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快穿之养老攻略-第8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回头老三肯定会教训她的。”

    “妈,您快别气了!”

    “妈,都是我不好,我一定……”

    乔木话音刚落,除了三儿媳之外的其他儿子儿媳,就全都赶紧劝了起来,显然他们并不希望分家。

    除了担心分家的时候家产和土地分配不公之外,家里还有即将结婚或者出嫁,需要彩礼钱和嫁妆的儿子女儿们,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他们很清楚,他们家只是表面看起来不错,实际内里基本空空如也,但凡出点大事,都无力抵抗。

    比如说重病天灾之类的。

    每年的收入虽然不算少。

    可是他们家红白喜事也不少。

    特别是红事。

    自从他们家的老大曹魏结婚之后,他们家几乎每隔个三两年都会有一两次喜事,再加上他们家对女儿和儿子都不错,无论是嫁妆还是彩礼都归本人所有,不会要求交给长辈,当做家用,所以每一次红白之事对他们家而言其实都是损失。

    家里刚攒了点钱,一笔嫁妆或者一笔彩礼,就基本清空大半了。

    光最近这三十年。

    他们家就办了三场丧事,以及八场喜事,其中的三场丧事,分别是原身公公婆婆以及原身的丈夫。

    而八场喜事则分别是,三个儿子结婚,两个女儿出嫁,以及两个孙子结婚和一个孙女出嫁,加起来正好八场,那真的是破费弥多啊。

    如今,他们家,还有六个孙女没有出嫁,和两个孙子没有结婚。

    与此同时,乔木的大重孙已经十一岁了,大重孙女也九岁了,办完前面孙子孙女婚事,估计重孙和重孙女的婚事,大概也得开始了。

    这绝对是一笔恐怖的开销。

    当然了,说恐怖,主要是因为他们家对家里女孩的确都还不错。

    并没有因为是女儿,就重男轻女不给嫁妆或者吞了男方的彩礼。

    他们家一般都是将男方给的彩礼和他们家给的嫁妆并到一起,让女儿带到男方家当自己的私产,这样不但能够让女儿迅速在男方家立足,同时女儿的手里有点钱,心里也能有些底气,不至于受窝囊气。

    或者说遇到什么事不敢反抗。

    手里有钱,即便跟老公婆婆吵架又不想回娘家,那也可以找酒店住下来,或者直接出去旅游一趟。

    舒缓一下心情。

    可手里要是没钱,你吵架甩门出去,下顿饭都不知道到那边吃。

    这到哪有底气甩门。

    又到哪有底气提离婚之类的。

    老大家和老二家,一家有两个闺女没有出嫁,还有一家,三个闺女一个都还没出嫁呢,这嫁妆要是让分家之后的他们来承担,那绝对是让他们相当肉痛的一大笔数字。

    因此,他们又哪愿意分家。

    “呵,你们在这装什么装,我还就不信你们不愿意分家就仅仅只是因为孝顺,丝毫不掺杂其他情绪。

    婆婆,分家可是你提的。

    我要求也不高,只求个公平。

    别人家有的,我们家也得有。

    别人家没有的,我也不强求。

    这要求不过分吧。”

    王鹃看着其他人都在尽力劝乔木不要分家的模样,实在忍不住冷哼了声,并且毫不客气地戳穿道。

    说什么孝顺不孝顺,在座人等中,谁的孝顺里不掺杂其他情绪。

    “你……”

    曹吴还想说些什么,不过被乔木给打断了:“好了,都给我住嘴。

    老大老二你们两别劝我了,快按我说的把我要的东西都搬过来。

    今天这个家肯定是要分的,咱们家里先内部分一下,等回头收拾好了再请村长和大队长做个见证。

    把田也顺带着分一下。

    户口什么的都分开。

    快点去拿东西,还等着我自己去拿吗,别再想着劝我了,今天这事就算是定下来了,天王老子来了也没用,快点把东西给我搬过来。”

    这次乔木话语中表露出来的坚决意味,所有人都能感觉得出来。

    曹魏他们自然也能。

    因此在犹豫了几秒后,在乔木站起来准备自己去搬箱子的时候。

    曹魏他们才总算相信乔木这次是来真的了,因此只能迫不得已劝乔木先坐下来,然后才有些不太情愿的去乔木的屋里搬要分的东西。

    十来分钟后。

    一堆东西就已经搬到了客厅。

    乔木也没怎么耽搁时间。

    东西一到全就立刻开始分了:

    “婚嫁用品我总共买了五套,老大家一个儿子一个闺女都快要结婚了,老二家两个闺女也快结婚了。

    老三家的小华应该也快了吧。

    分了家你们的事我就不管了。

    也别让我帮你们去提亲,甭管你们娶了谁,那都跟我没有关系。

    正好五个人,一人一套分吧。

    剩下几个孩子年纪还小,基本都得七八年后才有可能谈婚论嫁。

    到时候,你们自己想办法。”

    说完婚嫁用品的具体分配方式之后,乔木又打开了自己的那个大木箱子,开始分里面的其他东西:

    “布料早就分给你们了。

    剩下的也就是一些零碎东西以及少许食物,你们自己看着分吧。

    还有就是钱。

    我这边还剩三千块,最近这钱好像又贬值了,算了,都给你吧。

    老大老二家我这边都出过嫁妆或者彩礼,只有你们家没有,所以也给你一份,家里只有这么些了。

    要再多也没用。

    我劝你要么赶紧给小华订婚。

    要么就赶紧把这钱用了。

    不然未来指不定还得再跌。

    到时候恐怕就不够彩礼了。

    我言尽于此,听不听随你。”

    最后一小段话乔木是对自己三儿媳妇说的,而且也的确是实话。

    因为再过两年第二代钱币推出的时候,第一代钱早就已经贬值到必须得废除的地步了,官方的兑换比例更是达到了一万比一,也就是说一万块的第一代钱,只能兑换一块钱的二代钱,直到第二代钱币推出,国内货币体系才算基本稳定。

    这意味着,她这儿媳妇要是再拖两年给儿子订婚,那这三千块彩礼钱到时候大概也就只能值三毛。

    就算是六七十年代,那也没有哪家女儿结婚只要三毛钱彩礼的。

    最差最差,那也得三块吧。

 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五零年代的位面交易(17)

    王鹃虽然没念过书,但是家里有多少钱这一点,她还是有点数的。

    因此倒也没对乔木递给她的三千多块钱有所质疑,伸手就接了过去,且依旧有些不太满意的说道:

    “即便如此,那也不公平的很。

    细算下来,大伯家已经拿到了整整四套婚庆用品,而且家里还给大伯家出了一次彩礼和一次聘礼。

    二伯家也拿了三套婚庆用品。

    我们家只得到一套。

    这是不是有些说不过去。”

    曹魏的大儿子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结婚了,大女儿也在九年前嫁了出去,因此再加上这次得到的两套婚庆用品,他的确拿到了四套。

    曹蜀的大儿子也早在六年前就已经结婚了,如今孩子都五岁了。

    再加上这次得到了两套。

    他也的确拿到了三套。

    可是这种事到哪能弄公平,你老三家总共就两孩子,还想拿四套婚庆用品不成,可别说肚子里还怀着几个,或者说过两年还能再生。

    就没那么不要脸的。

    “你们家总共就两个孩子,难不成还想要四五套婚庆用品,老大家比你们多交了十年的钱,多几套婚庆用品,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吗?

    老二家也是一样。

    你不要太过于得寸进尺。

    给我等着啊……”

    乔木心情虽然不好,但这时候也懒得生气了,只翻了个白眼就拿出木箱子里面的账本,并且当着所有人的面,给他们读最近三十年每年账面上的支出收入,以及用在三个家庭当中的钱,数据细致的很。

    总体来讲,老大家那边反倒是略有亏损,老二家是略有收获,老三家基本能维持平衡,当然,这是刨除了下地干活所获收益的结果。

    如果把下地干活也计算成具体的付出的话,那还是老大家吃亏。

    因为老大曹魏不仅他自己年纪最大,他的儿女在一众人等当中也是年纪最大的,在他的儿女开始下地帮忙干活的时候,老二家和老三家的孩子,不是还在肚子里面没出生,就是刚出生没多久,年纪小。

    如此前后一计算,老大家整家人加起来干的农活,远超过老二家和老三家干的农活,甚至都快能赶上他们两家所干的农活的总和了。

    这份付出虽然不直接涉及到收入金钱,可是这难道不是付出吗?

    经过乔木这么一番细致的计算和描述,王鹃这才没话说,曹魏也才恍惚明白,原来他们家并没有占二弟和三弟的光,感情在没有分家的情况下,还是他们一家最亏啊。

    这么一想,曹魏对分家的抵制就没那么厉害了,原本他不愿意分家,主要是因为担心自己家吃亏。

    可如今既然发现并不吃亏。

    那分就分呗。

    多养个老娘也是应该的。

    在大家全都想开后,接下来的具体分家就简单多了,从家里面的各种家具,到锅碗瓢盆之类的零碎东西,很快就或是按人口,或是按家庭均分了,粮食也是一样如此。

    至于养的鸡鸭和猪,鸡鸭数量还行,倒也分得开,可是猪就没办法了,他们家总共只养了两头猪。

    再怎么分也不好分。

    所以只能继续由全家人养着。

    等回头过年杀猪的时候再分。

    最后,也就只剩房子了。

    乔木也懒得继续争辩,再加上她种的那些东西,得三个月左右才能正式开始成熟,长出花菇之类的蘑菇,所以她便跟王鹃直说到年底的时候会把目前充当菌菇培育基地的屋子还给他们,现在她还得用。

    做婆婆的都说到这了。

    王鹃自然也不好说不行,再加上她儿子那边估计一时半会儿也结不了婚,所以能捏着鼻子同意了。

    自此,这家才算是分了。

    不过也仅仅只是分了而已,大家还都是住在一起,因为他们家本来就只有一套房子,只是房子稍微大点,屋子稍微多点,他们再怎么分家那也没办法把房子彻底分开。

    而且他们也没钱另起房子。

    所以只能依旧住在一起,依旧住在原来的屋子里,最多就是大家的东西都分开放,粮食分开存,吃饭也不用在一起,可以各自在自己的小屋子里吃,或者直接在客厅那边分几张桌子吃,至于厨房嘛,目前也就只有一个,三家人只能依旧在一个厨房里面错开时间去做饭。

    总体来讲,其实更麻烦了。

    因为过去她们要做的活虽然不少,但是基本都是固定的活,而且做饭也是三个人轮流来,可是现在分开之后,她们虽然每一份工作的量都降低了很多,但是工作数量却一下子陡升了不少,总体来讲,工作总量没降低也就罢了,工作种类和复杂程度反倒还因此升了不少。

    这使得她们比过去更累了。

    每天的空闲时间也变得更少。

    这就是分工合作和流水线工作的效率优于一人做所有活的原理。

    估计她们得适应一段时间。

    这些乔木并没有理会,她现在跟着老大家住,日子还跟过去一样舒服,老大家也并没有因为多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