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红楼春-第10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水师上的兵事,老夫等皆不插手。

    你父亲那里倒是可以问问,若愿意,他和你母亲随老夫一道回京即可。”

    闫三娘闻言大喜,神情振奋道:“父亲那里我自去说……相爷,劳您转过王爷,待教训完倭奴后,我立刻就去京城!另外,会让西夷各国和东瀛的使者都去京城见王爷,给王爷道贺服软!齐总管说,这也算是万邦来朝!”

    ……

    待闫三娘急匆匆下去后,齐太忠看着林如海笑道:“武英殿的那几位,若能有相爷一半的胸襟,事情何以至今日?”

    林如海轻轻一叹,摇了摇头,目光掠过诸人,缓缓道:“二韩仍以旧时之目光看此世道,焉能不败?然小琉球不同,小琉球很小,不及大燕一省,但小琉球亦足够大,但有才华,诸位可恣意施展,不必忧心功高盖主。”

    尹朝气笑道:“有贾蔷那个怪胎在,谁的功劳还能迈过他去?咦……”

    “如何?”

    尹朝忽地挑眉笑道:“林相你一家,我一家,再加上四海王闫平一家,咱们三家一道回京,都是贾蔷那小子的老丈人,啧啧,真有意思!”

    众人见林如海无奈苦笑,不由放声大笑起来。

    这一家子,却是普天之下,最贵的一家子了……

    不过这个尹朝还真有意思,贾蔷都到了这个地步,尹家最大的靠山宫里皇太后分量大跌,尹朝居然毫不在意,仍旧各种嬉戏浑闹,也真是不易……

    ……

    内堂。

    看着黛玉面色苍白,姜英面带愧色。

    贾母说话就不大好听了,怪罪她将望远镜给黛玉,唬住黛玉了……

    黛玉摆手强笑道:“哪里就怪得了她,老太太也会指派。是我自己瞧着热闹,未想到的事……”

    李纨笑道:“林妹妹还好这等热闹?”

    可卿轻声道:“岂是真看热闹?到底放心不下外面的情形,做当家奶奶的,王妃心里担负着许多呢。”

    李纨啐道:“偏你这小蹄子知道的多!”

    可卿也不恼,抿嘴一笑,美的让一室女人都觉得耀眼……

    凤姐儿在一旁看着好笑,笑问可卿道:“可看过七郎了没?这样大的动静,别受惊吓了。”

    可卿眸光柔软许多,轻声道:“看过了,不当紧呢。有峥儿照顾着弟弟妹妹们,不当紧。”

    峥儿,李峥。

    贾蔷长子,和才会爬就要四个嬷嬷随时照看着的姐姐晴岚不同,李峥静的不像个孩子。

    黛玉、宝钗她们甚至暗自担忧过,孩子是不是有甚么隐疾……

    直到子瑜几番检查后,确定李峥虽有些单薄,不似姐姐晴岚健壮,但并无甚疾病,只是孩子天生好静。

    不过,又和子瑜那种静不同。

    李峥很乖,极少听见他哭闹,才不到两岁,就喜欢听人讲故事。

    而且有他在,其他几个小孩子们,居然也少有爱哭的,很是神奇。

    原本看到这一幕,都暗暗称奇的人,又十分惋惜,李峥是个庶出,还不姓贾姓李,甚至不为其母李婧喜欢。

    因为李婧觉得这个儿子一点没有绿林扛把子的体魄和气息……

    但等京里传来消息,贾蔷姓李不姓贾,有些事就变得有趣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李峥虽会说话,但很少说话,唯独在黛玉面前,叽叽咕咕的会讲故事。

    这会儿听可卿提起李峥来,黛玉笑道:“这孩子和我有缘,小婧姐姐忙,以后就养在我这边好了。”

    贾母语重心长道:“虽是蔷哥儿心疼你,可如今这么多孩子了,你这当家太太都当多少回嫡母了,也该准备准备了……大家子里,以后多少烦心事?你对那孩子太好,未必是件好事。”

    听闻此言,一众女人都微微变了面色。

    这样的话题,平日里都极少谈起……

    若为了她们自己,她们绝不会有任何争斗的心思,因为知道贾蔷不喜。

    可为了各自的骨肉……

    感觉气氛变得有些微妙起来,黛玉好笑道:“哪里有这些是非……王爷早与我说过这些,想来和她们也多少提起过。咱们家和别家不同,不拘嫡庶,将来都有一份家业在。

    不过王爷的本心还是希望,家里的哥儿们莫要一个个伸着手问他讨要。有能为的,十多年后自己去打一片疆土下来,那才是真能为。”

    见诸人气氛仍有些古怪,黛玉脸上笑容敛起,眉尖轻扬,道:“我素来不在姐姐们跟前拿大,也是因为家里情形虽复杂,可却一直相安无事,不争不闹的。如今多有了子嗣,连紫鹃也怀上了。紫鹃同我说,当娘的,就没有不想为自己儿子多争些的。

    我同她说,有这等心思,情理上可以理解,道理上说不通。都这般想,都想多占些,家里会成甚么样子?如今京城里的皇上,为何就一个闺女?便是因为其他子嗣都叫嫡母给害了。若连我也这样想,你们又该如何?

    既然王爷已经定下了规矩,将来不拘孩子如何总有一份基业。其他的,要看孩子到底争气与否,那么这件事就算是定格了,连我都不会去多想。

    今后谁也不许再提,该怎样就怎样。咱们还这样小,孩子更小,便是愁也没到时候。

    哪个好日子过的腻味了也不当紧,只是到时候莫要怪我不顾忌往日里的情分。

    将来若有得罪之处,我先与你们赔个不是。”

    说着,黛玉起身,与堂内诸妇人们屈膝一礼,福了下去。

    一个人操持着这么大一家子,何况还不止一家子,还有岛上诸多杂事,天性聪颖的黛玉成长的极快。

    众人岂敢受她的礼,一个个面色发白,纷纷避让开来,各自还礼。

    虽未说甚么,但显然都听进心里去了。

    薛姨妈面色有些复杂,等众人重新落座后,才轻声问道:“王妃,这蔷哥儿……王爷,怕不是要登龙椅,坐江山罢?这太子……”

    “妈说甚么呢?”

    宝钗闻言面色一白,心里大恼,不等薛姨妈说完,就恼火的截断责怪道。

    这会儿开口说这个,真真是……

    生怕别人没筏子可做,把她的亲女儿上赶着送给人家开刀不成?

    薛姨妈回过神来,忙赔笑道:“不过白话两句,没旁的意思,没旁的意思……”

    见她越描越黑,黛玉浅笑了下,小戏谑的看了眼气的脸发白的宝钗,道:“咱们家都到了这个地步,还在意那些?我也不指望他给我换身衣裳穿穿,只盼他能平平安安,照顾好自己才是。”

    很是思念呢,只望安好。

    ……

    (

 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一亿亩养廉田

    神京,西苑。

    勤政殿。

    贾蔷一身月白单衫,坐于御阶前特设的椅子上。

    御案前照例设一珠帘,尹后坐于其后。

    皇城那边贾蔷去的很少,如今京城的政治中心,已经转移至西苑。

    说西苑,贾蔷初时并不甚了然。

    不过西苑里有两座海子,在后世可谓是如雷贯耳,世间不知其名者不多……

    所以,贾蔷如今偏爱此地。

    “近来朝廷各部堂里,妖风四起……”

    贾蔷眉头微皱,目光在吕嘉并一众朱紫大员面上掠过。

    吕嘉面色发苦,躬身道:“王爷明鉴,实在是……臣一言难尽啊。不过王爷放心,他们绝非是对王爷有甚么意见……”

    有些话,他都没法明说。

    毕竟,君子不言利……

    贾蔷打量了下这个卖相忠厚敦实,心却如诡狐的军机处唯一宰辅之臣,呵了声,道:“有甚么一言难尽的?不就是眼看着武勋一家家吃的满嘴流油,没想到当初看似冢中枯骨的废物窝囊废们还有咸鱼翻身的一天,连文官们耗费心思推行的新政,都成了武勋将门们发财的契机,心里极为不满,无法接受么?

    不患寡而患不均,更何况这都不是寡和均的事了。

    文官素来清贵,这二年来新法却要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当差,要往外割肉。

    一边是大口吃肉,一边却往外割肉。也怪不得四处都在抱怨,做官难,考成法逼的官员一个个忙如狗。若能像从前那样发财也罢,如今连发财也难,这官还有甚么奔头?”

    似是听出了贾蔷的怒意,吕嘉一咬牙道:“王爷放心,回头臣就去整治!既然没奔头,那就别当了!三条腿的蛤蟆好找……”

    “吕大人。”

    吕嘉话未说完,珠帘后传出一道清冷的声音来。

    吕嘉一滞,看向珠帘后,余光却第一时间瞄向贾蔷,见他没甚反应,面色都未变,心中有数忙应道:“臣在。”

    尹后于珠帘后轻声道:“置气的话就不必说了,人心不能散,人心散了,朝廷就会越来越糟。”

    吕嘉心里发苦,这个道理他岂能不明白,可是……

    无解啊。

    可若是连这个难题都解决不了,那他这个位置估计也坐不了几天了……

    看着吕嘉额头上豆大的汗都渗出来了,贾蔷好笑道:“放心,不怪怪罪于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边是热火朝天吃香喝辣,一边是冷冷清清干不完的差事,俸禄没几两,任谁也觉得心凉。今日,本王和太后就是来给你们送法子来了。”

    吕嘉闻言眼睛一亮,躬身道:“臣着实汗颜,王爷和太后娘娘将朝政托付,如今臣却未尽人意……”

    贾蔷摆摆手道:“这些客套话往后少说,踏实办事为先。官员们没干劲儿,根本原因就是油水少。人之常情,官员也要养家糊口,即便他们愿意为了胸中抱负吃苦,也不能让家人跟着吃糠咽菜。

    所以,本王与太后娘娘商议之后,决定为朝廷官员,发放养廉田。”

    “养廉田?”

    殿上诸官员纷纷纳罕起来,还未听说过有这劳什子东西。

    贾蔷淡淡笑道:“你们不是眼红武勋那边能在海外跑马圈地么?那好办,本王于海外圈地一亿亩,拿出来作为天下官员的养廉田。”

    百官闻言,当场都懵了!

    一亿亩是甚么概念?

    一平方公里,是一千五百亩。

    一万平方公里,是一千五百万亩。

    一亿亩,相当于六万多平方公里。

    而爪哇,总共是十三万平方公里,也就相当于以半个爪哇,收买天下官员。

    爪哇在贾蔷前世是能养活亿万人口的地方,如今以半个爪哇,养大燕数万官员……

    当然,贾蔷不会将这些人的地都放在爪哇……

    “暹罗、安南、真腊、吕宋,当然,还有爪哇,都是极肥沃可一年三熟的上好水田。这样算下来,至少顶江南一亿五千亩良田,甚至更多。怎么样,这份养廉田,够不够肥美?”

    听闻贾蔷之言,满朝官员都倒吸一口凉气,一个个眼睛都红了。

    一亿亩?!!

    这……

    吕嘉声音都打颤了,道:“王爷,这……这么多良田,都是分给官员的?”

    贾蔷笑了笑,道:“良田的产权,是天家内库的。但只要你们在官位上,这份养廉田就属于你们的。譬如你吕元辅,就有三万亩的养廉田,只要派人去耕种,收获的粮食德林号可以就地收购,都不用你家去操心怎么卖。

    三万亩,一年三熟,除去各项开支嚼用,一年十万雪花银的保底进项总会有的。

    这银子来的光明正大,是天家发放给你们的,皇帝也不差饿兵,所以清清白白。”

    单靠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