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红楼春-第1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说入主宁国,或许能靠前身心心念之的身影近一些,可对贾蔷来说,宁可不要。

    但愿,不要再出幺蛾子才好。

    将此事压在心底,贾蔷从一旁桌几上拿出一个卷宗来,递给李婧道:“看看,这是我为你准备的大礼!瞧瞧,喜欢不喜欢!”

    李婧见他又笑起来,也放下心里,也高兴了,道:“爷又出新话本儿了?正好我歇几天,有的是功夫好好过瘾!”

    只是当她打开后,脸上的笑容就凝固了,可眼中的色彩却越来越明亮!

    卷宗上记载的人手,正是曾为一帮之少主的她,最渴望的人才!!

    可惜,当年金沙帮根本无财力来养这些人,这天下间,除了挥金如土的盐商外,也少有人能长期养这些人。

    但是若不考虑银匮,能拥有这些人手,对于一个混迹江湖的帮派少主来说,简直是梦幻般的礼物!

    “爷!这些,这些人果真都是咱们的了?”

    李婧难掩激动,抓住贾蔷的胳膊,满眼期望问道。

    贾蔷点了点头,不过又摇头道:“我是准备将这些人全部吃下,也准备都交给你,可现在有个难处,若不解决,这些人就不能都养起了。”

    李婧闻言,忙问道:“什么难处?”

    贾蔷将无足够江湖资历的人震慑这些江湖草莽的担忧说了遍,最后无奈道:“孙姨娘在扬州府动弹不得,聚凤岛实在太重要。若是聚凤岛有失,没了财源,这些人想养都养不起。可是没了孙姨娘,你虽然是少帮主出身,怕也难压服群雄吧?”

    李婧闻言,寻思了片刻后,忽地展颜一笑,道:“爷,孙姨在扬州府,一样可以代我震慑他们呀!爷也不必将这些人的家眷都带到京城去安置,花费嚼用太高,且让他们背井离乡,少不得心里会生芥蒂。爷在聚凤岛不是要建不少作坊?这些人的家人,就可以安排进去做事,有孙姨看着,两边都会忠心用事,岂不一举两得?再者,这些人也不必急着一股脑的都带进京去,可以让孙姨先镇着,教些规矩和家法,让他们明白,以后给咱们办事,可不会像先前那样,可以无法无天了。若不提前规整好了,这些人进京后,怕是要给爷招惹不少大祸!”

    贾蔷连连点头,道:“这方面,你是行家,自然该听你的。你说的不错,很好,之前是我想差了小婧,你真好!”

    李婧闻言,抿嘴一笑,不过随即又激动道:“这些果真能都收在手下?我的天,我手底下若有这么一帮能人,那回到都中,我能打遍整个京城绿林!”

    贾蔷闻言眼睛一亮,道:“果真?”

    李婧坐不住了,站起身眼睛亮的惊人,道:“当然是真的!京城人口百万,聚众为帮的人多如牛毛,但真正厉害的,只有青云观、七星门、五虎帮和丐帮。天下第一大帮当然是漕帮,不过这些年,漕帮势力太大,被朝廷盯上了,绣衣卫成天找他们的麻烦,已经老实多了。咱们手下要是能有这些人手,以金沙帮为据点,一点点浸透过去。早晚把这些帮派都灭了,他们背后虽然站着大人物,可江湖事只能江湖了。只要咱们不像漕帮那样,到处拉官面上的人入帮,连总督都成了香主,犯了朝廷大忌,那他们背后的大人物,也拿咱们没什么法子。”

    贾蔷想了想,点头道:“没错,咱们不靠这些人不当谋利,只要不妄杀,不侵扰百姓,不似那些人一般收保护费,经营赌场害人,此事就办得!”

    言至此,贾蔷也有些兴奋起来,莫非从今往后,他要成为神京城地下势力的话事人,自此改名贾柯里昂蔷?

    不过就听李婧提醒道:“爷,若不靠这些人捞偏门儿,做到这样大,一年少说要投进上百万两银子,都未必够。”

    此言一出,如一盆冰水泼至头顶,贾蔷瞬间醒悟过来,想的太美,也太不现实了

    他轻轻一叹,清醒过来笑道:“罢了,靠这些本也不可能称王称霸,真要让你一统江湖,绣衣卫也不是吃素的,漕帮就是前车之鉴。先带这些人进京立足,至于日后的事,日后再说”

    PS:解释一下前一章黛玉为何要回荣府,失恃到底是什么理由。其实很简单,在古代有五不娶,当头第一不娶,就是失恃女,不可为家门长妇。

 第二百二十二章 屈指可数

    腊月二十九,小雪。

    距离新年只有一天了,扬州府的天却始终未见放晴,一连下了三天小雪,天气阴凉。

    这一日早晨辰时初,贾蔷就来到忠林堂做功课,一篇数百字的时,被林如海画满了叉叉,从第一个字起引经据典讲了足足一个半时辰。

    等出来时,已是巳时了。

    这一通讲解,虽讲的贾蔷面色苍白,但目光却十分明亮。

    可看得出,今日的讲解,他又是受益匪浅,大开眼界。

    让他写时的思路,一下扩大的许多。

    虽然眼下极想立刻回到小书房,再继续巩固一番,只是外面的事,终究不能再拖下去了。

    连书卷也没放下,贾蔷出了忠林堂就前往了客院。

    不过刚出忠林堂的门,还未走出十许步,就听到后面喊声

    贾蔷顿住脚,无奈回头看去,他还未言,就听来人已经笑道:“你跑甚么?”

    贾蔷认输道:“好姑姑,姑奶奶!饶了我吧,我前儿不该写诗,我实话同你说,那诗不是我写的,是我梦里看到了才记下来的。”

    打前夜被逼无奈,写了那两句“山阻石拦,大江毕竟东流去。雪压霜欺,梅花依旧向阳开”后,连续数日,黛玉天天早上堵他,让他再写两句。

    贾蔷写个锤子啊,他倒是记得“人生若只如初见”,可这是他能写出来的么?

    可不管他百般推脱,黛玉哪里肯信。

    既然能写出这样的两句诗来,就不可能没有别的。

    黛玉妙目横嗔,不肯放弃,道:“那你梦里总不能就记着两句残句呀,必是还有的,你不肯告诉我!”

    贾蔷哭笑不得,这姑娘到底是有多爱诗啊,见她坚持不退,贾蔷拱手道:“这会儿真记不得了,你让我好好想想行不行?晚上,晚上必再想起两句来。”

    黛玉明眸觑之,将信将疑道:“果真?”

    贾蔷连连点头,黛玉抿嘴一笑,道:“那好,晚上我再来寻你。若是不能给我,你再仔细着!”

    贾蔷松了口气后,逃之夭夭。

    见他背影狼狈,黛玉俏颜绽放。

    前院,偏厅。

    贾蔷进来时,见赵博安和两个年老掌柜的站起来相迎,他一摆手,示意他们不必多礼,然后问道:“方子试验的如何了?”

    赵博安素来沉闷寡言,唯独在织染一道,从不吝言,道:“蓝、大红、黑、官绿、茶褐、鹅黄、天青,这几种染料都已经配妥,达到了师父的标准。各种原料采买也进行半月了,扬州府有的就地采买,没有的就去外省买,如今已经陆续运回扬州府了。”

    说着,还从一旁桌几上打开包袱,里面是叠放好的七摞各色布帛。

    贾蔷接过手后,仔细瞧了瞧,点头道:“不错,染出了七成准色。”

    其他两个老掌柜的闻言面面相觑,倒是赵博安点头道:“嗯,我就说还差些色准,水热的火候还是掌握的不好,我会继续加把劲。”

    一老掌柜的苦笑道:“天爷啊,这样的布也只是七成准色么?那市面上现在那些布,都成了抹布不成?”

    贾蔷未言,赵博安就摇头道:“师父给出的方子,和市面上那些布用染的方子完全是两回事。最多,也只有大红的底子类似。寻常大红,都是用红花、米浆和青蒿做红饼,再辅以乌梅煮染。师父的方子,是在此基础上,又经过土碱、生石灰两道工序处理。至于其他颜色,更是以大红为中间色,加试其他颜色勾兑出来。外面若是不知道方子,根本不可能染出这样的布来。”

    另一老掌柜摇头道:“便是知道方子也无用,没有东家亲自调试锅炉,没有小赵掌柜掌控水温火候,连染料都配不出来,织染更麻烦。想把染坊支起来,至少还要一个月。可惜了,没能趁着过年把布染出来。”

    贾蔷笑了笑,道:“不当紧,如今方子既然都配出来了,接下来把伙计、把头都教会,让他们知道该干什么就好。”

    赵博安点头道:“崔掌柜和董掌柜都是老掌柜了,手下各跟着一拨伙计、把头,教练上一个月,足够了。”

    贾蔷见他言之未尽,似仍有话说,便问道:“还有事?”

    赵博安迟疑了下,声音小了些,道:“师父,这样珍贵的方子,你就都教给了我,赵家还开着东盛号”

    贾蔷笑道:“不是说了,你帮我做五年的事么?”

    赵博安摇头道:“这种方子,万金不换,别说五年,就是十年二十年,都值不了这个方子。”

    贾蔷呵呵一笑,拍了拍赵博安的肩膀,道:“博安,你还见过第二个如你这般痴迷织染行当的人么?”

    赵博安闻言抽了抽嘴角,摇了摇头。

    贾蔷点点头,笑道:“我也没有,所以,你值这个价。博安你好好做事,不要被杂事干扰,要不断推演方子,以后织染行业里,你一定能成大器。你喜爱织染,我也喜爱,且我从不吃独食。咱们就算把整个扬州府都盖成染坊,织染出的布够天下人使么?”

    赵博安姑且接受了这个答案,他自然不知道,贾蔷脑子里还有多少方子。

    另外,贾蔷也不愿告诉他,姑苏赵氏,都察院左都御史赵东山,是铁杆的景初旧臣。

    赵东山的续弦正室,还是军机处首席大臣荆朝云的寡妹。

    荆朝云还有没有三年时间不知道,全看太上皇还能苟几年,甚至未必熬得过太上皇的时间

    荆朝云一倒,赵家没有理由不被清洗。

    到那时,东盛号能逃得过抄家,就算是奇迹。

    贾蔷不告诉赵博安这些,不是为了骗他,是没有必要。

    告诉他又能怎样?

    真到那时候,尽力保全这位织染奇才,就算贾蔷为民族织染业做了贡献了

    见二人说完,崔掌柜的问道:“东家,咱们这染坊看起来,规模不大呀。”

    董掌柜的也忙道:“只有二十四口缸,四十八口大瓮,就算没白天没黑夜的干,也支撑不起多少布号。”

    贾蔷笑道:“这事薛总掌柜的会和你们说,不过,你们主要管着织染就好,旁的不用太上心。咱们染的布和绸缎,绝大多数都不是卖给百姓的,往高端里卖,价格自然要高的多。”

    崔、董二人秒懂,然后眼神都有些古怪的看了贾蔷一眼,心里不约而同浮起一言来:

    心真黑啊!

    赵博安三人走后,齐筠、徐臻又联袂而来。

    齐筠尚可,面上依旧是温润的君子之风。

    徐臻则连先前吊儿郎当的懒散气质都维持不住了,咧起的嘴似乎合不拢了。

    贾蔷见之笑骂道:“听说冰室营生很好,就好成这样?”

    徐臻眉开眼笑道:“这还是大冬天啊,那群卖盐的脑子里装的都是卤不成?一车一车的往家里拉冰,连齐园都拉了不少回去。”

    齐筠嫌弃的看他一眼,道:“你懂甚么?年节跟前,各家都备了鲜货送给不在扬州府的亲戚世交,不多买些冰怎么送?”

    尺五见方的冰,就要十五两一块!

    盐商们买了,只为了保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