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红楼春-第11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君上,但要求天子做圣人,做道德完人,就很可笑了。尤其是,臣子自身德行远谈不上道德圣人之时。

    当然,孔明之德行,无法诟病。但他一味的将刘禅养于宫中,让董允之流去教诲,严厉到令之生惧的地步,实非智者所为。需知,无论是天子还是人臣,宝剑锋自磨砺来,靠深宫教诲,又岂能教出明君圣君?”

    郑杰迟疑稍许,却还是出面问道:“元辅,若文臣不能厉谏规劝,莫非只能纵容君主误入歧途?”

    于万洲呵呵笑道:“衡臣,你的胆子,比老夫想的还要大。”

    郑杰面色一变,就想解释,却听高台玉阶金椅上传来声音:“朕即将退位,今日算是收尾,君臣之间无话不可谈,也最好开诚布公的将事情说明白了,想出解决之法,才是最好的。前些年士林清流总是骂朕,当然也骂你们,说甚么堵塞言路,只能听好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等等。但诸卿应该知道,在朕这里,从没甚么因言获罪的说法。只要心系社稷,便是一时方向错了,和中枢之政相悖,朕也容得下等得起。

    且,郑爱卿所忧之事并非没有道理。

    自古而今,哪一朝没有昏君?大燕果真出现了亡国之君,又该如何?”

    其他人开口,李堂还能坚持稍许。

    贾蔷口中出现了“昏君”和“亡国之君”的字眼后,李堂眼前一阵发黑,几摇摇欲坠。

    贾蔷看在眼里,却没多说甚么。

    天资这种东西,强求不得。

    不过好在,至少还有中人之姿,算得上小聪慧……

    于万洲笑道:“圣皇既已立下《治国安邦第一法令》,如今又何须疑虑?只要此法不破,朝廷政事自有军机内阁来运转。而如今最大的破绽,无非就是后世之君,可废黜,亦或是修改此法。”

    贾蔷摊手道:“朕知道,可朕有甚么法子?果真有不肖子孙要以革新为由,更改法令,朕总不能从棺材里爬出来亲手捏死他。再者,朕也不认为,第一法令果真就是至善至美的,少不得后继之人不断完善,这就是矛盾之处……这世上原不可能有万世皆准的不世之法啊。”

    于万洲正色道:“皇上,世上是无万世不易之法,但在第一法令中,有两条却可以万世不变,至少,皇朝内不可变。”

    贾蔷闻言笑了笑,道:“爱卿是说,前两条?”

    于万洲颔首道:“正是。天家至尊至贵的法令不可变,便是只荫封圣上之恩泽,天家也该安享万世之尊。而确保第二条不变,则可给予军机阁臣和五军都督足以安身立命的根本,可以在天子不贤时,维持住朝政的根本底线不破。”

    贾蔷闻言眉尖扬起,问道:“也就是说,除了那几条红线外,便是天子也不能随意废黜军机阁臣?”

    见大殿上百官为之噤声,无不面露骇然之色,贾蔷却又摆手笑道:“今儿是朕的最后一朝,也是于爱卿的最后一朝,言者无罪。”

    于万洲在百官惊骇的近乎麻木中,再度开口道:“没错。既然已经有数条红线约束住军机处的权力,譬如文不涉武,譬如严格的任期限制,譬如对政策后果的责任承担,对于选拔用人的背案……那么,如此重臣,又岂能随意废黜?当然,臣也知道,将来必会出现君权和相权之争。但臣以为,这就是代价,是李燕皇室可传百世的代价。皇上,这世上原没有只享受好处,不付出代价的道理。”

    贾蔷闻言颔首一笑,道:“此言是正理。李銮,你意下如何?”

    李銮躬身道:“儿臣素来知晓,此千古之难为父皇心头大患。今日于相提出此法,虽有损皇权之威,但正如父皇所言,有得必有失,此为正理!故而儿臣以为,此法大善。”

    群臣们一个个心神激荡到连大气都不敢多喘,这算甚么?

    自斩皇权么?!

    然而李銮开口后,贾蔷就已经不再多谈此事,道:“既然你也认可,具体如何施为,你和郑卿自去鼓捣就是,朕和于爱卿不再过问。于爱卿,可还有其他要谈之事?若没有,朕要和诸皇子团圆了。一别经年,朕很想他们。”

    此言一出,李铮等皇子无不面色动容期待,可是却听于万洲沉声道:“皇上,还有最后一事。”

    “何事?”

    “为免今后重现八王之乱分封之祸,臣以为,圣上最好在今日还在位,诸皇子在君父当面时,说个清楚明白,若后继之君不贤,海外的龙子龙孙们,有没有资格折返大燕,继承大统?亦或是,大燕出了权臣,海外诸国,有无举兵回国清君侧之权?”

    诸皇子身上几乎同时升起煞气来,一双双铁血眼眸死死盯着于万洲清癯的身形。

    这个老家伙……

    疯了罢!!

    ……

    PS:就剩最后一章了。

 番九五 终章(新年快乐)

    “《万国公约》?”

    贾蔷愕然的看着于万洲,道:“听这名号,爱卿,你准备了不少时日了罢?”

    许是因为最后一朝,于万洲倒也洒脱,笑道:“皇上,近三年来,臣有三成的功夫,在这纸《万国公约》上。毕竟,臣得幸,能在乞骸骨前,亲眼目睹大燕皇子开万疆为国!但天道从来福祸相倚,若不早早定下社稷之计,将来难免骨如相残。”

    六皇子李钊听不下去了,皱眉道:“于大人,孤王越听越听不下去了。父皇对你何等倚重,你又是何等居心,怎敢离间天家骨肉?”

    “老六!”

    于万洲面色淡淡,仍带微笑,贾蔷却皱眉喝了声,道:“哪那么些废话?”

    见李钊面色一僵,隐隐泛白,贾蔷又笑骂道:“论治政之能,天家又怎么能和于爱卿还有你外公这些当世奇才相比?天家要做的事,就是用好这些人,尊重他们,但又不被他们所左右,即为明君。不要瞎吵吵,暴戾之心,驾驭不好一个王朝。于爱卿所言显然不是说你们弟兄,而是三五代,乃至三五十代之后,子孙后代间,哪里还有甚么亲情在?”

    李钊闻言不敢多言,他身旁的李锋苦笑道:“父皇,就是传一百代下去,也都是一个祖宗!且各家封国将来七成往上都是汉家子弟,同文同种的,得多缺心眼儿才会相互厮杀?况且天下这样大,还不知几百辈子才能开垦完。”

    李鋈都附和道:“汉洲之广阔肥沃,便是将整个大燕八亿丁口都丢过去也填不满。父皇,于大人这说法,没甚由头。”

    李锴亦点头道:“秦洲同样肥沃富饶,不比本土差多少。最重要的是,以本土之强大,至少三百年内,诸封国不可能赶的上,尤其铁路大兴之后,举世无敌!”

    于万洲呵呵笑道:“那么,就当这纸《万国公约》,是为三百年后准备的便是。老夫想来,与其将难事留于后世,不若今日一并解决了。其实,也不过点点头之事。”

    李铮拦下其他皇子,拱手道:“于相,所谓契书,说破了天,也就三五条要紧处就了不得了。商契在于收成分割,国契在于疆界划定。您这《万国公约》有几条要紧的,且先说来听听。果真在理,孤等也绝不会拂了于相的明智远见。”

    于万洲深深看了李铮一眼,其实在贾蔷近百皇子中,不乏智者、贤者、勇者,但真正能入于万洲眼的,或者说,最能入他眼的,就是这位皇长子,李铮!

    论心性,论才智,论武略,都是年轻一辈中最拔尖儿的,尤其是这份心性,实在难得。

    可惜,非嫡出……

    顿了顿,将繁杂心思略去,于万洲道:“殿下所言极是,笼统起来,的确就几条,且容老臣略略道来。”

    李铮笑道:“虽然孤等惦记着和父皇、母后团圆,却也不赶这一时,于相大可慢慢道来。”

    于万洲微微一笑后,直言道:“这《万国公约》,其一,便是万国共教化!只一大燕本土,山东与河南不同音,两广与两湖不同音,各族之间,又不同文,更何况相隔十万里之遥的万国之间?若放任不理,则用不了百年,虽同为汉家子孙,相见难相言。故而,万国当同文、同史、同礼、同言、同祖!”

    贾蔷坐于高台上,心中不由为此老臣之言激赏。

    此“五同”若能贯彻下去,则万国实为一国!

    李铮自无不可,道:“原也未曾想过,开国后便成了异族。”

    于万洲见无人反对,心中巨石落下大半,微笑道:“其二,万国之间,实为兄弟之邦。可分强弱,但不该分高低。强者不可倚强而凌弱,不可垂涎他国之利。违者,天下共讨之!”

    “理应如此。”

    李铮颔首道,余者亦纷纷点头。

    都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天真之人,他们不可能认识不到,别说百十代,就是三五代后,兄弟之邦的情分还有几分?

    未免日后不肖子孙做出亲者痛仇者快的糊涂事,早早立下法约也是好事。

    就是不知道,有用没用……

    于万洲最后笑道:“如今诸位殿下与大燕,实则已是国与国的干系,所以没有自主勤王一说。但是,若有国主遭难,可传书兄弟之邦,借精兵强将前来平叛。”

    李铮忽然笑了起来,道:“于相,你虽说了三条,实则只为了第一条罢?只要万国共教化,则必将永宗大燕。不枉父皇如此厚爱于你老,单此一条,先生便当得无双国士之称。可敬,可佩!”

    于万洲哈哈笑道:“殿下言重了,不过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罢。皇上待臣之厚恩,千古未曾见矣。老臣所为能为者,尚不能报君恩之万一。不过,第二条第三条,也是为了诸皇子封国所谋。果真能将《万国公约》贯彻下去,李燕皇族血脉,必将万代不衰!”

    此言落罢,贾蔷与李銮并李铮等皇子道:“代朕谢贤臣。”

    李銮等闻言,齐齐与于万洲躬身一礼道:“谢贤相之谋!”

    于万洲忙避开此礼,却被诸皇子们笑着围起,从四面八方拜下。

    不仅如此,连满朝文武都笑吟吟的跟上,齐齐躬身礼下,山呼道:“谢贤相社稷之谋!”

    何谓礼绝百僚之贵?

    莫过如此罢!

    千古以来,或有权势超过于万洲者,但论人臣之尊荣,可谓当之无愧的第一!

    贾蔷自龙椅上起身,目光在李铮等皇子面上扫过,淡淡笑道:“没甚异议了?”

    李铮等笑道:“并无异议。”

    老实说,这个所谓的《万国公约》,虽然目前只知道三条,但已经比他们料想的要好的太多……

    诸国要发展开拓,绝离不开本土的支持,尤其是人口。

    又有贾蔷在,这个时候,其实不管于万洲开出甚么样苛刻的条件,李铮等都没有讨价还价的资本。

    但是于万洲提出的三条,其实所重的只一条,对诸封国而言,至少目前而言,几无足轻重。

    所以,对李铮等皇子来说,这一次归来所背的包袱,已经去了大半……

    “好,既然连此事都了了,那就如此罢。”

    贾蔷笑着说完,声量忽地提高,朗声道:“诸卿,朕本布衣,逢党争乱国之时,得先生所重,以未及弱冠之身,甘为暴虐之刀,以平乱世。诛不臣,伐可汗,济灾祸,开海疆。时为暴虐所迫,退无可退,才坐上了今日之大位。天下与我何加焉?是宮室之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