房舍,价钱不低于京城。

    更何况还有黛玉母亲贾敏的嫁妆

    可千万不要小瞧这份嫁妆,贾敏出阁时,其父代善还在,乃真正的超品一等荣国公!

    对于最小的爱女,嫁给那一科的今科探花郎,天作之合。

    给出的嫁妆,便是王夫人多年后依旧艳羡不已。

    这份丰厚的嫁妆,却是要收回贾家,日后归黛玉所有。

    总之,这些事没个真正可靠的人去处理,谁都不放心。

    贾母闻言,长叹一声道:“若如此,就辛苦琏儿一遭罢”话说到这,贾母忽然一顿,目光落在一旁贾蔷身上,皱了皱眉,计上心来,道:“不过,只你一个到底不稳当,哪里能操办得过来这么些事?正好,蔷哥儿明儿个也要南下去南边,你们一起作伴前行。”

    众人闻言一怔,随即目光纷纷落在贾蔷身上。

    贾蔷无语,看着贾母道:“老太太,我并非前往扬州,而是去津门。”

    贾母皱眉道:“你去津门作甚?”

    贾蔷解释道:“有一好友,其父重病,在京里已是药石无医。不过听说津门的西洋番医有独到之处,因此送去看看,能不能医治回来。”

    贾母恼道:“好哇,一个外姓的朋友老子病了,你都愿意亲自护着去看那劳什子番医。你姑姑的老子病成那般,就留她一个弱女在,你倒不愿出把子力?!”

    这老虔婆

    贾蔷正无奈中,就听王熙凤忽然灵机一动,道:“蔷儿,你说的那西洋番医,果真有独到之处?”

    贾蔷点头道:“治疗内症不及大燕名医,可对于一些外伤重疾,许是有些独到之处。”

    王熙凤一拍手道:“管他内症外疾,既然是有用的,你干脆请上船去,直接带去扬州,在船上先给你那好朋友的老子瞧,到了扬州给你姑祖丈瞧,两下都不耽搁了,和你琏二叔还能彼此做个伴,岂不正好?”

    贾蔷还未说话,就听贾琏淡淡道:“他,他行吗?”

    你粑粑个龟儿

    贾蔷侧眸看了这货一眼,道:“西洋番人,怕未必愿意南下。”

    就听贾母斩钉截铁道:“那西洋番人敢不听?我记得津门总镇原是老国公的旧部,老爷你拿张帖子给蔷哥儿,那番人郎中若是好言不听,就让津门总镇去砸了他的洋庙!”

    贾政闻言,虽皱了皱眉,可到底还是应下了。

    贾母盯着贾蔷,问道:“你可还有其他的事?”

    贾蔷抽了抽嘴角,事到如今,他还能说甚,只好道:“若能不让我失信于人,自然是两全其美更好。”

    贾母这才转了面色,道:“既然如此,你就去和你二叔二婶婶一道去商议商议,该怎么走才好。我这边也要准备给玉儿多备些东西,一并带了去。”忽又想起:“船可订好了?”

    贾琏点头道:“刚使人去问了,正好明日午时有一道客船,从三水码头出发去扬州,已经订好了三间客房。”

    贾蔷也点头道:“金沙帮那边也订好了船。”

    贾母豪气:“都去退了,我出银钱,给你们订一条整船,你们一道去津门接了人,就去扬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